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暑假分层作业:选择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暑假分层作业:选择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6 20:4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暑假分层作业: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王大伯把收获的小麦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60袋,为了估计总产量,他称了其中的5袋,结果分别是49千克、51千克、52千克、48千克、50千克,估算一下,王大伯大约共收获小麦( )吨。
A.250 B.3000 C.25 D.3
2.下面的算式,直接去掉小括号后并不改变运算顺序和结果的是(  )。
A.(27+19)-5 B.(56-20)÷4 C.90-(18+24)
3.五(2)班有25位男生,24位女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B. C. D.
4.在0.5和0.6之间有( )小数。
A.0个 B.10个 C.无数个
5.估一估,图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A.5 B.8 C.12 D.16
6.下面的年份中,全年有366天的年份是( )。
A.1900年 B.2010年 C.2016年 D.2023年
7.淘气用点子图表示了12×13的计算过程,将图分成四部分。黑点( )部分能正确表示“12×3”。
A.①和② B.②和③10 C.③和④ D.②和④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克、吨。
②把一堆桃子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堆桃的。
③2023年4月20日是星期四,那么当年的5月10日是星期三。
④一座桥的最大承重量为45吨,一辆大货车装了9台拖拉机,每台拖拉机重5吨,这辆大货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A.1 B.2 C.3 D.4
9.今年奶奶打算连续两个月住在我家(共62天),这两个月是( )。
A.9月和10月 B.11月和12月 C.7月和8月
10.算式16×4可能表示的是下面( )图形的面积计算。
A. B. C.
11.下列算式中,与48×16结果相等的是( )。
A.48×10+6 B.48×8×2 C.40×16+8
12.“九九歌”是中国传统农民歌谣,“一九”表示从冬至这一天起的第一个九天,“二九”表示第二个九天……以此类推,数到“九九”结束。2024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那么,2025年1月14日在( )九里。
A.三 B.四 C.五
13.下面算式中,( )结果与45×49的积不一样。
A.45×7×7 B.45×50-45 C.45×50-1 D.5×9×49
14.下面这些年份中,第一季度是91天的是( )。
A.1994年 B.2020年 C.2022年
15.如图□中所指的数大约是( )。
A.2.8 B.4.2 C.3.3
16.下面的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 )。
A.2020年 B.1900年 C.1984年
17.小明在儿童乐园散步,他边走边数,正好走了2000步,小明大约走了( )。
A.1千米 B.2千米 C.200米 D.500米
18.用一根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36平方米 B.12平方米 C.9平方米
19.乐乐和他的3个好朋友每人折了9只纸船,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19只,还剩多少只?可以用算式( )来解决这个问题。
A. B. C.
20.下面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 )。
A.一头牛 B.25名小学生 C.10杯100克的水 D.1000枚1元硬币
21.下列物体的总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 )。
A.1只羊的体重 B.30名三年级小朋友的体重 C.1000枚1角硬币的质量
22.根据算式32×2+32,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红星小学劳动教育基地丰收了,三(1)班收获了32千克的青菜,______,青菜和豆角一共收了多少千克?
A.豆角比青菜多收了2千克
B.青菜的重量正好是豆角的2倍
C.豆角的重量正好是青菜的2倍
23.买鞋时,可以先测量自己的脚长,再按下面的公式算出“鞋内长”以及鞋的码数。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厘米数,“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小力的脚长是21厘米,他去买鞋时应该买( )码的鞋。
A.21 B.22 C.34 D.32
24.如图,这座桥上的通行标志的意思是( )。
A.通行汽车自重不超过40吨
B.通行汽车载货物质量不超过40吨
C.通行汽车和货物总质量不超过40吨
D.通行汽车和货物总质量不少于40吨
25.一部电视剧3月18日开始播放,到4月18日结束播放,共播放( )天。
A.30 B.31 C.32
26.同学们收集废电池,第一小组收集了66个,___________。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收集多少个?横线上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收集20个
B.第二小组收集的个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
C.第三小组收集了46个
27.下面算式( )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A.1□5×4 B.5□×3□ C.3□×2□
28.“铺地锦”是我国明朝《算法统宗》里讲述的一种乘法计算方法,如图,计算空着的两格应该填( )。
A. B. C. D.
29.在100米短跑比赛中,甲跑了16.1秒,乙跑了15.9秒,丙跑了18.2秒。三人中跑得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30.估算38×63时,下列第( )种方法估算的误差最小。
A.看成30×60=1800,38×63的积接近1800
B.看成40×60=2400,38×63的积接近2400
C.看成40×70=2800,38×63的积接近2800
31.三年级4名学生50米跑的成绩分别是:小兰9.7秒,小军10.2秒,小强9.5秒,小轩9.9秒,( )跑得最快。
A.小轩 B.小强 C.小军 D.小兰
3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33.下面问题能用算式(90﹣15)÷5解决的是( )。
A.玩具店里共有90个球,其中有5个红球,15个蓝球,其余的都是黄球,黄球有几个?
B.玩具店里共有90个球,已经卖了15个,剩下的5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个?
C.每个红球15元,王老师有90元,想买5个,还剩多少元?
34.下列年份中,第一季度有91天的有( )个。
1664年 1800年 1984年 2008年 2020年 2200年
A.3 B.4 C.5 D.6
35.下面算式的得数在4000与5000之间的是( )。
A.92×40 B.70×67 C.38×90
36.两种读物一共( )本。
A.82 B.59 C.47 D.58
37.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
A.2100年 B.2005年 C.2016年
38.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4厘米,一个正方形边长6厘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B.它们周长不相等,面积也不相等
C.它们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39.如图,“24×53”的竖式计算与算式( )的算理相同。
A.3×24+50×24 B.24×50+50×3 C.2×53+4×53
40.10厘米的和10厘米的的长度相比较,( )。
A.10厘米的更长些 B.10厘米的更长些 C.一样长
41.下面竖式中,圆圈里表示( )。
A.65个一 B.65个十 C.65个百
42.观察下图,请你判断:到2024年6月1日,这盒牛奶还在保质期内吗?( )
A.在 B.不在 C.无法确定
43.用竖式计算34×47时,十位上的3与个位上的7相乘,积应该写在( )位上。
A.百 B.十 C.个
44.70平方米可能是( )的面积。
A.一间教室 B.一扇窗户 C.一所学校
45.到今年(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好建国( )周年。
A.74周年 B.75周年 C.76周年
46.王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离校,午间休息2小时,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 )。
A.10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8小时30分
47.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小华统计了《全唐诗》中两位诗人作品出现“春风”的次数,并用线段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算式“72-53+72”解决的问题是( )。
A.李白作品中出现“春风”多少次?
B.杜甫作品中出现“春风”多少次?
C.两位诗人作品中一共出现“春风”多少次?
D.李白作品中出现“春风”的次数比杜甫多多少次?
48.学校体操队有49名队员,他们的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这些队员的体重合起来大约重( )吨。
A.1 B.2 C.3 D.4
49.爸爸买来一块巧克力,姐姐先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弟弟回来后吃了剩下的,谁吃的巧克力多?( )
A.姐姐多 B.弟弟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50.气象站从0时开始测量气温,每隔4小时测一次,第六次测量的时间是( )。
A.16时 B.晚上8时 C.24时 D.中午12时
《(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暑假分层作业: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B C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C B A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C C B B D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B B B A C C A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A A A B B C B C B
1.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其中的5袋的重量都比较接近50千克,因此用50乘总袋数即可,依此计算出总重量,并根据“1000千克=1吨”将单位化成吨即可。
【详解】50×60=3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王大伯大约共收获小麦3吨。
故答案为:D
2.A
【分析】根据题意去掉小括号,若运算顺序不变则结果一定不变,若运算顺序改变无论结果是否一致都不符合题目要求。计算时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时先计算乘法除法,再计算加法减法。若为同级运算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A.(27+19)-5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去掉括号后27+19-5运算顺序不变,结果都是41,符合题意;
B.(56-20)÷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除法,结果是9;去掉括号后56-20÷4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结果是51,运算顺序和结果都改变了,不符合题意;
C.90-(18+2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减法,结果是48,去掉小括号后是90-18+24,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结果是96,运算顺序和结果都改变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先求出全班的人数,然后用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就是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25+24=49(人)
24÷49=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故答案为:C
4.C
【分析】题目没有限制小数的位数,在0.5和0.6之间的小数有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0.51、0.52;0.511……所以应该有无数个小数。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在0.5和0.6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故答案为:C
5.B
【分析】用数方格的方法求解,先数出整方格的有4个,剩下的再数出不是整方格大约是4个整方格,所以涂色部分大约是8平方厘米。
【详解】
整方格的有4个,不是整方格大约是4个整方格
4+4=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否则是平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据此判断。
【详解】A.1900÷400=4 300,不是闰年;
B.2010÷4=502 2,不是闰年;
C.2016÷4=504,是闰年,有366天;
D.2023÷4=505 3,不是闰年;
故答案为:C
7.D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可知,第①部分表示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的积,第②部分表示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的积,第③部分表示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第④部分表示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2×13可以通过点子图分解为四个部分:①10×10 ②10×3 ③2×10 ④2×3
计算“12×3”时,需将12拆分为10+2,因此:12×3=(10+2)×=10×3+2×3。
对应的部分为②和④正确表示了这一过程。
故答案为:D
8.C
【分析】①常用的并且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②用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用分子表示所占的份数;
③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先用4月总天数减去20再加上1,计算出4月经过的天数,最后加上10计算出4月20日至5月10日一共多少天;7天为一个周期,从星期四、星期五……到星期三,用一共的天数除以7计算出的结果没有余数,就是这个周期的最后一个星期数;
④用9乘5计算出9台拖拉机的总质量,发现等于一座桥的最大承重量,而大货车本身也有重量,则不能通过;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克、吨,原题说法正确;
②把一堆桃子分给5只小猴,没有说“平均分”给5只小猴,那么每只小猴不一定分得这堆桃的,原题说法错误;
③30-20+1+10=21(天),21÷7=3,所以当年的5月10日是星期三,原题说法正确;
④9×5=45(吨),45吨是9台拖拉机的总质量,而大卡车本身有重量,所以一辆大货车装了9台拖拉机,它们的重量肯定超过了45吨,那么这辆大货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原题说法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3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周期问题以及质量单位的认识等知识,用分数表示时,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给出某一天是星期几,判断另外一天是星期几时,需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结合余数进行判断。
9.C
【分析】1、3、5、7、8、10、12月是大月,每个月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个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只有31与31的和是62,且这两个月要是连续的两个月,符合条件的只有7月与8月。
【详解】31+31=62(天)
这两个月是7月与8月。
故答案为:C
10.A
【分析】根据估测的方法,表示长方形的面积,说明长方形的长是16,宽是4,长是宽的4倍,逐一排除长宽比相差太大的,相差不大的,和长宽相等的,据此解答。
【详解】A.长大约是宽的4倍,所以面积可能是;
B.长大约是宽的2倍,所以面积不能是;
C.长大约是宽的10倍,所以面积不能是。
故答案为:A
11.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由题意得,可以先计算出48乘16的结果,然后再分别计算出选项中的算式的结果,最后找出满足题意的选项即可。
【详解】48×16=768
A.48×10+6=480+6=486,768>486,不满足题意。
B.48×8×2=384×2=768,768=768,满足题意。
C.40×16+8=640+8=648,768>648,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B
12.A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2024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需要计算从冬至到2025年1月14日总天数, 12月有31天,所以从12月21日到12月31日有11天,从1月1日到1月14日有14天,所以总天数是11+14=25 (天);然后用总天数除以,看有几个2025年1月14日据此分析在几九里。
【详解】11+14=25 (天)
25÷9=2(个)……7(天)
由此可知,2025年1月14日已经过了“二九”,开始了“三九”,且到“三九”的第7天,在三九里。
故答案为:A
13.C
【分析】把49看成7×7,45×49=45×(7×7)=45×7×7;
把49看成50-1,45×49=45×(50-1)=45×50-45;
把45看成5×9,45×49=5×9×49。
【详解】A.45×7×7=45×(7×7)=45×49,故A选项正确;
B.45×50-45=45×(50-1)=45×49,故B选项正确;
C.45×50-1,不能化成45×49,故C选项错误;
D.5×9×49=45×49,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简便算法变化多端,要理解算理,要熟悉数字之间存在的关系。
14.B
【分析】根据年份除以4(整百的年份除以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的判断方法,判断出是平年还是闰年,再判断出2月份的天数,将第一季度的天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A.1994÷4=498……2,是平年,
31+28+31
=59+31
=90(天),不符合题意;
B.2020÷4=505,是闰年;
31+29+31
=60+31
=91(天),符合题意;
C.2022÷4=505……2;是平年;
31+28+31
=59+31
=90(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C
【分析】由图可知,每个格表示1,□中所指的数在3到4之间且接近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8应该在2和3之间,不满足题意;
B.4.2应该在4和5之间,不满足题意;
C.3.3应该在3和4之间且接近3,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C
16.B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是平年;据此解答。
【详解】A.2020÷4=505,是闰年,不符合题意;
B.1900÷400=4……300,不是闰年,符合题意;
C.1984÷4=496,是闰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A
【分析】小学生一步大约走50厘米,用一步走的长度乘步数,可以算出小明大约走了多少厘米,再根据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转化即可。
【详解】50×2000=100000(厘米)
100000厘米=1000米=1千米
小明在儿童乐园散步,他边走边数,正好走了2000步,小明大约走了1千米。
故答案为:A
18.C
【分析】把一个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铁丝的长度即为正方形的周长,12除以4即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再用边长乘边长即可求出其面积。
【详解】12÷4=3(米)
3×3=9(平方米)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铁丝的长度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19.B
【分析】乐乐和他的3个好朋友共4个人,用4乘9,求出共折了多少只纸船;再减去19,求出还剩多少只。
【详解】由分析得:
可以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乐乐和他的3个好朋友共4个人,再进一步解答。
20.B
【分析】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一头牛约500千克;每名小学生大约平均40千克,即可求出25名学生大约是多重;用100乘10求出10杯水的重量,然后进行单位换算;1枚1元硬币约重6克,据此计算出1000枚硬币重量多少,然后进行单位换算;据此分析每个选项可解此题。
【详解】根据分析:
A.一头牛约500千克;不足1吨;
B.每名小学生大约平均40千克,25名小学生约重40×25=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C.10×100=1000(克),1000克=1千克,10杯100克水重1千克;远小于1吨;
D.1枚1元硬币约重6克,6×1000=6000(克),6000克=6千克,1000枚1元硬币约6千克,远小于1吨。
所以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25名小学生。
故答案为:B
21.B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克,1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一般物体的质量单位选择千克,2袋食盐的质量是1千克。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吨,1吨=1000千克,2头牛的质量大约是1吨。
【详解】A.1只羊的体重约100千克。
B.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30名小学生的体重约是900千克。
C.1枚1角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1000枚1角硬币的质量约是1000克,是1千克。
总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30名三年级小朋友的体重。
故答案为:B
22.C
【分析】要求青菜和豆角一共收了多少千克,而算式32×2+32中,“32”表示青菜的重量,则32×2就表示豆角的重量。32×2+32表示豆角和青菜的总重量
【详解】根据算式32×2+32,需要补充的条件是豆角的重量正好是青菜的2倍。
32×2+32
=64+32
=96(千克)
则青菜和豆角一共收了96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时应明确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结合给出的已知条件,找出缺少的条件。
23.C
【分析】先把小力的脚长+1求出小力的“鞋内长”,再把小力的“鞋内长”×2-10即可。
【详解】21+1=22(厘米)
22×2-10
=44-10
=34(厘米),即他去买鞋时应该买34码的鞋。
故答案为:C
【点睛】做题关键能够按正确顺序代入式子,先求“鞋内长,再求码数。
24.C
【分析】根据题意,40吨表示这座桥的载重量是40吨,因此超过40吨的车和货物是不能通过的,据此解答。
【详解】这座桥上的通行标志的意思是通行汽车和货物总质量不超过40吨。
故答案为:C
25.C
【分析】3月是大月,有31天,已知电视剧3月18日开始播放,3月份播放的天数从3月18日到3月31日。用3月的总天数减去开始日期前面的天数,可知3月份从1号到17号都是没有播放的,所以有17天,则播放的天数用31减去17即可。因为到4月18日结束播放,所以4月份播放了18天。最后把两者相加即可。
【详解】3月份从1号到17号都是没有播放的,所以有17天。
31-17=14(天)
到4月18日结束播放,所以4月份播放了18天。
14+18=32(天)
故答案为:C
26.B
【分析】要求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收集废电池个数,已知第一小组收集废电池个数,则还需要补充第二小组收集废电池个数,或者补充第二小组收集废电池个数与第一小组收集废电池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个条件,据此解答。
【详解】A. 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收集20个,这个条件已经给出要求问题的答案,则补充的条件是不需要的;
B.用第一小组收集废电池个数乘3,求出第二小组收集的个数。再将两个小组收集个数相减求差,补充的条件是需要的;
D.第三小组收集了146个,这个条件能求出第一小组比第三小组少收集个数,补充的条件是不需要的;
故答案为:B
27.B
【分析】先根据各选项中□可以填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进行计算,再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A. 105×4=420,195×4=780,算式1□5×4的积一定是三位数;此项不符合。
B. 50×30=1500,59×39=2301,算式5□×3□的积一定是四位数;此项符合题意。
C. 30×20=600,39×29=1131,算式3□×2□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有可能是四位数;此项不符合。
故答案为:B
28.D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在计算46×37时,因数分别写在上和右边,46在上边,37在右边,然后依次算4×7=28、6×7=42、4×3=12、6×3=18,把积写在相应两因数所在行列相交的那个方格里,积十位上的数字写在方格左上角,积个位上的数字写在方格右下角;例如,6×7=42,把积42写在6所在的列和7所在的行相交的那个格子里同,十位上的4写在格子的左上角,个位上的2写在格子的右下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计算空着的两格应该填。
故答案为:D
29.B
【分析】短跑比赛中,相同路程,用时越短,跑得越快。据此比较三人跑步用时大小解答。
【详解】18.2秒>16.1秒>15.9秒
乙用的时间最短,她们三人中跑得最快的是乙。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时间快慢的比较,关键是明确用时最短的那个人跑得最快。
30.B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进行口算
【详解】38×63≈40×60=2400
因此看成40×60=2400,38×63的积接近2400。
故答案为:B
31.B
【分析】在50米赛跑中,跑的最快的那个用时最少,根据题中给出的四个人的成绩,只需要比较这4个数哪个最小即可。
小数大小看高位,整数大时数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大时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看百分位,百分位大时数就大,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详解】小军整数部分最大,故其跑的最慢,小强、小兰、小轩的整数部分相同,都是9,看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有5<7<9,故他们赛跑所花时间从小到大排列为:
9.5<9.7<9.9<10.2
所以小强跑的最快。
故答案为:B
32.D
【分析】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统计该校所有的学生工作量会比较大,不适合采用普查,也不适合调查某一类的个体,可以随机选择该校的一个班级,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各种爱好的都有,对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运动量统计,据此解答。
【详解】A.属于整体的某一类个体,不合适;
B.书法小组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
C.田径队的成员活动量比较大,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
D.调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比较适合;
故答案为:D
【点睛】选择的调查对象不能局限为爱好某一类运动的学生。
33.B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除法,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合适的即可。
【详解】A.用球的总个数减去红球的个数,再减去篮球的个数,即可求出黄球的个数,用算式90-5-15能解决,不符合题意;
B.先用90-15求出剩下的个数,再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卖的个数,用算式(90-15)÷5能解决,符合题意;
C.先用15×5求出买5个红球的钱数,再用90减去花的钱数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用算式90-15×5能解决,不符合题意。
用算式(90﹣15)÷5解决的是玩具店里共有90个球,已经卖了15个,剩下的5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个。
故答案为:B
34.B
【分析】1月有31天,3月有31天,要想第一季度有91天,则2月应有91-31-31=29天,这年是闰年。根据闰年的判定方法,看哪些年份是闰年。
【详解】91-31-31=29(天)
1664÷4=416,则1664年是闰年。
1800÷400=4……200,则1800年是平年。
1984÷4=496,则1984年是闰年。
2008÷4=502,则2008年是闰年。
2020÷4=505,则2020年是闰年。
2200÷400=5……200,则2200年是平年。
也就是第一季度有91天的有4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闰年的判定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35.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得数在4000与5000之间,说明得数应该是4000多,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算式的得数,即可解答。
【详解】A.92×40=3680,不符合题意;
B.70×67=4690,符合题意;
C.38×90=342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6.A
【分析】由图可知,科普读物比儿童读物多12本,所以求两种读物一共有多少本,用35乘2,所得积加12即可解答。
【详解】35×2+12
=70+12
=82(本)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也可以先求出科普读物的数量,再用这个数量加35。
37.C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据此解答。
【详解】A.2100÷400=5……100,2100年是平年;
B.2005÷4=501……1,2005年是平年;
C.2016÷4=504,2016年是闰年;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闰年的判定方法,用年份数除以4(整百年份数除以400),再结合余数进行判断。
38.C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周长=(长+宽)×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出周长和面积,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长方形面积:9×4=36(平方厘米)
正方形面积:6×6=36(平方厘米)
长方形周长:(9+4)×2=13×2=26(厘米)
正方形周长:6×4=24(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故答案为:C
39.A
【分析】计算24×53时,先用53个位上的3乘24,再用53十位上的5乘24,再将两个积相加,即把53看成50+3,分别用3和50乘24,再将两个积相加,即3×24+50×2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4×53”的竖式计算与算式3×24+50×24的算理相同。
故答案为:A
40.C
【分析】10厘米的意思是,将10厘米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分成5份每份为2厘米,2份就是2个2厘米,是4厘米;
10厘米的意思是,将10厘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4份,分成10份每份是1厘米,4份就是4个1厘米,是4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0厘米的为:
10÷5×2
=2×2
=4(厘米)
10厘米的为:
10÷10×4
=1×4
=4(厘米)
两者相等,一样长。
故答案为:C
41.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圆圈里的65实际是650,是13×50的结果,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13×50=650
A.65个一是65,不符合题意;
B.65个十是650,符合题意;
C.65个百是6500,不符合题意。
圆圈里表示65个十。
故答案为:B
42.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生产日期加6个月即可得到过期的时间,然后再与6月1日比较即可选择。
【详解】2023年12月8日+6个月=2024年6月8日
即2024年6月8日过期,因此到2024年6月1日,这盒牛奶还在保质期内。
故答案为:A
43.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两者相乘,表示3个十乘7个一,得21个十,也就是210,所以积应该写在百位上,据此解答。
【详解】
用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3与个位上的7相乘,积应该写在百位上;
故答案为:A
44.A
【分析】学生的课桌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所以70平方米可能是一间教室的面积,据此解题。
【详解】70平方米可能是一间教室的面积。
故答案为:A
45.B
【分析】新中国成立是1949年,今年是2024年,年份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2024-1949=75(周年)
故答案为:B
46.B
【分析】已知王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离校,先把下午5时30分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7时30分;根据经过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用下午离校时刻减去上午到校时刻,再减去午间休息时间,即是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时间。
【详解】上午7时30分=7是30分
下午5时30分=17时30分
17时30分-7时30分=10(小时)
10-2=8(小时)
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8小时。
故答案为:B
47.C
【分析】由图可知,李白作品中出现“春风”72次,杜甫作品中出现“春风”的次数比李白要少53次,所以算式“72-53”算的是杜甫作品中出现“春风”的次数,再加上72算的是两位诗人作品中一共出现“春风”多少次。
【详解】由分析得,算式“72-53+72”解决的问题是两位诗人作品中一共出现“春风”多少次。
故答案为:C
48.B
【分析】学校体操队有49名队员,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可以进行估算为约有50名学生,他们的体重约为40千克,用学生人数乘每人的体重,求出他们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1000千克=1吨,据此换算单位。
【详解】49≈50,38≈40,42≈40
他们的体重合起来约为:50×40=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这些队员的体重合起来大约重2吨。
故答案为:B
49.C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这块巧克力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姐姐吃了其中的1份,剩下的3份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弟弟吃了其中的1份,原来的和剩下的所代表的1份一样多,则两个人吃的一样多,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姐姐和弟弟吃的巧克力一样多。
故答案为:C
50.B
【分析】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1时的时间都需要再加上12;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数字大于12的需要减掉12。
由图可知:每隔4小时测一次,测了6次,中间一共有6-1=5(个)时间间隔。可以用乘法算出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开始的时间即可得到最后的时间。最后把24小时计时法转化为12小时计时法。
【详解】6-1=5(个)
5×4=20(小时)
0时+20小时=20时
20-12=8,所以20时=晚上8时。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