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暑期阅读单】考点04 说明文阅读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升五暑期阅读单】考点04 说明文阅读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7 11: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四升五暑期阅读
考点04——说明文阅读
◎ 阅读方法:
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3、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说明性文章往往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有的活泼,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①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②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③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做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④举例子。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⑤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⑥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4、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意思,或者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而关键句则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为了让读者理解自己的意思或者目的,而写出来证明这个意思或者目的的向子。因此抓住关键向,就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主要观点
5、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①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星辐射式
②时间顺序。这是指以时间的先后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在介绍事物时,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顺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
③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一篇说明文往往不仅使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会根据说明的需要将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去寻找和归纳其顺序
6、注意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一分(具体)”式、“总一分一总”式、“分一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7、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说明文具有以下特点:①简洁性;②准确性;③科学性;④严密性;⑤条理性;⑥逻辑性;⑦趣味性
◎ 提优训练: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当实体书店与高科技相遇
人脸识别、5G网络、物联网识别技术、扫码支付……当新技术与实体书店相遇,会
(碰捷 触碰)出怎样的火花?今年7月初,全国首家24小时5G无人智慧书店在河北雄安新区正式开业,给读者带来全新购书体验。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5G高速网络,还能24小时随时进店阅读选购,让读者每时每刻都能(徜样 运留)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5G无人智慧书店的门口设有人脸识别设备,读者在注册会员后可直接刷脸进入书店。尚末注册会员的读者,可通过刷本人二代身份证进入。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防止 防卫)盗书行为发生,5G无人智慧书店实行会员制,读者可在书店的专用机器上完成会员注册和人脸信息识别。会员制的另一好处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会员读者阅读喜好,更好地开展精准营销,提供给读者符合其闭读喜好的好书。读者将书放到书店门口的机器识别区即实现自助借书、还书、购书,通过扫码支付实现“一饶买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近年来,在全民阅读派潮和国家政策支持下,实体书店数量上升,经营更加多元化。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实体书店规模持续扩大。“书店+咖啡餐饮”“书店+文创空间”“书店+特色主题”“书店+文施”等新兴业态引人注目。24小时5G无人书店的经营模式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注入了科技元素。5G 网络、自助姓购书能够更好地利用最新科技威系吸引读者选书购书,即使不能在书店中读完一本书,前来翻阅挑选也能让书籍走入人们的生活,从而(培养 培育)爱书、读书的生活习惯。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画掉。(2分)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①5C无人智慧书店24小时营业,满足了读者随时读书的要求。( )
②实体书店遭遇新技术,会让实体书店进一步走向没落,不利于实体书店的发展。
( )
③在5G无人书店,可以自助完成购书流程,并扫码买单,大大节约了时间。( )
(3)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4)阅读中,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请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2分)
问题:
答案: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灰尘的旅行(节选)
高士其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
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
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他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
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囱的灰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都是灰尘的制造场所。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粪便、鸟羽、虫卵等。
有许多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们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肤。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大的威胁。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严重事故。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1)能看见灰尘的条件是什么?(1分)
(2)选文用 和 的说明方法,介绍空气中灰尘颗粒的多少:每一立方厘米中,含有灰尘颗粒最多的是_ ,最少的是 。(2分)
(3)选文用举例子的方法介绍灰尘的功用,这个例子是
。(1分)
(4)灰尘的来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自然界的,如 ;
人为的,如 。(2分)
(5)用简洁的话概括出灰尘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2分)
(6)我们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危害人类,而为
人类造福呢?请你写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嫦娥三号”探秘(节选)
“嫦娥”这个美丽的名字,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无限向往,因此“嫦娥奔月”的神话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如今,随着“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九天揽月”已不再是传说。
“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等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它的底部移动装置由六个金属轮组成,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能力。如果将移动装置看作月球车的“腿”,月球车中部的仪器仓就是它的躯干,在金属薄膜的包裹下,里面装有机械臂、红外成像光谱仪等探测设备。虽然它的个头小,但是探测功能强,不仅可以巡视月球表面,还要探测月球内部。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轮子上面是一个“箱子”,两侧分别有两扇能活动的太阳能板,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它的“眼睛”——相机。在它上面还安装了一台雷达,可以边走边探测月球内部的结构变化,此外着陆器上搭载了七套设备,包括一套天文望远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由于月球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也不平坦,有坑、石头等,还有月尘,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如果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它可以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1)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可以________
。(3分)
(2)为什么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 (2分)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分)
“嫦娥三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哪些事?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1(2分)分)
(5)“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重大意义?你还知道我国其他什么重大发明呢?请写另外两个出来。(3分)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二十一世纪的能源
飞机在蓝天上翱(áo)翔靠什么?火车在轨道上奔驰靠什么?轮船在大海里遨游靠什
么?它们靠的都是能源。
当今,我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新
的能源将得到普遍使用。
威力最大的能源要算原子能。1吨铀(yǒu)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00万吨煤。一
座功率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
一天要烧掉上千吨煤,如果改用铀,只要0.5千克就够了。有了原子能,一些从前
办不到的事,都将变成现实。比如潜艇可长期在深海里潜行,十几年不用加燃料。我们
还将看到更多的使用原子能做动力的巨型船舰出现在海洋上。据预测,21世纪原子能发
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铀在地球上的储量虽然不多,但也足
够人类用上两千年!
最清洁的能源要算太阳能。据估计,地球表面从太阳获得的能量总和,比目前全世
界各种能源产生的能量总和要大1万倍。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价格低廉,而且
又不会带来污染。人类将建设许多太阳能发电站。由于夜晚没有太阳的照射,太阳能发
电站无法发电,于是人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就是把太阳能收集器送到离地面23000千米
高的固定轨道上,这样,收集器在一天中就可以有23个小时沐浴在阳光之中,不断地接
收太阳能,再用微波把能量输送到地面上。这样,地球上的人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太
阳能了。太阳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住
宅、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冷冻机,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伙伴。
最便宜的能源要算地热能。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大锅炉,越往地下越热,距地
面5千米深处的温度可达300摄氏度以上。地热也可以用来供热取暖。
未来新的能源不止这几种,还有很多很多。潮汐的涨落,海水表面和深部的温差,
呼啸的大风,都将被人类利用起来发电,甚至连垃圾也能收集起来发电,成为一种能源。
(1)下列几组能源,可以堪称理想能源的是( )。(2分)
A.煤、石油、太阳能 B.太阳能、原子能、天然气
C.太阳能、潮汐能、风能 D.原子能、煤、地热能
(2)下列不能表现原子能威力大的一项是( )。(2分)
A.用原子能做动力的潜艇在深海潜行,十儿年不用加燃料。
B.一座功率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一天要烧掉上千吨煤。
C.1吨铀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00万吨煤。
D.更多的用原子能做动力的巨型船舰将出现在海洋上。
(3)短文主要写了 和 两种新型能源,次要写了
等其他新型能源。(3分)
(4)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几个数字,将煤和铀的 作比较,写出了
。(2分)
5、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12分)
动物的忧伤
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仅人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会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归来。在意大利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快快不乐地往回走。
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情呢?人们怎样才能知道鲜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是什么心情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唯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动物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会感到非常难过。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就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等。蜜蜂和蚂蚁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否则,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1)短文主要写了动物也会感到 ,是从 和 两个方面来说明的。(2分)
(2)文中画“ ”的句子列举了 和 、 和
以及 和 的深厚感情,这三个例子来说明
。(4分)
(3)科学家用了什么办法来研究原始生物是否有感情?用“ ”画出来。(1分)
(4)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①受到宠爱的小狗盼望主人早点回来是因为它饿了。 ( )
②变蛾子的毛虫失去同伴后,食欲会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
为成虫。( )
③所有的昆虫都是没有同类的陪伴就会死亡。( )
④蜜蜂和蚂蚁的伙伴如果少于25个就会死亡。( )
(5)马路上经常会看到被入抛弃的宠物猫或宠物狗,你想对它们的原主人说什么?(3
分)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二维码时代
①如今,大部分人都接触过二维码。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形码的升级版。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②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信息获取方面,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就都知道了,不用再逐一询问;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就会映入眼帘;扫描广告画面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快捷支付方面,出门只带手机不带现金,已经成为常态。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就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社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惑,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较高。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④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历二维码时代这一奇妙之旅。
(1) 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是什么、 、 等相关知识。(2分)
(2)用“——”在文中画出什么是二维码。(2分)
(3)第2自然段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 。(2分)
(4)请写出“码上支付”的双重含义。(2分)
(5)用“ ”在文中画出静态码不如动态码安全的原因。(2分)
(6)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使用二维码的场景?请写出两个。(2分)
7、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
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
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
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
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
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
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
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
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
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
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
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
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文章通过 、 、 三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人类未
来的粮仓。(3分)
(2)文中画“ ”部分运用 、 、 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 。(2分)
(3)“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一句中的加点字“近”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大海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大粮仓,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资源?请设计一则保护海洋
的公益宣传标语。(1分)
8、课外阅读理解。(10分)
“飞翔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 )地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 )。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试着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中。(3分)
望尘莫及 无影无踪 三五成群
(2)本文主要写了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等。(2分)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 ”在文中画出来。(1分)
(4)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2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寻找四翼恐龙(节选)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地在做的事情。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在想办法探索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对此,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人认为恐龙生活在地面上,很可能就像今天的飞机一样,通过奔跑,慢慢演化出飞行结构进而翱翔蓝天。另外一种假说认为会飞的动物会借助重力学会飞行,恐龙也是如此……
提出假说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找到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泊,在许多适合保存化石标本的区域寻找化石。终于,一块化石标本让他们有机会回答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这个化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漂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出来,它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只几十吨重的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此外,古生物学家们还在这只恐龙的后腿上发现了非常粗大的羽毛。那么这种粗大的羽毛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除了鸟类以外的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它们会把自己身体体表所有部分尽量扩展出来帮助自己飞行。例如,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翼,它的翼还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而鸟类用前肢飞行,后肢奔走。不过,鸟类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四翼状态,只是从来没有化石或其他证据能证明这个猜想。这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状态,古生物学家们把它命名为中国鸟龙。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带羽毛长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显示早期鸟类不仅腿上有羽毛存在,脚上也有。早期鸟类跟恐龙一样也长四个翅膀。也许恐龙变成鸟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它们早期生活在地面,慢慢地上树了,随着前肢越来越强,后肢的翅膀就渐渐退化了。 (作者:徐星)
(1)阅读短文,文中科学家们的论证过程是:( )→( )→( )→
( )。(填序号)(2分)
①形成证据链 ②寻找证据 ③提出假说 ④得出结论
(2)文中画线句子将化石中的恐龙与 ________作比较,直观鲜明地写出了化石中的恐龙 的特点。(2分)
(3)默读短文,回答问题,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分)
问题: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寻找恐龙化石?
答案:
我的问题:
我的思考:
(4)假如你是一位解说员,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中国鸟龙化石,突出这块化石在古生物学方面的重要地位?简单写一写。(2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黄河象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
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看,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领,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昂首阔步向前跑。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两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水位很低,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了一步。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它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陪。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弹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两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的一些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
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进行挖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大象的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当时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1)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2分)
(2)黄河象骨骼化石有两大特点: 、 。这两个特点中,
线文中详写了 的特点。(3分)
(3)为什么黄河象骨骼化石能保存完整?(2分)
(4)科学家推想黄河象是失足落水的,依据是:
(2分)
参考答案
1、(1)触碰 逗留 防卫 培育;
(2)√×√
(3)列数字 用准确的数据生动地说明了实体书店的发展;
(4)提高服务质量,防止盗书行为发生;更好地开展精准营销,提供给读者符合其阅读喜好的好书;可直接刷脸进入书店。
2、(1)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
(2)列数字 作比较 住宅区的空气里 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
(3)灰尘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
(4)山地岩石的碎末、田野的干燥土末、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火山灰和星际空间的宇宙尘烟囱的灰尘,工厂产生的灰尘
(5)弄脏环境,害人得病
(6)洒水车每天喷洒街道;让工厂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
3、(1)列数字 打比方 使意思表达更清楚,直接,更让人理解
(2)虽然它的外形像车,但是它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个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
(3)开展着陆器悬停器悬停 避障 降落 月面巡视勘察
(4)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5)“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其他发明:造纸术、火药
4、(1)C (2)B
(3) 原子能 太阳能 地热能 (4)消耗量 铀威力大的特点
5、(1)忧郁、苦闷和沮丧 高等动物 原始生物
(2)雌天鹅 雄天鹅 小狗 母狗 受到宠爱的狗 主人 动物也有感情
(3)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
样忍受孤独和寂宽的。
(4) × √ × X
(5)示例: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你无情地抛弃宠物,让它们流
落街头,让它们独自忍受孤独和寂寞,多么残忍啊!
6、(1)二维码的广泛应用 二维码的信息安全隐患
(2)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3)举例子 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4)①扫描二维码支付;②“码上”音同“马上”,指二维码支付非常快捷。
(5)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6)①去餐馆吃饭时,扫一下餐桌上的二维码,便可以看到该餐馆的地址、招牌菜等信息,还可以直接点餐;②可以将自己网购看中的商品通过二维码分享给朋友,请朋友给自己参谋一下。
7、(1)海藻数量多 浮游生物丰富 鱼虾众多
(2)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新品种海藻的营养价值高
(3)不能去掉。因为“近”字表明近海鱼虾的捕捞快到极限了,不是已经到
了极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示例: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8、(1)三五成群 望尘莫及 无影无踪
(2)蜻蜓高超的飞行能力及其根本原因 举例子 列数字 作出较
(3)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4)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5)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1)③ ② ① ④
(2)火鸡 体形小
(3)为了证明其中一种恐龙飞向蓝天的假说。
什么是“四翼恐龙” “四翼恐龙”是一种四肢上都有羽毛,可以帮助它
们飞行的恐龙。
(4)欢迎大家来参观中国鸟龙化石,古生物学家们在这块化石上有了许多重要发现:
中国鸟龙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它体
形很小,后腿上有非常粗大的羽毛,这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
状态。
10、(1)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象的带领下来到河边,这时,疲劳和干渴已经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了。老象用它的长鼻子去吸河水,右脚正好踩在石头上,石头下陷,它的左脚来不及收回,踏到了河底的淤泥上。老象身子一侧,栽进了河里,陷在淤泥里渐渐不能动弹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她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大牙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经过地壳运动,一条新的大河又流经了埋老象的地方。
(2)高大完整 完整
(3)黄河象是淹死的,不是被杀死的,所以骨架是完整的;黄河象死后即被况沙话理于地下,没有被河水搬运;农民发现后没有自行挖掘,而是报告当地政府,照免了化石在出土时被破坏。
(4)它站立的姿势(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