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第一至第四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 )图形不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A. B. C. D.
2.用计算器计算“387+523”时,不小心把“523”按成了“532”,可以用( )键来更正。
A.OFF B.CE C.ON D.AC
3.100粒米大约是2克,我国约有14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每天节约的粮食是( )。
A.28吨 B.280千克 C.2800千克
4.下边的平行四边形中,把阴影三角形向右平移( )厘米,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A.3 B.7 C.10
5.下图是一枚印章,用这枚印章印制的是如下面三个图案中的( )。
A. B. C.
6.下面算式中,与18×30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180×30 B.54×100 C.32×600 D.6×900
7.县里统一采购了69套图书准备分发给全县各小学,已知每套图书720元,这次采购大约要用( )元。
A.42000 B.49000 C.49680 D.50000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句。
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的“九万”是个近似数。
②二进制是计算机技术中采用的计数方法,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③四舍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一定比原数大。
④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
A.1 B.2 C.3 D.4
9.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亿纳米等于1分米。由此推算,1000万纳米相当于( )。
A.一个水杯的高度 B.一张银行卡的长度 C.食指的宽度 D.10张纸的厚度
二、填空题
10.军舰鸟的飞行速度是所有鸟类中最快的,它在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18千米,可以写成( )。
11.由60个亿和509个万组成的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12.在括号里里填“<”“>”或“=”。
555000( )550600 540000000( )504900000
5699000( )570万 50亿( )5010000000
13.大课间活动时,体育张老师发出口令“向左转”,此时同学应该按( )时针方向旋转90°;“向后转”,同学们则应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
14.如图算盘上表示的数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这个数读作( )。
15.截止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425850000人,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亿。
16.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和百位上是6,万位上是最小的单数,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7.小华和小明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华的速度是70米/分,小明的速度是60米/分,经过6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 )米。
三、判断题
18.今天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有11082人。横线上的数不是近似数。( )
19.这个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
20.圆和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自旋转180°后都能和原图形重合。( )
21.小红的步行速度是65米/分,走715米需要11分钟。( )
2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四、计算题
23.口算题
20×30= 9×60= 500×8= 900×60=
15×60= 25×40= 27×3= 7×600=
24.竖式计算。
705×32= 50×160= 654×37=
五、改错题
25.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六、作图题
26.按要求操作。
(1)把○先向东平移4格,再向南平移5格。
(2)在方格纸里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3)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七、解答题
27.图②如何还原成图①?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8.一个九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7,万位上的数字是5,任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2,请你写出这个九位数。
29.100粒黄豆大约重45克,10000粒黄豆大约重多少克?1亿粒黄豆大约重多少吨?
30.李大伯家有136棵银杏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5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20千克,今年预计能收获银杏多少千克?
31.张华和李敏赛跑,张华5分钟跑了850米,李敏4分钟跑了760米,谁的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米?
《(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第一至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B A C A C B C C
1.B
【分析】平移: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旋转: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物体或图形,所有点都围绕着某一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或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详解】
A.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B.是由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
C.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D.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故答案为:B
2.B
【分析】在计算过程中输入错误时,CE键用于清除当前输入的错误数值,而AC键会清除所有输入;题目中仅需更正最后一个输入的错误数值,因此使用CE键即可。
【详解】A.OFF是关机键,无法用于更正错误;
B.CE是清除键,可以清除当前输入的“532”,重新输入正确的“523”;
C.ON是开机键,用于启动计算器;
D.AC是全部清除键,会清除整个计算过程,需重新输入所有数值;
故答案为:B
3.A
【分析】100粒米约重2克,10000(即1万)粒米约重200克,100000000(即1亿)粒米约重2000000克,即2000千克,2000千克等于2吨,14亿粒米约重2×14=28(吨),所以全国每天节约的粮食是28吨,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全国每天节约的粮食是28吨。
故答案为:A
4.C
【分析】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向右平移后将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那么三角形左下角的顶点要与平行四边形右下角的顶点重合,即向右平移的距离是3厘米与7厘米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3+7=10(厘米)
把阴影三角形向右平移10厘米,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故答案为:C
5.A
【分析】印章上的字与印制属于镜面对称。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
【详解】如图:
故答案为:A
6.C
【分析】先计算出18与300的积,再分别计算出4个选项中每个式子的得数,再根据计算的结果来解答。
【详解】18×300=5400
A.180×30=5400
B.54×100=5400
C.32×600=19200
D.6×900=5400
所以,与18×30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32×600。
故答案为:C
7.B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每套图书价钱乘购买套数可以算出需要(720×69)元,再估算出积即可。
【详解】720×69
≈700×70
=4900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出结果。
8.C
【分析】根据每句话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的“九万”是个虚数,不是准确数,是个近似数。原题说法正确。
②二进制是计算机技术中采用的计数方法,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原题说法正确。
③四舍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不一定比原数大。如54400精确到万位约是5万,5万比原数54400小。原题说法错误。
④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如400×20=8000,40×500=20000。原题说法正确。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④,共有3句。
故答案为:C
9.C
【分析】1亿里面有10个1000万,即10个1000万纳米等于1分米,而1分米=10厘米,由此可知1亿纳米等于1分米则1000万纳米相当于1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由此分析可知1000万纳米等于1厘米,而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即1000万纳米相当于食指的宽度。
故答案为:C
【点睛】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先求出1亿里面有几个1000万。
10.418千米/小时/418km/h
【分析】依据速度的书写方法:把行驶的路程写在左边,时间写在右边,并在中间用“/”号隔开;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军舰鸟的飞行速度是所有鸟类中最快的,它在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18千米,可以写成418千米/小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速度的书写方法的掌握。
11. 6005090000 600509万 6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亿以上数的组成、改写以及近似数的相关知识。需要先根据给定的条件写出原数,然后进行单位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方法:从整数的右边起,数出四位找到万位,去掉万位后面的0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数字,看千万位上的数字,如果千万位数字等于或大于5就向万位进1,如果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
【详解】因为有60个亿,所以亿级上是60;有509个万,所以万级上是0509,个级上用0补足,得到这个数写作6005090000。
把600509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从右往左数第5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得到600509万。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是0,不满5,把亿位后面的数都舍去,约是60亿。
所以,由60个亿和509个万组成的数写作6005090000,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600509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60亿。
12. > > < <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数大小的比较,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
【详解】555000>550600
540000000>504900000
5699000<570万=5700000
50亿=5000000000<5010000000
13. 逆 180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旋转的角度叫旋转角。与时针方向相同的旋转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方向相反的旋转是逆时针旋转。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体育张老师发出口令“向左转”,此时同学应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向后转”,同学们则应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
14. 650 84 920 六百五十亿零八十四万零九百二十
【分析】算盘中,百亿位上1个上珠和1个下珠,表示6个百亿,十亿位上1个上珠,表示5个十亿,十万位上1个上珠和3个下珠,表示8个十万,万位上4个下珠,表示4个万,百位上1个上珠和4个下珠,表示9个百,十位上2个下珠,表示2个十,所以这个数是65000840920,亿级上是650,表示650个亿,万级上是84,表示84个万,个级上是920,表示920个一。
整数的读法:先读高级再读低级,读亿级或者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算盘上表示的数是由650个亿、84个万和920个一组成的,这个数读作:六百五十亿零八十四万零九百二十。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的组成以及整数的读法。注意算盘上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15. 十四亿二千五百八十五万 142585 14
【分析】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和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需要找到万位,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最后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一个数,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需要看千万位上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数,舍去亿位后面的数并添上一个“亿”字。据此解答。
【详解】1425850000读作:十四亿二千五百八十五万。1425850000=142585万;1425850000的千万位上是2,需要舍去,所以1425850000≈14亿。
截止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425850000人,读作十四亿二千五百八十五万,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2585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14亿。
16. 960010600 九亿六千零一万零六百 96001万 10亿
【分析】(1)大数的写法:先分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等。从高级写起,如果含有两级,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如果含有三级,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找出题中的“万”、“亿”等字,根据它们把数分成两级或三级。当写到某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时,应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2)大数的读法:从高级读起,如果含有两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如果含有三级,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上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读完亿级后加个“亿”字,读完万级加个“万”字;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每级中间无论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先找到万或亿位,然后看万或亿位后面的一个数是否大于5,当万或亿位后面的数小于5时就直接省略,当万或亿位后面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就直接向万或亿位进“1”后再省略,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一个“万”或“亿”字。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单数是1,也就是亿位上是9,千万位是6,万位上是1,百位上是6,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960010600;读作九亿六千零一万零六百;
(2)9600106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0,舍去,约是96001万;9600106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是6,6大于5,向亿位进1,约是10亿。
综上可知,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和百位上是6,万位上是最小的单数,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960010600,读作九亿六千零一万零六百,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96001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0亿。
17.260
【分析】第一次相遇两人走了一个桥长,然后分别走到桥头两人又走了一个桥长,返回后第二次相遇,两人又走了一个桥长,所以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桥长的3倍,据此先用两人的速度和乘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求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多少米,再用两人共走的米数除以3,就是这座桥的长度。
【详解】6×(70+60)
=6×130
=780(米)
780÷3=260(米)
答:这座桥长26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走的路程是桥长的3倍,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8.√
【分析】一个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件的实际数量的数,这个数称为准确数。与近似数相对。据此判断。
【详解】今天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有11082人。横线上的数是准确数,不是近似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准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接近的数。
19.√
【分析】平移现象: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移的特征可知:这个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可知,圆和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旋转的特征可知,圆旋转任意角度都和原图形重合。正方形旋转180°后,能和原图形重合。
【详解】由分析得:
圆和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自旋转180°后都能和原图形重合。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以及旋转的特性,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21.√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所以时间=路程÷速度。由题意得,小红的步行速度是65米/分,求她走715米需要多少分钟,用除法计算。
【详解】715÷65=11(分钟),即小红走715米需要11分钟。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称轴如下图所示:
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600;540;4000;54000
900;1000;81;4200
【解析】略
24.22560;8000;24198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从右往左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从右往左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要注意满十往前进位;据此计算。
【详解】705×32=22560 50×160=8000 654×37=24198
25.×;5712;×;126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仔细观察竖式可知,136与42十位上的4相乘时,乘得的积的末尾应该和十位对齐,而不是和个位对齐。
(2)仔细观察竖式可知,180和70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计算出18×7的结果后,需要在18×7的得数的末尾添上2个0,而不是1个0。
【详解】(1)×;改正:
(2)×;改正:
26.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把○先向东平移4格,再向南平移5格,据此画图;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确定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以及正方形的边长,从而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3)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详解】(1)把○先向东平移4格,再向南平移5格。
(2)在方格纸里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宽=长方形周长÷2=16÷2=8(厘米),即:长+宽=8(厘米),可画长7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边长=正方形周长÷4,边长=16÷4=4(厘米),即: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3)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7.见详解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利用平移和旋转解题即可。
【详解】图②中①先绕左下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上平移1格,向左平移1格;②先向右平移1格,再向上平移1格;③先向右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1格;④先向左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1格,即可得到图①。
(答案不唯一)
28.750750750
【分析】百位上是7,万位上是5,任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2,则千位上是0,百位上是7,千位上是0,则十位上是5,十位上是5,百位上是7,则个位上是0,千位上是0,万位上是5,则十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十万位上是7,则百万位上是0,十万位上是7,百万位上是0,则千万位上是5,百万位上是0,千万位上是5,则亿位上是7,据此写出这个数即可。
【详解】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5,百位上是7,,千位上是0,万位上是5,十万位上是7,百万位上是0,千万位上是5,亿位上是7,这个九位数是750750750。
29.4500克;45吨
【分析】因为100粒黄豆大约重45克,而10000里面有100个100,所以10000粒黄豆大约重100个45克,用100乘45得4500克;1亿里面有1000000个100,所以1亿粒黄豆大约重1000000个45克,用1000000乘45得45000000克;再根据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将1亿粒黄豆的重量换算成吨;据此解答。
【详解】10000÷100×45
=100×45
=4500(克)
1亿=100000000
100000000÷100×45
=1000000×45
=45000000(克)
45000000克=45000千克=45吨
答:10000粒黄豆大约重4500克;1亿粒黄豆大约重45吨。
30.11560千克
【分析】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5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20千克,可以先用加法算出今年每棵树能收获多少千克银杏。再用乘法算出今年预计能收获银杏多少千克。
【详解】(20+65)×136
=85×136
=11560(千克)
答:今年预计能收获银杏11560千克。
31.李敏;20米
【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计算出张华和李敏的速度,再进行比较、求差,即可解答。
【详解】850÷5=170(米/分)
760÷4=190(米/分)
190>170
190-170=20(米)
答:李敏的速度快,每分钟快20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