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 课件(7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 课件(7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07: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4张PPT)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一单元
[课标呈现]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及其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资料或图表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原因,并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地理实践力】结合“胡焕庸线”探究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人地协调观】通过人口分布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导入
爪哇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与巴厘岛之间,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爪哇岛的陆地面积为 12.69 万平方千米,仅占印度尼西亚陆地总面积的6.66%,但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爪哇岛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活动较多,岛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土。
1. 分析爪哇岛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①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②岛上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③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④岛上火山活动多,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
(2)人文因素:①位于印尼的主要岛屿之间,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②岛上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产业活动活跃。
图1—1 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
导入
爪哇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与巴厘岛之间,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爪哇岛的陆地面积为 12.69 万平方千米,仅占印度尼西亚陆地总面积的6.66%,但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爪哇岛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活动较多,岛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土。
2. 议一议,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人文因素:经济(工农业、交通、商贸)、社会、历史、文化、科技和政治(战争)等。
图1—1 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
指一定时期人口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人口分布
衡量
指标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
5人/km2
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人)
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集中分布
均匀分布
世界地形分布图
世界气候分布图
假设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选择居住地,你会选择哪个地方居住?为什么?
人口分布
0 1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0 2
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0 4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01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描述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
巴西人口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
方法:描述人口分布特征
1.整体(宏观上):分布均匀还是不均匀
2.局部(微观上):
(1)哪里多,哪里少
(2)变化趋势
(3)极值
从世界范围看,描述全球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目前全世界大约90%的人口分布在10%的陆地上。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亚洲人口分布最稠密,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从不同空间尺度)
01
①大洲角度
从大洲和地区的角度,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
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6年底,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有13个。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②国家角度
01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北美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非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低的大洲。
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世界及各大洲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01
③城乡角度
阅读表格,思考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趋势?
(二)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02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①纬度分布
阅读示意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近90%的在北半球,北纬10°~50°地带最集中(中低纬)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较小(或海洋面积广大),人口分布较少。
02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②海陆分布
世界部分大洲距海岸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比例
0~50 千米 50~200 千米 200~500 千米 500~1000 千米 大于1000
千米
北美洲 31.5 19.5 20.5 18.5 10.5
南美洲 24.4 38.4 27.9 9.0 0.3
欧洲 29.1 25.8 30.3 11.9 2.9
非洲 18.1 27.0 18.6 23.5 12.8
亚洲 27.1 20.2 21.9 19.9 10.9
阅读表格,思考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除南极洲外,距海岸线 200 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全洲总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是哪一个?说出你的理由。
非洲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距离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占非洲总面积小
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爽,适宜居住。
(二)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③地形角度
02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
阅读世界人口随着海拔变化分布统计图,思考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
500m
海拔高度与人口数量呈现负相关关系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趋向性
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势相对低平的沿海地区。
探究: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并思考原因
population distribution东亚East Asia南亚South Asia欧洲西部Western Europe北美东部E-North America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北美: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原因: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世界古老文明中心,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四大人口稠密区population distribution格陵兰岛Greenland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热带沙漠Tropical desert南极洲Antarctica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寒冷的高纬地区湿热的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四大人口稀疏区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
四大人口稀疏区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湿热的雨林地区
寒冷的高纬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
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②水源: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对发展农业有利;
③土壤:火山活动多,广泛分布肥沃的火山灰;
④生物: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人文地理环境:
①开发历史悠久,
②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
③岛上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产业活动活跃。
02 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问题:人类居住点的建立与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水文
气候
土壤
地形
植被
矿产资源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科技
历史
问题:人类居住点的开辟应优先考虑哪一类因素?
水文
气候
土壤
地形
植被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科技
历史
人文因素
人文地理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文” 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自然因素(客观条件)
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土壤、岩石等,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两种方式密切联系。
资源
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河流中下游、沿海平原地区。
受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影响。
说出世界早期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理由?
① 气候
太旱
太冷
湿热
干旱的沙漠:
降水量稀少、生存环境恶劣
高纬度地带:严寒限制人类生产生活
雨林地区:过于湿热
人口一般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气候:气温、降水
01
自然因素
人口一般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01
自然因素
② 地形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小,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地
世界上所有的平原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区吗?
eg:我国三级阶梯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在热带及其边缘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山区和高原。
如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由于当地气候炎热,海拔更高的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
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当然另一方面,开发历史悠久、海运便利也是其影响因素。
巴西人口为什么反而在高原地区更稠密?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
热带高原、山地的人口集聚地
高原
非洲地形图
非洲人口分布图
北美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克里夫兰
Cleveland
沿河、沿湖地区水源充足,供水方便,交通、水产养殖等具有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01
自然因素
③ 水源
重庆市主体区域沿长江和嘉陵江分布
北美五大湖沿岸人口密集
沿河、沿湖地区水源充足,供水方便,交通、水产养殖等具有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
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例如,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而绿洲之外,则人烟稀少。
01
自然因素
③ 水源
尼罗河
分析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区位
1.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塔里木盆地绿洲与城镇分布
思考Reflection
分布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
2. 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集中分布在山前冰川融水冲积平原,水资源相对较充足的地区。
东北黑土分布与城市
土壤通过农业发展间接起作用。不同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如: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高。
自然因素
01
④ 土壤
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沙漠和茫茫草原上崛起一座座新城市。
上图为克拉玛依。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01
自然因素
⑤ 矿产资源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  因
自然环境 地形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 人类的生产、生活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气候 气温: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降水:较丰富地区 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水资源 干旱区人口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土壤 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 资源 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的聚集 矿产开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以后
人口分布
社会阶段
产业活动
(类型、规模)
分散而均衡
农业(依赖土地)
工业、交通、商业的不断发展
逐渐向城镇集中,
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国际贸易的发展
沿海港口城市发展,
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2)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
02
人文因素
① 经济
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多如:亚洲南部、亚洲东部人口稠密区
02
人文因素
③ 历史
分析我国深圳在设立经济特区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
现在的深圳
1985年的深圳
38年变化
人口
30万→2000万
GDP
2.7亿→2.2万亿
1980年起常住人口约30万,到2015年人口便超2000万,常住人口超1200万,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现在人口数据还在不断增大。
思考
(4)政策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人文因素
阅读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相关材料,思考唐人街华人聚居的影响因素?
旧金山的唐人街(Chinatown)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可与纽约唐人街相比的地方。这里大约有十万余名华侨居住。这里所写的所听的都是汉语,所见的都十分有中国传统风格,宛然是一个小中国。
思考
(5)文化
相同的文化认同会导致人口在空间上集聚起来
巴西利亚以大胆设计的建筑物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而著名。1960年巴西为了加快内陆的开发,因此将当时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纪以后建成的城市。
巴西利亚
(6)政治
巴西利亚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
铁路枢纽城市或 “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株洲、怀化、宝鸡、郑州、鹰潭、哈尔滨……
干支流交汇的港口城市:宜宾、重庆、武汉……
京杭运河沿线的港口城市:扬州、济宁……
总体呈现: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的特点。
交通便捷,利于人流、货流的集散。
02
人文因素
(7)交通
因素 表 现
经济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 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社会 农业社会,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而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历史 一般来说,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多
政治 短时间内便会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文化 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交通、军事、宗教...
人文因素
03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呈现出什么特点?
中国人口分布图
分布不均;
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与胡焕庸线
黑河-腾冲线
胡焕庸线
西北半壁
面积占比56.2%
人口占比5.9%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畜牧业发达
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
交通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落后
城镇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
东南半壁
面积占比43.8%
人口占比94.1%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气候湿润,水源充足
以农耕为经济基础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
胡焕庸线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从 黑龙江黑河 到 云南腾冲 之间连接的直线,又称“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自然因素与胡焕庸线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气候要素:降水
自然因素与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气候要素:气温
自然因素与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地形地势分布图
地形要素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自然地理意义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读图 1-6,完成相关任务。
(1)找出黑河-腾冲线西北侧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归纳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分析其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
区域:新疆绿洲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南部河谷地区。
特点:分布不均匀,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原因: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水源充足的绿洲或河流沿岸地区,人口稠密。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
活动
(2)分析黑河腾冲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
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线的东南侧人口稠密,线的西北侧人口稀疏。
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34°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
经济
综合思维
人口分布
文化
社会
历史
科技
……
课堂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
按位置
按大洲
按国家
按城乡
小 结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
人地协调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人地不协调
塔里木盆地尼雅遗址
人口分布的特点(What)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地理环境Why)
人地关系(How)
相互
影响
芬 兰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
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
1. 阅读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6分)
人口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气候温和地区多,气候寒冷地区少;
沿海平原多,内陆山地少。
2. 读芬兰气候分布图,并与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气温影响:芬兰位于北欧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北部气候寒冷,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
降水影响:芬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气候区,自西南向携带大西洋暖湿水汽,降水呈南多北少,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湿润地区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阅读芬兰地形图,并与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赫尔辛基
芬兰地形北高南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较多;
北部为内陆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交通: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经济: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发达;
政治:首都赫尔辛基位于南部。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气候 南部气温较高,北部气温较低。
南部降水量较大,北部降水量较小。
地形 南部多平原,北部多山地。
交通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经济 南部经济发达
政治 首都赫尔辛基位于南部
课堂训练
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西部沿海人口密集,中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人口稀少。
原因: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平河流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多,人口密集。中部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东部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图a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b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请描述秘鲁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7
右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 .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课堂训练
2
课堂训练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北部多,东南部少
C.西北部少,东南部多
D.西部多,东部少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3
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矿产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
A.气候和地形 B .地形和经济 C .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甲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课堂训练
4
课堂训练
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围内 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
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分布 ②矿产资源分布
③地形地势状况 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课堂训练
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
洛伦兹曲线图”,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
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
A.趋于均衡 B.极度集中
C.不均衡趋势加强 D.60%土地集中80%人口
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
A.环境 B.气候 C.资源 D.经济
南非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①人口密度东高西低 ②呈“多核心”集聚分布 
③内陆人口分布均衡 ④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堡人口核心区的形成
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早
6
课堂训练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和钻石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图为南非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课时作业
图示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界线两侧人口密度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
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 地形和科技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  )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
B.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D.交通便利,并且是世界上商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D
B
B
课堂练习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分布》(34张PPT)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分布》(34张PPT)
4. 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通过气温来影响人口的分布
B. 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的分布
C. 降水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D. 距离海洋的远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大
5.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西亚 B.北非 C.大洋洲 D.东亚
6. 世界人口80%以上居住在(  )
A.热带 B.北半球中低纬 C.南半球中低纬 D.寒带
7. 下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是(  )
A.中国的珠江流域 B.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C.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 D.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B
D
B
C
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D
9.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还有( )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的开发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