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恰利利、恰利》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恰利利、恰利》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05 14:5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歌曲《恰利利、恰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尝试相互配合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部分;感受印度尼西亚风情,在自身的音乐体验中了解多彩的异域风情。
2.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情感处理
3.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用优美的声音歌唱《恰利利恰利》,能相互配合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部分。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
3、能灵活运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在学习中感受印度尼西亚的异域风情。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歌曲学习
(一
)歌曲二声部部分的学习
1、以“回声”引出歌曲的二声部部分
回声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回声的特点:会重复出现,并且越来越弱)
2、模拟回声学唱二声部合唱的旋律
(设计意图:在回声游戏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最后一句二声部演唱中的主要旋律及强弱的对比。)
3、歌曲声部分析:这首回声的歌分为两个声部,哪一个声部先唱?每个声部的力度是什么?(出示曲谱:歌曲中的最后一句,两个声部的合唱部分)2·1·c·n·j·y
跟琴学唱旋律,逐步解决重难点:
同音连线——(用动作来帮助,在唱这三拍的时候做一组“叉腰-拍肩-伸手”的动作,做完这组动作,三拍刚好唱完。)21cnjy.com
歌曲的最后一句要两个声部同步一起唱。
歌曲的最后一个音——这个音只有一拍,所以要收得干脆,不要拖得太长。
(设计意图:学生很难拖满同音连线三拍的时值,用动作来帮助学生数节拍会容易很多;并且通过动作的帮助,更鲜明地表现出回声的强弱对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歌曲旋律学会后带上歌词“啦```````”来演唱。
(设计意图:歌曲最后一个乐句是二声部合唱,也是整首歌的难点部分,先将它解决,后面学习歌曲就会容易很多了)21·cn·jy·com
(二)、歌曲齐唱部分的学习
1、读拍节奏:“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
介绍这句印尼特色节奏:很多印尼的歌曲中都会出现这样子的节奏型,这是印尼歌曲的典型风格之一。
2、跟琴学唱1-4乐句旋律曲谱
3、填唱歌词
“qia
li
li
qia
li
|
qia
peng
peng
|
sha
la
la
ge
tu
|
sha
tuo
peng
”www.21-cn-jy.com
介绍这句歌词的意思:它是一句印尼语,很具有印尼风味,可是它却没有表示具体的意思,我们通常把这样的歌词叫做什么呢?(请学生回答:衬词)21·世纪
教育网
4、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句的旋律并不难,难的是歌词不好唱清楚,在这里,单独唱清楚这句之外顺便引出课题。)
(三)歌曲完整的学习
1、第一次听范唱:印尼人民能歌善舞,他们总是用歌声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在劳动的时候也不例外。你听,他们劳动的歌声多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歌曲情绪:你觉得他们劳动时的心情应该怎样?
第二次听范唱: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劳动?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一下?
4、你能用歌声唱出他们劳动时的情景吗?(跟琴歌唱)
5、歌曲处理:大家商量一下,怎样唱这首歌能唱得更好听,把每个乐句加点什么变化改造一下
(设计意图:学唱一首歌曲,不要停留在唱会的阶段,而要上升到如何唱得更好听的阶段,这样在歌曲的学习当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歌唱技能,也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
(四)、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1、出示几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沙锤等
2、听一听,哪几种乐器适合演奏后面的回声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出碰铃、三角铁有延音象回声的特点)
哪个乐器象在耕田播种的声音?(沙锤)
最后咱们用铃鼓欢快的声音来为这句印尼语衬词伴奏吧。
(出打击乐器谱,大家一起练一练)
3、展示:请几个同学伴奏其他同学带之前学过的动作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运用熟识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锻炼他们的动手演奏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