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九:利用生物技术与工程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第52讲 动物细胞工程(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生物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概念九:利用生物技术与工程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第52讲 动物细胞工程(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生物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08:43:45

文档简介

第52讲 动物细胞工程
课标要求 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2.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5.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考情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 2024·浙江1月选考,13;2024·黑吉辽卷,14;2024·重庆卷,8;2022·福建卷,3;2022·江苏卷,14;2022·湖北卷,6
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2024·江西卷,16;2023·辽宁卷,7;2023·北京卷,12;2022·山东卷,15;2022·福建卷,13
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2024·北京卷,11;2024·重庆卷,10;2024·江苏卷,17;2023·天津卷,7;2023·海南卷,7
考点一 动物细胞培养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动物细胞培养INCLUDEPICTURE"JT5-.tif" INCLUDEPICTURE "../../JT5-.tif" \* MERGEFORMAT 原理:细胞增殖
(1)地位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2)培养条件INCLUDEPICTURE"JT5-.tif" INCLUDEPICTURE "../../JT5-.tif" \* MERGEFORMAT 一般用液体培养基
INCLUDEPICTURE"Q67-A.TIF" INCLUDEPICTURE "../../Q67-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Q67-B.TIF" INCLUDEPICTURE "../../Q67-B.TIF" \* MERGEFORMAT
(3)培养过程
INCLUDEPICTURE"Q68-.TIF" INCLUDEPICTURE "../../Q6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名师解读.tif" INCLUDEPICTURE "../../名师解读.tif" \* MERGEFORMAT
(1)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关键是看用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和是否分瓶。
①分瓶前,第一次用胰蛋白酶对动物组织进行处理后的培养是原代培养。②第二次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分瓶后的细胞培养为传代培养。
(2)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2.干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INCLUDEPICTURE"Q69-.TIF" INCLUDEPICTURE "../../Q6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考点速览.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速览.tif" \* MERGEFORMAT
(1)营养供应充足时,传代培养的胚胎干细胞不会发生接触抑制。(2023·海南卷,7A)(  )
(2)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血清应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入培养基。(2022·湖北卷,7C)(  )
(3)培养心肌细胞的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2022·江苏卷,14B)(  )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1 结合动物细胞培养,考查生命观念
1.(2024·黑吉辽卷,14)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19.tif" INCLUDEPICTURE "../../24GT19.tif" \* MERGEFORMAT
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
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
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2.(2024·浙江1月选考,13)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贴壁生长至接触抑制时,需分装培养,实验操作过程如图。
INCLUDEPICTURE"13kts231.TIF" INCLUDEPICTURE "../../13kts231.TIF" \* MERGEFORMAT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细胞与瓶壁分离
B.②加培养液的目的是促进细胞增殖
C.③分装时需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
D.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无毒条件下进行
考向2 结合干细胞的培养及应用,考查生命观念
3.(2025·八省联考陕西卷,10)我国科学家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处理小鼠体细胞,成功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降低了通过导入原癌基因c-Myc等基因制备iPS细胞的潜在成瘤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PS细胞的潜在成瘤风险来自c-Myc基因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分化
B.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使用iPS细胞治疗后,体内不再携带致病基因
C.人工制备的iPS细胞同时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
D.使用非亲缘iPS细胞能解决干细胞移植中HLA造成的免疫排斥
考点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INCLUDEPICTURE"Q73-.TIF" INCLUDEPICTURE "../../Q73-.TIF" \* MERGEFORMAT
2.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INCLUDEPICTURE"SW694-.tif" INCLUDEPICTURE "../../SW69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名师解读.tif" INCLUDEPICTURE "../../名师解读.tif" \* MERGEFORMAT
①获取小鼠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的部位:脾。
②两次筛选的目的:
第一次是在诱导融合之后,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利用96孔板培养,采用专一抗体检测的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所需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③杂交瘤细胞的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融合后的细胞经选择培养基培养后,能存活的细胞就是杂交瘤细胞。但这些杂交瘤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通常用“有限稀释法”来选择,直至确信每个孔中增殖的细胞为单克隆细胞。该过程即为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和应用
INCLUDEPICTURE"SW695-.tif" INCLUDEPICTURE "../../SW695-.tif" \* MERGEFORMAT
[深度思考] 请根据以下信息,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写出其依据的原理。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小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只有D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入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交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 结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考查科学思维
1.(2023·北京卷,12)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是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研究者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需要制备用PTH免疫的小鼠
C.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杂交瘤细胞
D.筛选能分泌多种抗体的单个杂交瘤细胞
2.(2024·海南卷,7)海南龙血树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该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将骨髓瘤细胞和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进而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这两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的原理均是细胞的全能性
B.使用的培养基均需添加葡萄糖和血清
C.培养时的温度和pH均相同
D.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或杂交瘤细胞均具有增殖能力
考点三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1)概念分析
INCLUDEPICTURE"SW696-.tif" INCLUDEPICTURE "../../SW696-.tif" \* MERGEFORMAT
(2)哺乳动物核移植类型
________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2.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INCLUDEPICTURE"SW696A-.tif" INCLUDEPICTURE "../../SW696A-.tif" \* MERGEFORMAT
提醒 (1)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①体积大、易操作;②营养物质丰富;③具有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的原因:①克隆动物的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②生物的性状不仅与遗传物质有关,还受环境影响。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INCLUDEPICTURE"SW697-.tif" INCLUDEPICTURE "../../SW69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 结合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和克隆动物,考查生命观念
1.(2021·辽宁卷,13)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SW698.tif" INCLUDEPICTURE "../../SW698.tif" \* MERGEFORMAT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
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原肠胚后移植
2.(2025·八省联考陕西卷,11)我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濒临灭绝的某地方牛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该牛种耳上取的体细胞培养时需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血清
B.从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Ⅱ期
C.代孕母牛为重构胚发育提供空间和营养,不会影响犊牛的遗传物质
D.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牛与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INCLUDEPICTURE"关键真题必刷.tif" INCLUDEPICTURE "../../关键真题必刷.tif" \* MERGEFORMAT 1.(2024·江西卷,16改编)某病毒颗粒表面有一特征性的大分子结构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每一个抗原决定基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为了建立一种灵敏、高效检测S蛋白的方法,研究人员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S单克隆抗体(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158.tif" INCLUDEPICTURE "../../24GT158.tif" \* MERGEFORMAT
A.利用胶原蛋白酶处理,可分散贴壁生长的骨髓瘤细胞
B.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
C.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传代培养,也可冻存
D.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
2.(2024·重庆卷,10)自然条件下,甲、乙两种鱼均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后代,甲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物种,乙的种群数量多且繁殖速度较甲快。我国科学家通过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相关研究,以期用于濒危鱼类的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179.tif" INCLUDEPICTURE "../../24GT179.tif" \* MERGEFORMAT
A.诱导后的iPGCs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
B.移植的iPGCs最终产生的配子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C.该实验中,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
D.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甲的克隆
3.(2024·北京卷,11)我国科学家体外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形成了类似囊胚的结构(类囊胚),为研究灵长类胚胎发育机制提供了实验体系(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162.tif" INCLUDEPICTURE "../../24GT162.tif" \* MERGEFORMAT
A.实验证实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
B.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含有糖类
C.类囊胚的获得利用了核移植技术
D.可借助胚胎移植技术研究类囊胚的后续发育
4.(2024·重庆卷,8)科研小组以某种硬骨鱼为材料在鱼鳍(由不同组织构成)“开窗”研究组织再生的方向性和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178.tif" INCLUDEPICTURE "../../24GT178.tif" \* MERGEFORMAT
A.“窗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
B.对照组“窗口”远端,细胞不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
C.“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F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
D.若要比较尾鳍近、远端的再生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观察
第52讲 动物细胞工程
考点一
核心要点·再研
1.(1)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血清 培养液 36.5±0.5 ℃ 7.2~7.4 维持培养液的pH (3)传代
2.骨髓 任何一种类型 成体 神经干细胞 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胚胎干细胞
考点速览
(1)× 提示 即使营养供应充足,传代培养的胚胎干细胞也会发生接触抑制。
(2)× 提示 高温会使血清中含有的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失活,而使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缓慢等。
(3)√
典型例题·深研
1.D [传代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置于含有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而非密封,A错误;当贴壁生长的细胞分裂到表面相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此时需对细胞进行分瓶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选取②的细胞比①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更合理,B错误;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先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
2.B [因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会贴壁生长,所以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瓶壁分离,A正确;②加完培养液以后,要制备细胞悬液,故②加培养液的目的是更方便地制造细胞悬液,B错误;③分装时要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便于后续的细胞培养,C正确;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无毒条件下进行,D正确。]
3.C [c-Myc等原癌基因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A错误;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使用iPS细胞治疗后,只是利用了iPS细胞分化出正常细胞来替代病变细胞,但体内依旧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iPS细胞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同时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C正确;非亲缘iPS细胞的HLA不同,使用非亲缘iPS细胞不能解决干细胞移植中HLA造成的免疫排斥,D错误。]
考点二
核心要点·再研
1.PEG融合法 电融合 流动性 有性杂交
2.一种特异性抗体 大量增殖 大量增殖 特定抗体 B淋巴细胞 选择 杂交瘤细胞 (3)药物
[深度思考] 提示 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除去其他细胞,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因为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而人的淋巴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但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且无限增殖。
典型例题·深研
1.D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对骨髓瘤细胞等进行培养,即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A正确;该操作的目的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故应用PTH刺激小鼠,使其产生相应的B细胞,B正确;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杂交瘤细胞,C正确;由于一种B淋巴细胞经分化形成浆细胞后通常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故筛选出的单个杂交瘤细胞无法分泌多种抗体,D错误。]
2.D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海南龙血树,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制备单克隆抗体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这两种技术利用的原理分别是细胞增殖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海南龙血树,使用的培养基中添加的是蔗糖,不需添加葡萄糖和血清,B错误;由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和pH存在差异,所以培养时的温度和pH均不相同, C错误;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是由骨髓瘤细胞和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因此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或杂交瘤细胞均具有增殖能力,D正确。]
考点三
核心要点·再研
1.(1)细胞核 卵母细胞 新胚胎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2)胚胎
2.MⅡ 去核卵母
3.遗传改良 生物反应器 异种移植 成功率 生理
典型例题·深研
1.B [后代丁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甲,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来自乙,则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提供95%空气(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和5%CO2(维持培养液的pH)的混合气体,B正确;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卵母细胞进行处理,C错误;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囊胚或桑葚胚后移植,D错误。]
2.D [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A正确;从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Ⅱ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B正确;代孕母牛为重构胚发育提供空间和营养,没有为犊牛提供遗传物质,不会影响犊牛的遗传物质,C正确;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通常不需要对供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错误。]
关键·真题必刷
1.B [由于动物细胞之间通过胶原蛋白相连,所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可使其分散,A正确;由于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每一个抗原决定基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来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因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可能不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B错误;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来自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D正确。]
2.C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iPGCs是诱导型原始生殖细胞,具有成为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的潜能,故诱导后的iPGCs不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A错误;移植的iPGCs分化形成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后,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可能会发生重组,导致最终产生的配子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将物种甲处于囊胚期的iPGCs移植到阻止PGCs形成的乙鱼的胚胎中,培育出的乙鱼的生殖腺中的细胞由甲鱼的iPGCs增殖分化而来,该乙鱼再与物种甲杂交,配子均是由物种甲的生殖细胞产生,故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C正确;克隆属于无性繁殖,该实验过程中涉及有性生殖,D错误。]
3.C [体外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形成了类似囊胚的结构(类囊胚),证实了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A正确;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需含有糖类,糖类可为细胞培养提供能源物质,B正确;类囊胚的获得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并没有进行核移植,C错误;可借助胚胎移植技术将类囊胚移植到相应的雌性受体子宫内继续胚胎发育,从而研究类囊胚的后续发育,D正确。]
4.B [“窗口”愈合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以增加细胞的数量,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存在接触抑制,即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A正确;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添加F后,“窗口”远端的细胞继续增殖和分化,说明对照组“窗口”远端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B错误;由图可知,“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由活性低的向活性高的方向再生,添加F后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使组织再生的方向往中间延伸,C正确;图中的近端和远端为同一个“窗口”,只能判断出再生的方向,若要判断出再生的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分别观察,D正确。](共46张PPT)
动物细胞工程
第 52 讲
课标要求 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2.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5.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考情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 2024·浙江1月选考,13;2024·黑吉辽卷,14;2024·重庆卷,8;2022·福建卷,3;2022·江苏卷,14;2022·湖北卷,6
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2024·江西卷,16;2023·辽宁卷,7;2023·北京卷,12;2022·山东卷,15;2022·福建卷,13
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2024·北京卷,11;2024·重庆卷,10;2024·江苏卷,17;2023·天津卷,7;2023·海南卷,7
1
目 录
动物细胞培养
2
4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关键 · 真题必刷
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考点一
动物细胞培养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细胞增殖
(1)地位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__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培养条件 一般用液体培养基
血清
培养液
36.5±0.5 ℃
7.2~7.4
维持培养液的pH
(3)培养过程
传代
(1)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关键是看用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和是否分瓶。
①分瓶前,第一次用胰蛋白酶对动物组织进行处理后的培养是原代培养。②第二次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分瓶后的细胞培养为传代培养。
(2)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2.干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骨髓
任何
一种类型
成体
神经干细胞
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胚胎干细胞
(1)营养供应充足时,传代培养的胚胎干细胞不会发生接触抑制。(2023·海南卷,7A)( )
提示 即使营养供应充足,传代培养的胚胎干细胞也会发生接触抑制。
(2)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血清应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入培养基。(2022·湖北卷,7C)( )
提示 高温会使血清中含有的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失活,而使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缓慢等。
(3)培养心肌细胞的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2022·江苏卷,14B)( )
×
×

考向1 结合动物细胞培养,考查生命观念
1.(2024·黑吉辽卷,14)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
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
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解析 传代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置于含有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而非密封,A错误;
当贴壁生长的细胞分裂到表面相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此时需对细胞进行分瓶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选取②的细胞比①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更合理,B错误;
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先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
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
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
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2.(2024·浙江1月选考,13)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贴壁生长至接触抑制时,需分装培养,实验操作过程如图。
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细胞与瓶壁分离
B.②加培养液的目的是促进细胞增殖
C.③分装时需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
D.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无毒条件下进行
解析 因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会贴壁生长,所以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瓶壁分离,A正确;
②加完培养液以后,要制备细胞悬液,故②加培养液的目的是更方便地制造细胞悬液,B错误;
③分装时要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便于后续的细胞培养,C正确;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无毒条件下进行,D正确。
A.①加消化液的目的是使细胞与瓶壁分离
B.②加培养液的目的是促进细胞增殖
C.③分装时需调整到合适的细胞密度
D.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无毒条件下进行
考向2 结合干细胞的培养及应用,考查生命观念
3.(2025·八省联考陕西卷,10)我国科学家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处理小鼠体细胞,成功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降低了通过导入原癌基因c-Myc等基因制备iPS细胞的潜在成瘤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PS细胞的潜在成瘤风险来自c-Myc基因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分化
B.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使用iPS细胞治疗后,体内不再携带致病基因
C.人工制备的iPS细胞同时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
D.使用非亲缘iPS细胞能解决干细胞移植中HLA造成的免疫排斥
C
解析 c-Myc等原癌基因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A错误;
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使用iPS细胞治疗后,只是利用了iPS细胞分化出正常细胞来替代病变细胞,但体内依旧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
iPS细胞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同时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C正确;
非亲缘iPS细胞的HLA不同,使用非亲缘iPS细胞不能解决干细胞移植中HLA造成的免疫排斥,D错误。
考点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PEG融合法
电融合
流动性
有性杂交
2.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一种
特异性抗体
大量增殖
大量增殖
特定抗体
B淋巴细胞
选择
杂交瘤细胞
①获取小鼠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的部位:脾。
②两次筛选的目的:
第一次是在诱导融合之后,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利用96孔板培养,采用专一抗体检测的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所需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③杂交瘤细胞的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融合后的细胞经选择培养基培养后,能存活的细胞就是杂交瘤细胞。但这些杂交瘤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通常用“有限稀释法”来选择,直至确信每个孔中增殖的细胞为单克隆细胞。该过程即为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和应用
药物
[深度思考] 请根据以下信息,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写出其依据的原理。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小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只有D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入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交细胞。
提示 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除去其他细胞,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因为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而人的淋巴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但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且无限增殖。
考向 结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考查科学思维
1.(2023·北京卷,12)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是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研究者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需要制备用PTH免疫的小鼠
C.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杂交瘤细胞
D.筛选能分泌多种抗体的单个杂交瘤细胞
D
解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对骨髓瘤细胞等进行培养,即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A正确;
该操作的目的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故应用PTH刺激小鼠,使其产生相应的B细胞,B正确;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杂交瘤细胞,C正确;
由于一种B淋巴细胞经分化形成浆细胞后通常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故筛选出的单个杂交瘤细胞无法分泌多种抗体,D错误。
2.(2024·海南卷,7)海南龙血树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该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将骨髓瘤细胞和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进而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这两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的原理均是细胞的全能性
B.使用的培养基均需添加葡萄糖和血清
C.培养时的温度和pH均相同
D.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或杂交瘤细胞均具有增殖能力
D
解析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海南龙血树,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制备单克隆抗体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这两种技术利用的原理分别是细胞增殖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海南龙血树,使用的培养基中添加的是蔗糖,不需添加葡萄糖和血清,B错误;
由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和pH存在差异,所以培养时的温度和pH均不相同, C错误;
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是由骨髓瘤细胞和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因此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或杂交瘤细胞均具有增殖能力,D正确。
考点三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1)概念分析
细胞核
卵母细胞
新胚胎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2)哺乳动物核移植类型
______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胚胎
2.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提醒 (1)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①体积大、易操作;②营养物质丰富;③具有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的原因:①克隆动物的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②生物的性状不仅与遗传物质有关,还受环境影响。
MⅡ
去核卵母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遗传改良
生物反应器
异种移植
成功率
生理
考向 结合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和克隆动物,考查生命观念
1.(2021·辽宁卷,13)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
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原肠胚后移植
解析 后代丁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甲,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来自乙,则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A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提供95%空气(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和5%CO2(维持培养液的pH)的混合气体,B正确;
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卵母细胞进行处理,C错误;
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囊胚或桑葚胚后移植,D错误。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
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原肠胚后移植
2.(2025·八省联考陕西卷,11)我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濒临灭绝的某地方牛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该牛种耳上取的体细胞培养时需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血清
B.从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Ⅱ期
C.代孕母牛为重构胚发育提供空间和营养,不会影响犊牛的遗传物质
D.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牛与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
解析 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A正确;
从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Ⅱ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B正确;
代孕母牛为重构胚发育提供空间和营养,没有为犊牛提供遗传物质,不会影响犊牛的遗传物质,C正确;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通常不需要对供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错误。
关键 · 真题必刷
1.(2024·江西卷,16改编)某病毒颗粒表面有一特征性的大分子结构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每一个抗原决定基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为了建立一种灵敏、高效检测S蛋白的方法,研究人员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S单克隆抗体(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利用胶原蛋白酶处理,可分散贴壁生长的骨髓瘤细胞
B.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
C.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传代培养,也可冻存
D.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
解析 由于动物细胞之间通过胶原蛋白相连,所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可使其分散,A正确;
由于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每一个抗原决定基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来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因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可能不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B错误;
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来自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D正确。
A.利用胶原蛋白酶处理,可分散贴壁生长的骨髓瘤细胞
B.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
C.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传代培养,也可冻存
D.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
2.(2024·重庆卷,10)自然条件下,甲、乙两种鱼均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后代,甲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物种,乙的种群数量多且繁殖速度较甲快。我国科学家通过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相关研究,以期用于濒危鱼类的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诱导后的iPGCs具有胚胎
干细胞的特性
B.移植的iPGCs最终产生的配子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C.该实验中,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
D.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甲的克隆
解析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iPGCs是诱导型原始生殖细胞,具有成为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的潜能,故诱导后的iPGCs不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A错误;
移植的iPGCs分化形成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后,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可能会发生重组,导致最终产生的配子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B错误;
A.诱导后的iPGCs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
B.移植的iPGCs最终产生的配子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C.该实验中,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
D.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甲的克隆
由图可知,将物种甲处于囊胚期的iPGCs移植到阻止PGCs形成的乙鱼的胚胎中,培育出的乙鱼的生殖腺中的细胞由甲鱼的iPGCs增殖分化而来,该乙鱼再与物种甲杂交,配子均是由物种甲的生殖细胞产生,故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C正确;
克隆属于无性繁殖,该实验过程中涉及有性生殖,D错误。
A.诱导后的iPGCs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
B.移植的iPGCs最终产生的配子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C.该实验中,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
D.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甲的克隆
3.(2024·北京卷,11)我国科学家体外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形成了类似囊胚的结构(类囊胚),为研究灵长类胚胎发育机制提供了实验体系(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实验证实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具
有分化潜能
B.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含有糖类
C.类囊胚的获得利用了核移植技术
D.可借助胚胎移植技术研究类囊胚的后续发育
解析 体外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形成了类似囊胚的结构(类囊胚),证实了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A正确;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需含有糖类,糖类可为细胞培养提供能源物质,B正确;
类囊胚的获得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并没有进行核移植,C错误;
可借助胚胎移植技术将类囊胚移植到相应的雌性受体子宫内继续胚胎发育,从而研究类囊胚的后续发育,D正确。
A.实验证实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
B.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含有糖类
C.类囊胚的获得利用了核移植技术
D.可借助胚胎移植技术研究类囊胚的后续发育
4.(2024·重庆卷,8)科研小组以某种硬骨鱼为材料在鱼鳍(由不同组织构成)“开窗”研究组织再生的方向性和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B
A.“窗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
B.对照组“窗口”远端,细胞不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
C.“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
高低有关,F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
D.若要比较尾鳍近、远端的再生能力,则
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观察
解析 “窗口”愈合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以增加细胞的数量,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存在接触抑制,即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A正确;
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添加F后,“窗口”远端的细胞继续增殖和分化,说明对照组“窗口”远端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B错误;
A.“窗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
B.对照组“窗口”远端,细胞不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
C.“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F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
D.若要比较尾鳍近、远端的再生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观察
由图可知,“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由活性低的向活性高的方向再生,添加F后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使组织再生的方向往中间延伸,C正确;
图中的近端和远端为同一个“窗口”,只能判断出再生的方向,若要判断出再生的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分别观察,D正确。
A.“窗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
B.对照组“窗口”远端,细胞不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
C.“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F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
D.若要比较尾鳍近、远端的再生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观察限时练52 动物细胞工程
(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
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对点强化】
考点一 动物细胞培养
1.(2025·东北育才中学调研)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常需要提供一个类似该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环境条件,培养方式可分为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悬浮培养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
B.贴壁培养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
C.悬浮培养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D.血液中淋巴细胞适合贴壁培养
2.(2025·河北衡水金卷)科学家提出,CAF1复合体(负责染色质组装的蛋白质复合物)可能是通过保证DNA包绕在组蛋白周围来维持干细胞全能性。基于这一假设,他们通过抑制CAF1复合体的表达,导致染色体重编程进入一种凝集化程度更低的状态,成功地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染色质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能够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C.CAF1基因是通过控制CAF1复合体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D.科学家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的过程就是诱导基因突变的过程
考点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3.(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11)脂质体可作为运载工具,将药物分子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内发挥作用。为了提高药物运送的特异性,可在脂质体表面连接识别特定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形成药物—脂质体—单克隆抗体复合物(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13kts209.TIF" INCLUDEPICTURE "../../13kts209.TIF" \* MERGEFORMAT
A.脂质体的作用是帮助复合物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特定细胞内
B.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C.复合物中的药物借助单克隆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运送的特异性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来筛选杂交瘤细胞
4.(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15)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就获得了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B.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不同于天然抗体的人工合成生物分子
C.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可以实现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
D.将一种灭活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人体后,人体会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5.(2025·江苏宿迁期末)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如图所示。除了抗原刺激之外,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B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SW699.tif" INCLUDEPICTURE "../../SW699.tif" \* MERGEFORMAT
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B.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的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
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
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考点三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6.(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16)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培育高产奶牛,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13kts200.TIF" INCLUDEPICTURE "../../13kts200.TIF" \* MERGEFORMAT
A.犊牛W有母牛X细胞中的线粒体DNA
B.犊牛W的遗传性状与母牛X相似度更高
C.重构胚的形成可采用电融合的方法
D.细胞培养时需添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7.(2025·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成功率,将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并注入体细胞
B.需用电刺激、Ca2+载体和聚乙二醇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C.胚胎发育到桑葚胚阶段,胚胎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腔
D.早期胚胎培养需要置于含有95% O2和5% 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液的pH
【综合提升】
8.(12分)(2025·河南安阳一中检测)7岁的哈桑患有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该病的病因是编码层粘连蛋白332的基因之一LAMB3发生了突变,导致表皮和真皮很容易脱离,进而产生水疱和糜烂,并伴有多种炎症威胁其生命。科学家实施了表皮干细胞基因疗法拯救了哈桑,治疗过程如下图:
INCLUDEPICTURE"SW703.tif" INCLUDEPICTURE "../../SW703.tif" \* MERGEFORMAT
(1)(2分)改造过的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有利于提高基因治疗成功率,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
a.感染率高 b.对宿主细胞没有毒性 c.一般只感染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
(2)(2分)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够合成“整合酶”,它能切开DNA双链的特定区域,便于之后目的基因与宿主DNA的整合,由此可推测整合酶的作用类似于基因工程工具中的________。感染过的细胞的后代就有了正常的LAMB3基因,经过__________过程可以制造正常的编码层粘连蛋白332。
(3)(6分)图中过程③所涉及的技术属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所需考虑的环境条件除了无菌、无毒、营养及气体条件外,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________,其中无菌环境的达成需要的操作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种克隆都能培养成单层细胞,因为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4)(2分)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导致癌症。原因是逆转录病毒会把基因随机插入基因组里,如果破坏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9.(14分)(2025·河南名校联盟)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被动免疫治疗是指被动地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制剂或细胞回输给肿瘤患者机体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案适用于肿瘤晚期患者,主要分为单克隆抗体治疗和过继性细胞治疗两类,其中过继性细胞治疗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SW704.tif" INCLUDEPICTURE "../../SW704.tif" \* MERGEFORMAT
(1)(5分)在单克隆抗体治疗中,为了获取能产生抗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筛选所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按功能)。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才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2分)科学家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DC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4分)过继性细胞治疗中,从肿瘤患者体内获取的免疫细胞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分裂受阻,其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贴壁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4)(3分)过继性细胞治疗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练52 动物细胞工程
1.A [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B错误;贴壁培养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悬浮培养不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C错误;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常需要提供一个类似该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环境条件,因此血液中淋巴细胞适合悬浮培养,D错误。]
2.C [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细胞分裂仅仅能够增加细胞数目,B错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包括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通过题干信息可知,CAF1基因是通过控制CAF1复合体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科学家成功地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是通过抑制CAF1复合体的表达,导致染色体重编程进入一种凝集化程度更低的状态而实现的,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3.A [脂质体的作用是帮助复合物通过胞吞进入特定细胞内,A错误;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也可在体外培养,B正确;单克隆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可以特异性结合,运送药物到特定的细胞,药物起到杀伤作用,C正确。]
4.C [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就获得了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但不是一种抗体,A错误;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与天然抗体相同的生物分子,B错误;将一种灭活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人体后,人体会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但不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D错误。]
5.D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会引起细胞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其抗体产生能力下降,A正确;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因此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可以来源于抗原刺激后的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B正确;由图示分析可知,在HAT选择培养基中,骨髓瘤细胞无法存活,C正确;本实验中EBV的作用是使B淋巴细胞细胞染色体核型更稳定,而不是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故该杂交瘤细胞不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D错误。]
6.B [母牛X提供细胞质,因此犊牛W有母牛X细胞中的线粒体DNA,A正确;母牛Y提供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因此犊牛W的遗传性状与母牛Y相似度更高,B错误;可以采用电融合法促使两个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C正确;细胞培养时需添加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供给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需要,D正确。]
7.A [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此时细胞内具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即除去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再注入体细胞,形成融合细胞,A正确;聚乙二醇能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而不能激活重构胚,B错误;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胚胎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腔(囊胚腔),C错误;早期胚胎培养需要置于含有95%空气和5% 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液的pH,D错误。]
8.(1)abc (2)限制酶 转录、翻译 (3)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温度和pH 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表面相互接触 (4)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
解析 (1)改造过的逆转录病毒感染率高,且对宿主细胞没有毒性,一般只感染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故选abc。(2)“整合酶”能切开DNA双链的特定区域,则整合酶的作用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感染过的细胞有了正常的LAMB3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相关蛋白。(3)图中③过程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除需要考虑无菌、无毒、营养及气体条件外,还要考虑细胞生活所需的温度和pH,无菌环境的达成需要的操作包括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等。正常细胞具有接触抑制的特性,当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因此三种克隆都能培养成单层细胞。(4)逆转录病毒会把基因随机插入基因组里,如果破坏了一些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则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9.(1)选择培养基 克隆化培养 抗体检测 (2)抗体、接头、药物 (3)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合理即可)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 (4)以自体免疫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的肿瘤特异杀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解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细胞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第二次筛选出能合成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2)ADC为抗体—药物偶联物,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减少了用药量,也降低了副作用。(3)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和接触抑制,细胞分裂受阻;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时,可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4)过继性细胞治疗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原因是自体免疫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的肿瘤特异杀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共28张PPT)
动物细胞工程
限时练52 
(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
考点一 动物细胞培养
1.(2025·东北育才中学调研)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常需要提供一个类似该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环境条件,培养方式可分为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悬浮培养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 B.贴壁培养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
C.悬浮培养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D.血液中淋巴细胞适合贴壁培养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B错误;
贴壁培养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悬浮培养不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C错误;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常需要提供一个类似该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环境条件,因此血液中淋巴细胞适合悬浮培养,D错误。
A
2.(2025·河北衡水金卷)科学家提出,CAF1复合体(负责染色质组装的蛋白质复合物)可能是通过保证DNA包绕在组蛋白周围来维持干细胞全能性。基于这一假设,他们通过抑制CAF1复合体的表达,导致染色体重编程进入一种凝集化程度更低的状态,成功地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染色质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能够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C.CAF1基因是通过控制CAF1复合体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D.科学家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的过程就是诱导基因突变的过程
C
解析 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错误;
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细胞分裂仅仅能够增加细胞数目,B错误;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包括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通过题干信息可知,CAF1基因是通过控制CAF1复合体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C正确;
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科学家成功地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是通过抑制CAF1复合体的表达,导致染色体重编程进入一种凝集化程度更低的状态而实现的,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考点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3.(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11)脂质体可作为运载工具,将药物分子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内发挥作用。为了提高药物运送的特异性,可在脂质体表面连接识别特定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形成药物—脂质体—单克隆抗体复合物(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脂质体的作用是帮助复合物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特定细胞内
B.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C.复合物中的药物借助单克隆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的相互作
用来实现运送的特异性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来筛选杂交瘤细胞
解析 脂质体的作用是帮助复合物通过胞吞进入特定细胞内,A错误;
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也可在体外培养,B正确;
单克隆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可以特异性结合,运送药物到特定的细胞,药物起到杀伤作用,C正确。
A.脂质体的作用是帮助复合物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特定细胞内
B.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C.复合物中的药物借助单克隆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运送的特异性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来筛选杂交瘤细胞
4.(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15)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就获得了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B.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不同于天然抗体的人工合成生物分子
C.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可以实现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
D.将一种灭活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人体后,人体会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C
解析 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就获得了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但不是一种抗体,A错误;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与天然抗体相同的生物分子,B错误;
将一种灭活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人体后,人体会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但不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D错误。
5.(2025·江苏宿迁期末)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如图所示。除了抗原刺激之外,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B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D
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B.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的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
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
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解析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会引起细胞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其抗体产生能力下降,A正确;
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因此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可以来源于抗原刺激后的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B正确;
由图示分析可知,在HAT选择培养基中,骨髓瘤细胞无法存活,C正确;
本实验中EBV的作用是使B淋巴细胞细胞染色体核型更稳定,而不是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故该杂交瘤细胞不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D错误。
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B.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的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
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
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考点三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6.(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16)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培育高产奶牛,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犊牛W有母牛X细胞中的线粒体DNA
B.犊牛W的遗传性状与母牛X相似度更高
C.重构胚的形成可采用电融合的方法
D.细胞培养时需添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解析 母牛X提供细胞质,因此犊牛W有母牛X细胞中的线粒体DNA,A正确;
母牛Y提供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因此犊牛W的遗传性状与母牛Y相似度更高,B错误;
可以采用电融合法促使两个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C正确;
细胞培养时需添加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供给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需要,D正确。
A.犊牛W有母牛X细胞中的线粒体DNA
B.犊牛W的遗传性状与母牛X相似度更高
C.重构胚的形成可采用电融合的方法
D.细胞培养时需添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7.(2025·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成功率,将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并注入体细胞
B.需用电刺激、Ca2+载体和聚乙二醇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C.胚胎发育到桑葚胚阶段,胚胎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腔
D.早期胚胎培养需要置于含有95% O2和5% 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液的pH
A
解析 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此时细胞内具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即除去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再注入体细胞,形成融合细胞,A正确;
聚乙二醇能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而不能激活重构胚,B错误;
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胚胎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腔(囊胚腔),C错误;
早期胚胎培养需要置于含有95%空气和5% 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液的pH,D错误。
8.(2025·河南安阳一中检测)7岁的哈桑患有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该病的病因是编码层粘连蛋白332的基因之一LAMB3发生了突变,导致表皮和真皮很容易脱离,进而产生水疱和糜烂,并伴有多种炎症威胁其生命。科学家实施了表皮干细胞基因疗法拯救了哈桑,治疗过程如下图:
(1)改造过的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有利于提高基因治疗成功率,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
a.感染率高 b.对宿主细胞没有毒性 c.一般只感染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
abc
(2)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够合成“整合酶”,它能切开DNA双链的特定区域,便于之后目的基因与宿主DNA的整合,由此可推测整合酶的作用类似于基因工程工具中的________。感染过的细胞的后代就有了正常的LAMB3基因,经过__________过程可以制造正常的编码层粘连蛋白332。
限制酶
转录、翻译
(3)图中过程③所涉及的技术属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所需考虑的环境条件除了无菌、无毒、营养及气体条件外,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无菌环境的达成需要的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温度和pH
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三种克隆都能培养成单层细胞,因为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_________________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4)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导致癌症。原因是逆转录病毒会把基因随机插入基因组里,如果破坏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表面相互接触
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
解析 (1)改造过的逆转录病毒感染率高,且对宿主细胞没有毒性,一般只感染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故选abc。
(2)“整合酶”能切开DNA双链的特定区域,则整合酶的作用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感染过的细胞有了正常的LAMB3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相关蛋白。
(3)图中③过程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除需要考虑无菌、无毒、营养及气体条件外,还要考虑细胞生活所需的温度和pH,无菌环境的达成需要的操作包括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等。正常细胞具有接触抑制的特性,当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因此三种克隆都能培养成单层细胞。
(4)逆转录病毒会把基因随机插入基因组里,如果破坏了一些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则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9.(2025·河南名校联盟)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被动免疫治疗是指被动地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制剂或细胞回输给肿瘤患者机体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案适用于肿瘤晚期患者,主要分为单克隆抗体治疗和过继性细胞治疗两类,其中过继性细胞治疗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单克隆抗体治疗中,为了获取能产生抗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筛选所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按功能)。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才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选择培养基
克隆化培养
抗体检测
(2)科学家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DC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过继性细胞治疗中,从肿瘤患者体内获取的免疫细胞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分裂受阻,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抗体、接头、药物
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合理即可)
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贴壁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4)过继性细胞治疗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
以自体免疫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的肿瘤特异杀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解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细胞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第二次筛选出能合成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ADC为抗体—药物偶联物,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减少了用药量,也降低了副作用。
(3)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和接触抑制,细胞分裂受阻;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时,可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4)过继性细胞治疗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原因是自体免疫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得到的肿瘤特异杀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