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昆虫捣乱的作用。
⑨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植物的世界真是神奇无比!
(有改动)
11.请给第②段空缺处补写一个问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2.文中画线【A】【B】两处是否都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分别加以解释。(4
分)
1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它主要是为了保
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B。提出“月光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极少受到月光的侵害,避免
对昼夜变化的不适应。
C,美国科学家恩瑞特通过实验发现,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一般比进行睡眠运动的
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
D.为了降低大气环境中干燥和炎热的影响,植物形成了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午睡,
这样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14.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意义及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
(2)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
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
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日:“卿面何以汗?”毓对日:“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日:“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钟毓、钟会:三国时魏国大臣钟繇的两个儿子。
(NX)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
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全矣
(2)请循其本
(3)令誉
(4)复问会
1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之”与其他三项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17.翻译下列句子。(5分)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3分)
(2)对日:“战战栗栗,汗不敢出。”(2分)
18.【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的钟会都是反应机敏、能言善辩之士,请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他们的语言艺术。(5分)
(四)古诗阅读(5分)
战城南0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②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③明白日①,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乐府旧题,此诗是诗人早年在渴求功业的心态支配下所作的。②甲胄:铠甲
和头盔。③寸心:即心中。④白日:喻指君主。
19.赏析古诗,完成对话。
小语: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全用对偶,慷慨激昂,刚健清新。
小文:是的,全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
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小语:首联开门见山交代战争地点,“(1)
”(1分)二字,表现出塞北
的广阔无际。
小文: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法,把飘扬的旌旗比作飞鸟的羽翼,日光下的盔甲比作鱼
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2)
(2分),表达了诗人
(3)
(2分)。
(NX)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