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 (下)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武当山是道教发源地,小武和小东设计了以下以“道”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1. (2分) “道”字探源。下图是小武对甲骨文“道”字的解读:
你从“道”字的构成上获得学习方面的启示是 。
2.(2分) “道”字鉴赏。小东从网络上收集了四幅古人关于“道”字的书法作品,并根据不同字体写了鉴赏评语,你认为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李隆基) B(宋·赵孟頫) C(明·王守仁) D(清·黄自元)
A.李隆基的“道”字是篆书,结构严谨,笔画粗细均匀,起笔收笔干净利落,体现出大唐盛世的雄浑大气。
B.赵孟頫的“道”字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整与草书的流畅,笔画婉转流畅,结构匀称优美,体现出一种平和、典雅之美。
C.王守仁的“道”字是草书,笔势流畅自然,灵动飘逸,给人以自由奔放又不失雅致的艺术感受。
D.黄自元的“道”字是楷书,笔画精到,结构精妙,每一笔都体现出严谨的法度,展现
语文试卷 第1页 共8页
出其楷书的深厚底蕴与艺术功力。
3.(2分) “道”词积累。小武挑选了关于“道”字的三个义项,请你在(1)(2)处分别写一个含“道”字的词语。
“道”字的义项 含“道”字的词语
路,途径 道路
规律,规范 (1)
说,讲述 (2)
4.(8分)记诵有“道”。在“分门别类辑古诗”的活动中,小东对本学期所学的诗文进行了整理,请将相应的句子填写到横线上。
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体会古人的丰富情感,感受古代社会的民生疾苦。 “悠哉悠哉, ① ”是古人爱而不得的忧伤; “ ② ,儿女共沾巾”是王勃面临离别的洒脱; “ ③ ,端居耻圣明”是孟浩然想在盛世有为而无门的苦闷;“ ④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屡遭排斥而精神不改的倔强。在常建笔下,我们领略“曲径通幽处, ⑤ ”的宁静;在李白的笔下,我们感受“ ⑥ ,落日故人情”的难舍;在白居易笔下,我们见到百姓“可怜身上衣正单, ⑦ ”的痛苦;在杜甫笔下,我们体会“诗圣” “ ⑧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5.(3分)宣传有“道”。为了大力宣传十堰,吸引广大游客来十堰观山水、赏美景、品美食,十堰文旅局发布了一些宣传语。小武搜集了下面两条,请你任选一条品析。
①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城市。 ②山水车城,醉美十堰。
6.(3分)纠错有“道”。小武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直接在答题卡上写出修改后的内容)
(1) 容易读错的音: A. 蛮横 (hēng ) B. 瞭望 (liáo)
(2)容易写错的词:A. 纷至踏来 B. 接踵而致
(3)容易说错的话:A. 东风汽车·2025十堰马拉松,2万余名参赛选手真切感受到汽车城的生态魅力与文化底蕴。
B.在剪纸课上,孩子们在剪刀与红纸的交错中培养了专注力、创造力、传统文化魅力。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诗文连读。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3题。
【甲】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①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语文试卷 第2页 共8页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A)。 (节选自《北冥有鱼》)
【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②;泾③流之大,两涘渚④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 (B),河伯始旋⑥其面目,望洋⑥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⑦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⑧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⑧。”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宣父〕孔子。②〔河〕黄河。③〔泾〕通“径”,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④〔涘渚〕水边或水中小块陆地周边的区域。⑤〔旋〕转,改变。⑥〔望洋〕仰视的样子。 ⑦〔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⑧〔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⑨〔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丙文】导读:本文是一篇寓言,叙述了河伯看到黄河的壮阔而骄傲自满和见到北海后却自叹不如的情节,阐明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这一道理,告诉人们应该清楚自身的渺小和认识的局限性。
7.(4分)请根据提示解释下表加点字词。
方法提示 加点词语 解释
根据语境推测 假令风歇时下来
课内迁移(人恒过) 世人见我恒殊调
查阅词典(①季节②时间③按时) 秋水时至
课内迁移(欣然规往)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8. (2分) “也” “焉” “矣”还原到文中4BC处,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A.矣也-焉 B.也-焉-矣 C.矣焉-也 ]D.焉-也-矣
9. (2分)请为丙文划线句断句(用“ˊ标示,限三处)。
顺流而东行至 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10.(2分)请翻译下面句子。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2分)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体现其抱负远大、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
B.乙文描述大鹏迁徙时“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庄子笔下奇幻瑰丽的想象世界。
C.丙文中河伯 “望洋兴叹” 的转变,说明人应突破视野局限,保持谦逊的认知态度。
D.三则文本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甲诗强调坚守自我就能成功,乙文倡导顺应自然,丙文告诫人们不能轻视他人。
12.(3分)甲诗中的 “大鹏” 与乙文中的“大鹏”形象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
13.(3分)三则材料分别从 “自信”“视野”“认知” 等角度给人启示。请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对“人应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的思考(60字左右)。
语文试卷 第3页 共8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门楣之上家国情
青砖黛瓦间,古朴的匾额在光影中苏醒:在湖南湘阴柳庄,一方“天地正气”匾讲述着左氏家族心怀家国、淡泊明志的家风;在江西吉安富田镇,文丞相祠中那方“仁至义尽”匾,映照着文氏后人的一片丹心;在山西晋城上庄村,悬挂的“正己率属”匾,时刻告诫后人要守着内心的那把尺……
历史上,人们常将个人或家庭的荣耀与整个家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有“光耀门楣”之说。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这方横梁之上凝聚的远不止土木之重。先辈们把仁善之德、教化之意,凝练成隽永深刻的文字,高悬于门楣之上以作家风家训。门楣载家国,梁柱承文脉。古老的匾额以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等文化符号,烙印下代代相传的家风,成为子孙后代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镌刻于精神上的独特印记。
从“耕读传家”到“诗书继世”,从“正己修身”到“忧乐天下”……那些历经风霜的门楣牌匾或许已经斑驳,但镌刻其间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口耳相传、世代相承。“仁义礼智信,忠孝勤俭廉”,这些传统美德穿越时间的长河,逐渐沉淀为家族品格,并在与更广阔的家国互动中,在与更宏大的时代共振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整个民族的精神谱系,构成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认同。
门楣之上的故事,古而不老,常被一代代后人描上新彩、赋以新说,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诉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广东揭阳新寮村“崇德堂”后巷两侧的门楣上的“潜光”和“隐德”字样,不仅是揭阳黄氏传承千年的家风,也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生的写照,他为了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奉献了毕生精力;江苏泰兴黄桥古镇的何氏宗祠悬挂着一块“吏瘦民肥”匾,何家子孙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人,也都以“无私之心利益他人”为标准,受何氏家风影响,如今黄桥古镇还设立了民情小屋,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许多门楣之上的家风家训,化身为新时代的尚义之风、为人之道,助力社会风清气正。
门楣之上,笔笔皆是深情,句句都有家国,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精神境界与追求。福建屏南陈氏家族自古就有“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的家规祖训,古老家风传承数百年。革命烽火中,屏南县有108人加入新四军六团,一次次把红旗插在阵地的最高处,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屏南“红旗不倒县”的美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烈士陈祥榕对家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屏南陈氏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尊崇英雄、争做英雄,如今屏南县每年都有近千人报名从军,立志保家卫国。
门内,是文章礼乐、家族绵延;门外,是山河壮丽、家国万里。门楣之上,那些千百年时光雕刻下的横竖撇捺,把仁善之德、家国大义高悬,让家风家训、民风正气传世,古韵悠长、历久弥新。
(程龙 选自《人民日报》2025.4.27)
14.(2分)下列对文中 “门楣” 文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门楣上的匾额、楹联等是传统家风家训的物质载体,凝聚着先辈的仁善之德与教化之意。
B.“耕读传家”“正己率属” 等门楣文字既体现家族品格,也在时代变迁中融入民族
语文试卷 第4页 共8页
精神谱系。
C.文中列举黄旭华、陈祥榕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现代家风已彻底抛弃传统,形成了全新的价值体系。
D.门楣文化通过家风与家国、时代的互动,成为民族精神谱系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15.(2分)作者为何说 “门楣之上的故事,古而不老” 请从“历史传承”和“现代意义”两方面简要概括。
16.(3分)习近平总书记说: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不少家庭常以“家训箴言”的形式阐明家风、传承文化。请仿照示例,创作一条四字家训,并分别说明其含义与作用。
〔示例〕家训:勤学笃行
含义:倡导勤奋学习、踏实做事。
作用:培养积极进取的态度,促进个人成长与家庭和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20题
细品文创有“回甘”
①一天到北京图书大厦,选完书后,被旁边的文创展台吸引。仔细看去,发现不少亮点。
②比如,两个笔记本并排摆放,一本封面印有“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另一本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仅看笔记本,挺平常,可有力的字体,让人想起两句话背后的内容。
③“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说的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当糖吃的故事,共产党人的信仰是甜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共产党宣言》中的结束语,短促有力。以文创形式,展现经典,醒目又入心,于润物无声中影响人、感染人。
④先被影响,后有回响。近来翻阅《共产党宣言》,并阅读相关文章,有学者的分析进一步丰富了认识。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句话广为人知,可在多个中译本里, “幽灵”曾被译成“怪物” “巨影” “精灵”等。译法不同,认知不同。 “幽灵”之所以更达意,恰恰传递出那时当权者对共产主义的印象,展现出共产主义的潜在震慑力。由文创引发兴趣,进而阅读经典,从中体悟到思想的深邃,这是第一层“回甘”。
⑤吸引人的,何止“文创里的马克思”。如今,不少博物馆、展览馆、出版社、景区等,在文创产品上推陈出新。很多人爱上文创里的设计,还有不少人喜爱文创产品的内涵。 “文创热”,实际上“创”是形式、 “文”是根本。当文创产品在消费市场成为爆款,吸引消费者的不只是商品属性、审美意象,更在于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传递出的人文价值。以形式创新为支点,融入古典与现代、经典与新潮的文化元素,给更多人打开文化生活的多维空间,正是在书写“人文经济学”的文章。
⑥“人文经济学”不是简单的“人文+经济”,而是让经济融入人文,也让人文浸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8页
润经济。拿文创产品来说,跟风购买、图个新奇未尝不可,倘若还能在其中感知更多文化魅力,岂不更美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售超百万个,了解明史的人从中看到了当时的礼制与审美。走进敦煌的文创店,从充满设计感的九色鹿中,人们感受到美好、善良等价值,欣然买单。 “小文创”拉动消费新需求,推动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何尝不是又一次“回甘”。
⑦成为爆款的文创产品,会不会喧宾夺主 对此,有人这样比喻,文创“能作为一种钩子”。意思是文创产品能把人拉回历史场景,也能吸引人们深入文化典籍进行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创品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其实,纸质书、电子书,文物资料、文创产品,这些都是阅读的载体。无论哪种形式,只要能激发人们的阅读积极性,就应该鼓励。阅读,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读进去、读开去,就能实现书香氤氲满城芳。
⑧有人购买文创产品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感到一种召唤”。强化文化熏陶、丰富阅读体验之外,文创仿佛还有一种力量,即增强文化自信,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文化传承。从小喜欢收藏“手办”的90后曾舟,受三星堆博物馆馆藏文物启发,设计出青铜像系列文物潮玩,斩获大奖,也赢得市场。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把创意与智慧融入文创,当“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以触摸,文化赓续便拥有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这或可看作更深层次的“回甘”。
⑨“始于颜值、忠于文化、久于热爱”,有人这样总结“文创热”。或许,火爆的文创产品能成为进一步照亮文化的那缕光。我们带着诚意与创意去体验、感悟、传承,定能让这光照得更亮更远。
(李洪兴 选自《人民日报》2025.4.29)
17. (3分)下列对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这一文创笔记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源自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糖吃的故事。
B.该笔记本的热销主要依赖其精美的外观设计而非文化意义
C.字体设计有力,让人联想到共产党人信仰的坚定与崇高。
D.文创通过经典语句的呈现,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化内涵。
18.(3分)文中提到文创产品“能作为一种钩子”,这句话如何理解 结合第⑦段内容说明其作用。
19.(3分)文中多次提到“回甘”一词,请按照下面的思维导图,完成对文中所阐释的
语文试卷 第6页 共8页
20.(3分)假期,与你校结对的北京某中学将组织学生来十堰开展研学活动,请你设计一款具有十堰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送给来访的同学。请简要说明产品及其内涵。
阅读下面两个名著文段节选,结合选文或整本书的内容,完成第21-24题。
《红星照耀中国》选段
在延安的一所简陋医院里,我见到了一位姓徐的红军指挥员。他的双腿因长征中的严寒冻伤而截肢,却坚持坐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当我问他是否后悔参加长征时,他笑了笑,用沙哑的声音说:“革命就像爬山,累了可以歇一歇,但方向不能变。我们流的血,是为了后代不用再流血。"他的警卫员在一旁补充道:“徐指挥员常说,红军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两个字。敌人可以砍断我们的腿,但砍不断我们前进的决心。
后来我得知,徐指挥员曾是江西苏区的农民,全家因地主迫害而加入红军。他的妻子在反“围剿”中牺牲,儿子至今下落不明。但提起这些,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个人得失算什么 革命成功了,千千万万的家庭才能团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
暴风雪肆虐的筑路工地上,保尔和战友们顶着严寒铺设铁轨。他连续高烧三天,伤口化脓,最终昏倒在雪地里。同志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将他抬进停尸棚。然而,保尔凭借顽强的意志活了过来。苏醒后,他第一句话是:“铁路修到哪儿了 "当得知工程因暴风雪延误时,他立刻挣扎着要重返岗位。
丽达紧紧按住他的肩膀:“你会死的!至少等烧退了再说!"保尔推开她的手,嘶哑地说:“如果每个人都在困难面前退缩,革命何时才能成功 我宁可死在铁轨上,也绝不躺在病床上等胜利!"最终,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工地,用行动激励了整个突击队。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八章)
21.(2分)下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物中,谁的行为最能体现徐指挥员“方向不能变”的精神
A.瓦西里 B.朱赫来 C.冬妮亚 D.维克多
22.(2分)选段中的徐指挥员和保尔面临怎样的共同困境 他们如何应对
23.(2分)左栏是一则随文批注,请仿照左栏为右栏的句子写一则批注。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原文:“革命就像爬山,累了可以歇一歇,但方向不能变。我们流的血,是为了后代不用再流血。” 批注:徐指挥员的话强调革命目标的坚定性,即使身体残缺,精神依然屹立不倒。 原文:“如果每个人都在困难面前退缩,革命何时才能成功 我宁可死在铁轨上,也绝不躺在病床上等胜利!”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现代社会常倡导“实现个人价值”,而选段中的革命者以集体理想为毕生追求。
有人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与集体利益结合,你认同吗 请结合选段内容说明理由。
语文试卷 第7页 共8页
三、表达与交流 (55分)
25.(5分)学校开展“成长的故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任务一:在“成长的故事”分享会上,班级推荐你为代表,做即席讲话,谈你听后的感受,请将这段话写下来。 (80字左右,开头已给出,不用重新抄写。)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听完大家的成长故事,……
任务二:请你以“成长的故事”为话题,写一首小诗和同学们分享。 (不少于4行;如超出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26. (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文章。
任务一:成长是一条蜿蜒的路,沿途有欢笑泪水,也藏着无数触动心灵的瞬间。这些故事编织成我们生命的底色,见证着蜕变与觉醒。请你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任务二:成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我们既是行者,也是风景的一部分。那些走过的路,终将成为我们的骨骼与血脉。请将“记 之旅”补充完整,写一篇游记。
任务三:成长是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也是与更好的自己相遇。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索、感悟。请你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题目写在指定的位置;②作文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语文试卷 第8页 共8页2024-2025学年度(下)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
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武当山是道教发源地,小武和小东设计了以下以“道”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
参加。
1.(2分)“道”字探源。下图是小武对甲骨文“道”字的解读:
(道)
(行)
(首)
你从“道”字的构成上获得学习方面的启示是
2.(2分)“道”字鉴赏。小东从网络上收集了四幅古人关于“道”字的书法作品,并
根据不同字体写了鉴赏评语,你认为有错误的一项是
道
学道
A(唐·李隆基)B(宋·赵孟頫)C(明·王守仁)D(清。黄自元)
A.李隆基的“道”字是篆书,结构严谨,笔画阻细均匀,起笔收笔干净利落,体现出大
唐盛世的雄浑大气。
B.赵孟頫的“道”字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整与草书的流畅,笔画婉转流畅,结构匀称
优美,体现出一种平和、典雅之美。
C.王守仁的“道”字是草书,笔势流畅自然,灵动飘逸,给人以自由奔放又不失雅致的
艺术感受。
D.黄自元的“道”字是楷书,笔画精到,结构精妙,每一笔都体现出严谨的法度,展现
语文试卷第1页共8员
出其楷书的深厚底蕴与艺术功力。
3.(2分)“道”词积累。小武挑选了关于“道”字的三个义项,请你在(1)(2)处分别写
一个含“道”字的词语。
“道”字的义项
含“道”字的词语
路,途径
道路
规律,规范
(1)
说,讲述
(2)
4.(8分)记诵有“道”。在“分门别类辑古诗”的活动中,小东对本学期所学的诗文
进行了整理,请将相应的句子填写到横线上。
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体会古人的丰富情感,感受古代社会的民生疾苦。“悠哉悠
哉,①”是古人爱而不得的忧伤:“②,儿女共沾巾”是王勃面临离别
的涵脱;“③,
端居耻圣明”是孟浩然想在盛世有为而无门的苦闷;
“④,只有香如故”是陆游屡遭排斥而精神不改的倔强。在常建笔下,我们
领略“曲径通幽处,⑤”的宁静;在李白的笔下,我们感受“⑥一,落
日故人情”的难舍;在白居易笔下,我们见到百姓“可怜身上衣正单,⑦”的
痛苦;在杜甫笔下,我们体会“诗圣”“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
5.(3分)宣传有“道”。为了大力宣传十堰,吸引广大游客来十堰观山水、赏美景、
品美食,十堰文旅局发布了一些宣传语。小武搜集了下面两条,请你任选一条品析。
①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城市。
②山水车城,醉美十堰。
6.(3分)纠错有“道”。小武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
类中选择一处修政。(直接在答题卡上写出修改后的内容)
(1)容易读错的音:A.蛮横(hēng)B.瞭望(Iiáo)
(2)容易写错的词:A.纷至踏来
B.接踵而致
(3)容易说错的话:A.东风汽车·2025十堰马拉松,2万余名参赛选手真切感受
到汽车城的生态魅力与文化底蕴。
B.在剪纸课上,孩子们在剪刀与红纸的交错中培养了专注力、创造力、传统文化
魅力。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诗文连读。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3题。
【甲】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①犹能是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