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做得更好。为了这个信念,我们没有一天敢懈怠,持续学习、不断尝试…前进的
路,也是一次次“快与慢”“长与短”的抉择。身处“快时代”,我宁可“慢”一点,
也不去走捷径、抄近路,我还是愿意下笨功夫,坚持自主研发。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
确的事,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
⑨如今,我当初做的那个颤颤巍巍的机器人,经过不断迭代,已经成为全球行业出
货量最大的机器人。常有人问我,机器人的未来会怎么样?我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机器
人可以很大,大到移山填海:机器人也可以很小,小到进入血管消灭癌细胞。但我可以
肯定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幸运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几百年的技术积累到了临界,点,
我们能做更强的A(人工智能)、更好的机器人,更酷的游戏更火的电影。
⑩我相信,我们真的可以!
①最后,我想借用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的台词与你共勉:“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
我想试试!”我们一起试试!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10日,有删改)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结构
内容
提出问题,引入主题:相信机器人在未来能成为人类
开头(①~②)
提出观点
的好帮手
小时候:
(1)
主体(③~⑨)
证明观点
长大后:创业遇难题遭质疑,坚定信念,自主研发,
做出的机器人最终成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
结论(⑩①)
得出结论
(2)
17.文中第⑥段提到“奇迹也有‘算法’”,这里的“算法”具体指什么?请结合文
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
18.作者在文中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什么好处?(4分)
19.读完王兴兴的演讲词,你获得最深的感悟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谈启示。(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7分)
春至碾玉峡
疏泽民
①暖风劲吹,春雨一润,桐城的龙眠山就成了一块浸了水的翡翠,满眼都是流动的
新绿。雨后天晴,山峦裹着一层薄雾,龙眠山像一轴未干的水墨长卷,挂在小城西边的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天际。
②出城向西,进入龙眠山景区。沿颂嘉湖左岸继续西行千余米,前方传来似有若无
的轰鸣。继续西行,轰鸣声越来越响亮,如鼓点,从大地深处传来,激越、雄宏、亢奋。
循声右拐,提升一个高度,沿坡道往忽皮岭方向前行不远,忽闻轰鸣的水声自脚底的峡
谷传来。碾玉峡到了。
③沿着下行的步道,踏上渐架的横跨溪流的拱桥。涨起的溪水经过山地茶园间的溪
道迎面而来,穿过拱桥一路欢歌,一如我欢快的心情。拱桥下方不远处,水声如安塞腰
鼓,绵延不绝地敲在我的心坎上,空气中似乎有微微的振动。
④峡谷的南侧又是一段傍山步道,一块斜伸的山石挡住了一半去路,让我不得不低
下头,放慢脚步。扶着步道的仿古栏杆,透过树隙俯身望去,清澈的溪水自龙眠山上来,
在眼前一块突兀的岩石上跌宕。经过时间的镂刻和流水的剥蚀,岩石上露出-道道龟壳
状裂纹,圆润却又坚硬。水流经此冲泻,散发开来,形成白花花的瀑布,跌入水潭,稍
作盘桓,便滑进一段狭长而幽深的峡谷沟槽。
⑤沟槽是谷底岩石被不知什么力量切开的裂缝,宽不及两尺,却深不见底,恍若被
巨斧劈开的时光隧道。一溪清水流入谷底,一下子被沟槽吞噬,隐入地下,在石罅间左
冲右突,如虎啸龙吟,似鼙鼓闷雷,只闻水响而不见真容。正疑惑这幽暗隧洞如何容得
下滔滔活水,忽见下游豁然开朗处,溪流以千军万马之势破壁而出,溅出一团团洁白的
水花,经过一块巨大的石坝,向颂嘉湖蜿蜒而去。
⑥峡谷的石壁上,刻有清代作家刘大櫆所作的《游碾玉峡记》。这里是龙眠山风景
区,山清水秀,文人墨客喜好游历于此,留下诸多摩崖石刻。宋代画家李公麟在这里绘
《龙眠山庄图》长卷,苏轼为此画题跋;明代大司马孙晋引进珍稀的茶籽在这里种植,
开辟了桐城小花茶的先河: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晚年在这里归隐,寄情山水。
⑦一处无名的亭子临溪而立,翘角飞檐,当地有人称之为“观瀑亭”。一块巨大的
天然石坝,嵌在亭下的溪谷里。清澈的溪水,从石坝的脊背上丝绸般滑过,以排山倒海
之势,跌入坝下的水潭,訇然间震得地动山摇。我不知那块石坝到底有多宽,它像一条
座头鲸,露出青灰色脊背,脊背北端嵌入峡谷陡峭的石壁。石壁被时光雕琢成一块块厚
薄不均的石片,如一部部史书,又似数百年桐城文脉携刻的碑碣。
⑧“龙眠山中紫气生,桐城小花胜龙井,山好水好地气好,龙井比之逊几分。”思
绪纷飞间,忽有山歌从山上传来。抬眼望去,对岸大片青翠的茶园里,散布着一群穿红
着绿的采茶女。她们挎着篾篓,巧手蝴蝶般在茶树间上下翻飞,一边掐着雀舌般的嫩茅,
一边唱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桐城歌中的《采茶歌》。山上的茶园与山下
的碾玉峡相互守望,地气与文气彼此成全。我不知道几百年前刘大櫆踏春至此时,可曾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优 5 分,良 3~4 分,差 0~2分。(共 5 分)
2.(1)袖(2)yǔ(3)缅(4)mái(4 分)
3.A(独立完整的句子,句末的感叹号应置于引号内)(3 分)
4.示例:小文,这次比赛是在咱们班进行,场地和听众都是你所熟悉的,不必太过担心。
如果在演讲时觉得紧张,可以通过做深呼吸,环视全场等来调整自己的状态。相信自己,
你可以的!(共 3分。结合技巧 2 分,语言流畅 1分,意对即可)
5.D(D.混淆了“演讲”与“朗诵”的评分标准)(3 分)
6.①可怜身上衣正单 ②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④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⑤寂寞沙洲冷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万籁此都寂 ⑧萧萧班马鸣(共 8 分。每
空 1分,有错则该空不给分)
7.C(C.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3 分)
8.示例一:少年保尔更能体现“钢铁般的意志”。少年保尔身处社会底层,在车站食堂
当杂役,饱受打骂与不公。但他未被压垮,敢于反抗神父的不公,在恶劣环境中仍心怀
希望与正义,这种不屈精神初显钢铁意志。 示例二:成年保尔更能体现“钢铁般的意
志”。成年保尔历经战争和伤病,战场上英勇冲锋,受伤后忍痛工作。瘫痪失明后,他
以顽强毅力创作,在极端困境中坚守信念,克服万难,将钢铁意志展现到极致。(共 4
分。结合事例 2 分,阐释“钢铁般的意志”2分,意对即可)
9.C(C.为实写,并非想象之景;以乐景衬哀情,借景物的自由反衬自身的漂泊无依,而
非“自由得意”)(3分)
10.示例:①年老体衰,从“老年花似雾中看”可以看出诗人年老体衰、老眼昏花;②穷
困潦倒,漂泊流浪,落寞失意。从“停留潭州”可以看出诗人漂泊在外,从“萧条戴鹖
冠”看出诗人生活困苦,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③忧虑朝廷,从“愁看直北是长安”
可以看出诗人牵挂国家安危。(共 4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1.B(A.“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
独立性,无实义/结构助词,的;D.状语后置/宾语前置)(3 分)
12.D(D.甲文重在说理,乙文重在叙事)(3分)
13.B D E(共 3 分。每处 1分,作答超过三处不给分)
14.(1)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2)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
姓赏给十金。(共 4 分。译对关键词“分”“归”“募”“徙”等关键词,意对即可)
15.示例:不同意。太子做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一特征;乙文中是因
为法律严明而路不拾遗,并不像甲文中是自觉主动维护社会风气;太子老师代替太子受
罚不符合“修睦”的特征。(共 4 分。观点正确,每点理由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乙】
商鞅的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
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
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2 页)
{#{QQABLQqAogioAAJAAAgCAQU4CAGQkAACCYoGhEAYMAIAiRFABCA=}#}
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最终发布法令。
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
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
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
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
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
16.示例:(1)并非“学霸”但热爱做“小发明”,克服设备、资金困难做出双足机器
人 (2)相信未来的发展,借用电影中的台词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 4 分。每空 2
分,意对即可)
17.示例:“算法”指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拆解成众多技术步骤和参数,再逐个攻克。
文中作者想做机器人,面对设备、资金难题,将做机器人的“不可能”细化为用手工工
具制作、找便宜的零件和没人要的边角料等具体步骤,通过完成这些细分步骤成功做出
小的双足机器人。(共 4 分。解释意思 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 2 分)
18.示例: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真实的经历使观点更具体可信,如“高中英语不及格”
“只用 200 元造出机器人”等真实细节,展现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②引发情感共鸣。
通过“自我怀疑”“被质疑”等成长经历,拉近与读者、听众的距离。③强化主题。以
自身从失败到成功的逆袭,证明“信念”的力量。④激励读者、听众。通过“拆解难题”
“坚持自主研发”等具体行动示范,引导读者、听众将信念转化为实践。(共 4 分。每
点 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对即可。)
19.示例:读完王兴兴的演讲词,我最深的感悟是“相信的力量能突破困境”。他不是“学
霸”,却凭借对发明的热爱,用有限条件“手搓”出机器人;创业时顶住质疑,以长期
主义实现技术突破。这让我想起自己学习钢琴的经历,因手指不够灵活常被批评,但我
坚持练习,相信勤能补拙,最终在比赛中获奖。正如王兴兴所说,“因为相信,所以看
见”,信念能将“不可能”化为可完成的步骤,支撑我们跨越障碍,收获成长。(共 4
分。观点明确 1 分,结合文本及生活体验谈启示 2分,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1分)
20.A(A.“定点观察”“由近及远”错误,应为“移步换景”“由远及近”)(3分)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石壁”比作“史书”和“碑碣”,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石壁的形态(2 分),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1 分)。(共 4 分。意对即可)
22.不矛盾。这里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1分),以碾玉峡水声愈显清越,衬托出静谧清
幽的氛围(1分),突出了碾玉峡独特的自然风光(1 分),激发人们的喜爱之情(1 分)。
(共 4 分。意对即可)
23.①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描绘碾玉峡夜景画面,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古朴与灵动,表达了
作者对碾玉峡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②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感慨:作者由眼前溪水联想到
几百年来的时光变迁,古老文脉生生不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③对时代变迁的歌
颂:碾玉峡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还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与蜕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进
步的歌颂。④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结尾暗示在古老文脉的滋养下,乡村将沿着正确的方
向持续发展,表达了作者对碾玉峡美好未来的期待。(共 6 分。每点 2分。答出三点,
意思对即可)
24.(60 分)详见 2024 中考评分标准。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 页)
{#{QQABLQqAogioAAJAAAgCAQU4CAGQkAACCYoGhEAYMAIAiR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