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
2025.7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下面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图中描绘了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5世纪古代文明的
发展区域。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公元前4千纪文明区
公元前1千纪至公
■公元前3千纪文明区
元5世纪文明区
■公元前2千纪文明区
一一一一洲界
①古代各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源特征
②象形文字是各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③各文明都位于欧亚大陆的大河流域
④农耕文明的中心区范围不断扩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古希腊城邦是公民共同体,“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这些人进行选举”,“城
邦并非某个区域,尽管它占据着一块确定的领土:它是民众的一致行动,故此他们必须
能聚集在一起,面对面地处理问题。”这说明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公民直接决定城邦全部的大政方针B.公民有权直接参与城邦的管理
C.少数人掌握着城邦政权的寡头政治D.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
3.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波斯帝国在
国家治理方面的特色是
A.实行职业世袭等严格的等级制度
B.法老之下设置专门处理政务的官员
C.国王是整个政权核心和最高主宰
D.通过封君封臣制度加强上下级联系
北京市西城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第1页(共10页)
4.在古代丝绸之路最为繁荣的2世纪,欧亚大陆上“中国手工制造的丝绸可供地中海附近
城市的权贵富豪穿戴,法兰西南部生产的陶器能够出现在波斯湾,阿富汗北部的建筑雕
刻着希腊文字”。这体现出
A,各文明区域的手工业都非常发达
B.各文明区域基本独立发展的特点
C.欧亚大陆经济文化上有密切联系
D.丝绸之路直接沟通欧亚大陆各地
5.阿拉伯帝国继承发展古代世界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帝国的是
A.《吉尔伽美什》
B.《天方夜谭》
C.《法理概要》
D.《马可·波罗行记》
6.英国从公元1100年到1300年,兴起了约140个新城市。城市的绝大多数居民来自附近。
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约有1/3以上的市民来自周围农村,从中看出
A.城市发展加速了封建庄园制度衰落B.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C,英国王权的软弱是城市兴起的契机D.兴办大学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些文明包括
①津巴布韦
②玛雅
③阿兹特克
④印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世纪,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
⊙14世纪中期,逐渐征服巴尔千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回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8.下表列举了某一个帝国兴起过程中的部分事件,据此判断该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C.奥斯曼帝国
D.德里苏丹国
9.随着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方掀起持续不断的探寻新航路、开拓新市
场和侵占殖民地的浪潮。下列认识与这一浪潮相符合的是
A.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B.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
转化为资本
C.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
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D.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
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10.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力学家、数学家兼工程师:哥白尼是天文学家,也是数学
家。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这些成就
A.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B.推动了欧洲各国国家的统一进程
北京市西城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