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08: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在秋游分物品的情境中,通过“分一分”活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通过“圈一圈”操作,掌握把一些物体按指定数量平均分的方法,能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判断是否为平均分。
难点:用“圈一圈”等方法完成平均分,并用语言描述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班明天要去秋游啦!老师带来了一张秋游准备物品的照片(出示PPT图片),
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
预设1:有饼干、橘子、糖。
预设2:还有矿泉水、牛奶、牛肉干和香蕉。
对呀,这些都是大家喜欢的食物。如果要把这些物品分给每个同学,怎么分才合理呢?比如6块糖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的糖应该怎样?
预设:每人分到的糖一样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公平的分法——平均分。
(二)新知探究
分糖活动引入
请大家用学具袋里的6颗糖卡片,试着分成3份。动手分一分,看看有几种分法。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法,收集不同分法的学具卡)
预设1:分成1块、1块、4块。
预设2:分成1块、2块、3块。
预设3:分成2块、2块、2块。
对比分法理解平均分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三种分法(展示学生分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1:第一种和第二种每份数量不一样,第三种每份都是2块。
预设2:第三种分法每份同样多,这样更公平。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圈一圈体验平均分
(出示PPT:8袋饼干,每2袋一份)
这里有8袋饼干,如果每2袋装成一份,能分成几份呢?请大家用铅笔在练习纸上圈一圈。
(学生操作后展示)
预设:每2袋圈一组,分成4份,每份都是2袋,是平均分。
(继续出示PPT:12袋饼干,每3袋一份)
现在有12袋饼干,每3袋一份,能分成几份?
预设:每3袋圈一份,分成4份,每份3袋,是平均分。
(再出示PPT:12袋饼干,每4袋一份)
如果每4袋一份呢?
预设:每4袋圈一份,分成3份,每份4袋,也是平均分。
总结:不管是每2袋、每3袋还是每4袋分一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课堂练习
判断平均分
(出示PPT:第一幅图3颗草莓一堆,共3堆;第二幅图2颗、3颗、3颗草莓)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预设1:第一幅图每份都是3颗,是平均分,画√。
预设2:第二幅图每份不一样多,不是平均分。
追问:为什么第二幅图不是平均分?
预设:因为有的堆多有的堆少,每份不一样多。
枫叶平均分填空
(出示PPT:16片枫叶,每4片一份)
观察枫叶图,一共有多少片枫叶,每几片一份,平均分成了几份?
预设:16片枫叶,每4片一份,分成4份,因为4×4=16。
引导:如果每2片一份,能分成几份?
预设:每2片一份,分成8份,因为2×8=16。
圈一圈填一填
(出示PPT: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10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每5根一份呢?
预设:每2根分一份,分成5份;每5根分一份,分成2份。
(继续出示PPT: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每4个、8个呢?
预设:每2个装8盒,每4个装4盒,每8个装2盒。
追问:为什么每8个装一盒时,盒数最少?
预设:因为每份数量越多,分成的份数就越少。
分黄瓜判断
(出示PPT:两种分法——左边每人2根,右边每人1根和3根)
把8根黄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预设:每个小朋友分2根的分法对,因为每份同样多。
追问:右边的分法为什么不对?
预设:因为有的小朋友分1根,有的分3根,每份不一样多。
(四)拓展提升
(出示PPT:左边2个苹果,右边4个苹果)
如何把这堆苹果变成平均分?可以添一添、去一去或移一移。
预设1:给左边添2个,两边都4个,平均分。
预设2:从右边去掉2个,两边都2个,平均分。
预设3:从右边移1个到左边,两边都3个,平均分。
(出示PPT:9个梨,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如果有9个梨,每人分几个?用学具摆一摆。
预设:每人分3个,因为3×3=9。
追问:如果每人分2个,还剩几个?
预设:分完6个,还剩3个,不是平均分。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预设2: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把物品平均分。
预设3:平均分有多种分法,但结果每份数量相同。
引导: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均分的例子?
预设1:分蛋糕时每人一块。
预设2:分作业本时每人同样多。
四、板书设计
3.1 平均分(一)
定义:每份分得同样多
方法:圈一圈、分一分
例:6块糖→3份→2块(平均分)
判断:每份数量相同是平均分
五、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分糖和圈一圈活动能直观理解平均分含义,但部分学生在描述“按每份数量分”的过程时,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如“分成4份”容易遗漏“每2个一份”的关键信息。在拓展环节,学生对“移多补少”的方法较感兴趣,但对“添一添” “去一去”的应用不够灵活,需结合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分文具)增加练习。此外,部分学生在判断平均分时分不清“份数”与“每份数量”,后续可设计对比练习,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操作与语言表达的同步性,通过示范和复述帮助学生规范表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