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包子图的具体情境,经历从乘法算式推导两道除法算式的完整过程,深入理解“一句乘法口诀可解决两道除法算式”的数学原理,熟练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根据图文信息准确列出乘法和除法算式,通过对比分析乘除法算式的结构,理解被除数、除数与商的互逆关系,提升逆向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培养用数学语言完整描述算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除法算式,理解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难点:准确区分除法算式中除数与商的对应关系,避免因口诀记忆混淆导致的计算错误。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口诀热身训练
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并说出口诀:
2×5=( ) 口诀:二五一十
3×5=( ) 口诀:三五十五
10÷2=( ) 口诀:二五一十
15÷3=( ) 口诀:三五十五
提问:为什么10÷2和2×5都用“二五一十”这句口诀?
预设:乘法是求总数,除法是已知总数和一份数求份数,口诀能同时表示乘除关系。
(二)新知探究(详细展开版)
情境观察与信息提取
呈现PPT包子图:6屉包子,每屉4个,整齐排列。
提问引导:
仔细观察图,你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停顿等待学生观察)
谁能把图中的信息用完整的话说出来?
预设:
学生1:有6屉包子,每屉里有4个。
学生2:每屉4个包子,共有6屉,一共有24个包子。
问题一:求总数(乘法算式)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如何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引导步骤:
求6个4是多少,用什么运算?(乘法)
列式:4×6=? 你用哪句口诀计算?
预设:四六二十四,所以4×6=24。
板书:4×6=24,口诀:四六二十四。
问题二:求屉数(除法算式1)
变换问题:如果有24个包子,每屉放4个,可以放几屉?
思考引导:
这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总数24和每份数4,求份数)
用什么运算?如何列式?(除法,24÷4=?)
怎样用口诀求商?(想4和几相乘得24)
师生互动:
教师:“四几二十四?” 学生齐答:“四六二十四。”
教师:所以商是多少? 学生:商是6。
板书:24÷4=6,口诀:四六二十四。
问题三:求每屉数量(除法算式2)
再次变换问题:24个包子平均放在6个笼屉里,每屉放几个?
分步分析:
已知总数24和份数6,求每份数,用除法,列式24÷6=?
想口诀:6和几相乘得24?(引导学生口诀接龙:一六得六,二六十二……四六二十四)
学生汇报:“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4。”
板书:24÷6=4,口诀:四六二十四。
三组算式对比分析
呈现板书三角关系:
提问讨论:
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数是除数或商)
为什么两道除法都用“四六二十四”?(因为都是已知4和6求24的关系)
总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解决两道除法算式,只要被除数是口诀的积,除数是其中一个乘数,商就是另一个乘数。
(三)课堂练习(出题意图标注)
做一做第1题
题目:根据●的排列图(4行6列或6行4列),写乘除法算式。
出题意图:通过直观图形,训练“一图三式”的转化能力,强化口诀与图形的对应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观察角度(横看/竖看)对应的乘除算式。
做一做第2题
题目:16÷4=? 30÷5=? 30÷6=?
出题意图:针对“四四十六” “五六三十”口诀,专项训练“被除数÷除数=商”的逆向思维,巩固“除数×商=被除数”的算理。
练一练第2题
题目:解释5×6=30、30÷6=5、30÷5=6的含义。
出题意图:结合笔筒情境(5支/筒,6筒),让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算式意义,避免机械记忆,培养数学表达的完整性。
(四)拓展提升
题目:15人参加绘画小组,每5人合用2盒水彩笔,共需多少盒?
分步解析:
先求15人中有几个5人:15÷5=3(个),口诀:三五十五。
再求3个5人需要的水彩笔盒数:2×3=6(盒),口诀:二三得六。
易错提示:
提问:为什么第二步用乘法?(因为每个5人组用2盒,3个组就是3个2相加)
预设错误:直接15÷5=3,忽略第二步。需强调问题求“共需多少盒”,不是求组数。
(五)课堂小结
引导回顾:
今天学习的两句除法算式如何用同一句口诀?(举例:24÷4和24÷6都用“四六二十四”)
乘除法的关系像什么?(像“正推”和“反推”,知道两个数相乘的积,就能反推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学生总结(预设):
一句口诀能算两个除法,比如“三四十二”可以算12÷3=4和12÷4=3。
四、板书设计
3.6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 包子情境:6屉×4个=24个
乘法:4×6=24 (四六二十四)
除法1:24÷4=6 (想:四六二十四)
除法2:24÷6=4 (想:四六二十四)
■ 规律:
一句口诀 → 两道除法
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推导除法算式时,对“除数是乘数之一”的理解较清晰,但部分人在面对“24÷6”时,易将口诀顺序混淆为“六四二十四”。后续需增加“口诀接龙”训练,如随机说口诀前半部分,学生快速接后半部分并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强化口诀的正向与逆向应用,同时通过颜色标注除数与商(如用红色标除数,蓝色标商),帮助视觉区分,提升计算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