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螃蟹歌》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螃蟹歌》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05 15: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曲《螃蟹歌》 教学设计
【课题概述】
?《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歌曲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学情分析】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从把握歌曲的诙谐演唱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2.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3.拓展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CD音乐 钢琴 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相互问好。
?二、谜语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看一下聪明的你们谁能最先猜出答案,听好啦:
?谜语:手拿大剪刀,身穿铁甲袍,谁敢来惹我,吃我两剪刀。
?生:螃蟹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下就猜出来了,
?2.课件出示螃蟹图片,请学生们说说螃蟹的特点。
?生:圆壳、八只脚、两个大夹子、横着走(示范动作)
?三、节奏练习
1、小螃蟹的爱好——吐泡泡?
?师范读,生一边读一边拍手。
?2、出示老朋友——双响筒
?师:双响筒有两种声音,听辨这两种声音在音量上有什么不同?(师打击双响筒)
?生:有强有弱;
?师:大家来听下老师怎样用双响筒来表现“吐泡泡”节奏的强弱,找出那几个字比较强?
?生:每小节第一个“吐”;
?(3)学习使用双响筒,试敲,注意节奏和强弱;
?四、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螃蟹歌》,?问:歌曲唱了一件什么事?
?2.跟老师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师生拍手打节奏)。
3、找出歌谱中的音乐符号:反复记号。
?4.师运用四川方言范唱歌曲,找出歌曲中运用四川方言的字;
蟹——hai?哥—guo;脚—jiuo;个—guo;硬——en;壳—kuo;
5、再次聆听歌曲,学生用无声唱法跟唱。
6、师生师生分析歌词内容,讨论每一段演唱情绪。
7.完整的演唱全曲,使用双响筒(拍手)伴奏;
?五、歌曲创编
?师:同学们,《螃蟹歌》很有趣,想一想螃蟹走路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表演好?
?师:请同学们与你的同桌二人一组,一个扮演“螃蟹”,一个扮演被螃蟹夹住的小朋友,随着歌词的发展进行动作创编。
?1.两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动作。
?2.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六、拓展延伸
师生分析歌词内容,讨论每一段演唱情绪。
螃蟹有话对大家说。
读一读,拍一拍《保护动物拍手歌》。
七、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用了四川方言演唱,同学们为歌曲创编的动作很形象,课后同学们把这首歌曲演唱给你的爸爸、妈妈!最后,让我们在歌唱之中结束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