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7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1)

文档属性

名称 3.7 第7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08: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7 第7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购物情境,经历用除法解决“求每份数”和“求份数”两类问题的过程,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步骤。
能通过画图、列算式等方式分析问题,准确区分“总数÷份数=每份数”与“总数÷每份数=份数”的应用场景。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审题与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相关的两类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关系。
难点:区分“求每份数”与“求份数”的问题结构,避免列式混淆。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看图列式复习
出示图片:12个苹果,3堆,每堆4个。
提问:
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3×4=12或4×3=12)
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12÷3=4或12÷4=3)
预设:
学生1:乘法表示3个4是12,除法表示12里有3个4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二)新知探究
情境呈现(例3)
PPT展示题目:
问题1:用15元买了3个同样的水杯,每个多少钱?
问题2:一个水杯5元,用15元能买几个水杯?
提问引导:
读题后,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预设:
学生1:问题1已知总钱数15元和个数3个,求每个多少钱;问题2已知总钱数15元和每个5元,求能买几个。
问题1分析与解决
画图理解:
教师板演:画3个水杯,标总钱数15元,?元/个。
提问:求每个水杯多少钱,实际是求什么?
预设:把15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列式计算:
板书:15÷3=?
提问:用哪句口诀求商?
预设:三五十五,所以15÷3=5(元)。
检验:
提问:3个水杯每个5元,总钱数是多少?(3×5=15元,正确)
问题2分析与解决
画图理解:
教师板演:画?个水杯,每个5元,总钱数15元。
提问:求能买几个水杯,实际是求什么?
预设:15元里有几个5元,用除法。
列式计算:
板书:15÷5=?
提问:用哪句口诀?
预设:三五十五,所以15÷5=3(个)。
检验:
提问:3个水杯每个5元,总钱数是否15元?(3×5=15元,正确)
对比两题异同
表格梳理:
问题 已知条件 问题 数量关系 列式 口诀
总价15元,数量3个 每个多少钱 总价÷数量=单价 15÷3=5 三五十五
2 总价15元,单价5元 能买几个 总价÷单价=数量 15÷5=3 三五十五
提问: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
相同点:都用除法,口诀相同,总价都是15元。
不同点:一个求单价(每份数),一个求数量(份数)。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比较袜子价格
题目:两种包装袜子,A包5双20元,B包6双30元,哪种便宜?
出题意图:训练“总价÷数量=单价”的应用,通过比较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分步解析:
① A包:20÷5=4(元/双),B包:30÷6=5(元/双)
② 4<5,A包便宜。
练一练第5题:分篮球
题目:
(1)15个篮球,每班分3个,分给几个班?
(2)15个篮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几个?
出题意图:对比训练“总数÷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份数=每份数”,强化问题结构识别。
练一练第7题:购物问题
题目:毛巾5元/条,茶杯4元/个,帽子6元/个。
(1)买6条毛巾多少钱?(乘法)
(2)24元买几个茶杯?(除法)
出题意图:综合训练乘除法应用,区分“求总价”与“求数量”的不同运算。
拓展提升:分肉骨头
题目:小狗把骨头每3个放一盘,需4盘;若放2盘,每盘放几个?
出题意图:训练两步解决问题,先求总数(3×4=12根),再求每份数(12÷2=6根),培养问题拆解能力。
(四)课堂小结
方法总结
提问:解决平均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
学生1:先找总数,再看是求份数还是每份数。
学生2:份数×每份数=总数,所以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口诀回顾
提问:今天的问题都用了哪句口诀?还能想到哪些类似口诀?
预设:三五十五,类似的有四六二十四、二五一十等,都能解决两道除法题。
四、板书设计
3.7 解决问题
■ 例3:
问题1:15元买3个水杯,每个?元
15÷3=5(元) 口诀:三五十五
(总价÷数量=单价)
问题2:15元买5元/个的水杯,能买?个
15÷5=3(个) 口诀:三五十五
(总价÷单价=数量)
■ 数量关系: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区分“份数”与“每份数”时易混淆,如问题1误列成15÷5=3。后续需增加“圈关键词”训练,如圈出“每个” “几个”等提示词,辅助判断问题类型。此外,可设计“错题对比”环节,展示典型错误并分析原因,强化数量关系的理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