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05 16:09:47

文档简介

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音记号f和轻音记号P,并学习渐强和渐弱记号,通过“弹舌”的方法感受音响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自信、乐观的声音学唱《勇敢的鄂伦春》,培养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鄂伦春族,增强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钦佩和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并且已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力度记号,但是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力度的能力还很弱。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力度变化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想象、表演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素质。
3重点难点
感受并学习渐强渐弱知识,尝试用“LU”音模唱旋律。
学唱简谱,尝试用“LU”音模唱旋律,引导学生后面的即兴创编
4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谱例)
2/4 ×× ××∣×× ××∣×× ××∣×× ××‖
2/4 ×× ××∣×× ××∣ × × ∣× -- ‖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你能模仿出来吗?3、有什么变化吗?
3. 板书:《勇敢地鄂伦春》
活动2【讲授】《勇敢的鄂伦春》
1、聆听音乐的同时课件出示鄂伦春民族生活图片,简单介绍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服饰。 “鄂伦春”是什么意思?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A、山岭上的人们,B、驯鹿的人们。 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前以打猎为生,性格彪悍,他们通过捕捉猎物来养活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而现在的鄂伦春人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 2、鄂伦春的小朋友是非常热情的,他们听说你们来旅游,首先就邀请大家学习一首他们的民歌,学会了就带领大家去游览美丽的大兴安岭。有信心学好吗? 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
4、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分析歌曲,播放范唱:(要求:认真聆听,随音乐自由律动。) 同学们,大兴安岭有珍贵的动植物,那是谁在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呢?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伴随着问题我们再来聆听一遍。(再次聆听原唱,用歌词回答问题) 同学们,是谁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勇敢的鄂伦春人) 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一呀一杆猎枪,一呀一匹马,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欢快活波、自豪)
2)带节奏朗读歌词
3)学唱简谱,用“LU”音模唱旋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用“小鹿”的“鹿”来唱一唱这首歌,好吗?老师弹哪一句,你们唱哪一句。
(先逐句巩固,注意区别轻重音记号,再完整演唱)
4)学唱歌曲和唱名
5)学生演唱 同学们,说一说,假如你就是鄂伦春族人,骑上强壮的马儿,背上猎枪,保护我们的大兴安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自豪) 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首歌来完整演唱一遍,好吗? 6)歌曲处理,完成教学重、难点: 同学们你们看,在我们的谱子上有两个音乐记号“P、f”, 你们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吗? ①第一乐句我们应该怎样表现?注意后半乐句的力度处理。(f强记号) ②第二乐句怎样体现鄂伦春族人民的勇敢?(勇敢的鄂伦春处力度要强) ③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力度变弱突出他们的勇敢和机智。) ④鄂伦春小朋友每天保护森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的?自豪。(最后一个乐曲突出自豪感) ⑤同学们,你们看看谱子,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唱啊? (提示开头、结尾的渐强渐弱) 设疑:那“<” “ >”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来播放这两组马蹄的声音,你们听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请同学欣赏并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巩固渐强渐弱)。
活动3【活动】《勇敢的鄂伦春》
1、聆听音乐的同时课件出示鄂伦春民族生活图片,简单介绍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服饰。 “鄂伦春”是什么意思?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A、山岭上的人们,B、驯鹿的人们。 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前以打猎为生,性格彪悍,他们通过捕捉猎物来养活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而现在的鄂伦春人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 2、鄂伦春的小朋友是非常热情的,他们听说你们来旅游,首先就邀请大家学习一首他们的民歌,学会了就带领大家去游览美丽的大兴安岭。有信心学好吗? 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
4、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分析歌曲,播放范唱:(要求:认真聆听,随音乐自由律动。) 同学们,大兴安岭有珍贵的动植物,那是谁在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呢?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伴随着问题我们再来聆听一遍。(再次聆听原唱,用歌词回答问题) 同学们,是谁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勇敢的鄂伦春人) 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一呀一杆猎枪,一呀一匹马,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欢快活波、自豪)
2)带节奏朗读歌词
3)学唱简谱,用“LU”音模唱旋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用“小鹿”的“鹿”来唱一唱这首歌,好吗?老师弹哪一句,你们唱哪一句。
(先逐句巩固,注意区别轻重音记号,再完整演唱)
4)学唱歌曲和唱名
5)学生演唱 同学们,说一说,假如你就是鄂伦春族人,骑上强壮的马儿,背上猎枪,保护我们的大兴安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自豪) 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首歌来完整演唱一遍,好吗? 6)歌曲处理,完成教学重、难点: 同学们你们看,在我们的谱子上有两个音乐记号“P、f”, 你们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吗? ①第一乐句我们应该怎样表现?注意后半乐句的力度处理。(f强记号) ②第二乐句怎样体现鄂伦春族人民的勇敢?(勇敢的鄂伦春处力度要强) ③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力度变弱突出他们的勇敢和机智。) ④鄂伦春小朋友每天保护森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的?自豪。(最后一个乐曲突出自豪感) ⑤同学们,你们看看谱子,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唱啊? (提示开头、结尾的渐强渐弱) 设疑:那“<” “ >”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来播放这两组马蹄的声音,你们听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请同学欣赏并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巩固渐强渐弱)。
活动4【活动】《勇敢的鄂伦春》
1、聆听音乐的同时课件出示鄂伦春民族生活图片,简单介绍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服饰。 “鄂伦春”是什么意思?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A、山岭上的人们,B、驯鹿的人们。 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前以打猎为生,性格彪悍,他们通过捕捉猎物来养活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而现在的鄂伦春人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 2、鄂伦春的小朋友是非常热情的,他们听说你们来旅游,首先就邀请大家学习一首他们的民歌,学会了就带领大家去游览美丽的大兴安岭。有信心学好吗? 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
4、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分析歌曲,播放范唱:(要求:认真聆听,随音乐自由律动。) 同学们,大兴安岭有珍贵的动植物,那是谁在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呢?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伴随着问题我们再来聆听一遍。(再次聆听原唱,用歌词回答问题) 同学们,是谁保护着这片大森林?(勇敢的鄂伦春人) 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一呀一杆猎枪,一呀一匹马,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欢快活波、自豪)
2)带节奏朗读歌词
3)学唱简谱,用“LU”音模唱旋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用“小鹿”的“鹿”来唱一唱这首歌,好吗?老师弹哪一句,你们唱哪一句。
(先逐句巩固,注意区别轻重音记号,再完整演唱)
4)学唱歌曲和唱名
5)学生演唱 同学们,说一说,假如你就是鄂伦春族人,骑上强壮的马儿,背上猎枪,保护我们的大兴安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自豪) 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首歌来完整演唱一遍,好吗? 6)歌曲处理,完成教学重、难点: 同学们你们看,在我们的谱子上有两个音乐记号“P、f”, 你们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吗? ①第一乐句我们应该怎样表现?注意后半乐句的力度处理。(f强记号) ②第二乐句怎样体现鄂伦春族人民的勇敢?(勇敢的鄂伦春处力度要强) ③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力度变弱突出他们的勇敢和机智。) ④鄂伦春小朋友每天保护森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的?自豪。(最后一个乐曲突出自豪感) ⑤同学们,你们看看谱子,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唱啊? (提示开头、结尾的渐强渐弱) 设疑:那“<” “ >”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来播放这两组马蹄的声音,你们听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请同学欣赏并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巩固渐强渐弱)。
活动5【作业】《勇敢的鄂伦春》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让我们学习鄂伦春人不畏严寒不怕苦难的性格,让我们做一名鄂伦春小朋友,保护我们的家园。
课件23张PPT。念 ta

念ti ti
——
念 a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4 2/4 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在绵亘数千里的原始森林中,世纪居住着一个能歌善舞、勇敢强悍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解放前,他们依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赶着獐狍野鹿,游动在辽阔的林海里,过着飘泊不定,到处迁徙的生活。兴安岭既是他们的天然猎场,又是他们的家乡。 “鄂伦春”一词的原意是“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人的起居饮食 过去鄂伦春人住的是十分简陋的“仙人柱”,这是用几十根五、六公尺长的木杆子搭成的圆锥形架子,上面冬天盖着狍皮和芦苇帘,夏天覆盖着桦树皮。每个“仙人柱”内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火上面吊一口带耳的小铁锅,以便煮肉,屋顶开一小孔出烟并流通空气。 鄂伦春族的服装 鄂伦春人头戴狍头皮帽,这种帽子顶部有着挺然的双角和双耳,同时在原来的眼眶处嵌着用黑色皮绣制的眼珠,非常别致。而且,鄂伦春人过去都穿皮装,夏季的狍皮做春秋的皮袍,冬季狍皮做冬袍。既耐磨又耐寒,适应终年爬山穿林的游牧生活。 视频欣赏 f f p f f p一直用一种力度唱好按规定的力度唱好强弱
让我们用拍手来表现一下强弱吧!
fp声音弱 强
(小) (大) 渐强音乐小博士声音强 弱
(大) (小)渐弱 音乐小博士聆听鄂伦春语言演唱《勇敢的鄂伦春》再见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