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PDF格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PDF格式,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23:53:16

文档简介

对非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东城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大西洋贸易主要由欧洲人发起,具有商业属性。在此过程中,非洲丧失了大量的人口、贵
金屈等资源以及发展机遇,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居于从属地位。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7
大西洋贸易伴随着血腥的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1884年柏林会议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
度大大加快,非洲逐步沦为殖民地,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被迫中断。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大西洋贸易也带来非洲社会的巨大变化。奴隶贸易使非洲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建
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立:殖民入侵冲击非洲原有的社会经济形态,农耕范围扩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殖民活动也改
变了部分非洲人的文化习俗,殖民地人“欧化”与欧洲移民“非洲化”的出现,推动非洲多元文化
题号
1
6
9
10
的产生。
答案
A
C
D
A
B
C
C
大量非洲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成为开发美洲的劳动力;非洲人口、资源、物种和文化的
题号
11
12
13
14
16
16
17
18
19
20
向外流动,推动洲际联系的加强、文化的交流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非洲是大西洋贸易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B
B
A
A
B
A
综上,大西洋贸易改变了非洲的历史发展进程,而非洲也对大西洋贸易的形成具有推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作用。
(2)(5分)背景: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崩遗;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
答案
D
C
A
0
B
A
A
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意义: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发展,增强非洲人民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更广泛深入地研究非洲
答案
B
A
D
6
0
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反驳大西洋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
B
C
C
43.(14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1)(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四个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
本部分共3题,共40分。
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走向解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苏俄建立,从
41.(12分)
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与竞争;波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1)(6分)
等多个新兴国家产生,欧洲政治地图彻底改变;欧洲的优势地位动摇,美国开始取代欧洲霸权,
示例1:丝织业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6一8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地中海世界最为发达
(2)(10分)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宗旨是
11一16世纪:意大利超越拜占庭帝国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是联合国的共同发起国、
17世纪以后:法国与意大利并肩为欧洲的丝织业中心
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建设者、全球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国
示例2:欧洲丝织业的管理经营
际秩序的有力维护者。
6一8世纪:国家垄断性管理经营为主
理论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创始初期提出重视正义和法治,后来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
11一17世纪:以行会为主的管理经营
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了国际法的内涵:参与众多国际公约的草拟和制定,推动了
示例3:欧洲丝织品的销售市场
国际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6一17世纪:主要在欧亚地区
实践层面:中国设立丝路基金,与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成
17世纪以后:扩展至美洲地区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
其他标准:丝织业的生产规模等
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也得到不断发展;在国际法治领域,中国坚定维
(2)(6分)生产技术进步为丝织业发展提供支持:行会和贸易特许公司(经营方式)保证生产和
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和核心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决捍卫
销售的有序:国家政策支持保障了丝织业的发展;上流社会对丝织品的渴求使得国内市场得以
《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诸多领域事务,推动促进世界和平与
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商业革命)为其扩大出口提
发展。
供便利条件。
综上,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
42.(14分)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推动构建新型国家关系,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理论与实践两
(1)(9分)大西洋贸易纵贯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将欧洲、美洲、非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个方面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联合国打上了难以磨灭的“中国印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2页)东城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6.9世纪阿拉伯医生拉齐斯的《医学集成》总结了当时从希腊、波斯和印度吸收的医学
知识,并增加了许多新的贡献,被誉为医学百科全书。本书的编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高一历史
了阿拉伯文化
2025.7
①保存了古代东西文明的成果
②发展源于频繁的商贸活动
本试卷共12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
③利于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④兼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7.下图为某历史著作中的一幅地图。该地图的名称是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苏美尔文明历来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两河流域最早出现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
明。苏美尔文明被冠以诸多的“第一”,比如第一个发明文字。苏美尔人发明的文
字是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D.拉丁字母
2.帕勒摩石碑是古埃及人为神庙而刻写的已知最早的王室年鉴,其中大量记录法老的
活动,如主持宗教仪式和庆典;在大臣们陪同下巡游全国,以此掌握国家的农业、矿业
和人力资源;对重要案件进行判决等。这说明古埃及
A.开创历史记载先河
B.商品经济发达
C.法老掌握至高权力
D.官僚体系完善
m5使
3.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初期,用于大宗国际贸易、流通于统治阶层的是官方发行的
A.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B.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路线
“大流克”金币,允许行省自行铸造银币。帝国制定了官方度量衡体系,被征服地区如
C.亚历山大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D.20世纪下半叶的全球人口迁徙
埃及依旧使用本土度量衡。据此判断波斯帝国
8.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独特文字刻在石碑或石
A.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实现了文化的繁荣统一
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现已发现石碑或石柱就有数百个,这些发现
B.比其他一切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C.国家治理崇尚自由放任
A.是解读玛雅文明的重要史料
D.采用灵活措施发展经济
C.全面反映玛雅人的社会生活
D.是研究玛雅文明唯一可靠证据
4.有学者认为,土地是“中世纪一切事情的基础”。能够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9.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5
①封君封臣制度②新兴城市兴起③庄园经济发展④法律体系完备
倍。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出现这一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象的原因是
5.12世纪,国王取消了伦敦的多种赋税,伦敦人可以自行审理市民之间的案件,郡长等
A.殖民掠夺变为资本输出
B.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要职由市民自行选出。伦敦有139座教堂,每小时都能听到钟声。街道窄小,整天都
C.大量的贵金属流入欧洲
D.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地位
挤满了人、狗、马和猪…城里有英国唯一的排水系统和防御城墙。城墙内,来自俄
10.13世纪中叶,十四行诗在意大利风行开来。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中留存了366
罗斯、阿拉伯、埃及等地的货物琳琅满目,城外还生产、出售廉价商品。这表明伦敦
首十四行诗,主要歌咏他对女友劳拉的爱情并寄托他对于美和精神品质的追求。这
①获得了城市自治权
②宗教活动比较频繁
些诗歌
③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④经济活动比较丰富
A.反映了对妇女公民权的认可
B.肯定了人的情感和现实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
D.宣传了自由平等与理性思考
高一历史第1页(共12页)
高一历史第2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