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7 08:10:55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二阅读
16
八年级语文答题卡
2
姓名
学校:
班级:
贴条形码区
9
考号:
19
11
一.客观题(6分)
20.(1)
(2)》
3[A][B][c][D]I0[J[B][c][]
12.

6[J[][c][
13
■■■■■■■■■■■■■■■■■
积累与运用
2
21.(1)①
4.
(2)②
14


(3)
15.


口■
D:3745898
第1页共2页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三作文(50分)
22.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口■口
D:3745898
第2页共2页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乙】七年,(岳飞)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
①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
八年级语文试卷
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
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栗,饮不择泉,揽辔未安
(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骜钝之材也。”帝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8分,每题2分)
[注①刍豆:草和豆,指牛马的饲料。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1):这里是脱下、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之旅就要结束了。这一程我们了解了王选一生中最重要的j山é
解下之意。④秣:喂马的饲料,这里用作动词,吃。

择对他的影响;也和顾拜旦一起回顾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甲】(A.土崩瓦解B.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崩离析)时为追求和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们带来的力量…我们还欣赏过黄河壶口瀑布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B.其真无马邪此其受大而不苟取
的一川大水,跌得粉碎,形成一个个漩Wō时的喧露;也曾和马克·吐温一起坐在勃朗
C.才美不外见(岳飞)入见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

峰顶倾听那瞬息万变的云霞【乙】(A.纷至沓来B.接踵而至)时的长鸣…当然,我
7.甲文哪句话表明了千里马的外在特征?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2分)
们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和常建一起登临古寺,漫步山林:和庄子一起扶摇九万里,俯
瞰大地。这些经典诗文虽然已成为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
8.甲文看似写马,实则暗含深意,三段之间逻辑关联紧密,请用精炼的语言梳理概括每

富。总之,这学期的学习历程,【丙】。
段的核心内容。(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9.请结合阅读理解补写下面空白。(3分)】
jué择
漩wo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即可)
乙文中,岳飞讲述了两种马,一种马吃得多且挑食,力气充沛,即使跑几百里也
【甲】
【乙】
”;另一种马吃得少且不挑食,喜欢逞能,然而跑了上百里就
3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6
”。(后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4请选出填入丙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①像欣赏了一场惊动人心的交响乐②像进行了一次荡涤心灵的旅行
A.甲文在“伯乐相马”这一传说中另翻新意,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世有伯乐
③像和一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
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①②D.①3②
然后有千里马。”
(二)请根据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7分,每句1分)
B.甲文中用千里马喻指人才,用伯乐喻指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5.深邃的历史星空中,无数先贤用锦言妙语点亮思想的明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
C.甲文每段最后一句的“也”字,表达了作者的痛惜、愤怒、嘲讽等情感。
相》
一,端居耻圣明”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陆游
D.乙文中岳飞向宋高宗讲述他对良马的见解,实则是借马喻人。岳飞的话,宋高宗
《卜算子·咏梅》“
,只有香如故”表明词人虽浑身碎骨而此志不移的精神:
认为有失偏颇
11.甲乙两文都对人才问题有所思考,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文的写作目的。(3分)》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来反映他劳动
艰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抒发诗人推己及人的美好愿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望;《虽有佳肴》中“
说明学习和教学后能让人知道自身的不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答题。(15分)
足。
黄河的重量

阅读(45分)
徐勋国
(一)古文阅读(15分)
①出黄陵,去壶口,想看看黄河。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②这一程有160多公里,车行两小时多一点。穿行在黄土高原上,远近一个个山坡、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一眼眼窑洞闪过。山对山,沟绕山,人隔着山头互相看得见,但要走到一起,得走上大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半天。陕北情歌唱得好:“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呀招一招手。”这几句歌词,当是真实情境的写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照。
③车驶入蜿蜒的晋陕大峡谷。晋陕大峡谷由北向南,长三十多公里,深二三十米,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5 分)
1. A A(2 分,每空 1 分) 2. B A(2 分,每空 1 分)
3. C(2 分) 4. 把“虽然”改成“不仅”(2 分)
5. 欲济无舟楫 零落成泥碾作尘 两鬓苍苍十指黑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7 分,每空 1 分)
二、阅读(45 分)
(一)古文阅读(15 分)
6.D (2 分)
7.(马之千里也,)一食或尽粟一石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 分,每句 1 分)
8.第一段:提出观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
的原因。第三段: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无知,点明中心。(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9.托物寓意, (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 (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3 分,每空 1 分)
10.D (2 分)
11.甲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
对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与控诉。(或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
才能。)乙文通过两种马的不同表现,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看法,并希望统治者在选拔和任
用人才时,能识别出真正的贤才。(3 分,每文 1.5 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答题。(16 分)
12. 移步换景,沿岸溯河而上,登上石台(3 分,每空 1 分)
13. 这句话运用“冲击”“撞上”“炸起”一连串动词,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激流冲击巨石的动态过程及水柱落下后再冲出的形态,表现出激流不可阻挡的磅
礴气势与雄壮力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震撼。(4 分,角度 2 分,赏析 2 分,意思对即可)
14.[示例] “让黄河的水没了顶,浸润了身子,是一种洗礼。从此,我与黄河,便难分彼此。”
作者将被黄河水浇透的意外经历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和洗礼,生动地体现出黄河在作者心目
中的神圣地位,表达出作者对黄河的敬畏与热爱,并希望与黄河融为一体的强烈情感。
[示例] “在中国人的心里,黄河很重很重,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它是民
族性格的隐喻。”这句话直接表明黄河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河
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性格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黄河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认
同。(4 分,语句 2 分,分析 2 分,语句可以是示例以外的,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
15.文章围绕黄河展开,标题点明文章写作对象;“重量”作为隐性的情感线索贯穿全文,
串联作者的观赏情感层层递进;标题简洁有气势,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黄河流
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是中华民族性格精神的象征,标题运用象征手法,将黄河 的物理特质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以此为题表现出对黄河和中华民族的赞美。(4 分,任 意 两 点 言 之 有 理 即 可 )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答题。(10 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1页(共 6 页)
16.B A D C (2 分,每空 0.5 分)
17. 不能删,“仅”字表示限制,说明单单是销售平台的汉服成交额就已经非常可观,强调
了“汉服经济”强大影响力,如果删去就无法突出这种效果。这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严密性,科学性。(3 分)
18.新中式是不严格讲究形制、整体设计上更加灵活自由、把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
合的新型服装样式。(2 分)
19.[示例] 建议一:新中式,要把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熟
悉和接受。建议二:政府和社会各界也要积极支持新中式的开发和创新,通过举办新中式文
化节、设立中国传统服饰博物馆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遗产。 (3 分,
每个建议 1.5 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著阅读(5 分)
20.(1)C(2 分)
(2)[示例] 少年时的保尔生活贫困,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
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这是他少年时期的“框”。他靠着自己勇于
反抗的精神和朱赫来的引导,冲破了这些“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3 分,情节梳理与
分析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一)综合性学习(10 分)
21.(1)①[示例] 和颜悦色、琴瑟和鸣、和风细雨、和蔼可亲等。(2 分,每词 1 分)
②[示例] 六尺巷(1 分)
(2)[示例] ②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其意图。③互相尊重,就事论事,不使用侮辱性
字眼。④能包容不同观点,择善而从。(3 分,每点 1 分,表达合理即可)
(3)[示例] ①观点不鲜明,演讲稿没有一个鲜明的观点。②态度不明确,演讲稿多是在描
述校园现象,没有表明对和谐校园的倡导呼吁。③主题不集中(或主题不明确),演讲稿没
有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进行撰写。④思路不清晰,演讲稿先是引用俗语诗句,接着阐述
校园环境,然后描述场景,整体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影响听众理解。⑤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
不足,演讲稿缺少情感强烈或有深度论述的语句,难以引起听众情感共鸣,也无法有效说服
听众认识到和谐校园的重要性。(4 分,每点 2 分,任意两点即可)
(二)写作(50 分)
22. 评分标准:满分 50 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实感、
书写美观、标点使用正确、行款格式规范。
一等:47-49 分,基准分 48 分。
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实感。
二等:38-46 分,基准分 42 分。
主旨明确,表达流畅。
三等:30-37 分,基准分 34 分。
主旨基本明确,文从字顺。
四等:30 分以下,基准分 25 分。
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行款格式不规范。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2页(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