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略读方法,理清文章情节,复述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初步感知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顺叙、倒叙、插叙记叙顺序的相关知识
梳理文章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杜甫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之恨 ;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踏青之乐;杨万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赏花之趣,古人笔下的花都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涵义,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彭荆风笔下的“驿路梨花”又有怎样内涵呢?
二、基础知识
1、走近作者
背景链接
①作品出处②作者经历③创作缘由
3、字音字词检测
三、情境创设
请将《驿路梨花》课文为脚本,制定拍摄方案
任务一:梳理情节·确定拍摄顺序
任务二:追根溯源·明确拍摄主角
(一)任务一:梳理情节·确定拍摄顺序
本次拍摄地点是梨花掩映之下的小茅屋,请略读脚本,勾画与小茅屋有关的人物、事件、目的和时间,完成表格内容(5分钟)
2、梳理完脚本情节,在确定拍摄顺序时,团队内部产生了分歧
预设:
①拍摄顺序一:按照脚本人物出场顺序进行拍摄
②拍摄顺序二:按照小茅屋的修建、维护过程进行拍摄
3、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按照两种拍摄顺序进行梳理脚本
4、讨论哪种拍摄顺序更能吸引游客并说明理由
预设:按照人物出场顺序更好,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脚本运用了哪种顺序进行叙述的并找到相关情节
预设:
插叙,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和解放军盖茅屋这些都是插叙
(二)任务二:追根溯源·明确拍摄主角
1、合作探究一:脚本的叙述方式十分巧妙,“我”和老余在找寻小屋主人的过程中误会重重,悬念迭起。经过团队商议,我们决定把脚本的误会和悬念都拍摄出来,请大家细读脚本,找一找有几次误会,有哪些悬念?
2、悬念、误会小结:
课文围绕“小屋的主人是谁”,巧妙设置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合作探究二:围绕小茅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都生动有趣,与小茅屋有关的人都朴实善良,在这么多出场人物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究竟谁能做宣传片的主角呢?请同学分享
小结:
他们都是宣传片的主角。脚本的主人公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文中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都是作者想要刻画的主要人物。作者塑造群体形象的好处是,说明助人为乐的品质存在于一个群体中,大家的共同特征是都在为人民服务,都在学习雷锋精神
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