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上语文 名著阅读导读+周周练】整本书阅读(一) 《艾青诗选》(原卷版+解答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九上语文 名著阅读导读+周周练】整本书阅读(一) 《艾青诗选》(原卷版+解答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7 09:20:2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统编九上语文 名著阅读导读+周周练
整本书阅读(一) 《艾青诗选》
作品赏析
一、三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当黎明穿上了 白衣(1932年) 这首诗描写了黎明时田野上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表达了新 生力量不可阻挡的道理。
大堰河——我 的保姆(1933年)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乳母大堰河的回忆 ,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 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芦笛 (1933年) 这首诗以芦笛这一意象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对压迫者的憎恨, 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由的热爱之情。
太阳 (1937年) 诗中的“太阳”象征光明、 自由的美好时代 , 以及一个新的时代 的诞生 。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 ,表达了诗人对 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篇目 内容赏析
煤的对话 (1937年) 这首诗以提问的方式开头 , 引出与“煤” 的对话 ,展示了中华民 族不甘屈辱、 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 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复活的土地 (1937年)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解 放和复兴的坚定信念。
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1937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 少妇、母亲的形象 ,表现中 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 ,展现了旧社会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深厚的 爱国热情、 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手推车 (1938年) 这首诗借助“手推车”这一意象 ,勾勒出黄河两岸人民的贫穷和 悲哀 ,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和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忧虑。
篇目 内容赏析
向太阳 (1938年) 这首诗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 ,借歌颂太阳 ,表 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我爱这土地 (1938年) 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 ,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 之情。
吹号者 (1939年)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去吹号的吹号者形象 ,寄寓了诗人 对民族觉醒和对战争胜利的渴望。
二、 四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刈草的孩子 (1940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孩子在夕阳下割草的唯美画面 ,含蓄表达了 诗人对刈草孩子的怜爱 ,对人们苦难生活的同情。
树 (1940年) 这首诗描写了地面上彼此孤立而泥土下根须纠缠的树的形象 ,赞颂了 中国人民刚正不屈、 团结互助的战斗精神。
火把 (1940年)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 ,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里思想 感情的变化 ,借索求火把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 美好愿望。
雪里钻 (1941年) 这首诗叙述了一匹名叫“雪里钻” 的黑马和“我”共同面对死亡 ,一 起为生命搏击的经历 ,赞扬了“雪里钻” 的勇猛和忠诚。
篇目 内容赏析
黎明的通知 (1942年) 这首诗以“黎明” 的口吻 ,热切呼唤不同的人们都来迎接黎明的到来,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黎明的渴望和黎明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
三、五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春姑娘 (1950年) 这首诗全篇用拟人的手法 ,描写了春天给世界带来的温暖、 光 明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一个黑人姑娘在 歌唱(1954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黑人姑娘唱歌哄白人小主人入睡的情景 ,揭 露和控诉了不公道的世界和不人道的种族歧视。
礁石 (1954年)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一个遭受风吹浪打的礁石形象 ,表达了对坚 忍、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 , 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篇目 内容赏析
启明星 (1956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 以及对那些在黑暗中坚守 岗位、 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的赞美。
鸽哨 (1956年) 这首诗通过写北方辽阔蔚蓝的晴空传来悠扬的鸽哨 ,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下雪的早晨 (1956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个小孩在夏日的树林里 快乐玩耍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七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伞 (1978年)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 ,通过与伞的对话 ,展现了伞无私奉献的精 神 ,歌颂了为社会、 为他人作出贡献的人。
鱼化石 (1978年) 诗中鱼化石裹身岩层 ,重现天日 ,却没有了活力 。 由此引出诗人 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镜子 (1978年) 诗人表面上是写镜子 ,实际上是借镜子的形象赞扬像镜子一样正 直的人 ,讽刺生活中的种种不正直现象。
光的赞歌 (1978年) 这首诗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 ,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以及“像光一样坚强” 的社会正义。
篇目 内容赏析
盆景 (1979年) 这首诗通过对盆景形态及制作过程的描述 ,联想到那个动乱的年 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灵魂的扭曲 ,表达了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盼望 (1979年) 这首诗借两位海员的对话 ,歌颂了中国人民在惊涛骇浪中乐观向 上、勇敢向前的气概。
古罗马的大斗技 场(1979年) 这首诗描绘了古罗马大斗技场中奴隶们厮杀的血腥场面 ,并与看 台上贵族和人群的欢愉形成对比 ,揭露了奴隶社会阶级对立的残 酷和血腥 。 同时也警醒世人 ,要警惕那些保留了奴隶主思想的人。
虎斑贝 (1979年) 这首诗借虎斑贝历经风浪变得纯洁、美丽、坚硬的特点 ,歌颂了 纯洁、坚强和乐观的人格。
第1周(3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 .研读小组准备将艾青的诗分类汇编成一本题为《漂泊者的孤独》 的诗集 , 下列 诗歌符合要求的是( C )
①《芦笛》 ②《复活的土地》
③《大堰河——我的保姆》 ④《一个拿撒勒人的死》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20世纪30年代 ,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土地_ ”和“ 太_阳__ ” 。他的长诗 《向太阳》《火把》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 ,表达了
驱逐黑暗_、坚持斗争_、争取胜利_ 的美好愿望 ,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太阳与火把_ ” 的 歌手。
名篇赏析
(一)阅读下面诗歌节选 , 完成题目。
大堰河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 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 的石椅 ,/大堰河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3 .这节诗首尾两句运用了 __反复 _ 的修辞手法 ,渲染了诗人对大堰河的 _怀念_
之情。
4 .这节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有什么作用?
写了雪、坟墓、 瓦菲、石椅等意象 ,这些破败的意象给人忧伤的感觉 ,表达了“我” 对大堰河的愧疚之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 , 完成题目。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 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 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吗?/死? 不 ,不 , 我还活着——/请给我以 火 ,给我以火!
5 .20世纪30年代 ,艾青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除了“煤”外 ,还有哪些? (写出两个 即可)
示例: 土地、 火把(火焰)、河流、 黎明等。
6 .这首诗实质上所咏的不是煤而是人 ,请你简述作者借煤歌咏了人的什么精神。
歌咏了人不甘屈辱、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阅读下面诗歌节选 , 完成题目。
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 在封锁着中国呀 … …
7 .这首诗节选自《 __雪_落在_中_国_的_土地_上 _ 》 , 画线诗句借助 土地_(或雪)__ 这一意象 ,抒发了 诗人对苍老_、衰弱_,_ 正遭受苦难_的祖_国_的_悲悯_ 的情感。
8. 朗读以上诗句 ,你认为用以下哪种朗诵的情感基调最合适? ( B )
A .激昂振奋 B .深沉悲怆
C. 忧郁哀伤 D .感慨沉思
拓展探究
9 .新考法 跨学科在“我诵名著”活动中 , 晓雯选择的诵读篇目为《复活的土地》 选段 ,请你结合朗诵内容 ,建议背景主色调应该选什么颜色 。并说明理由。
A. 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
B. 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复活的土地(节选)
播种者啊/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 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 , 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 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选A 。 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 。理由:《复活的土地》反映了诗人对苦难大 地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斑驳暗沉的棕色可以象征大地的苦难和历史的厚重感。
第2周(4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 .如果以“希望与理想的追求”为主题重新编辑《艾青诗选》 , 下面艾青的诗作, 你认为哪三首最合适?请把序号填入括号 ( ②④⑥ )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火把》
③《镜子》 ④《黎明的通知》 ⑤《鱼化石》 ⑥《向太阳》
名篇赏析
(一)阅读艾青《刈草的孩子》 , 完成题目。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 ,弯曲着身子 , 忙乱着 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 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 ,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 …
2 .这首诗色彩辉映 , 画面唯美 , 明显地表现出“ _诗中有画_ ” 的特点 , 生动描绘 了 一个孩子在夕阳光辉照耀下挥动镰刀忙着割草_ 的情景 ,委婉表达了诗人
__对_遭_受_苦_难的_孩子_的 同_情 _ 的情感。
(二)阅读艾青《黎明的通知》(节选) , 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 ,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 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3 .根据提示赏析画线的诗句 :“东方”“海上”具体指出了“黎明”到来的
__方_位和_地_点__ ,而“汹涌着波涛”写出了“黎明”历经 艰难险阻_ 而来的情状 ,表达了 黎_明到来_的势不可挡__ 。
4 .请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内容 ,说说诗人想借“黎明”这一意象传达怎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心 ,对民族崛起、 光明未来的无限渴望。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 , 完成题目。
【甲】火把(节选)
“ 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把火把举起来/把火把举起来/把火把举起来/每个人都举 起火把来/一个火把接着一个火把/无数的火把跟着火把走
【乙】 向太阳(节选)
我奔驰/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燃灼着 我的肉体 ……/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5. 学校摄影社团准备将运动健儿的照片汇集成册 ,取名为“追光者” 。请你从上面 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作为相册的序言 ,并简述理由。
示例一: 我选择《火把》 。这首诗中“火把”象征着民众的力量和对光明的追求。
节选部分展现了民众团结一致、 前赴后继的壮观场景 ,作为序言能展现运动健儿们团 结拼搏、 渴望胜利的精神风貌 。 示例二: 我选择《向太阳》 。这首诗以太阳为意象,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节选部分描绘了在太阳下奔驰的 场景 ,与运动健儿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相一致。
6.诗歌朗诵会现场需要几张宣传海报 ,要求有“诗歌组合”与插图 。请从下面两个 组合中任选一组 ,结合诗歌内容 , 完成设计方案。
组合一:《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
组合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我爱这土地》
“我为‘诗歌组合 ’配插图”设计方案
诗歌内容 选择① 组合一__________
插图设计 插图主要事物(写出两个) :②__火把和太阳______ 插图主要色彩(写出一种) :③___红色_____
设计意图 ④__“太阳”_和 _“火把”_象征光明和美好未来,__而红色_表达了_诗_人_渴__ 望驱逐黑暗_、坚持斗争_、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_。____
(或 :①组合二 ②土地和雪 ③黑色 ④土地象征多灾多难、饱受侵略的祖国, 雪象征寒冷凄凉 , 用黑色来表达诗人对祖国遭受深重灾难的悲愤心情 。)
7. 晓雯为大家展示了《艾青诗选》 的书评 ,有的同学不太理解 ,请你结合名著内 容 ,任选一个角度为他们解读一下。
艾青的诗 ,好在那雄浑的力量 ,直截了当的语言 ,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示例一 :直截了当的语言 。艾青在诗中喜欢用呼告、 散文化、 口语化的语言来表 达浓烈的情思 。如《黎明的通知》 , 以“黎明” 的口吻 , 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 ,全诗 自由抒发 ,诗句仿佛从“黎明” 的胸臆中直接飘出 ,散而有致 ,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示例二 :强烈鲜明的意象 。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这两个意象凝 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太阳” 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 活的追求 ,如《向太阳》《火把》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 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 的歌手。
第3周(5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艾青诗选》 中《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诗人在经过 __巴西__ (国家名)时有 所感触而创作的一首速写式短诗 ,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诗人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不满和控诉(或 :对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
2 .“ 北方的晴天/辽阔的一片/我爱它的颜色/比海水更蓝” ,这些诗句出自艾青的 《 __鸽_哨__ 》 。这首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辽阔的北方晴天传来的悠扬的鸽哨, 表达了 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自 由的追求_____。
名篇赏析
3 .在艾青诗歌鉴赏会上 ,语文老师就《礁石》一诗与同学们展开讨论探究。 礁石
一个浪 ,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 散开 …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 …
老师: 阅读诗歌 ,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礁石》 中的“它” 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 。 同学们讨论一下它的内涵吧!
晓宇 :老师 , 我先说 。 我认为《礁石》 中“它”的形象是一个苦难者的形象 , 因为 “① 它_的脸_上_和_身_上/像刀砍过的一样_”__ 。
晓雯 :是的 ,但“它”又是一个② __坚强的革命者的形象 _ 。 因为“但它依然站在那 里/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 …”。
晓宇 :这个形象让我联想到历经磨难、 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老师: 同学们探讨得真好!《艾青诗选》 中有很多代表性的意象 ,你最有感触的 是哪一个意象? 能说出它的内涵吗? 要联系相关诗句哟!
晓雯 :③
我最有感触的一个意象是“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 ……”“土地”就是祖国的象征 ,诗人借“土地”表达出对祖国炙热的情感 ,深沉 真挚 ,令人感动。
4. 下面是晓雯阅读艾青的诗歌《启明星》 时做的一张阅读卡 ,请帮助她完成。 启明星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 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一九五六年八月
篇目 《 启明星 》
品味诗 歌语言 ①“你依然站在那儿” 中的“依然”写出了启明星驱逐黑暗的坚定决心。 (可从修辞、句式、词语等角度赏析)
把握诗 歌意象 ② “启明星”象征着人民中的先进知识分子 ,在黑暗中引导人民走向美 好未来 ,却不求回报。
体味诗 歌情感 ③ 寄托了诗人向往光明世界 ,不求回报的愿望。
拓展探究
5 .艾青诗歌中多次出现“雪”这一意象 ,请结合创作背景以及节选内容 ,分别说说 下列两首诗歌中“雪”的不同意蕴。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 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 , 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 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 …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
【乙】下雪的早晨(节选)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 ,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 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 ,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 花……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甲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诗中的“雪”给人们带来寒冷和饥饿 ,象征着当时中国人 民的艰难和苦难 。 乙诗写于新中国成立后 ,诗人由雪花联想到夏日晨光中玩耍的孩子, 诗中的“雪”寄寓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4周(7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 下列诗歌写于诗人艾青“归来”后的是( D )
A.《我爱这土地》 B.《北方》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2. 1978年以后 ,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 歌特点的一项是( C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 ,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 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 深厚变得比较警策 ,充满哲思。
名篇赏析
3. 阅读艾青《盼望》一诗 ,根据学过的关于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 完成两则批注。
盼 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 …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 …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 , 上海
(1)批注一 :立象尽意 ,意随字出 。诗中借“ _洁 白的浪花(或_:浪花_)_ ”“ __喧哗的_铁链(或_:铁链_)_”等意象 ,表现了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2)批注二 :对立统一 ,揭示哲理 。诗中“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表达了
起点和终点 同样重要_;没有起点哪有终点_,没有终点何谓起点_ 的哲理。
4. 阅读艾青的《镜子》 , 完成题目。
镜 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 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 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这首诗选取镜子作为意象 ,请问它有哪些特点?
真实(真诚)、直率(不隐瞒缺点)。
(2)这首诗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 ,试作简要赏析。
示例 :这首诗描述了镜子的特征及其遭遇 ,通过镜像反观人生 ,讽刺了生活中种 种不正直的现象 ,赞扬了正直无私的宝贵品格。
5 .(攀枝花中考)如果以下这首诗入选了《中国故事》 中《致敬英雄》栏目 ,你作 为这个栏目的编辑 ,请你谈两条选用它的理由。

早上 , 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 ” /伞笑了 ,它说:/“我考虑的不 是这些 。”/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 ”/伞说:/“我想的是——/雨天 ,不让大家衣 服淋湿;/晴天 , 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
(摘编自《艾青诗选》)
①伞象征着时刻奉献的精神 ,符合栏目“致敬英雄” 的主题 。②运用拟人、 比喻等 手法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伞乐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③采用问答方式 ,层层推进 ,揭示 诗歌主题 。④灵活地运用句式 ,具有形式美 。(答出两点即可)
第5周(整本书阅读)
基础梳理
1 .(重庆江津区期中)请你结合《艾青诗选》 的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 , 写一段 推荐语 , 向同学推荐这部书 。 100字左右。
示例:《艾青诗选》是一部诗集 ,20世纪30年代 ,诗人以“土地”和“太阳”为意象, 寄托了对祖国深沉的爱 。 1978年以后 ,诗人以物象反观人生 , 多哲理诗 。艾青以画入 诗 ,诗意悠然 。希望你沉浸在艾青诗歌的国度 ,读诗 , 品画 , 入情。
名篇赏析
晓雯准备参加“诗意青春”诗歌朗诵会 。请阅读所选诗歌 ,帮助她完成任务。
青色的池沼
艾青
青色的池沼 ,/长满了马鬃草;/透明的水底 ,/映着流动的白云 … …
平静而清潋 ……/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 ,/坐在早晨的原野上。 当心啊——/脚蹄撩动着薄雾/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 … …
一九四〇年三月
2. 晓雯对这首诗进行了朗读设计 ,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第一节描绘了幽静的青色池沼 ,色彩明丽 , 画面静美 ,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气 来读。
B .“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妙用转行 , 朗读时可以稍作停顿 , 留下想象空 间。
C .“当心啊——”应该用低缓的语调来读 ,读出诗人的小心翼翼 ,担心马儿会惊扰 少女。
D .“栗红色的马”让清晨宁静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应重读“跳跃” ,读出生机、喜 悦。
3. 晓雯反复诵读这首诗后 ,理解仍有困难 ,请你写几条具体的阅读策略帮助她。
①把握诗歌的意象 ,如诗中“池沼”“马鬃草”“白云”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幽美的意境;
②品味凝练的语言 ,如“流动”二字写出了白云悠悠的情态 ,衬托出池沼的清澈、 平静;
③注意诗歌的形式 ,如“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运用转行的技巧 , 留有诗意 的空白 ,突出马的活跃。
拓展探究
九年级围绕《艾青诗选》开展“名著阅读闯关”活动 ,邀请大家参加。
4.【内容关】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 , 下面四首艾青不同 时期的代表作 , 哪一首更适合入选? ( C )
A.《刈草的孩子》 B.《鱼化石》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镜子》
5.【设计关】下图是《艾青诗选》 的封面 。 同学们想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封 面上再添加一些图画元素 ,你觉得可以添加些什么? 结合作品说说理由。
示例一: 用简笔画画出黑色土地的轮廓 。“土地”是艾青诗 歌的主要意象 ,黑色的土地 ,象征祖国母亲 , 以此为封面 ,可 以表现诗人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 ,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 识 。 示例二 :添加一轮红日 。“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 它象征着光明、希望、美好的生活 ,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 希望、美好生活热烈执着的追求。
(1)朗读体悟 。请从语速、重音的角度为画波浪线句子设计朗读 ,并说明理由。
语速要缓慢 ,“广大 , 阴暗 , 多变化”要重读 。理由 :突出秋天阴暗多变的特点。
(2)感悟画面 。擅长绘画的艾青 ,诗歌创作中表现出 “诗中有画” 的特点 ,请结合有 关诗句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泥黑、 阴暗、 浓黑、褐色”等多种晦暗的色调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 灰暗的秋季画面 ,“绿色”给画面增添了一点生机 ,给人带来希望 ,表现了诗人对光明、 希望的追求。
7.【创作关】本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请你依据《艾青诗选》 中《冬 天的池沼》 的句式续写一句。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_—_—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_白_的发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7张PPT)
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九上语文 名著阅读导读+周周练
整本书阅读(一) 《艾青诗选》
一、三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1932年) 这首诗描写了黎明时田野上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新生力量不可阻挡的道理。
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乳母大堰河的回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芦笛 (1933年) 这首诗以芦笛这一意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对压迫者的憎恨,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由的热爱之情。
太阳 (1937年) 诗中的“太阳”象征光明、自由的美好时代,以及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篇目 内容赏析
煤的对话 (1937年) 这首诗以提问的方式开头,引出与“煤”的对话,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复活的土地 (1937年)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坚定信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社会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手推车 (1938年) 这首诗借助“手推车”这一意象,勾勒出黄河两岸人民的贫穷和悲哀,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和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忧虑。
篇目 内容赏析
向太阳 (1938年) 这首诗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我爱这土地 (1938年) 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吹号者 (1939年)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去吹号的吹号者形象,寄寓了诗人对民族觉醒和对战争胜利的渴望。
二、四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刈草的孩子 (1940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孩子在夕阳下割草的唯美画面,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刈草孩子的怜爱,对人们苦难生活的同情。
树 (1940年) 这首诗描写了地面上彼此孤立而泥土下根须纠缠的树的形象,赞颂了中国人民刚正不屈、团结互助的战斗精神。
火把 (1940年)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里思想感情的变化,借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雪里钻 (1941年) 这首诗叙述了一匹名叫“雪里钻”的黑马和“我”共同面对死亡,一起为生命搏击的经历,赞扬了“雪里钻”的勇猛和忠诚。
篇目 内容赏析
黎明的通知 (1942年) 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呼唤不同的人们都来迎接黎明的到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黎明的渴望和黎明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
三、五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春姑娘 (1950年) 这首诗全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给世界带来的温暖、光明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1954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黑人姑娘唱歌哄白人小主人入睡的情景,揭露和控诉了不公道的世界和不人道的种族歧视。
礁石 (1954年)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一个遭受风吹浪打的礁石形象,表达了对坚忍、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篇目 内容赏析
启明星 (1956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以及对那些在黑暗中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的赞美。
鸽哨 (1956年) 这首诗通过写北方辽阔蔚蓝的晴空传来悠扬的鸽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下雪的早晨 (1956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个小孩在夏日的树林里快乐玩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七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伞 (1978年)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通过与伞的对话,展现了伞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了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的人。
鱼化石 (1978年) 诗中鱼化石裹身岩层,重现天日,却没有了活力。由此引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镜子 (1978年) 诗人表面上是写镜子,实际上是借镜子的形象赞扬像镜子一样正直的人,讽刺生活中的种种不正直现象。
光的赞歌 (1978年) 这首诗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篇目 内容赏析
盆景 (1979年) 这首诗通过对盆景形态及制作过程的描述,联想到那个动乱的年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灵魂的扭曲,表达了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盼望 (1979年) 这首诗借两位海员的对话,歌颂了中国人民在惊涛骇浪中乐观向上、勇敢向前的气概。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1979年) 这首诗描绘了古罗马大斗技场中奴隶们厮杀的血腥场面,并与看台上贵族和人群的欢愉形成对比,揭露了奴隶社会阶级对立的残酷和血腥。同时也警醒世人,要警惕那些保留了奴隶主思想的人。
虎斑贝 (1979年) 这首诗借虎斑贝历经风浪变得纯洁、美丽、坚硬的特点,歌颂了纯洁、坚强和乐观的人格。
第1周(3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研读小组准备将艾青的诗分类汇编成一本题为《漂泊者的孤独》的诗集,下列诗歌符合要求的是( )
①《芦笛》 ②《复活的土地》 
③《大堰河——我的保姆》 ④《一个拿撒勒人的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 ”和“_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 ”的歌手。
土地
太阳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
太阳与火把
名篇赏析
(一)阅读下面诗歌节选,完成题目。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3.这节诗首尾两句运用了 _______ 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诗人对大堰河的 ______ 之情。
4.这节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写了雪、坟墓、瓦菲、石椅等意象,这些破败的意象给人忧伤的感觉,表达了“我”对大堰河的愧疚之情。
反复
怀念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吗?/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5.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除了“煤”外,还有哪些?(写出两个即可)
示例:土地、火把(火焰)、河流、黎明等。
6.这首诗实质上所咏的不是煤而是人,请你简述作者借煤歌咏了人的什么精神。
歌咏了人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阅读下面诗歌节选,完成题目。
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7.这首诗节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诗句借助 ____________ 这一意象,抒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8.朗读以上诗句,你认为用以下哪种朗诵的情感基调最合适?( )
A.激昂振奋    B.深沉悲怆
C.忧郁哀伤  D.感慨沉思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土地(或雪)
诗人对苍老、衰弱,正遭受苦难的祖国的悲悯
B
拓展探究
9.新考法 跨学科在“我诵名著”活动中,晓雯选择的诵读篇目为《复活的土地》选段,请你结合朗诵内容,建议背景主色调应该选什么颜色。并说明理由。
A.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
B.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复活的土地(节选)
播种者啊/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选A。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理由:《复活的土地》反映了诗人对苦难大地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希望,斑驳暗沉的棕色可以象征大地的苦难和历史的厚重感。
第2周(4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如果以“希望与理想的追求”为主题重新编辑《艾青诗选》,下面艾青的诗作,你认为哪三首最合适?请把序号填入括号 ( )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火把》
③《镜子》 ④《黎明的通知》 ⑤《鱼化石》 ⑥《向太阳》
②④⑥
名篇赏析
(一)阅读艾青《刈草的孩子》,完成题目。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2.这首诗色彩辉映,画面唯美,明显地表现出“ __________ ”的特点,生动描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景,委婉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诗中有画
一个孩子在夕阳光辉照耀下挥动镰刀忙着割草
对遭受苦难的孩子的同情
(二)阅读艾青《黎明的通知》(节选),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3.根据提示赏析画线的诗句:“东方”“海上”具体指出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_____ ,而“汹涌着波涛”写出了“黎明”历经 __________ 而来的情状,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说说诗人想借“黎明”这一意象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心,对民族崛起、光明未来的无限渴望。
方位和地点
艰难险阻
黎明到来的势不可挡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火把(节选)
“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把火把举起来/把火把举起来/把火把举起来/每个人都举起火把来/一个火把接着一个火把/无数的火把跟着火把走
【乙】向太阳(节选)
我奔驰/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燃灼着我的肉体……/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5.学校摄影社团准备将运动健儿的照片汇集成册,取名为“追光者”。请你从上面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作为相册的序言,并简述理由。
示例一:我选择《火把》。这首诗中“火把”象征着民众的力量和对光明的追求。节选部分展现了民众团结一致、前赴后继的壮观场景,作为序言能展现运动健儿们团结拼搏、渴望胜利的精神风貌。 示例二:我选择《向太阳》。这首诗以太阳为意象,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节选部分描绘了在太阳下奔驰的场景,与运动健儿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相一致。
6.诗歌朗诵会现场需要几张宣传海报,要求有“诗歌组合”与插图。请从下面两个组合中任选一组,结合诗歌内容,完成设计方案。
组合一:《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
组合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我爱这土地》
“我为‘诗歌组合’配插图”设计方案 诗歌内容 选择①__________________
插图设计 插图主要事物(写出两个):②__________________
插图主要色彩(写出一种):③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一
火把和太阳
红色
“太阳”和“火把”象征光明和美好未来,而红色表达了诗人渴望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或:①组合二 ②土地和雪 ③黑色 ④土地象征多灾多难、饱受侵略的祖国,雪象征寒冷凄凉,用黑色来表达诗人对祖国遭受深重灾难的悲愤心情。)
7.晓雯为大家展示了《艾青诗选》的书评,有的同学不太理解,请你结合名著内容,任选一个角度为他们解读一下。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示例一:直截了当的语言。艾青在诗中喜欢用呼告、散文化、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全诗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示例二: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这两个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第3周(5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艾青诗选》中《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诗人在经过 _______ (国家名)时有所感触而创作的一首速写式短诗,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诗人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不满和控诉(或:对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
2.“北方的晴天/辽阔的一片/我爱它的颜色/比海水更蓝”,这些诗句出自艾青的《 _______ 》。这首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辽阔的北方晴天传来的悠扬的鸽哨,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西
鸽哨
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名篇赏析
3.在艾青诗歌鉴赏会上,语文老师就《礁石》一诗与同学们展开讨论探究。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老师:阅读诗歌,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如《礁石》中的“它”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同学们讨论一下它的内涵吧!
晓宇:老师,我先说。我认为《礁石》中“它”的形象是一个苦难者的形象,因为“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晓雯:是的,但“它”又是一个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晓宇:这个形象让我联想到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
坚强的革命者的形象
老师:同学们探讨得真好!《艾青诗选》中有很多代表性的意象,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个意象?能说出它的内涵吗?要联系相关诗句哟!
晓雯:③
我最有感触的一个意象是“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就是祖国的象征,诗人借“土地”表达出对祖国炙热的情感,深沉真挚,令人感动。
4.下面是晓雯阅读艾青的诗歌《启明星》时做的一张阅读卡,请帮助她完成。
启明星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一九五六年八月
篇目 《 启明星 》
品味诗 歌语言 ①
(可从修辞、句式、词语等角度赏析)
把握诗 歌意象 ②
体味诗 歌情感 ③
“你依然站在那儿”中的“依然”写出了启明星驱逐黑暗的坚定决心。
“启明星”象征着人民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黑暗中引导人民走向美好未来,却不求回报。
寄托了诗人向往光明世界,不求回报的愿望。
拓展探究
5.艾青诗歌中多次出现“雪”这一意象,请结合创作背景以及节选内容,分别说说下列两首诗歌中“雪”的不同意蕴。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
【乙】下雪的早晨(节选)
看着雪花在飘飞,/我想得很远,很远,/想起夏天的树林,/树林里的早晨,/到处都是露水,/太阳刚刚上升,/一个小孩,赤着脚,/从晨光里走来,/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甲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诗中的“雪”给人们带来寒冷和饥饿,象征着当时中国人民的艰难和苦难。乙诗写于新中国成立后,诗人由雪花联想到夏日晨光中玩耍的孩子,诗中的“雪”寄寓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4周(7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艾青“归来”后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北方》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D
2.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C
名篇赏析
3.阅读艾青《盼望》一诗,根据学过的关于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完成两则批注。
盼 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1)批注一:立象尽意,意随字出。诗中借“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现了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2)批注二:对立统一,揭示哲理。诗中“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哲理。
洁白的浪花(或:浪花)
喧哗的铁链(或:铁链)
起点和终点同样重要;没有起点哪有终点,没有终点何谓起点
4.阅读艾青的《镜子》,完成题目。
镜 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这首诗选取镜子作为意象,请问它有哪些特点?
真实(真诚)、直率(不隐瞒缺点)。
(2)这首诗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试作简要赏析。
示例:这首诗描述了镜子的特征及其遭遇,通过镜像反观人生,讽刺了生活中种种不正直的现象,赞扬了正直无私的宝贵品格。
5.(攀枝花中考)如果以下这首诗入选了《中国故事》中《致敬英雄》栏目,你作为这个栏目的编辑,请你谈两条选用它的理由。

早上,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摘编自《艾青诗选》)
①伞象征着时刻奉献的精神,符合栏目“致敬英雄”的主题。②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伞乐于牺牲奉献的精神。③采用问答方式,层层推进,揭示诗歌主题。④灵活地运用句式,具有形式美。(答出两点即可)
第5周(整本书阅读)
基础梳理
1.(重庆江津区期中)请你结合《艾青诗选》的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写一段推荐语,向同学推荐这部书。100字左右。
示例:《艾青诗选》是一部诗集,20世纪30年代,诗人以“土地”和“太阳”为意象,寄托了对祖国深沉的爱。1978年以后,诗人以物象反观人生,多哲理诗。艾青以画入诗,诗意悠然。希望你沉浸在艾青诗歌的国度,读诗,品画,入情。
名篇赏析
晓雯准备参加“诗意青春”诗歌朗诵会。请阅读所选诗歌,帮助她完成任务。
青色的池沼
艾青
青色的池沼,/长满了马鬃草;/透明的水底,/映着流动的白云……
平静而清潋……/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坐在早晨的原野上。
当心啊——/脚蹄撩动着薄雾/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
一九四〇年三月
2.晓雯对这首诗进行了朗读设计,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描绘了幽静的青色池沼,色彩明丽,画面静美,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来读。
B.“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妙用转行,朗读时可以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空间。
C.“当心啊——”应该用低缓的语调来读,读出诗人的小心翼翼,担心马儿会惊扰少女。
D.“栗红色的马”让清晨宁静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应重读“跳跃”,读出生机、喜悦。
C
3.晓雯反复诵读这首诗后,理解仍有困难,请你写几条具体的阅读策略帮助她。
①把握诗歌的意象,如诗中“池沼”“马鬃草”“白云”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幽美的意境;②品味凝练的语言,如“流动”二字写出了白云悠悠的情态,衬托出池沼的清澈、平静;③注意诗歌的形式,如“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运用转行的技巧,留有诗意的空白,突出马的活跃。
拓展探究
九年级围绕《艾青诗选》开展“名著阅读闯关”活动,邀请大家参加。
4.【内容关】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一首更适合入选?( )
A.《刈草的孩子》      B.《鱼化石》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镜子》
C
5.【设计关】下图是《艾青诗选》的封面。同学们想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在封面上再添加一些图画元素,你觉得可以添加些什么?结合作品说说理由。
示例一:用简笔画画出黑色土地的轮廓。“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黑色的土地,象征祖国母亲,以此为封面,可以表现诗人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示例二:添加一轮红日。“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它象征着光明、希望、美好的生活,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希望、美好生活热烈执着的追求。
(1)朗读体悟。请从语速、重音的角度为画波浪线句子设计朗读,并说明理由。
语速要缓慢,“广大,阴暗,多变化”要重读。理由:突出秋天阴暗多变的特点。
(2)感悟画面。擅长绘画的艾青,诗歌创作中表现出 “诗中有画”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泥黑、阴暗、浓黑、褐色”等多种晦暗的色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灰暗的秋季画面,“绿色”给画面增添了一点生机,给人带来希望,表现了诗人对光明、希望的追求。
7.【创作关】本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请你依据《艾青诗选》中《冬天的池沼》的句式续写一句。
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统编九上语文 名著阅读导读+周周练
整本书阅读(一) 《艾青诗选》
作品赏析
一、三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当黎明穿上了 白衣(1932年) 这首诗描写了黎明时田野上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表达了新 生力量不可阻挡的道理。
大堰河——我 的保姆(1933年)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乳母大堰河的回忆 ,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 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芦笛 (1933年) 这首诗以芦笛这一意象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对压迫者的憎恨, 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由的热爱之情。
太阳 (1937年) 诗中的“太阳”象征光明、 自由的美好时代 , 以及一个新的时代 的诞生 。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 ,表达了诗人对 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篇目 内容赏析
煤的对话 (1937年) 这首诗以提问的方式开头 , 引出与“煤” 的对话 ,展示了中华民 族不甘屈辱、 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 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复活的土地 (1937年)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解 放和复兴的坚定信念。
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1937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 少妇、母亲的形象 ,表现中 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 ,展现了旧社会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深厚的 爱国热情、 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手推车 (1938年) 这首诗借助“手推车”这一意象 ,勾勒出黄河两岸人民的贫穷和 悲哀 ,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和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忧虑。
篇目 内容赏析
向太阳 (1938年) 这首诗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 ,借歌颂太阳 ,表 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我爱这土地 (1938年) 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 ,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 之情。
吹号者 (1939年)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用生命和鲜血去吹号的吹号者形象 ,寄寓了诗人 对民族觉醒和对战争胜利的渴望。
二、 四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刈草的孩子 (1940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孩子在夕阳下割草的唯美画面 ,含蓄表达了 诗人对刈草孩子的怜爱 ,对人们苦难生活的同情。
树 (1940年) 这首诗描写了地面上彼此孤立而泥土下根须纠缠的树的形象 ,赞颂了 中国人民刚正不屈、 团结互助的战斗精神。
火把 (1940年)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 ,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里思想 感情的变化 ,借索求火把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 美好愿望。
雪里钻 (1941年) 这首诗叙述了一匹名叫“雪里钻” 的黑马和“我”共同面对死亡 ,一 起为生命搏击的经历 ,赞扬了“雪里钻” 的勇猛和忠诚。
篇目 内容赏析
黎明的通知 (1942年) 这首诗以“黎明” 的口吻 ,热切呼唤不同的人们都来迎接黎明的到来,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黎明的渴望和黎明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
三、五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春姑娘 (1950年) 这首诗全篇用拟人的手法 ,描写了春天给世界带来的温暖、 光 明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一个黑人姑娘在 歌唱(1954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黑人姑娘唱歌哄白人小主人入睡的情景 ,揭 露和控诉了不公道的世界和不人道的种族歧视。
礁石 (1954年)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一个遭受风吹浪打的礁石形象 ,表达了对坚 忍、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 , 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篇目 内容赏析
启明星 (1956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 以及对那些在黑暗中坚守 岗位、 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的赞美。
鸽哨 (1956年) 这首诗通过写北方辽阔蔚蓝的晴空传来悠扬的鸽哨 ,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下雪的早晨 (1956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个小孩在夏日的树林里 快乐玩耍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七十年代
篇目 内容赏析
伞 (1978年)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 ,通过与伞的对话 ,展现了伞无私奉献的精 神 ,歌颂了为社会、 为他人作出贡献的人。
鱼化石 (1978年) 诗中鱼化石裹身岩层 ,重现天日 ,却没有了活力 。 由此引出诗人 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镜子 (1978年) 诗人表面上是写镜子 ,实际上是借镜子的形象赞扬像镜子一样正 直的人 ,讽刺生活中的种种不正直现象。
光的赞歌 (1978年) 这首诗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 ,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以及“像光一样坚强” 的社会正义。
篇目 内容赏析
盆景 (1979年) 这首诗通过对盆景形态及制作过程的描述 ,联想到那个动乱的年 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灵魂的扭曲 ,表达了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盼望 (1979年) 这首诗借两位海员的对话 ,歌颂了中国人民在惊涛骇浪中乐观向 上、勇敢向前的气概。
古罗马的大斗技 场(1979年) 这首诗描绘了古罗马大斗技场中奴隶们厮杀的血腥场面 ,并与看 台上贵族和人群的欢愉形成对比 ,揭露了奴隶社会阶级对立的残 酷和血腥 。 同时也警醒世人 ,要警惕那些保留了奴隶主思想的人。
虎斑贝 (1979年) 这首诗借虎斑贝历经风浪变得纯洁、美丽、坚硬的特点 ,歌颂了 纯洁、坚强和乐观的人格。
第1周(3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 .研读小组准备将艾青的诗分类汇编成一本题为《漂泊者的孤独》 的诗集 , 下列 诗歌符合要求的是( C )
①《芦笛》 ②《复活的土地》
③《大堰河——我的保姆》 ④《一个拿撒勒人的死》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20世纪30年代 ,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土地_ ”和“ 太_阳__ ” 。他的长诗 《向太阳》《火把》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 ,表达了
驱逐黑暗_、坚持斗争_、争取胜利_ 的美好愿望 ,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太阳与火把_ ” 的 歌手。
名篇赏析
(一)阅读下面诗歌节选 , 完成题目。
大堰河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 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 的石椅 ,/大堰河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3 .这节诗首尾两句运用了 __反复 _ 的修辞手法 ,渲染了诗人对大堰河的 _怀念_
之情。
4 .这节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有什么作用?
写了雪、坟墓、 瓦菲、石椅等意象 ,这些破败的意象给人忧伤的感觉 ,表达了“我” 对大堰河的愧疚之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 , 完成题目。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 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 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吗?/死? 不 ,不 , 我还活着——/请给我以 火 ,给我以火!
5 .20世纪30年代 ,艾青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除了“煤”外 ,还有哪些? (写出两个 即可)
示例: 土地、 火把(火焰)、河流、 黎明等。
6 .这首诗实质上所咏的不是煤而是人 ,请你简述作者借煤歌咏了人的什么精神。
歌咏了人不甘屈辱、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阅读下面诗歌节选 , 完成题目。
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 在封锁着中国呀 … …
7 .这首诗节选自《 __雪_落在_中_国_的_土地_上 _ 》 , 画线诗句借助 土地_(或雪)__ 这一意象 ,抒发了 诗人对苍老_、衰弱_,_ 正遭受苦难_的祖_国_的_悲悯_ 的情感。
8. 朗读以上诗句 ,你认为用以下哪种朗诵的情感基调最合适? ( B )
A .激昂振奋 B .深沉悲怆
C. 忧郁哀伤 D .感慨沉思
拓展探究
9 .新考法 跨学科在“我诵名著”活动中 , 晓雯选择的诵读篇目为《复活的土地》 选段 ,请你结合朗诵内容 ,建议背景主色调应该选什么颜色 。并说明理由。
A. 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
B. 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复活的土地(节选)
播种者啊/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 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 , 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 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选A 。 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 。理由:《复活的土地》反映了诗人对苦难大 地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斑驳暗沉的棕色可以象征大地的苦难和历史的厚重感。
第2周(4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 .如果以“希望与理想的追求”为主题重新编辑《艾青诗选》 , 下面艾青的诗作, 你认为哪三首最合适?请把序号填入括号 ( ②④⑥ )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火把》
③《镜子》 ④《黎明的通知》 ⑤《鱼化石》 ⑥《向太阳》
名篇赏析
(一)阅读艾青《刈草的孩子》 , 完成题目。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 ,弯曲着身子 , 忙乱着 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 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 ,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 …
2 .这首诗色彩辉映 , 画面唯美 , 明显地表现出“ _诗中有画_ ” 的特点 , 生动描绘 了 一个孩子在夕阳光辉照耀下挥动镰刀忙着割草_ 的情景 ,委婉表达了诗人
__对_遭_受_苦_难的_孩子_的 同_情 _ 的情感。
(二)阅读艾青《黎明的通知》(节选) , 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 ,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 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3 .根据提示赏析画线的诗句 :“东方”“海上”具体指出了“黎明”到来的
__方_位和_地_点__ ,而“汹涌着波涛”写出了“黎明”历经 艰难险阻_ 而来的情状 ,表达了 黎_明到来_的势不可挡__ 。
4 .请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内容 ,说说诗人想借“黎明”这一意象传达怎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心 ,对民族崛起、 光明未来的无限渴望。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 , 完成题目。
【甲】火把(节选)
“ 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把火把举起来/把火把举起来/把火把举起来/每个人都举 起火把来/一个火把接着一个火把/无数的火把跟着火把走
【乙】 向太阳(节选)
我奔驰/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燃灼着 我的肉体 ……/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5. 学校摄影社团准备将运动健儿的照片汇集成册 ,取名为“追光者” 。请你从上面 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作为相册的序言 ,并简述理由。
示例一: 我选择《火把》 。这首诗中“火把”象征着民众的力量和对光明的追求。
节选部分展现了民众团结一致、 前赴后继的壮观场景 ,作为序言能展现运动健儿们团 结拼搏、 渴望胜利的精神风貌 。 示例二: 我选择《向太阳》 。这首诗以太阳为意象,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节选部分描绘了在太阳下奔驰的 场景 ,与运动健儿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相一致。
6.诗歌朗诵会现场需要几张宣传海报 ,要求有“诗歌组合”与插图 。请从下面两个 组合中任选一组 ,结合诗歌内容 , 完成设计方案。
组合一:《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
组合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我爱这土地》
“我为‘诗歌组合 ’配插图”设计方案
诗歌内容 选择① 组合一__________
插图设计 插图主要事物(写出两个) :②__火把和太阳______ 插图主要色彩(写出一种) :③___红色_____
设计意图 ④__“太阳”_和 _“火把”_象征光明和美好未来,__而红色_表达了_诗_人_渴__ 望驱逐黑暗_、坚持斗争_、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_。____
(或 :①组合二 ②土地和雪 ③黑色 ④土地象征多灾多难、饱受侵略的祖国, 雪象征寒冷凄凉 , 用黑色来表达诗人对祖国遭受深重灾难的悲愤心情 。)
7. 晓雯为大家展示了《艾青诗选》 的书评 ,有的同学不太理解 ,请你结合名著内 容 ,任选一个角度为他们解读一下。
艾青的诗 ,好在那雄浑的力量 ,直截了当的语言 ,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示例一 :直截了当的语言 。艾青在诗中喜欢用呼告、 散文化、 口语化的语言来表 达浓烈的情思 。如《黎明的通知》 , 以“黎明” 的口吻 , 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 ,全诗 自由抒发 ,诗句仿佛从“黎明” 的胸臆中直接飘出 ,散而有致 ,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示例二 :强烈鲜明的意象 。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这两个意象凝 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太阳” 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 活的追求 ,如《向太阳》《火把》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 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 的歌手。
第3周(5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艾青诗选》 中《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诗人在经过 __巴西__ (国家名)时有 所感触而创作的一首速写式短诗 ,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诗人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不满和控诉(或 :对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
2 .“ 北方的晴天/辽阔的一片/我爱它的颜色/比海水更蓝” ,这些诗句出自艾青的 《 __鸽_哨__ 》 。这首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辽阔的北方晴天传来的悠扬的鸽哨, 表达了 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自 由的追求_____。
名篇赏析
3 .在艾青诗歌鉴赏会上 ,语文老师就《礁石》一诗与同学们展开讨论探究。 礁石
一个浪 ,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 散开 …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 …
老师: 阅读诗歌 ,首先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礁石》 中的“它” 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 。 同学们讨论一下它的内涵吧!
晓宇 :老师 , 我先说 。 我认为《礁石》 中“它”的形象是一个苦难者的形象 , 因为 “① 它_的脸_上_和_身_上/像刀砍过的一样_”__ 。
晓雯 :是的 ,但“它”又是一个② __坚强的革命者的形象 _ 。 因为“但它依然站在那 里/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 …”。
晓宇 :这个形象让我联想到历经磨难、 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老师: 同学们探讨得真好!《艾青诗选》 中有很多代表性的意象 ,你最有感触的 是哪一个意象? 能说出它的内涵吗? 要联系相关诗句哟!
晓雯 :③
我最有感触的一个意象是“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 ……”“土地”就是祖国的象征 ,诗人借“土地”表达出对祖国炙热的情感 ,深沉 真挚 ,令人感动。
4. 下面是晓雯阅读艾青的诗歌《启明星》 时做的一张阅读卡 ,请帮助她完成。 启明星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 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一九五六年八月
篇目 《 启明星 》
品味诗 歌语言 ①“你依然站在那儿” 中的“依然”写出了启明星驱逐黑暗的坚定决心。 (可从修辞、句式、词语等角度赏析)
把握诗 歌意象 ② “启明星”象征着人民中的先进知识分子 ,在黑暗中引导人民走向美 好未来 ,却不求回报。
体味诗 歌情感 ③ 寄托了诗人向往光明世界 ,不求回报的愿望。
拓展探究
5 .艾青诗歌中多次出现“雪”这一意象 ,请结合创作背景以及节选内容 ,分别说说 下列两首诗歌中“雪”的不同意蕴。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 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 , 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 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 …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
【乙】下雪的早晨(节选)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 ,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 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 ,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 花……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甲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诗中的“雪”给人们带来寒冷和饥饿 ,象征着当时中国人 民的艰难和苦难 。 乙诗写于新中国成立后 ,诗人由雪花联想到夏日晨光中玩耍的孩子, 诗中的“雪”寄寓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4周(70年代作品)
基础梳理
1. 下列诗歌写于诗人艾青“归来”后的是( D )
A.《我爱这土地》 B.《北方》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2. 1978年以后 ,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 歌特点的一项是( C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 ,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 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 深厚变得比较警策 ,充满哲思。
名篇赏析
3. 阅读艾青《盼望》一诗 ,根据学过的关于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 完成两则批注。
盼 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 …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 …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 , 上海
(1)批注一 :立象尽意 ,意随字出 。诗中借“ _洁 白的浪花(或_:浪花_)_ ”“ __喧哗的_铁链(或_:铁链_)_”等意象 ,表现了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2)批注二 :对立统一 ,揭示哲理 。诗中“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表达了
起点和终点 同样重要_;没有起点哪有终点_,没有终点何谓起点_ 的哲理。
4. 阅读艾青的《镜子》 , 完成题目。
镜 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 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 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这首诗选取镜子作为意象 ,请问它有哪些特点?
真实(真诚)、直率(不隐瞒缺点)。
(2)这首诗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 ,试作简要赏析。
示例 :这首诗描述了镜子的特征及其遭遇 ,通过镜像反观人生 ,讽刺了生活中种 种不正直的现象 ,赞扬了正直无私的宝贵品格。
5 .(攀枝花中考)如果以下这首诗入选了《中国故事》 中《致敬英雄》栏目 ,你作 为这个栏目的编辑 ,请你谈两条选用它的理由。

早上 , 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 ” /伞笑了 ,它说:/“我考虑的不 是这些 。”/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 ”/伞说:/“我想的是——/雨天 ,不让大家衣 服淋湿;/晴天 , 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
(摘编自《艾青诗选》)
①伞象征着时刻奉献的精神 ,符合栏目“致敬英雄” 的主题 。②运用拟人、 比喻等 手法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伞乐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③采用问答方式 ,层层推进 ,揭示 诗歌主题 。④灵活地运用句式 ,具有形式美 。(答出两点即可)
第5周(整本书阅读)
基础梳理
1 .(重庆江津区期中)请你结合《艾青诗选》 的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 , 写一段 推荐语 , 向同学推荐这部书 。 100字左右。
示例:《艾青诗选》是一部诗集 ,20世纪30年代 ,诗人以“土地”和“太阳”为意象, 寄托了对祖国深沉的爱 。 1978年以后 ,诗人以物象反观人生 , 多哲理诗 。艾青以画入 诗 ,诗意悠然 。希望你沉浸在艾青诗歌的国度 ,读诗 , 品画 , 入情。
名篇赏析
晓雯准备参加“诗意青春”诗歌朗诵会 。请阅读所选诗歌 ,帮助她完成任务。
青色的池沼
艾青
青色的池沼 ,/长满了马鬃草;/透明的水底 ,/映着流动的白云 … …
平静而清潋 ……/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 ,/坐在早晨的原野上。 当心啊——/脚蹄撩动着薄雾/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 … …
一九四〇年三月
2. 晓雯对这首诗进行了朗读设计 ,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第一节描绘了幽静的青色池沼 ,色彩明丽 , 画面静美 ,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气 来读。
B .“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妙用转行 , 朗读时可以稍作停顿 , 留下想象空 间。
C .“当心啊——”应该用低缓的语调来读 ,读出诗人的小心翼翼 ,担心马儿会惊扰 少女。
D .“栗红色的马”让清晨宁静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应重读“跳跃” ,读出生机、喜 悦。
3. 晓雯反复诵读这首诗后 ,理解仍有困难 ,请你写几条具体的阅读策略帮助她。
①把握诗歌的意象 ,如诗中“池沼”“马鬃草”“白云”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幽美的意境;
②品味凝练的语言 ,如“流动”二字写出了白云悠悠的情态 ,衬托出池沼的清澈、 平静;
③注意诗歌的形式 ,如“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运用转行的技巧 , 留有诗意 的空白 ,突出马的活跃。
拓展探究
九年级围绕《艾青诗选》开展“名著阅读闯关”活动 ,邀请大家参加。
4.【内容关】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 , 下面四首艾青不同 时期的代表作 , 哪一首更适合入选? ( C )
A.《刈草的孩子》 B.《鱼化石》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镜子》
5.【设计关】下图是《艾青诗选》 的封面 。 同学们想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封 面上再添加一些图画元素 ,你觉得可以添加些什么? 结合作品说说理由。
示例一: 用简笔画画出黑色土地的轮廓 。“土地”是艾青诗 歌的主要意象 ,黑色的土地 ,象征祖国母亲 , 以此为封面 ,可 以表现诗人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 ,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 识 。 示例二 :添加一轮红日 。“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 它象征着光明、希望、美好的生活 ,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 希望、美好生活热烈执着的追求。
(1)朗读体悟 。请从语速、重音的角度为画波浪线句子设计朗读 ,并说明理由。
语速要缓慢 ,“广大 , 阴暗 , 多变化”要重读 。理由 :突出秋天阴暗多变的特点。
(2)感悟画面 。擅长绘画的艾青 ,诗歌创作中表现出 “诗中有画” 的特点 ,请结合有 关诗句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泥黑、 阴暗、 浓黑、褐色”等多种晦暗的色调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 灰暗的秋季画面 ,“绿色”给画面增添了一点生机 ,给人带来希望 ,表现了诗人对光明、 希望的追求。
7.【创作关】本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请你依据《艾青诗选》 中《冬 天的池沼》 的句式续写一句。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_—_—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_白_的发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