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大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二)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 x ”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 x”这个节奏型。
4教学过程
(一),律动:学我做。
主要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用脚步感受3拍子。再通过律动对音乐有个熟悉和印象。
(二)听声、看大海油画,导入课题1、游戏:比比谁的耳朵最厉害
教师播放一段大海的声音,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大海)对了,今天你的耳朵最厉害!
【出示课题】导入这节课的主题——《大海》。【对于回答正确的孩子及时表扬】教师问学生: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2、教师播放介绍大海的一幅画,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奇。
师:老师带来了一幅画,看看画上的大海都有什么?(帆船、沙滩、蓝色的大海)
介绍画名及其作者。
师:油画家用色彩斑斓的颜色描绘他心中的大海,那音乐家又是用什么方式描述心中的大海呢?一起来欣赏一首音乐,要求听听这个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如果你听出来了就模仿着这个乐器演奏的姿势,看看这次谁的耳朵最厉害!【请出那个演奏很好的同学站起来带着同学们一起演奏】
师: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温柔、优美)
3、师:这么温柔优美要老师想到了一首诗,一起来听听诗里面是怎么描写大海的,把你听到最喜欢的那一句等下读给老师听。
师:这么美的诗句老师也想读一读。可是我读的和她读的不一样,听听什么不一样?【师按照3拍子节奏朗读引出歌曲是43拍的,能正确拍出3拍子的强弱规律】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拍三拍子,师读一句生读一句。【教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能模仿的读出歌词】
(二)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大海》视频,感受什么情绪?2.感受旋律线
师:看见视频中的大海美吗?想学唱这首歌吗?那今天大海请来了它的好朋友“帆船”,说要带领同学们去冲浪,体验一下大海的波浪。海浪高我们就高,低我们就低。【要学生感受旋律线的走向,进一步熟悉旋律】【出示旋律线卡片】
3.用U唱旋律
师:大海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海螺”,要同学们学着海螺的声音来唱歌。请同学来吹吹海螺是什么声音?发“U”音唱旋律。
4.加入歌词演唱。师纠正唱的不正确的句子。【最后一句的演唱要着重示范】出示“x. x”这个节奏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还有的附点节奏并感知附点节奏,并掌握附点节奏。模仿老师读的附点节奏,找出其他的并读一读。【要学生自己感知、模仿,通过模仿学会这个节奏型】5.全班齐唱
6.”F”力度记号,看看出现在哪里要这首歌能更好听。师范唱后找找看。【通过师演唱请学生认真听看看哪里唱的强】
7.用这样的力度全班唱一遍。8.跟着伴奏一起唱一遍。可以师生合作演唱。
(三)课堂拓展出示大海来的一封信,然后出示“海洋污染“的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的内容,想到的事物。最后教师总结: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热爱我们的海洋,热爱我们的地球,一起努力争当一名保护地球文明的小卫士!
课件11张PPT。大 海范唱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