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歌曲《欢乐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2、会唱歌曲《欢乐颂》
3、理解“┃
┃(反复记号)”、“⌒(连音线)”的用法。
能力目标:1、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2、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情感目标:1、明白歌曲所反映的意义是向往自由平等、团结友爱的生活;
2、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培养音乐兴趣,引导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对音乐家人格魅力的认识,帮助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表现音乐方面也具备了初级的感性经验和实践经验,但他们生性仍是好动,好奇心、表演欲还很强。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贝多芬的高尚品格;
2、歌曲的学习;
3、综合艺术表演。
教学难点:1、唱好连音记号里的音;
2、学生对人物极其音乐作品的理解要在创编舞蹈动作
的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4教学过程
(简要说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四个领域是即统一又独立,他们相互作用,又相辅相成。)
一、引子(情感体验)
1、欣赏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由老师即兴弹奏,学生可以跟随钢琴轻轻哼唱旋律,然后通过提问,引出音乐家——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欢乐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欣赏《欢乐颂》。(原唱)
3、出示课题。
二、第一主题——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1、导语:“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规则:听音乐(《欢乐颂》——由老师弹奏)传递盒子(该盒子里藏着关于贝多芬的4条信息),当音乐停下来时,盒子传到谁手里,就由谁来把盒子里的信息读给大家听(如此反复4次)。接着,老师再把这些信息分别展示在黑板上。]21教育网
板书:
2、师小结——强调贝多芬的品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
。
3、再次欣赏(播放录音带,中文范唱)
三、第二主题——学唱歌曲
【这里可以视为表现领域。表现又分为三个环节:识读乐谱、演唱和综合艺术表演——舞蹈】
出示歌谱,视唱旋律。
(要求:用“LU
”来哼唱旋律)(钢琴弹奏单旋律)
发现新知识点,认识重复记号和连音线。
按照记号要求,再次视唱旋律。
学习歌词。
朗读歌词。(讲解难懂的词:“圣殿”、“分歧”)
唱词。(钢琴伴奏)21cnjy.com
7、突破难点,反复唱。
8、进一步理解歌词。
导语:“从歌词里,你能感受到贝多芬的愿望是什么吗?他希望世界怎样,人民怎样?”
再次欣赏范唱。(播放录音)
10、学生自然地、有感情地完整唱。(钢琴伴奏)
师鼓励性点评:“这回,我能听出你们的想法跟贝多芬一样了。”
四、展开部——用舞蹈来表现音乐。
导语:大家除了用歌声来表现歌曲外,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
邀请部分学生出来表演。
谈谈舞蹈意图(师:“你们的舞蹈想表现什么?”生:“……团结”)。
创编舞蹈动作(师:“‘团结’除了用这个动作来表现之外,还能用别的什么动作来表现?”)。
自由表演(自由组合,五六人为一小组,表演时,要求把歌曲的内容体现出来,最后的造型一定要有意义)。
老师点评(略)。www.21-cn-jy.com
尾声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音乐家贝多芬和学唱了他的歌曲《欢乐颂》,同学们回去之后,可以唱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贝多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2·1·c·n·j·y
(伴着《欢乐颂》的音乐离开课室)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