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拓展训练末
·全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3
24
25
总分
等级
题号
1~20
21
22
分数
装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
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1949年10月1日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
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一盛大的庆祝活动缘于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大陆获得了完全的统一
C.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民真正成为土地主人
2.与表中此封家书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订
重日哥:
去年接到来信数份,悉知家中生活困难,上级为了照顾军属,特救济大米贰佰
斤…希兄收到后尚为伎(使)用,努力于生产…努力支援战争,争取模范军属。
弟在前方…保卫家和祖国。希接信后急迫回音。
弟重晚启
1951年6月5日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大跃进运动
3.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
个,修堤坝2.2万多座,
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
线
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A.为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B.存在工作过急过快问题
饮阳佩一床厂
C.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如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
识观察地图,下列关于该工业基地的解读说法错误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C.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D.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5.右面是某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该报纸发刊的时间应
该是(
A.1956年
B.1958年
C.1978年
D.2012年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6.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12月召开的那次重要会议的
记忆。会议之后,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主要是因为它指明(
A.扩大城市改革
B.向雷锋同志学习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全面恢复高考制度
7.邓小平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对“深圳敢闯”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先锋
B.深圳最早进行对外开放
C.深圳最先实行一国两制
D.深圳彻底否定计划经济
8.1992年,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城市粮、油及副食的补贴;逐步停止了福利分房,实行住房
商品化;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替代了“公费医疗”;取消了教育基本由国家
包下来,允许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这些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构建先进义务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C.提升全民身体健康素质
D.消除贫困,实现同步富裕
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
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报告中这段话是针对我国某一方面工作做
出了精心的部署。“某一方面”指的是()
A.传统历史文化
B.国际关系
C.医疗卫生体系
D.党的建设
10.195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主张少数民族地
区除编写本民族语言教材和民族学校汉语教材外,应该采用或翻译全国通用教科书,并
且可以根据各民族区域特色,编写补充教材和乡土教材。这一政策旨在(
)
A.贯彻民族区域自治
B.巩固边疆地区防卫
C.促进经济开发建设
D.更好推进改革开放
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
的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C.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D.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2.2022年8月,有厦门知名台商表示:厦门的地铁、高铁如果延伸到金门地区,
就能实现
20分钟从厦门到金门,40分钟从金门到台湾岛,往返只需两个小时的“一日生活圈”。
这样的“一日生活圈”不只是金门同胞的盼望,更是大部分台湾岛内民众的需求。由此
可见(
)
A.两岸生活娱乐方式丰富多样
B.台湾地区的交通建设十分落后
C.“一国两制”深受两岸人民欢迎
D.设施联通利于促进民心相通
13.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
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我国承担这一使命的军
种是(
A.火箭军
B.潜艇部队
C.海军航空兵
D.空军飞行部队
14.对中国而言,与日本建交进一步巩固了大国地位,在国际社会上使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广
泛共识,有效地遏制了意图分裂台湾的势力;对日本来说,与中国建交为其提供了广阔
市场,也为日本提供了正视反省历史、重新选择出发的机会。这说明中日建交(
A.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B.符合中日两国各自利益
C.影响国际局势的走向
D.推动了中美两国建交
八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