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10:1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A;解析: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人民成为国
家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与题干描述一致,对应
选项 A
2. B;解析:歌词“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出自《中国人民志
愿军战歌》,体现激昂豪迈的情绪,对应选项 B
3. 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对内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农业合
作化、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改造内容,颁布宪法是 1954 年,对应选项 A
4. C;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大分别确立了政治
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对应选项 C
5. C;解析:农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分别是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对应选项 C
6. D;解析: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是对这一时期的评价,A、B、C是史实,对应选项 D
7. D;解析:“改革新潮催骏马”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新
气象,A是新中国成立,B 是一五计划,C是大跃进,对应选项 D
8. 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统
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A是 1950-1952 年,B是 1958 年,C是 1953-1956
年,对应选项 D
9. B;解析:1992 年开放的内地省会城市包括昆明,深圳是经济特区,
上海、天津是沿海开放城市,对应选项 B
10. C;解析:邓小平领导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推动改革开
放、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应选项 C
11. B;解析:材料强调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明中国现代
化建设助力世界经济发展,A“已实现”错误,C“最快”未体现,D“第
一大”错误,对应选项 B
12. D;解析:材料描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长远意义,属于其影响,A、
B、C未体现,对应选项 D
13. D;解析:云南省扶持少数民族文化项目,体现重视少数民族文化
的保护与发展,A、B、C与材料无关,对应选项 D
14. B;解析:邓小平强调国家发展和兴旺是香港问题谈成的原因,即
综合国力增强,A、C、D是因素但非重要原因,对应选项 B
15. B;解析:歌曲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和港澳,反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一,A、C、D 与歌曲主题不符,对应选项 B
16. D;解析:《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A 与香港
无关,B“三通”实现于 2008 年,C“三不”政策调整在 20世纪 80 年
代,对应选项 D
17. A;解析:表格内容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习马会晤,体现中国人民
维护祖国统一的不懈努力,B、C、D与表格主题无关,对应选项 A
18. A;解析:坦克、辽宁舰、歼-20、核潜艇分别属于陆、海、空、海
军装备,主题是陆海空钢铁长城,B、C、D片面,对应选项 A
19. C;解析:国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科技强军,依靠先进科学技术,
A、B、D非重要途径,对应选项 C
20. B;解析:1972 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标志关系开始正常化,A、
C是近代史实,D 是正式建交,对应选项 B
21. D;解析:中国愿与各国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体现推进与各国
合作发展战略,A、B、C与材料无关,对应选项 D
22. A;解析:各板块均涉及神舟系列飞船,主题是飞天之梦,B、C、D
与材料不符,对应选项 A
23. B;解析:材料体现 AI、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创新,A“遥遥领
先”错误,C、D 与材料无关,对应选项 B
24. C;解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体现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A、B、D 与材料无关,对应选项 C
25. B;解析:攻略中高铁、地铁、共享单车、顺风快车体现交通发展
和出行方式多样,A、C、D 非核心体现,对应选项 B
26.(1)图 1:抗美援朝;图 2:第一个五年计划;图 3:农业合作化运
动;图 4: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根据宣传画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
判断对应的历史事件
(2)变化:从戏剧化、刻板化的政治宣传形象变为真实、关注现实生
活的商业形象;原因: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向经济建设,思想解放,艺
术更贴近生活;解析:根据材料二概括变化,结合改革开放背景分析原

(3)宣传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能印证历史事件,为研究社会生
活、思想观念等提供直观史料;解析:从宣传画的时代性和史料价值角
度回答
27.(1)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凭票供应;解析:粮油供应证、票
证反映当时物资短缺,需计划供应
(2)弊端: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积极性受压抑,经济失去活力;中
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解析:根据材料二指出弊端,结合所学回答城
市改革中心环节
(3)巨变:从渔村变为繁华城区,交通和生活设施改善;原因:1990
年浦东开发开放;解析:根据材料三概括巨变,结合所学指出原因
(4)改革为开放提供动力,开放促进改革深化,两者相互促进;解析:
从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角度回答
28.(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就:与苏联等十几个
国家建交(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解析:根据所学回答新中国
外交政策及初期成就
(2)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亚非拉国家的支持;解
析:根据材料二判断成就,从“支持中国的亚非拉国家代表”得出原因
(3)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
济发展;解析:结合材料三概括意义,避免照抄原文
(4)课堂笔记、文献摘录、新闻搜集、实物观察、口述访谈等;解析:
结合材料归纳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
29.(1)袁隆平;贡献: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众
多人的温饱问题;解析:根据所学回答袁隆平和其贡献
(2)观点:时代楷模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论述:钱学森回国参与“两
弹一星”研制,奠定我国国防科技基础;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灾害,
改变贫困面貌;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全球抗疟作出贡献;袁隆平培育
杂交水稻,保障粮食安全。这些时代楷模以自身行动推动国家在科技、
民生等领域进步,彰显奉献精神,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解析:观点
明确,结合材料中人物事迹论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