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三中2024一2025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题
历史
时间:70分钟
总分:75分
第丨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
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
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我们的先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
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凿()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中央权力的集中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2武则天统治时期,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之称,也为
唐玄宗统治时期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材料意在强调武则天的统治()
A.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3,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有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之店;胜业
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手工技术发达
4.宋初统治者惩戒晚唐五代的教训,“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成效堪称卓著;但也导
致“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材料中的“旧弊”与“新弊”分别指的是()
A.外重内轻、安史之乱
B.重文轻武、军队庞大
C.丞相专权、特务统治
D.藩镇割据、积贫积弱
5.某同学利用DeepSeek(Al人工智能)查阅历史信息,其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宋神宗、募
役法、方田均税法”。DeepSeek最有可能显示出的结果是()
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王安石变法D.郾城大捷
6.英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和岳飞的事迹广为流传而为人们所
称颂,以下选项符合此观点的是()
A,是抗击金军的民族英雄
B,都反抗元朝的民族压迫
C.率军抗争并完成了统一
D.进行了不屈的正义斗争
7.右图展现的是北宋时期的时局状况。它反映出辽、北宋、西夏
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分裂走向统一
C.地方战乱频繁D.南北政权对峙
8.宋朝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在临安买了一箱哥窑冰裂纹瓷器,
由于生意繁忙,自己不能
脱身,于是将瓷器托运到泉州。他的家人误以为这是劣质瓷器,找到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
构咨询。这个机构是()
A.宣政院B.市舶司C.巡检司
D.军机处
9.中国历代重视历法。在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
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元朝科学家郭
守敬在元初编成新的历法《授时历》。这些成就()
A.有利于农业生产B.促进了民族融合C.推动了文化传播D,强化了中央集权
10.《明史》载:(张居正改革前)嘉靖朝“士大夫奔竞贿赂,恬不为异”,科道官“多徇私劾
奏”。材料反映出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是()
A.吏治腐败
B.机构臃肿
C.科举停废
D.武将干政
11清朝中期以后,安徽的茶叶并非就近沿长江到宁波等地出口,而是要走江西境内的赣江
往南再越过大庾岭来到广州出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海上丝路的开通B.徽商群体的出现C.闭关政策的实行D.南方人口的增长
12.清雍正年间《永禁机匠叫歇碑》中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
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一碑刻说明()
A.清朝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B.人身依附关系十分紧密
C.成熟手工工场已经出现
D.当时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1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郑和
下西洋获得一种高级青花料,提高了青花瓷生产水平。景德镇产出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材料反映出明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A.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中外之间的经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