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
领会党的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地探访和史料研读,归纳二七大罢工的时代背景;
2. 通过分析搜集的图文资料,梳理二七大罢工的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
3.通过整理“二七”工人大罢工中先锋模范的事迹,培养秉承“二七精神”,努力报效祖国的道德情操。
目 录
青春的呐喊
年轻的政党
青年的精神
一、
二、
三、
时代风云 时空定位
1915
1917
1921
1922
1923
1924
新文化运动兴起
俄国十月革命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二七大罢工
国民党一大
五四运动
1919
自主探究1:
1919年,一场青春的呐喊
走西方的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兴起的“公理战胜强权”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在广大知识界、进步舆论特别是青年学生当中,引起了改变国家屈辱地位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对各国能够在和会上主持正义寄予了过多的希望。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根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前青年学生对待欧美的态度?
希望借助欧美国家的帮助来改变中国的国家命运。
一、青春的呐喊
一、青春的呐喊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
正义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取消二十一条;
3、收回德国在山东特权。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
请问: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当时中国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弱国无外交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1
国际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国内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成长壮大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阶级
一、青春的呐喊
走西方的路
导火线:
1.背景: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第一阶段5月4日 第二阶段6月5日起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阶级
罢课、示威游行
罢课、罢工、罢市
学生被捕
释放、罢免、拒签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2.过程:
一、青春的呐喊
走西方的路
一、五四爱国运动概况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自罢市以来,路上乞丐,几不见其踪迹。……乞丐之首领,六日曾有通告,不准在路行丐,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其业扒手掏摸者,亦各有首领,与丐首下同一之通告,戒令罢市期内,不许行偷。故六日以来,市上绝无失窃之事。”
——《五四爱国运动》(下)第191页
一、青春的呐喊
走西方的路
3.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摘自《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单击添加标题
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祖国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节选
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 ——“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
自主探究2:
提示:(1)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1921年,一个年轻政党的诞生
二、年轻的政党
(二)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1921年7月23日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等正式代表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李达
包惠僧
上海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走俄国的路
二、年轻的政党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专政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中共“一大”的内容:
走俄国的路
1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三)意义:
思考:《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的革命目标是否符合国情?有何局限性?
学系列讲话
1922年(7月16-23日)中共二大
整理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家帝国主义压迫。
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的策略: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
中共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迈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步;策略: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
思考:中共对革命对象的认识有什么变化?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策略?
二、年轻的政党
1923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
“二七”大罢工始末
1923.2.1,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1923.2.7,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发生
纪念塔的由来
资料来源于:二七纪念馆内陈列图片
“二七”英烈
坚定信仰、忠诚为民、勇于斗争、勇于担当…… 1 ——“二七精神”内涵
1923年(6月12-20日)中共三大
二、年轻的政党
大会总结中共二大以来的工作情况,特别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着重阐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必要性。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年,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11111
11111
11111
三、青年的精神
拼搏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
谢谢参与活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