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
2、巩固“我的小音库”中存入的“do”、“re”、“mi”、“sol”、“la”五个音,将唱名当歌词演唱,逐步建立唱名和简谱的关联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通过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学习,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音乐,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21教育网
4、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能自编律动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朴实、简洁的歌词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剽悍的气质,四个方整的乐句与歌词风格统一,有一种亲切感,向人们诉说着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日夜着巡逻、守护山林,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精神。2·1·c·n·j·y
3
1、教学重点:结合歌曲,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
2、教学难点:用律动表现歌曲乐句变化和力度变化。
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听音乐骑着马儿进课室。
用《勇敢的鄂伦春》作为背景音乐,展示森林的画面。初步感受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节奏和旋律。
2、发声练习。
用“动物”发声练习练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为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做铺垫。并在练声时加入强弱变化,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力度变化。强调练声的姿势,并用钢琴带动学生练声,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钢琴的声音,唱准每一个音。
二、学习新课
1、欣赏《勇敢的鄂伦春》视频
2、简介鄂伦春族的服装和生活习俗。
鄂伦春人住在兴安岭,他们身穿皮袍,脚穿皮靴,头上还戴着狍头皮帽。狍头皮帽是鄂伦春族特有的帽子。从前,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通过捕捉猎物来养活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而现在鄂伦春人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
3、用手号视唱歌谱。
学生边打手号边唱歌曲,老师用钢琴伴奏引导音准。
4、欣赏《勇敢的鄂伦春》,轻声跟唱。
5、读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6、学唱歌曲。
7、找力度记号。
老师范唱,学生思考老师演唱时音乐出现了什么变化?引出渐强、渐弱以及强弱记号。并用拍手体会渐强、渐弱的变化。21cnjy.com
8、演唱歌曲,注意强弱变化及情感的处理,同时注意。
师: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9、律动,根据歌词创编律动并分组表演。
师:看了幻灯片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鄂伦春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你想不想像他们那样,也骑上高头大马,神气巡逻呢?下面老师就教大家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鄂伦春人。1.学习单一动作(1)1-2小节双手手心向上慢慢抬起,表现兴安岭的高。3-4小节双手手心向外慢慢打开,表现兴安岭的广阔。5-8小节甩动胳膊踏步走,春字的时候右手握拳曲肘向下顿一下,表现强壮勇敢。9-10小节做骑马状,跺脚跟。11-12小节做握枪状,跺脚跟。13-16小节甩动胳膊踏步走,护呀护山林时右手放到上额处做瞭望状,左手手心朝下稍微打开,重心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从左看到右,重心转移至左腿。21·cn·jy·com
(2)配合音乐完整地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三、拓展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声音呢?(用碰钟表现马脖子上的铃铛声,用响板表现马蹄的声音)碰钟X—|X—|响板0XX|0XX|(1)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敲碰钟,一组敲响板。(2)分练后合奏。(3)为歌曲伴奏。www.21-cn-jy.com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