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课件(共36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课件(共36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班会
更新时间 2025-07-07 11: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防范灾害 守护生命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
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2025年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目录
2
3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
4
1
地震发生的原因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5
防灾减灾学校行动倡议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
1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
1、防灾减灾日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纪念这场灾难中的遇难者,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国自2009年起,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
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化: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使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促进防灾减灾体系的完善。
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地震发生的原因
1、板块运动
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拉伸或俯冲,当板块边界积累的应力超过岩石承受能力时,岩石会突然断裂或错动,释放能量,引发地震。
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质构造活动
地壳中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在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和位移,断层两侧岩石长期受力后突然错动,或褶皱岩石受挤压变形,都会释放能量,导致地震。
地震发生的原因
3、地应力积累与释放
地球内部岩石处于应力场中,由于板块运动、热量对流等因素,地应力不断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极限,岩石破裂或变形,释放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发生的原因
4、人类活动影响
某些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水、地下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会改变地下岩石的应力状态。这些活动可能使局部地区应力集中,降低岩石强度,从而诱发地震。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3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1、保持冷静
不要慌张:地震过后,可能会出现混乱和恐慌,但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判断情况。
避免盲目行动:不要盲目乱跑,避免因慌乱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2、检查自身和周围环境
检查自身伤势:地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先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如果受伤,尽量简单处理伤口,比如止血、包扎等。
观察周围环境:检查房屋是否受损,注意是否有倒塌的危险,避开不稳定的建筑结构和掉落的物品。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3、自救措施
被困时保持体力:如果被困在废墟中,不要大声呼喊,尽量保存体力。可以用敲击物体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寻找安全空间:如果在室内,尽量靠近承重墙或坚固的家具,避免靠近玻璃窗和外墙。如果在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4、注意安全
防范余震:地震后可能会有余震,余震的威力也可能很大,所以要随时保持警惕,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避免火灾等次生灾害:地震可能引发火灾、煤气泄漏等次生灾害,要检查家中的火源、煤气阀门是否关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5、寻求救援和配合救援
及时报警:如果情况严重,及时拨打救援电话(如110、119、120等),告知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配合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到达后,听从他们的指挥,提供自己和周围人的信息,协助救援工作。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4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1、火灾逃生技巧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有毒烟雾。选择安全通道逃生,切勿乘坐电梯。如果无法逃离,封闭门窗缝隙,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2、洪水防范措施
关注洪水预警,提前转移到高地或安全区域。准备好救生衣、手电筒、哨子等应急物品。洪水来临时,避免涉水行走,防止触电和溺水。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4、 台风防护要点
台风来临前,加固门窗,清理阳台杂物。避免外出,远离广告牌、树木等易倒物。室内关闭电源,避免触电。台风过后,注意积水和塌方危险。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5、暴雨应对方法
暴雨时,避免在低洼地区停留,远离积水深的路段。如遇积水,试探前行,防止陷入漩涡或被冲走。暴雨后,注意检查房屋和周边环境,防止次生灾害。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6、 泥石流逃生
泥石流发生时,迅速向两侧山坡逃生,避免顺沟方向奔跑。注意观察地形,选择高处躲避。逃生时尽量避开树木和电线杆,防止被砸伤。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7、 雷电防护
雷雨天气避免在空旷地带停留,远离大树、电线杆等高耸物体。在室内关闭门窗,拔掉电器插头,避免使用电话和淋浴。如在户外,蹲下双脚并拢,降低身体高度。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8、急救基本技能
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遇到受伤人员,先判断伤情,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为救援争取时间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2、火灾: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避免乘坐电梯。
3、台风:提前加固门窗,避免外出,注意防范强风和暴雨。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4、洪水:提前转移到高地,避免在低洼地区停留,注意防范洪水引发的泥石流。
5、泥石流:提前撤离危险区域,避免在沟谷停留,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高地逃生。
防灾减灾技能教学
6、干旱:节约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采取抗旱措施。
防灾减灾学校行动倡议
5
防灾减灾学校行动倡议

1、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防灾减灾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及应对方法。通过课堂学习、专题讲座、应急演练等形式,提升自身的防灾减灾知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遇灾不慌。
防灾减灾学校行动倡议

2、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熟悉校园内的应急疏散路线和安全场所位置,牢记各类灾害的避险方法,如地震时就近躲避、火灾时低姿逃生等。积极参加应急演练,熟练掌握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方法,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防灾减灾学校行动倡议

3、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触碰电器设备,避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注意观察校园内的安全警示标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老师或学校相关部门报告,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环境。
防灾减灾学校行动倡议

4、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宣传
将所学的防灾减灾知识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通过制作手抄报、开展主题班会、组织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5、保持冷静,团结互助
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行动,避免因慌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安全的情况下,伸出援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和老师,共同度过难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