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11: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如图中的四种工具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刻度尺B.螺旋测微器
C. 游标卡尺 D.日晷
2.下列物体的高度最接近5cm的是(  )
A.教室的门 B.5号电池 C.笔筒 D.矿泉水瓶
3.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需要测量窗框的尺寸,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选用分度值是,量程是的直尺
B. 选用分度值是,量程是的皮卷尺
C. 选用分度值是,量程是的钢卷尺
D. 选用分度值为,量程是的游标卡尺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 cm=12.56 cm×10﹣2=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刻度尺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B. 同一把刻度尺夏天和冬天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一定一样大
C. 用皮尺测量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会使测量值偏大
D. 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若“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测量结果会偏大
6.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
B.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
C. 初中学生步行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
D. 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
7.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较小的错误
B.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多次测量可以减小所有情形的误差
8.不正确坐姿可能会造成近视眼或颈椎病,正确的坐姿、拿笔姿势要求“一尺一寸一拳头”,即眼离书本一尺远,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远,胸离书桌一拳远,如图所示。关于“眼离书本一尺远”的估算最合理的是( )
A. 约 B. 约 C. 约 D. 约
9.用有一定厚度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某同学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得的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D.无影响
二、非选择题
11.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或数字。
(1)铅笔芯直径约为1 ;
(2)大拇指宽度约为1 ;
(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
(4)某个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 。
(5)一节课的时间为,合 。
(6)正常成年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9 。
1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甲和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较精确的测量结果为__。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__。
13.小华用刻度尺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14.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5.73cm、5.93cm和5.74cm,其中明显有错的一个数据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该方法采用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15.如图所示,是实验课中三位同学测量长度时的操作情形或结果。每图中存在的问题是:
A ;
B ;
C 。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
ABC.刻度尺、螺旋测微仪和游标卡尺均是常见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故ABC不符合题意;
D.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来测定时间的仪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详解】A.教室的门高约2m,即200cm,故A不符合题意;
B.5号电池的高度接近5cm,故B符合题意;
C.笔筒的高度大约15cm,故C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瓶的高度大约是25cm,故D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详解】分度值是,大小合适,但的量程偏小,故不符合题意;分度值是,量程是的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都明显偏大,不适合用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故不符合题意;分度值是,量程是的钢卷尺可以用来测窗框的尺寸,故符合题意;分度值为,量程是的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和量程都偏小,所以不适合用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4.【答案】D
【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详解】A.“12.56÷10-2m”≠0.125m,此选项错误;
B.“12.56 cm×10-2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C.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D.12.56cm≠“12.56×10-2cm”,此选项错误。
5.【答案】A
【详解】一刻度尺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相同长度的位置该刻度尺的数值更大,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故正确;有些材质的刻度尺热胀冷缩的程度比较明显,则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会有差别,故错误;用皮尺测量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刻度间隔会变大,所以会使测量值偏小,故错误;“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不确定“0”刻度线是在课本一端的内侧还是外侧,所以不能确定测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故错误。故选。
6.【答案】B
【详解】一般纸张的厚度约为,故错误;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所以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故正确;初中生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步行需要的时间约为,故错误;中学生伸开手掌,手腕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为,钢笔的长度略小于,在左右,故错误。
7.【答案】C
【详解】A.误差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也不是较小的错误,故A错误;
BC.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可能绝对避免的,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以消除误差,故B错误,C正确;
D.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某些特定的情况,多次测量可能会增加误差。故D错误。
8.【答案】C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一尺约为,故最合理。
【一题多解】
此题也可根据人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测。
9.【答案】B
【详解】图中木块的一端没有与刻度尺有刻度的部分对齐,故错误;图中刻度尺放置正确,刻度紧贴木块,故正确;图中由于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木块,故错误;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故错误。故选。
10.【答案】B
【详解】用拉的太紧的软尺测量物体长度,软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
11.【答案】(1)
(2) 0.01
(3)
(4) 80
(5) 2 400
(6)
【解析】
(1) 铅笔芯直径为;
(2) 大拇指宽度约为;
(3)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为;
(4) 某个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
(5) ,;
(6) 正常成年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12.【答案】2.80; 140
【详解】由图1知道,甲刻度尺上之间有2个小格,分度值为;乙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故乙更精确,物体左端与乙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长度。图2中秒表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小表盘的指针在到之间,且偏向“2”,因此大表盘的读数为,所以秒表的读数为。
13.【答案】17.57;
【详解】5次测量中,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数据,应舍去;将4次正确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得到铅笔的长度为;因为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4.【答案】5.93cm;5.7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详解】其中数据5.93cm与其他数据明显偏差较大,数据错误,舍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物体长度为
15.【答案】 刻度尺有刻度的边与被测边不平行 ; 视线没正对刻度线 ; 没有估读
【详解】
[1]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边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所以图A中的问题是:刻度尺有刻度的边与被测边不平行。
[2]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所以图B中的问题是:视线没正对刻度线。
[3]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图C中的问题是:没有估读。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