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 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 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22:23:32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B A C AD BC AC
1.A
【详解】矢量是有大小和方向,满足矢量运算定则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时间、路程和质量均是标量。
故选A。
2.D
【详解】AB.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篮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AB错误;
CD.篮球加速度的大小为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两个力合力最大值为
Fmax = 6 N + 8 N = 14 N
最小值为
Fmin = 8 N 6 N = 2 N
可知合力不可能为16 N。
故选D。
4.C
【详解】A.在0~6s内,两辆摩托车的速度均为正值,可知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
B.由图可知,5s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选项B错误;
C.因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
可知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
D.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在0~6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选项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鱼在水中沿图示虚线斜向上匀加速游动的过程中,鱼受的合外力方向沿虚线斜向上,鱼受重力竖直向下,则水对鱼的作用力F方向可能是B所示。
故选B。
6.A
【详解】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对空间站分析可知
F=Ma
对整体分析可知
F推=(M+m)a
解得
故选C。
8.AD
【详解】体重计的示数大于自己的实际体重,说明发生了超重现象,则电梯的加速度向上,则电梯可能加速上升或者减速下降。
故选AD。
9.BC
【详解】AB.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
选项B正确,A错误;
CD.若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可知石块落到井底的时间小于3.0s,则估算结果偏大,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0.AC
【详解】如图所示,对O点受力分析可知,绳OA的拉力F1和绳OB的拉力F2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则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绳OA的拉力大小F1先减小后增加,绳OB的拉力大小F2逐渐减小。
故选AC。
11.(1)B
(2)AD
(3)C
(4)3
【详解】(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2)A.实验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平行于木板,选项A正确;
B.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大小要适当,并非越大越好,选项B错误;
C.实验中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要适当,不一定要相等,选项C错误;
D.在同一组实验中,为保证等效性,则分别用两个力和一个力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应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AD。
(3)图中的F1、F2和F'都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得到的;而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的F1和F2的合力。
故选C。
(4)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用手拉住一条细绳,用弹簧秤拉住另一条细绳,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其结点达到某一点O,记下位置O和弹簧秤示数F1和两个拉力的方向;交换弹簧秤和手所拉细绳的位置,再次将结点拉至O点,使两力的方向与原来两力方向相同,并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2;最后再用这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O点,并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的大小及方向;所以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
12. C 1.25
【详解】(1)此实验中要测量动摩擦因数,故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必要的步骤为C;(2)根据加速度为(3)根据牛顿定律可得:,解得
13.(1)2.0m/s2;(2)20m/s;(3)见解析
【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解得
a=2.0m/s2
(2)由运动学公式v=at解得
v=20m/s
(3)某一时刻撤去外力F后,物体将以撤去外力F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因:撤去外力F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一直运动下去。
14.(1)10s
(2)20m/s
【详解】(1)令,,,小汽车经历时间t追上大客车,则有
舍去方程解的负值,解得
(2)追上时小汽车的速度
结合上述解得
15.(1)
(2)
(3)
【详解】(1)物体竖直方向受力平衡,设地面对物体支持力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解得
(2)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3)物体在前2.0s内的位移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卷
高一物理答题卡
座位号
单项选择题:(选出每题仅有的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出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6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三、实验题:(每题空3分,共21分)
11. (1) (2) (3) (4)
12. (1) (2) (3)
四、 解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和步骤,11+10+12=33分)
13.(11分)
14.(10分)
15. (12分)
F
7WWWWWWWWWWWWWWWWWWWWVWWV
F
-10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卷
高一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把选定的答案填到答题卡中)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2.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篮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为0.1s,在该撞击过程中(  )
A.篮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m/s B.篮球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篮球加速度的大小为 D.篮球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物体受到F1、F2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已知F1 = 6 N,F2 = 8 N。若仅改变F1、F2的夹角,则它们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2 N B.10 N C.14 N D.16 N
4.甲、乙两辆摩托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行驶,以向东为正方向,两辆摩托车的图像如图所示。在0~6s内,由图可知(  )
A.两辆摩托车运动方向相反
B.5s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C.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
5.鱼在水中沿图示虚线斜向上匀加速游动的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F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物体重G=5 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则AO绳和BO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5 N B.5 N 5 N
C.5 N D.10 N
7.如图所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力作用下一起向前运动。飞船和空间站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飞船和空间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则推力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每题6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请把选定的答案填到答题卡中)
8.为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观察示数变化。在电梯运行的某阶段,他发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自己的实际体重,则电梯的运动过程可能是(  )
A.电梯加速上升 B.电梯加速下降 C.电梯减速上升 D.电梯减速下降
9.某同学为了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3.0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30.0m
B.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45.0m
C.若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则估算结果偏大
D.若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则估算结果偏小
10.如图所示,一灯笼悬挂于两墙壁之间,绳OA水平。若适当将绳OA延长,仅使悬挂点A向上移动,以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绳OA的拉力大小F1和绳OB的拉力大小F2的变化可能是(  )
A.F1先减小后增大 B.F1逐渐增大
C.F2逐渐减小 D.F2逐渐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7x3=21分)
11.“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模型法
(2)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平行于木板
B.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夹角越大越好
C.实验中应保证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
D.在同一组实验中,分别用两个力和一个力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应相同
(3)某次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在、、F、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得到的是________。
A. B. C.F D.
(4)若仅有一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 (选填“2”、“3”或“4”)次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O点。
12.如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物块质量M=500g、重物质量m=200g;
B.调整长木板上的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C.调整长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
D.打开电源,让物块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E.多次重复步骤(D),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
F.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到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步骤是 ;
(2)某纸带如图所示,各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物块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实验原理,动摩擦因数μ= (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四、解答题:(写上必要的文字,按步骤列出方程求解,)
13.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4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
(2)求物体在t=10s时速度v的大小;
(3)若某一时刻撤去外力F后物体将如何运动,为什么?
14.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小汽车前方20m处有一辆大客车正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小汽车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求:
(1)小汽车何时追上大客车?
(2)追上时小汽车的速度有多大?
15.如图所示,一质量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3)物体在前2.0s内运动位移的大小x。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