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泉港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泉港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11:30:35

文档简介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题时请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
认真作答,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回了被洋人控制近百年的海
关,制定了符合国计民生的税则和税率。图 1旨在表明
新中国的成立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确立了民主协商制度
C.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图 1
D.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主权完整
2.河南烈士孙占元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的腿被打断后仍用机枪掩护战友完成爆破
任务;弹药用尽后,他解下敌军尸体上的手榴弹投向敌群。从他的事迹中,能感受
到的抗美援朝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C.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D.积极创新、探索科学
3.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使全国约 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 7亿亩土地
和大量的农具、房屋等生产资料。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变革。材料
中的社会变革是指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大生产运动
B.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C.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责任制
4.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你作为新闻发
言人,可以发言的内容是
A.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解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汇报“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的实施情况
D.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重要意义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1 页 共 8 页
5.表 1 为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表 1
A.均衡发展农轻重各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图 2 为油画《1959——大庆石油会战》,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图 2
A.展现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B.强调人民公社的战略地位
C.表明民众对志愿军的支持 D.宣传一五计划的发展成就
7.新华社 2000 年发表的《时事资料手册》中有“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的大幅照片,
其中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人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杰出人物,代表
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个“时代”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8.“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
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
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B.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落后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意义 D.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9.英国学者作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 1978 年,是 20 世纪最重要
的事件之一……它不仅开启了中国的转型之路,也是世界变革的开端。”据此,中
国的转型之路开始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1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句“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反映的是
A.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
11.口号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以下口号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C.“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D.“普及人民教育,为生产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12.1978 年,政府留给国有企业的利润比例仅有 3.7%;到 1987 年,政府留给国有企
业的利润比例增长到 40%,这一变化有利于
A.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B.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13.图 3、图 4是上海在不同时期发行的粮票与股票。由此可见,这种变化
图 3 图 4
A.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突破 B.反映了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推广
C.反映了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D.彰显了边陲小镇蜕变为经济特区
14.1980 年,中国南方某地被划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实行特殊政策吸引外资和
技术,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此“试验田”是
A.上海浦东新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深圳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城市
15.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
广州等 14 个沿海城市。这说明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
B.改革开放呈现出“点线面体”的格局
C.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
16.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以下四个金句,其中出自图 5所示书
籍的是
A.“枪杆子里出政权” B.“实现祖国统一”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全面从严治党”
图 5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3 页 共 8 页
17.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中共十八大将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六大”上将“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8.据《北京日报》报道,2024 年同比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 浓度下降 2.7%,
优良天数提高 1.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下降 0.7%。这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A.科技创新取得巨大突破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环境治理效果领先世界 D.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19.党中央在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战,“大网电”点亮了帕米尔高原上的峡谷村庄;
5G 网络信号覆盖云南独龙江乡大山深处;鄂伦春族走出“高寒禁区”看病不愁。
材料说明国家
A.推动各族共同繁荣发展 B.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尊重各族的风俗和习惯 D.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20.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
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
和平统一进程。”材料中的“基础”是
A.“国共合作” B.“八项主张” C.“九二共识” D.两岸“三通”
21.《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
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表明
A.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任何挑衅 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C.台湾地区民众胸怀民族大义 D.两岸交流往来受国际局势影响
22.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
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
发展良好态势。香港、澳门发展的这一良好态势得益于
A.“九二共识” B.“一国两制” C.“八项主张” D.两岸“三通”
23.2024年 5月 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 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
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
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
射和阻拦装置。材料说明我国海军
A.是保卫领空的钢铁战士
B.现代化水平有明显提高
C.是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实战化训练在不断加强
图 6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4 页 共 8 页
24.图 7 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是
图 7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1955 年 4 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周总理作为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精
彩的发言让他被誉为“带来和平的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周总
理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互不干涉 D.求同存异
26.表 2 内容反映了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签署部分国际条约数量(表 2)
经济贸易 政治军事 环境 科教文卫 交通运输 其他
23 16 15 13 19 33
A.深入参与全球多边治理 B.积极引领全球经贸发展
C.改善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D.注重发展世界大国关系
27.某科学家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物质,其相关信息如图 8所示。这位科学家是
化学式:C15H22O5
组成:C63.81% H7.85% O28.33%
功效:治疗疟疾
图 8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屠呦呦
28.以下图 9所示内容共同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图 9
A.消费结构升级 B.社会生活变迁
C.精神生活充实 D.出行方式改善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5 页 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其中,第 29题 8 分,第 30、31、32 各 12 分,共 44 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1956 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统计图
据左图判断,当时我国( )
A.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B.已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D.完成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图 10
图 10 习题,你选择了正确选项 C。请观察该题,提取至少两个信息且结合其反映的
史实,说服选择了其余选项的同学。
30.发展的方略就是破解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图 1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图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 13:美丽乡村图 图 14: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6 页 共 8 页
(1)据图 14,概括 1978 年---201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史实说明四幅图片反映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6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中得出的历史认识。(4分)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中国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表 3
时期 突出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
20 世纪 70 年代 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列举我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两项外交成就。(6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
位外交活动,在捍卫主权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展同所有国
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
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 70 年的历史性成就与基本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在捍卫主权和
维护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试分析其根本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2分)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7 页 共 8 页
32.为举办“唱红歌,话党史”歌咏比赛,八年级同学搜集了部分歌曲。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序号 歌名 歌曲节选
1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3 《七子之歌—澳门》
4 《共筑中国梦》
——节选自董云龙主编《歌声中的红色记忆》
(1)呈现历史的形式是多元的,请写出除传唱红色歌曲外的一种呈现方式。(2分)
(2)为举办主题歌咏比赛,请你从材料中选出两首歌曲(写出歌曲序号即可),结合歌
曲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或观点并加以论述。(10分)(要求:价值观正确,
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泉港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 8 页 共 8 页2025 年春季泉港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C A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C A C D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B B B D A D B
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共 44 分
29.(8 分)
【示例】
信息 1:图中标题有“1956 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统计图"字样, 1953 年
--1956 年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
信息 2:图中可知我国的国民收入、商品零售额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公有制
经济,工业产值的百分百是公有制经济,这表明了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据了主导
地位。
两个信息相互印证,该图是反映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
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故 C 项正确。
30.(12 分)
(1)变化趋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尤其是 21 世纪以来增长迅猛)。(2分)
(2) 内在联系: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与改善居住环
境,图 3体现了这一成果;接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改革全面展
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纵深推进,促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
长,图 4对此进行了数据分析;(6分)
(3)历史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31.(12 分)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外交成就: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建交)
(答出任两点即可)(4分)
(2)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或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改革开
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4分)
(3)主题: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分)
第 1 页 共 2 页
32.(12 分)
(1)形式:主题画展;诗歌朗诵;观看纪录片等。(2分)
(2)[示例 1]:序号:歌曲 1、歌曲 2。
主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论述: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
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1950-1952 年实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
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
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最终打败了
美帝国主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维护了国
际和平。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从经济、军事等方面巩
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0 分)
[示例 2]:序号:歌曲 2、歌曲 4。
主题: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国家主权与和平,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也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了相对和平安全的环境。随着改革开放政策
的推行,中国经济逐步腾飞 2013 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
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
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
绝对贫困问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综上所述,国家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安全的环境之下,国家可
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复兴
[示例 3]:序号:歌曲 1、歌曲 4。
主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论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彻底改变了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中国一步一步地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跨越。2013 年,习近平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中国梦,中
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
转的历史进程。
综上所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