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8 11: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德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作答时间:75分钟)
注意: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纺织原料的发展是文明演进的标志之一。据研究,亚麻、羊毛起源于西亚,蚕丝、苎麻起源于中国,羊驼毛、剑麻起源于中南美洲。这表明早期文明的
A.包容性 B.连续性 C.扩张性 D.多元性
2.波斯帝国统治埃及期间,曾毁坏王陵,焚烧法老遗体,勒索祭司;但又沿用埃及王名和修复神庙。波斯帝国的行为旨在
A.消除民族隔阂 B.宣传君权神授
C.传承埃及文化 D.维系帝国统治
3.1208-1209年,英国温彻斯特主教所属庄园平均小麦出售量占生产量的48.5%;1299-1300年,小麦出售量则占生产量的70%。这反映了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 B.封君封臣制的崩溃
C.西欧社会已蕴含转型因素 D.教会掌控世俗权力
4.表1反映了中古时期非洲
表1
区域 状况
北非 8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疆域
西非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中央集权国家先后兴起
东非 10-15世纪,出现摩加迪沙、桑给巴尔等诸多城邦国家
A.区域发展存在差异 B.内部交流频繁
C.中央集权逐渐形成 D.城邦竞争激烈
5.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主张积极吸收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强调艺术作品所展示的自然秩序和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这一思想
A.标志近代科学的兴起 B.强调追求现世生活
C.彰显人文精神的光芒 D.继承宗教神学理论
6.图1、图2所示世界地图的变化是缘于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民族国家的发展 D.全球航路的开辟
7.马克思将巴黎公社视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这主要是基于巴黎公社
A.首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推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8.图3为1878年的政治漫画,中间人物代表阿富汗统治者,两侧分别是象征俄国的熊和象征英国的狮子。该漫画反映了
A.英俄强化军事同盟关系
B.列强在亚洲的争夺加剧
C.阿富汗与英俄友好交往
D.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9.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以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亚洲进入列宁所说的觉醒时代。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1894-1896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B.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C.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D.1926-1927年印尼民族大起义
10.图4所示内容选自《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目录(部分),对这一目录解读正确的是
图4
A.强调苏俄革命和建设成果 B.围绕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C.忽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D.呈现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11.1935年,苏联工人斯达汉诺夫在6小时内创造采煤102吨的新纪录,超过当时定额的13倍。联共(布)中央为此召开中央全会,进行表彰,并号召开展劳动竞赛。这反映出苏联
A.迫切希望实现工业化目标 B.生产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C.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12.1942年,美国开始实行严格的汽油配给制。图5为这一时期的宣传海报,将单独驾车出行浪费汽油的行为等同于“为虎作伥”。这一海报意在
A.倡议同盟国家协同抗敌
B.号召民众配合前线作战
C.揭露德国军国主义本质
D.宣扬全民节能环保理念
13.1948年,英国建成国家养老金制度,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退休保障。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重点建立和完善私人养老金体系并引入职业养老金。这可用于说明英国
A.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涨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国家政策的适度调控 D.社会结构的变化
14.20世纪70年代,巴西、墨西哥等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80年代,因技术瓶颈、美国干预等因素,爆发“债务危机”,进入“失去的十年”。这反映拉美
A.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曲折 B.民主改革遭遇挫折
C.急需实现区域集团合作 D.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15.20世纪既有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大的悲剧,更有犹如日出的壮丽辉煌,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艰难探索、曲折发展中勃兴。这一认识中的“悲剧”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非传统安全威胁加剧
C.国际工人协会的解散 D.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6.2004年,支付宝正式运营,逐渐覆盖购物、缴费、交通出行等应用场景。至2023年,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这反映了
A.政治多极化 B.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性 D.经济全球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个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图61600-1800年大西洋贸易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600-1800 年大西洋贸易归程中除烟草、蔗糖还有可能出现的一种物品名称,并分析这一时期大西洋贸易给美洲带来的变化。(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景观是透视社会变迁的一个独特窗口,考察工业革命时期的景观变迁对理解18、19世纪英国的经济社会变化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参照已有内容完成表2。
表2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日本弥生式文化时代的中后期(公元前1世纪一公元2世纪),种稻、制陶等技术从中国大陆传入。公元2世纪以后,中国移民不断来到日本本州,带来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4世纪末,日本人开始习用汉文、汉字。7世纪后,日本开始用汉字的音和义发展了书写日语的方法。607-609年,小野妹子受命于圣德太子两次出使隋朝,带领僧侣、学生到中国留学,留学生和留学僧在大化改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世纪,鉴真携带的芳香药材被日本人用于熏香防疫,开创日本香道文化,兼具医疗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
表317-19世纪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记
1689-1690年 英国洛克出版《政府论》,提出“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
1733年 伏尔泰将牛顿、洛克思想引入法国
1748年 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1776年 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引用洛克思想
1787年 美国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 法国议会颁布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6年 日本福泽谕吉出版《西洋事情》,介绍启蒙思想和西方制度
1868年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整理自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日本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中日交流的途径。(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形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得到的认识。(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当我们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和广度回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深深感到它所留下的政治遗产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至深至远。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在战争与和平、国家关系的相处模式、国际政治民主化等方面,都有着划时代的变化和进步,人类终于进入了世界整体和平的时代。
--摘编自徐蓝《百年巨变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根据材料,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遗产”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12分)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卷(选择题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C A C D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B C A D B
第11卷(非选择题 52分)
17.(8分)
物品名称:贵金属、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等。(2分,任选一个即可)
变化:中断美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对美洲传统文明的冲击);沦为欧洲的殖民地;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丰富美洲的物种;种植园经济的发展;贵金属流失影响经济;密切美洲与世界联系;多元文化的形成。(6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18.(8分)
①:工厂(2分,若答“蒸汽机”、“生产组织形式”、“机器生产”、“工业生产”、“动力革新”“环境污染”亦可)
②: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2分,从背景方面作答即可)机器工业迅速发展,拔地而起的工厂成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新景观。(2分,从具体史实作答,史实准确)这一变化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分,从影响方面作答,回答其中1点即可,影响要与景观匹配)
19.(24分)
(1)特点:历史悠久;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
途径:移民;官方使节往来;留学;民间宗教交流。(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若答“僧侣、学生到中国留学”给2分,若答“鉴真东渡”给1分)
(2)形势: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6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若直接抄材料中的事件,酌情给1-2分)
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于封建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世界越来越紧密连为一体(全球联系加强;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2分)
(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善于学习和借鉴先进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时改革;立足国情,不断创新(博采众长,融合创新)。(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0.(12分)
评分说明:
项目及赋分 要求
论题3分 论题明确
阐述8分,分三个等级(一等7-8分,二等4-6分,三等0-3分),逻辑1分。 史实正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总结不能重复论题。
【示例1】
论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要求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形成“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综上所述,战后国际秩序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示例2】
论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塑国家的相处模式
【示例3】
论题: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