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五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以上现象中哪些摩擦是有用的(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正常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B.紧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C.自行车轴承与滚珠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3.某同学手握饮料瓶,如图。为减少手和饮料瓶间的摩擦,并使瓶始终保持静止,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大手对饮料瓶的压力
B.减小手对饮料瓶的压力
C.减少饮料瓶中的饮料
D.增加饮料瓶中的饮料
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鞋底的槽纹 B.给轮胎套上铁链
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
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滚动为滑动来减小摩擦的
6.下列说法对其对应的科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
A.自行车轮胎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举重运动员上场之前会在手心涂碳酸镁粉末是为了增大摩擦
C.体操运动员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为了减小摩擦
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为了增大摩擦
7.如图所示,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B.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C.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
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
8.如图所示的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因同种原因而增大摩擦的是( )
A.图甲足球比赛守门员戴有花纹的手套
B.图乙单杠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握紧单杠
C.图丙乒乓球拍粘上一层橡胶
D.图丁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9.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中,掷球运动员右脚穿“花纹橡胶”的蹬冰鞋,不断蹬地,左脚穿着“光面塑料”的滑行鞋,用力向前滑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左脚穿着“滑行鞋”摩擦力小,有利于滑行
B.右脚穿着“蹬冰鞋”摩擦力大,有利于起步加速
C.左脚穿着“滑行鞋”摩擦力方向向前,阻碍滑行
D.右脚穿着“蹬冰鞋”摩擦力方向向前,有助于滑行
10.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科学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部分思维导图。下列中考体育测试中的场景能作为图中③处的例子是( )
A.游泳时,穿上泳衣 B.引体向上时,用力抓单杠
C.跑步时,穿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 D.打篮球时,篮球有凹凸不平花纹出
二、填空题
11.增大摩擦方法:
(1)增大 ;(2)使接触面变得 。
减少摩擦方法:
(1)使接触面变成 ;(2)减少接触面间的 ;(3)用 代替滑动;(4)使摩擦面脱离 。
1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胎做成圆形;C、脚踏板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E、车轴处装有滚珠;F、车的把手上有凹槽。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
13.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 (选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14.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图(a)所示,锤头松动时,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如图(b)所示,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选填“有益”或“有害”);
15.汽车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增大 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轮胎在路面留下一道痕迹后汽车停下来,这是利用 的方法增大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16.机器人餐厅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当接近目的地时﹐会早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 。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移动起来比较省力,这是通过 来减小摩擦。已知该机器人质盘为85kg,则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
17.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以及中间的轴承,其两侧各有一飞叶。当手指拨动飞叶,陀螺开始转动,说明力可以 。这种陀螺中间轴承中放入滚珠目的是 ,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 ,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18.小车子大学问。自行车是同学们生活中出行的好伙伴,它的构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自行车骑行时,是依靠地面对轮子的摩擦力前进的, 正常前进时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填“前”或“后”)
(2)自行车一般装有前轮刹车、后轮刹车,当人骑自行车快速前进时,若遇紧急情况,一般应先捏紧 刹车,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急刹时车子由于惯性向前翻。
(3)根据所学,请分析自行车上其他构造方面的设计目的及相关科学知识 (至少答出两方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五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D C D B B C A
1.B
【详解】①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脚的摩擦力,为了防止人走路时摔倒,也要用到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因此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
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汽车的前进,因此这个摩擦属于有害摩擦;
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阻碍车轮转动属于有害摩擦;
④皮带转动时,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带动了皮带的转动,同时皮带与被动轮之间的摩擦带动了被动轮的转动,若这种摩擦力过小,将会出现皮带打滑的现象,因此说这两者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
综上所述,①④为有益摩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人正常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是静摩擦力,否则人无法正常走路,故A错误;
B.紧急刹车时,车轮是抱死的,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
C.自行车轴承与滚珠之间,我们需要的是减小摩擦力,所以,摩擦是有害摩擦,故C错误;
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是越大越好,所以是有益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当饮料瓶在手中保持静止时,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要减小手和饮料瓶之间的摩擦,就要减小饮料瓶的重力,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鞋底的槽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止滑倒,故A不符合题意;
B.给轮胎套上铁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
B.自行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错误;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能增大闸皮与轮圈的压力,所以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自行车轮胎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举重运动员上场之前会在手心涂碳酸镁粉末,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体操运动员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故C正确;
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D。
7.B
【详解】A.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
C.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图甲足球比赛守门员戴有花纹的手套,图丙乒乓球拍粘上一层橡胶,图丁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图乙单杠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握紧单杠,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AC.左脚穿着“滑行鞋”摩擦力小,有利于滑行,左脚向前滑行过程,冰面阻碍左脚向前运动,所以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D.右脚穿着“蹬冰鞋”摩擦力大,有利于起步加速,投掷手用力用右脚蹬起蹬器,蹬起蹬器时脚对起蹬器施加一个向后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起蹬器也给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A.游泳时,穿上泳衣,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引体向上时,用力抓单杠,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跑步时,穿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打篮球时,篮球有凹凸不平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1. 压力 粗糙 光滑 压力 滚动 接触
【详解】[1][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4][5][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第一: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
第二: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力;
第三: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第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
12. ACF D
【详解】[1]A、轮胎上刻有花纹;C、脚踏板凹凸不平; F、车的把手上有凹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B、车胎做成圆形;E、车轴处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
13. 较重 粗糙
【详解】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较重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摩擦力大;穿鞋底较粗糙的鞋子,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摩擦力。
14. 锤头的惯性 有益
【详解】[1]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地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锤头套紧。
[2]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有用的,属有益摩擦。
15. 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详解】[1]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
[2]轮胎在路面留下一道痕迹后汽车停下来,这是利用变滚动为滑动的方法增大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16. 惯性 变滑动为滚动 0
【详解】[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惯性。
[2]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这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从而移动起来比较省力。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处于平衡态,相对地面没有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0N。
17.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减小摩擦 惯性
【详解】[1]手指拨动飞叶,飞叶受到力的作用而开始转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陀螺中间轴承中放入滚珠,可以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
[3]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惯性,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18. 后 后轮 车把手、脚踏板、车轮胎表面做的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链条与齿轮之间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车座宽大,用力捏刹车,车尾灯等均可
【详解】(1)自行车骑行时,是依靠地面对轮子的摩擦力前进的, 正常前进时前轮相对地面向前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反,应该是向后的。
(2)自行车一般装有前轮刹车、后轮刹车,当人骑自行车快速前进时,若遇紧急情况,一般应先捏紧后轮刹车,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急刹时车子由于惯性向前翻。
(3)自行车上其他构造方面的设计目的及相关科学知识:
①车把手、脚踏板、车轮胎表面做的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
②链条与齿轮之间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③车座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
④用力捏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
⑤自行车的后尾灯利用反射保护自行车的安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