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3压强(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755.2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浙教版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25-07-07 16:35:35 |
D.无法确定
4.如图,往柱状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起,要使橡皮膜凸起程度更加明显,以下方法可行的是(已知:)( )
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
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
5.如图,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
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ρ甲>ρ乙,P甲<ρ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7.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水瓶,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甲;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为,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8.如图所示,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②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③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④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如图所示,往杯中匀速注水。该过程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合理的是( )
A. B. C. D.
10.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甲的左、右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在乙的左、右两侧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小
B.乙实验中左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右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图甲两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D.图乙中右侧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二、填空题
1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1)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 的增大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 的压强都相等.
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完成了7km级的潜水实验,它潜入海面下7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ρ海水=1.03×103kg/m3,g=10N/kg),在逐渐上升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m ,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A对桌面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1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A和B,装入深度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FB。(填“>”“=”或“<”)
15.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则F甲 F乙;p甲 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两空均选填“>”、“=”或“<”)。
17.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明取一空塑料瓶放入水槽中,再分别在瓶壁的不同高度处扎两个小孔,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液体压强观察装置”(如图甲)。
(1)简要说明该装置如何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
(2)水中的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呢?请结合图甲实验结论,在图乙中选择正确的示意图,并说明你的选择理由 。
(3)小明想要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液体向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接下来的操作是 。
18.帕斯卡裂桶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映出来。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
(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三、探究题
19.小畔同学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尝试“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实验,自制了一个实验仪器,取来一个容器,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A、B两部分加入不同或相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图中、乙所示:
(1)该同学是通过观察 来确定比较A、B两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的;
(2)实验一: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向容器A、B两部分都加入了一定量的淌水。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他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实验二:继续探究不同液体对压强大小的影响,他往容器A中加入酒精,往容器B中加入有水,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实验一类似,如图乙所示。该同学能否得出可靠的结论 为什么 。
20.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中连接好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图甲中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的大小。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经有高度差,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4)比较乙图、丙图改变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 。
(6)若保持丙图中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芳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她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3压强(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B D C D A B D
1.A
【详解】A.骆驼能在沙漠自如行走,它的脚掌面积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从而不会陷入沙漠中,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鲨鱼锋利的牙齿,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深海处的海水压强很大,深海鱼长期生活在深海处已经适应了这个压强,故把它打捞到岸上时压强远小于深海处的压强,所以会死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C.转动金属盒使橡皮膜朝前或朝后,深度和密度不变,压强不变,由p=ρgh得,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变,故AC不符合题意;
B.向上移动金属盒,深度减小,压强减小,两管液面高度差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D.向下移动金属盒,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液面高度差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
V甲
ρ甲>ρ乙
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p甲>p乙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则液面的深度相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小,橡皮膜凸起程度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增加,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大,橡皮膜凸起程度变大,故B符合题意;
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液面深度会减小,根据可知,压强会变小,橡皮膜凸起程度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则压强不变,橡皮膜凸起程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深度、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图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
由F=pS=ρghS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即F甲>F乙
故选D。
6.C
【详解】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此时液体压强相同,即
两容器内液面相平,甲液体中金属盒的深度大,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
由图可知容器内两种液体深度相同,根据和得,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小,即
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故选C。
7.D
【详解】瓶子正立或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与自身重力相等,因此压力大小相等;倒置过来的乙图中液体的深度深,由可知,乙图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A
【详解】①向该装置中倒入液体,观察橡皮膜的凸出情况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②向该装置中倒入液体,侧壁没有橡皮膜,无法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③向该装置中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的凸出情况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④向该装置中倒入深度相同的不种液体,观察橡皮膜的凸出情况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据图可知,量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量杯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体积的水,但水在量杯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量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甲图中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右侧水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较大,右侧水到橡皮膜处的深度较大,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故A错误;
B.乙实验中橡皮膜保持竖直状态,说明左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右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B错误;
C.图甲中,右侧水到容器底部的深度较大,右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故C错误;
D.图乙中右侧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较大,两侧液体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相等,由得,右侧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11. 各个方向 深度 各个方向
【详解】(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同一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12. 7.21×107 变小
【详解】它潜入海面下7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7000m=7.21×107Pa;
潜水器在逐渐上升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蛟龙号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p=ρgh可知,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13. 2000 大于 >
【详解】[1]B装有水10N,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B对桌面的压强
Pa
[2] A、B的质量忽略不计,而所装水量相同,因此它们对于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水的重力,即A、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均为10N,但是A容器底部凸起,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故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大。
[3]两容器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装水量相同,由于A的容器底向上凸出,所以A容器内的液面高度要大于B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即
hA>hB
取两容器同一高度h处的两点,则这两点分别距A、B的液面高度为
显然
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
因为HA>HB,所以
pA>pB
14. = =
【详解】[1]两个容器装的都是水,液体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2]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也相同,根据可知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
15. 小于 大于
【详解】[1][2]由于杯子是上粗下细,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p=ρgh可知:当水密度相同时,水面越高,水对杯底的压强越大,所以
p甲>p乙
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如图甲)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重力,当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如图乙)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重力;可见
F甲<G,F乙>G
F甲<F乙
16. < >
【详解】[1]由图知
VA<VB
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可知液体密度
ρA>ρB
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
pA下>pB下
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A底=pB底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A底=pA+pA下
pB底=pB+pB下
所以A、B两点的压强关系
pA<pB。
[2] 由图知A、B深度
hA<hB
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
ρA>ρB
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
pA下>pB下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A底=pA+pA下
pB底=pB+pB下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A底>pB底。
17. 根据水向瓶内喷射的水平距离来反映 A正确,因为深度越小,液体压强越小 瓶身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将瓶身转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并比较水向瓶内喷射的水平距离
【详解】(1)[1]根据转换法,根据水向瓶内喷射的水平距离来反映压强的大小,水向瓶内喷射的水平距离越大,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2)[2]根据甲图可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水中的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因深度变小,受到的压强变小,故体积变大,故A正确。
(3)[3]探究“液体向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身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将瓶身转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并比较水向瓶内喷射的水平距离。
18. 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c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详解】(1)[1]液体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压强计的探头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这种方法就叫转换法;
(2)[2]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图a,b,c中液体都是水,c图中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探头在水中深度最小,d图中液体是盐水,密度大,同时深度也大,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因此,c图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
(3)[3] 分析图(a)和图(d)的两次实验数据,发现两次实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即液体的深度相同,而液体的密度却不同,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19.(1)橡皮膜的凸起方向
(2)同种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同一液体的压强越大
(3)不能。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详解】(1)橡皮膜受到两侧液体的压强,哪一侧压强大,橡皮膜就往哪一侧凹或者往另一侧凸起,因此该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凸起方向来确定比较A、B两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的。
(2)A、B中加入同种液体,但橡皮膜处的深度不同。由现象,橡皮膜向A凸起,说明深度越深,同一液体的压强越大,即实验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同一液体的压强越大。
(3)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橡皮膜B侧压强大于A侧,受深度不同的干扰,所以不能得出关于不同液体对压强大小的影响的可靠结论。
20.(1)不是
(2)不漏气
(3)②
(4)相等
(5)高度差变大
(6) 错误 没有控制橡皮膜到液面的深度不变
【详解】(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图甲中连接好的U形管有一端没有开口,不是连通器。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果漏气相当于两端开口,液面相平,不会出现高度差。
(3)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②正确。
(4)改变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没有发生变化,表示液体压强相同,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压强不同,所以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6)若保持丙图中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密度变大,但是橡皮膜所处深度也发生变化,由于没有控制橡皮膜到液面的深度不变,所以她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