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数豆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数豆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4: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3课时《数豆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豆子》出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是学生深化数认知的关键一课。教材借助数豆子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引领学生经历估计豆子数量、实际数数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深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概念,学会正确读写 100 以内的数。此前学生虽对100以内数有初步了解,但数概念尚不完善,本节课正是完善数概念、为后续运算学习打基础的重要节点。
【核心素养】
借数豆子活动,让学生在估计与精确计数中发展数感,借数位知识理解提升抽象思维,在解决数量相关问题时增强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构建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会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百”的意义。
2.经历估计豆子数量的过程,积累数数和估数的经验,发展数感。
3.积极参与小组数豆子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百”。
【教学难点】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探究”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导语:同桌为一组,互相数一数,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2.小组交流。
3.导言:今天我们每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有豆子,猜一猜碗里有多少粒豆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豆子》(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汇报交流,探索十几减7和十几减9和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演示、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任务一:估数
1.估数、数数。
(1)抓豆子,估一估。
师:每人在学具袋里面抓一把豆子,估一估自己手里的豆子有多少粒。
学生将自己估计的数字记在心里,并告诉同桌。
(2)数一数。
师:数一数手里的豆子到底有多少粒。
学生自己数,然后分享自己的验证结果。
预设1:我开始猜手里的豆子有五十粒,数完后发现只有二十八粒。
预设2:我估计抓的也就二十粒吧!数完后,和我估得差不多。
2.小结:
数数的结果是一个准确的数,而估计的结果是一个近似的数。
任务二:探究100以内数的组成
1.独立拨数。
(1)二十八、二十二怎么写?让我们请出我们的好帮手--计数器,来拨一拨,写一写吧!
预设:28里有2个十,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有8个一,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
(2)想一想,22里的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预设:22里有2个十和2个一,在十位和个位上都拨2个珠子。
(3)拨一拨,认一认。
97 98 99
2.指名上台按顺序拨数,拨出99后,提问:99再添1个珠子是多少?(100)100怎么拨?
预设:个位上的10个珠子可以换成十位上的1个珠子,十位上有10个珠子,可以换成百位上的1个珠子。百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百。
3.小结归纳。
师:回顾一下我们刚刚读数写数的过程,说一说读数写数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写数时个位上1个一也没有就写0,读数时个位上的0不读。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
(1)你能看懂下图吗?
预设:左边4条表示4个十,2块表示2个一;右边计数器十位上的4个珠子表示4个十,个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2个一;4条对应计数器十位上的4个珠子,2块对应计数器个位上的2个珠子。
(2)你能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34”吗?
学生自主尝试,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
1.教材第49页 练一练 第1题。
2.教材第49页 练一练 第2题。
3.教材第49页 练一练 第3题。
4.数一数,写一写。
5.按要求写一写。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学习评价
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数豆子
【教学反思】
教学中,多数学生踊跃参与数豆子活动,较好掌握了数的组成与读写,小组合作也开展顺利。但部分学生在估计豆子数量时偏差较大,描述数量关系时用词不准。这显示数感培养仍需加强。后续教学可增加更多形式的估计活动,如估计教室里物品数量、路上行人数量等,强化数量关系描述的针对性练习,助力学生提升数感与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