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4: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核心任务是教授学生如何比较整数的大小,具体任务是通过比较红果的数量来判断“谁的红果多?”在一年级上册学习“>”、“<”和“=”符号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比较大小的概念。当时,学生主要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直观感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时可以用“>”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时可以用“<”表示,两个数相等时可以用“=”表示。这种大小比较并没有太多的技巧,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数感。
然而,随着数的范围扩大,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数感来判断两个数的大小,他们需要掌握比较数大小的方法。本课是学习比较整数大小方法的第一课。比较数的大小本质上就是比较相同计数单位的数量。在本课中,数的大小比较限制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范围内,因此课程内容需要针对具体操作进行落实。具体来说,我们先比较数的位数,如果一个数是三位数,而另一个数是两位数,那么三位数较大。如果两个数都是两位数,我们再比较十位数,如果十位数较大的数就是较大的数;如果十位数相同,我们再比较个位数,个位数较大的数就是较大的数。教材在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核心素养】
借红果数量比较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发展数感;在操作探究比较方法中,提升逻辑思维;从生活情境提炼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初步构建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目标】
1.借助摆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活动,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准确比较数的大小。
2.经历红果数量比较过程,学会用 “>”“<”“=” 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提升数学符号运用能力。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实践,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正确运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探究”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导语:先独立填一填,再分组讨论。
(1) 88左边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右边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是( )。
2.你能根据图片说一段话吗?
3.导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谁的红果多》(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汇报交流,探索1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然后教师演示、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解方法。】
任务一: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信息?
预设:小猴有18个红果、小熊有21个红果。
2.比一比,谁手里的红果更多?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3.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预设1:我用数数的方法,顺着数,后数到的数比先数到的数大,18,19,20,21,小熊的红果多。
预设2:我找一个“标准”进行比较,一个和21与18都接近的整十数20进行比较,21比20多,18还不到20呢,小熊的红果多。
……
4.借助直观模型和计数器进行比较。
(1)你能用方块摆一摆吗?
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展示。
(2)一竖行表示什么?单个的方块表示什么?分别对应计数器上的什么数位?
预设:一竖行表示1个十,对应计数器上的十位;单个的表示1个一,对应计数器上的个位。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吗?
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并说说每个数位上分别拨几个珠,表示什么。
(3)现在你能比一比21和18的大小了吗?
预设1:通过方块可以看到21里面有2竖行,1个单个的方块,18里面只有1竖行,8个单个的方块,所以21比18大。
预设2:通过计数器可以看到,21十位上有2个珠子,18十位上只有1个珠子,所以21比18大。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都是比较十位上数,2比1大,就可以判断出21比18大,即:21>18。
从数位的角度比较数的大小。
(1)先写出计数器上的数,然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写数比较大小,全班交流。
预设:32和34相比,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2比4小,所以32<34。
(2)32和34这组数的比较,与21和18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预设:21和18十位上数字不同,十位上大的数比较大,从而得出21>18,而32和34十位上数字相同,都是3个十,就比较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大的数就比较大,从而得出:32<34。
那第二组数呢,分别是多少,如何比较?
预设1:左边的数是100,右边的数是99,通过数数的方法,99后面才是100,所以100>99。
预设2:100最高位百位上有1,99的最高位是十位,百位上没有数,所以100>99。
任务二:利用数线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用课件展示教材第51页数线尺。
(1)用课件展示45< ,让学生观察数线尺,并独立填写。
师小结:数线尺上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在45后面的数都比45大。可以填50,55,60……
(2)用课件展示9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90前面的数都比90小。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
1.教材第51页 练一练 第1题。
2.教材第51页 练一练 第2题。
3.教材第51页 练一练 第3题。
4.一个土豆表示1个十,1根黄瓜表示1个一,在比 30 小的下面画“√”。
5.明明的卡片上是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被弄脏了,你还能比较出他们卡片上数的大小吗?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学习评价
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会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够用符号表示大小。然而,对于100以内的数,他们只有初步的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开始,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进行比较,最终能够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在课堂中,学生积极总结,提出几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通过数数的顺序来比较大小、通过寻找标准来进行比较以及借助小方块来进行比较。还通过比较100和99的大小得出结论,即数位多的数较大,数位少的数较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