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3课 快乐的校园 乒乓变奏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第3课 快乐的校园 乒乓变奏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7-07 14: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 科 音乐 年 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三课
课题 乒乓变奏曲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音乐《乒乓变奏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了解和体会乒乓球运动员拼搏、进取的精神。(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2.学生能唱、奏出乐曲的主题,了解“变奏曲”这种音乐体裁,通过练、创作等形式,能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技能、创造能力等,增强团队精神,使学生更热爱运动。(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教学重难点 能听出主题在乐曲中变化几次,并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并能完成变化节奏的练习(创编变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口风琴、乒乓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个 性 化 设 计
趣味导入。 国球与音乐的邂逅。 1.情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被誉为我国“国球”的运动是什么吗?(出示乒乓球实物)没错,就是乒乓球!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从世锦赛到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常年稳居世界顶尖水平,在国际赛场上书写了无数传奇。 2.旋律初现:老师用《乒乓变奏曲》的主题旋律,编唱歌曲:“我们现在开始来,一场乒乓球比赛,乒乓飞呀飞起来,音乐跟着节拍来。” 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初步感受主题旋律的活泼风格。 二、新授过程。 “乒乓球赛”中的旋律变奏。 (一)聆听主题:认识“主旋律选手”。 1.播放《乒乓变奏曲》主题旋律,提问:“这段旋律是不是很熟悉?和老师刚才唱的歌是不是一样呀?” 带领学生跟着钢琴学唱主题旋律,感受其明快的节奏特点。 2.律动体验:邀请一位学生上台,和老师模拟打乒乓球(如挥拍、接球动作),其他学生边看边跟着旋律哼唱,体会旋律与“打球”节奏的契合。 3.识谱与演奏:出示主题旋律乐谱,带领学生分句演唱;随后用口风琴吹奏旋律,加深对主题的记忆。 (二)聆听变奏一:“双打比赛”的变化。 “第二组选手加入比赛啦!” 播放变奏一,引导学生观察两组“选手”(老师与两位学生)的对打动作变化,思考:“这段音乐和主题旋律有什么相同?(主题不变)又有什么不一样?(节奏/音色可能更密集)” 总结变奏一的特点:主题旋律基础上,节奏稍作变化,像双打一样更热闹。 (三)聆听变奏二:“团体赛”的丰富。 再邀请两组学生加入“团体赛”,播放变奏二。学生边看多人对打的场景,边聆听音乐,讨论:“现在的旋律和之前比,是不是更丰富了?像不像很多人一起比赛,声音更饱满啦?”感知变奏二在音色或织体上的扩展。 (四)聆听变奏三:“半决赛”的紧张。 “经过激烈比拼,只剩两位选手进入半决赛啦!” 播放变奏三,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力度、速度变化(如可能更急促),提问:“这段音乐是不是感觉更紧张了?像不像选手们在全力冲刺?” 体会变奏中情绪的递进。 (五)聆听变奏四和变奏五:“决赛”的高潮。 1.播放变奏四和变奏五,全体学生参与:决赛选手用肢体动作表现比赛的激烈(如快速挥拍、跳跃庆祝),其他学生观察思考:“这段音乐节奏更快、声音更响亮,旋律的上、下行更明显,像不像决赛中你来我往的精彩对决?” 2.引导学生总结:变奏四、五通过速度、力度的加强,旋律的上行,下行来表现比赛的高潮。 (六)完整聆听:揭秘“变奏曲”。 1.揭晓课题《乒乓变奏曲》,介绍背景:这是一首以乒乓球运动为灵感创作的钢琴曲,乒乓球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并通过不同的变奏手法,让主题旋律呈现出丰富的变化,这种音乐形式就叫“变奏曲”——像同一个主题穿上了不同的“衣服”。 2.完整播放全曲,学生边听边数主题一共变化了几次,回顾每个变奏对应的“比赛场景”,加深对变奏形式的理解。 三、创编环节:我的“节奏变奏”。 提供两种基础节奏型(如“XX XX |”“X XX | ”),学生任选一种,为主题旋律的乐句改编节奏,分小组创编,小组内演唱后上台展示,体验“自己创作变奏”的乐趣。 四、小结:音乐与体育的精神共鸣。 今天我们在音乐中“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乒乓球赛,不仅认识了《乒乓变奏曲》,还学会了听辨旋律的变奏。其实,音乐的变奏就像乒乓球比赛中的战术变化——既保留核心(主题/技巧),又不断创新。希望同学们能像喜爱乒乓球一样热爱音乐,在探索中感受“坚持与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 《乒乓变奏曲》 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变奏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