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作业单】——五升六语文第16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期作业单】——五升六语文第16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9 20: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暑期作业单——第16天(五升六语文)
◎轻松复习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揿电铃(xiān qìn) 窈窕(yǎo yòu) 困窘(jūn jiǒng)
薄弱(bó báo) 胚胎(pēi pǐ) 祸害(huò huà)
灾患(huǎn huàn) 天赋(fǔ fù) 痴迷(cǐ chī)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 qín fáng liáng mǔ zhǐ zào yì sāo yǎng
( ) ( ) ( ) ( ) ( )
táng huáng qiáng yìng chōng zhuàng xiàng mào jiē chù
( ) ( ) ( ) ( ) ( )
liáng cāng fù yōng tuán jié huì wù niǔ kòu
( ) ( ) ( ) ( ) (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AABB式词语:     
2、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3、含有数字的成语:    
四、将文言文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杨氏之子
,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乃呼儿出。 ,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惠: 诣:
乃: 示:
五、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一种情景说一说。
1、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2、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
游子回到家乡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 云朵在天空飘荡
六、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作者为了表达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这一观点,先 后 ,列举了六个 ,这些例子真实生动,增强了 。
仿写:
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
至 的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
的故事。表现了他的 、 。
2、杨氏之子迅速听出了 里的玄机,于是由 的姓联想到了“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 ”,而是委婉地说“ ”,既表现出了应有的 ,又表达了“ ”的意思。
3、《手指》的作者是 ,课文结构 ,作者用
的语言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的 ,说明五根手指虽 ,
,但如果能 ,那就根根 ,根根
,不再有什么 之分,从而阐明了“ ”这一人生哲理。
4、《童年的发现》一文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
,反映了

5、“ ,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像君子,不应该学小人。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正如《左转》中的“ ,
。”
◎趣味语文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焦若愚( )
◎预习新课
一、《开国大典》一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请排序。
( )升国旗。
( )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群众游行。
( )阅兵式的盛况。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题。
1、看到生产的阅兵式,群众欢呼着,呐喊着。(改为夸张句)
国庆节时,大街上张灯结彩,美极了。(改为比喻句)
3、读句子,体会句子中传达出的家氛,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 )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
4、工人队伍中,有从老选的长辛店、丰台、通具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命会场。
“直奔”中“奔”的读音 。“直奔”能换成“走向”吗?为什么?
5、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否定
(2)句中的“两股“红流”指 ;“光明”既指”
,更是指 。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联系全文,“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2、选文共用了四个“一齐”,它们表达的感情一样吗?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样。四个“一齐”都表达了参加大典的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
B.不一样。前两个表达的是中国人民在听到毛主席庄严的宣告时激动、兴奋的心情;后两个表达的是三十万人在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自豪和严肃的心情。
3、选文中“宣告”的这一天是( )年( )月( )日,从此( )月( )日被确定为我国的国庆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呢?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国庆节庆祝场面,要写出热烈的氛围哟!
◎快乐阅读
材料一:中小学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表1:小学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平时(%) 双休日(%)
8小时及以下 24.8 9.4
9 小时 43.7 19.5
10 小时及以上 31.5 71.1
表2:中学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平时(%) 双休日(%)
8小时及以下 22.4 5.4
9 小时 41.8 12.5
10 小时及以上 35.8 82.1
材料二:调查结果显示,能保证每天锻炼1次及以上的学生不足50.0%,27.9%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少于2次。研究还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因心理障碍造成的睡眠障碍,可以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因此,体育锻炼不足也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
1、数据显示,小学生平时睡眠时间10小时及以上、中学生平时睡眠时间9小时的各是几成?( )
A.三成多;七成多 B.三成多;四成多
C.二成多;八成多 D.二成多;四成多
2、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平时睡眠时间与双休日比,有什么变化?( )
A.变化不大 B.明显增加 C.明显减少 D.不能确定
3、材料二的观点是: 。
4、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我国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这一问题?(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参考答案
◎轻松复习
一、揿电铃(qìn) 窈窕(yǎo) 困窘(jiǒng)
薄弱(bó) 胚胎(pēi) 祸害(huò)
灾患(huàn) 天赋(fù) 痴迷(chī)
二、家禽 房梁 拇指 造诣 搔痒
堂皇 强硬 冲撞 相貌 接触
粮仓 附庸 团结 秽物 纽扣
三、1、直直落落  清清楚楚 是是非非 匀匀实实 
2、左膀右臂 左邻右舍 南征北战 东奔西走 
3、一本正经 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四、梁国杨氏子九岁 父不在 为设果 果有杨梅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同“慧”,智慧 拜访 就,于是 给……看
五、游子回到家乡: 游子回到家乡,就像漂泊在外的鸟儿终于归巢。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云朵在天空飘荡:云朵在天空中悠闲地飘荡着,就像在轻松地逛街。
六、概括后举例 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 说服力
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最苦最重的庄稼活儿,由它来做;装满货物的沉重的牛车,由它来拉;即使是放牧时,也有孩童坐在它的背上;休息时,只有最为简单的草料和清水来供它食用。
七、1、南朝 《世说新语·言语》 汉末 晋代 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九岁男孩妙答客人孔君平问题 思维敏捷 机智幽默
2、客人孔君平 孔君平 “孔雀” 孔雀非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礼貌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
3、丰子恺 总分总 幽默风趣 不同姿态和性格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一致团结 成为一个拳头 有用 有力量 强弱、美丑 团结就是力量
4、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 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多行不义,必自毙
◎趣味语文
鹏程万里 风卷残云 任重道远 沧海一粟 秀外慧中 甘之如饴 大智若愚
◎预习新课
一、3 1 4 2 6 5
二、1、看到生产的阅兵式,群众欢呼着,呐喊着,那声音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2、国庆节时,大街上张灯结彩,那灯笼经风一吹,像流动的五彩火把,美极了。
3、喜庆 热烈 庄严
4、bèn 不能,“直奔”体现出人们急切激动心情,而“走向”表达不出这样的效果。
5、(1)B
(2)举着火把的群众队伍 灯笼和火把发出的光照亮了北京城 中国永远脱离了黑暗的统治得了希望和光明
三、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B
3、1949 10 1 10 1
国庆节这一天,大街上热闹非凡。人们三五成群,喜气洋洋地来到中心广场,尽情地跳啊,唱啊;晚上,孩子们提着一盏盏灯笼,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快乐阅读
1、B
2、C
3、体育锻炼不足也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
4、减少作业量 加强体育锻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