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暑期阅读单】考点08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升五暑期阅读单】考点08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9 20: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四升五暑期阅读
考点08——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方法:
由于文言文写成的年代比较久远,语言发展到今天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现代人阅读起来困难很多。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题目了解文章。
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会先将文章通读一遍,然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在不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直接阅读文言文,理解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同学们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可以先看一下问题,大家在问题中可以对文言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例如信息筛选类题目的题干会将文章内容进行部分的总结,通过这类题目的题干,同学们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例如选择不正确选项的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其他三个选项就可以作为同学们了解文章的依据。
2、划清段落,理清脉络。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用竖线对文言文进行划段,做题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同学们需要将文章进行划段,这样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情节脉络。
3、根据文章确定答案。
在了解文章大概内容,也清楚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或者描写的人物之后,大家就可以着手做题了;在做题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答题技巧,例如:实词题目: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同学们的日常积累,之后我们也会为大家总结常见的实词,不过在做题的时候同学们也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猜测实词的含义,特别的同学们要关注文言文的对称性;
文意理解:要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诸如时间、人物、地点等,这和现代文阅读是相似的。
◎ 提优训练:
一、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0分)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逢老/媪方/磨铁杵 B.逢/老媪/方磨铁/杵 C.逢/老媪/方磨铁杵
2、画“ ”句子中,“方”的意思是 ,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 (3分)
3、根据文中内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4分)
4、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本文给你的启示。 (2分)
二、小古文对比阅读。(12分)
(一)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二)凿壁偷光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②逮:到,及。
1、把《囊萤夜读》补充完整。
2、《囊萤夜读》中表明车胤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凿壁偷光》中的“之”指的是 。(2分)
3、借助注释,我知道“邻舍有烛而不逮”的意思是
。(2分)
4、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5分)
5、阳阳说,现在科技发达了,这类故事不合时宜,没有读的价值。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为什么 (3分)
三、小古文阅读。(7分)
怀素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③,乃漆④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③足:足够。④漆:上漆。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贫无纸可书:
(2)名其庵曰: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 ”句的意思。(1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怀素是怎么勤奋练习书法的。(2分)
4、故事的结局是怀素成了大书法家,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四、小古文阅读。(8分)
蔡伦造纸(节选)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①。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③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注释】①法:效仿。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帛:即按书写需要栽好的丝织品。④造意:创造、发明。
1、为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帝善其能( ) A.表示称赞。 B.表示擅长。
(2)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A.都。 B.姓。
2、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1分)
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3、如果请你代替蔡伦,把造纸情况上奏给皇帝,你会怎么说
启奏陛下,因 (造纸原因),所以臣便
用 、 、 以及 (造纸原料)来造纸,终获
成功。这些原料易得,造价便宜,适宜推广,故禀告陛下。(5分)
五、小古文阅读。(10分)
母 鸡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 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未尝远离( ) A.曾经。 B.经历。 C.试,试探。
(2)尽力护之( )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 C.它,指猫、犬。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分)
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
3、这篇小古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母鸡的 表现了母鸡的什么特点 结合小古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5分)
4、回忆老舍的《母鸡》,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写作内容上,两篇文章都选取具体事例来刻画母鸡的形象。
B.在思想情感上,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母鸡的喜爱、赞美之情。
C.在语言风格上,本文语言凝练,言简意赅;老舍的《母鸡》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D.在写作手法上,本文通篇都在写母鸡的伟大,老舍的《母鸡》则采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来表现母鸡的伟大。
六、小古文阅读。(10分)
游黄山日记(后)
转入石门,越天都①之胁②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③天半。路旁一岐④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⑤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⑥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⑦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天都:天都峰,黄山的第三高峰。②胁:此处义为山腰。③秀出:此处义为高高耸立。④岐:通“歧”,分支,分岔,此处指岔路。⑤几:几乎。⑥罅(xià):裂缝,缝隙。⑦级:此处义为铺台阶。
1、照样子,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标3处)(3分)
路 宛 转 石 间/塞者 凿 之 陡 者 级 之 断 者 架 木 通 之 悬 者植 梯 接 之。
2、阅读选段,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
①“石峰片片夹起”写出了石峰高耸的特点。( )
②选段写了徐霞客爬天都峰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宏伟壮观美景的赞叹之情。( )
3、请用选段中的词句补充徐霞客游黄山的顺序。(3分)
【我发现】徐霞客是按照 的顺序写游记的。
4、读选段,说说徐霞客笔下的黄山有什么特点。(2分)
七、古诗阅读。(7分)
稻田
[唐]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①,极目连云②瑶 ③肥。
更被鹭鹚(cí)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①前陂(bēi):前面的池塘。②连云:一望无际好像同云相连。③ (bà) (yà):水稻的别称。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 )图。(2分)
A.乡村山坡 B.北方池塘 C.江南水田 D.山村树林
2、本诗的前两句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的,从词语“ ”“ ”中可以看出。 (3分)
3、赏析古诗,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后两句是比喻句,将鹭鹚们比作空中的雪,将这幅美景比作一幅画。
B.诗中池塘里的绿水和周围的稻田通过“极目”二字联系起来,使画面显得很开阔。
C.诗中动静结合,前两句属于动态描写,后两句属于静态描写。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所处的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8分。
雨过山村
[唐]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妇姑:指农家的媳妇和婆婆。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在春季举行。
1、《雨过山村》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仿照示例,结合注释说说本诗描绘了哪四幅画面。(2分)
第一幅:村舍鸡鸣图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从前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山村景色具有 的特点。
2、诗中所写的景色是 季,请你用“ ”在诗中画出相关语句。(2分)
3、下列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山村,“鸡鸣”的原因是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了农家之忙。
C.第四句通过写人们悠闲地赏花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悠然。
D.“竹溪村路板桥斜”一句从审美的角度看,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显得简陋破旧,不够和谐。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分)
九、小古文阅读。(8分)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犭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患记问不若人(担心) B.众兄弟既成诵(既然)
B.迨能倍诵乃止(等到) D.温公尝言(曾经)
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B.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C.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D.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3、用自己的话说说“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的意思。 (2分)
4、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体会。(2分)
十、小古文阅读。(10分)
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头至屋梁以自 课①。常闭户②,号为“闭户先生”。后为当世大儒③。 (选自《太平御览》,有删改)注释 ① 自课:自己督促自己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②闭户:指关门读书,不受外界事务干扰。 ③儒: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晨夕不休( )
及至眠睡疲寝( )
2、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2分)
悬 头 至 屋 梁 以 自课
①用“/”给上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②翻译上面的句子,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3、孙敬为了让自己读书时不受外界干扰,使用的方法是( )。(2分)
A.悬头 B.自课 C.闭户 D.寤寐
4、下列成语故事中包含了《孙敬悬梁》的故事的一项是( )。(2分)
A.命悬一线 B.囊萤映雪 C.夜不闭户 D.悬梁刺股
5、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敬是一个 的人。(2分)
参考答案
一、1、C
2、正在 李白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妇人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3、地点:磨针溪人物:李白和老妇人 老妇人做的事情:磨铁杵李白看到老妇人后的做法:还卒业
4、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二、1、博学多通以夜继日焉
2、以夜继日焉 书
3、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穿不过墙来
4、从中间到两边:勤奋好学 勤学而无烛 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家贫不常得油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三、1、写 命名
2、由于书写次数过多,木盘和木板都被磨穿了。
3、种芭蕉树,用芭蕉叶练习;把涂漆的木盘和木板当作纸练字。
4、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才能有收获。
四、1、(1)A (2)A
2、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3、绸缎太贵,竹简太重,对人们来说很不方便 树皮 麻头 破布 渔网
五、1、A B
2、母鸡每次得到食物,必定要先呼唤它的小鸡。
3、出行 觅食 保护小鸡 辛劳 慈爱
4、D
六、1、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2、√×
3、转入石门 路旁一岐东上遂前趋直上 游览
4、徐霞客笔下的黄山十分陡峭、险要。选段中说山上的石峰“片片夹起”,路被石头阻挡,还有陡峭和中断的地方,可见登山的危险。
七、1、C
2、由近及远 前陂 极目
3、C
八、1、桥横竹溪图 妇姑浴蚕图 栀子花开图 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2、春妇姑相唤浴蚕去
3、B
4、本诗通过描绘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表现出农人淳朴、忙碌又欢乐的乡村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展现了作者恬淡而喜悦的心情。
九、1、B
2、C
3、下功夫多的人,取得的成效就长远;他所精心诵读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4、道理:学习要勤奋刻苦,反复诵读才能深刻理解并长期记忆。体会:我在背诵课文时,通过多次朗读和思考文意,不仅记住了内容,还能在考试中准确默写。
十、1、休息 睡觉
2、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另一头绑在房梁上来自己督促自己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3、C 4、D
5、勤奋好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