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八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提升8
线索一 世界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 地域 主要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埃及文明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公元3100年左右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①创立象形文字,生产主要的书写材料莎草纸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建造金字塔
古代 文明 地域 主要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代西亚文明 西亚两 河流域 约公元前2900年至约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①创立最古老的文字
——楔形文字
②创作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了洪水与方舟传说
③发明了60进制
古代 文明 地域 主要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代印度文明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6—前2世纪 形成种姓制度 ①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②创作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③创造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古代 文明 地域 主要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代希腊文明 东南欧巴尔干 半岛南部和爱 琴海中的部分 岛屿 公元8—前6世纪 ①发展起数量众多的具有小国寡民特征的城邦 ②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①文学:创作出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
②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针对训练]
1.(2024·江西南昌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解析] 根据材料“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根据材料“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基于以上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观点: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阐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能够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埃及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对古希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
科学也影响了埃及;这种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动力。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体现在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与共存。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这种交往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这种共存也使得各种文明得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最后进行总结:总之,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能够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通过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我们可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答案] 观点: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阐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能够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埃及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对古希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科学也影响了埃及。这种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体现在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与共存。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这种交往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
融合。同时,这种共存也使得各种文明得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总之,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能够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通过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我们可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线索二 从文明起源、封闭孤立到文明扩展、交流
(1)文明起源与扩展
①早期文明的出现:农耕畜牧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私有制、剥削充分发展,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推动国家出现,人类文明逐渐产生。受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影响,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相对封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发展格局,总体上划分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二者交相辉映。
②区域文明的扩展: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希腊人以移民方式在地中海、黑海沿岸建立起众多城邦国家。
(2)帝国崛起与文明扩展交流
①帝国的兴起: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这是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并最终推动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
②文明的交流: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两种,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区域文明的扩展与帝国的出现,加速了区域文明之间的交往与冲突,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扩大,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
[针对训练]
2.(2024·河南洛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中亚被纳入波斯国王的统治之下,成为波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斯国王派遣人员驻扎中亚,设置军事堡垒,并在当地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波利斯卫城的档案文书清楚地表明,中亚的行省乃至个人都对帝国负有纳税义务。不少书记官和行政人员,先在帝国中心受训,然后前往中亚就职。连接中亚各行省的“王道”由帝国中央投资新建,成为整个帝国道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动人员流动的同时,物资也在中亚与帝国中
心之间流通。中亚为大流士一世在苏萨的王宫提供了黄金、青金石和象牙等。中亚地区历史遗存中的聚落和宗教建筑等,都体现出古波斯帝国在当地进行了实质上的统治,波斯帝国加强了中亚与邻近地区的交流,为东西方之间大规模有组织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中亚已被全面纳入波斯帝国体系之中。
——摘编自吴欣《帝国印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中亚的统治》
材料二 7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灭亡萨珊波斯后,对中亚进行统治。在百余年的统治中,帝国派出总督、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镇压中亚人民的反抗。据《布哈拉史》记载,布哈拉的卡什卡瓦族部落在武力强迫下,将所住房屋全部让给东迁的阿拉伯人。撒马尔罕的居民被迫从城镇中搬走,给迁移至此的阿拉伯人居住。阿拉伯人对农民和手工业者课以苛捐杂税和实物贡赋,并强迫他们无偿修筑桥梁、城墙及开挖渠道等。阿拉伯哈里发要求中亚地区的民众信奉伊斯兰教,企图在此建立长久的统治。宗教冲突以及经济恶化,孕育着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对抗的种子。当然,阿
拉伯帝国的治理进一步加强了中亚在东西方贸易史上的地位,为丝绸之路交流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赵永伦《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波斯帝国对中亚统治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亚在古代文明交往进程中的地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亚被纳入波斯国王的统治之下,成为波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斯国王派遣人员驻扎中亚,设置军事堡垒,并在当地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等信息可得出垂直管理;根据材料一中波斯帝国管理中亚的措施可得出措施多样;根据材料“中亚地区历史遗存中的聚落和宗教建筑等,都体现出古波斯帝国在当地进行了实质上的统治……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中亚已被全面纳入波斯帝国体系之中”可得出成效显著。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治理水平、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2)问,需要结合材料,从经济掠夺、移民、宗教迫害等角度进行概括。
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中亚在世界文化发展、地理位置、民族迁移等角度进行阐述。
[答案] (1)特点:垂直管理;措施多样;重视统治机构的设置、制度建设和官员培训;加强政治控制与物质掠夺并举。
作用:提升了波斯帝国的治理水平;有助于加强波斯帝国与中亚地区的长久联系;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亚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互动。
(2)措施:加强暴力机关的设置;向中亚大批移民;经济掠夺较为严重;推行宗教迫害政策。
(3)地位:中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世界交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波斯帝国、亚历山大远征、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与治理,推动了世界民族迁移,有助于亚欧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亚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成为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与纽带,其自产和中转的物资大大丰富了世界贸易市场。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