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十一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33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学什么 必备知识 教材融会 落实基础性
知识点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________的胜利鼓舞
表现 东亚 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东南亚 印尼反荷起义,越南抗法斗争
十月革命
表现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斗争:“____________”运动
领导者:____
目标:争取印度自治和____
非暴力不合作
甘地
独立
知识点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埃及 第一 阶段 (1)领导:以________为首的华夫脱党
(2)斗争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
(3)结果: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一些特权
第二 阶段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________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第三 阶段 华夫脱党进行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扎格鲁尔
君主立宪
摩洛哥 1923年,酋长______领导建立__________;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埃塞俄 比亚 (1)背景:1935年,意大利发动入侵
(2)结果: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克里姆
里夫共和国
知识点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革命与改革 领导 概况
阿根廷民族民主革命 ______ 举行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与警察战斗
智利反法西斯斗争 左派力量 成立____________,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共产党
人民阵线政府
革命与改革 领导 概况
尼加拉瓜 反美斗争 桑地诺 (1)概况: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与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2)结果:美军于1933年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卡德 纳斯 对内推行________,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____行业收归国有
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土地改革
石油
知识点四 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民族运动与民主运动
(1)民族运动:对外反对侵略压迫,实现民族解放。
(2)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1.阅读教材P98“史料阅读”,思考:印度国大党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提示:主要目标:实现民族自治或是脱离英国,民族独立。方式: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华夫脱党
因为代表团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称为华夫脱,所以以扎格鲁尔为首的组织就叫华夫脱党。其是推动埃及国家独立和废除君主制度的政党。
2.阅读教材P100插图“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绘画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片信息。
提示: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的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鼓舞了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3.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思考: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提示:拉美各国独立战争后,没有彻底改变旧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美国将拉丁美洲作为后院进行侵略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条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在战争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研什么 关键能力 教考探究 提升综合性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材料 大战期间……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起来,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削弱……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世界通史(现代卷)》
迁移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读:材料主要从列强忙于战争、资本主义发展和十月革命的影响等角度阐释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背景。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史论形成 一战前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2)一战过程中,英法等殖民国家暂时放松了侵略,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发展创造了条件。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4)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5)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直接导致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
(6)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加深了殖民地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一战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政策
材料 尽管印度人为一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战争结束后,英国不仅没有让印度自治,反而变本加厉。在1919年3月通过《罗拉特法》,对印度实行高压和残杀政策。一战后的印度人为此失望,以致他们不再同英国统治者合作,转而走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国大党在一战后成为英帝国的死敌,开始为印度独立而奋斗。甘地在一战后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领袖。他在一战结束后意识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不可名状的“不道德、不公正和自高自大。它用一个谎言来代替另一个谎言,用暴力执政。如果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
——摘编自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亚洲“共有的历史”》
迁移知识 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逐渐获得国大党和广大民众的认可。
导读:材料主要阐述了英国对印度实行高压和残杀政策,以及产生的影响。
[思考]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并分析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政策:反对印度自治,采取高压与残杀政策。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唤醒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一战后英国的反动政策激发了印度人追求独立的强烈愿望;印度人民由支持英国殖民当局到走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史论拓展 正确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积极性 ①动员广大群众,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促进人民团结,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
局限性 ①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②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③限制人民革命运动,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更加激烈和彻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诉求也从简单的争取独立发展为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府。它们虽然大多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大大增强。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转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帮助指导下,各国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团体或政党。至20世纪20年代末,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陆续建立。
——摘编自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迁移知识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各国发展不平衡。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运动成为主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还具有反法西斯性质。
导读:材料从背景、共产国际和范围等角度,阐述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特征。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特征: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统治;得到苏俄政府和共产国际的援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史论形成 多角度认识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意义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以及大萧条时期,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们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支柱提出了挑战。接受了一战后在全球广泛传播的思想,包括民族自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迁移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导读:材料第一句话反映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帝国主义的挑战,第二句话反映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
[思考] 根据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产生的影响。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上挑战了帝国主义;在政治和军事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冲击了凡尔赛体系,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史论拓展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1)赋予了民族主义新内涵:民族主义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在亚非拉演绎出了新内涵,即全世界各民族平等。
(2)形成了反帝统一战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运动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民族民主运动事实上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3)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打下了基础。
(4)加速了欧洲的衰落:欧洲国家普遍占有较多的殖民地,殖民地的多少是欧洲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加速了欧洲的衰落。
练什么 真题研析 教考互映 强化应用性
考情微观 英国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2024·重庆卷·T14
国大党斗争的策略性:2024·广东卷·T15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24·1月浙江卷·T13
印度追求民族解放:2024·北京卷·T18
[示例] (2024·广东卷·T15)1942年,围绕是否用非暴力方式保卫印度的问题,经过与尼赫鲁的多次争论,甘地表示不反对武装抵抗法西斯,支持尼赫鲁用武力保卫民族利益的立场。这( )
A.揭示了甘地宗教信条的转变
B.体现了国大党斗争的策略性
C.掀起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D.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价值引领:本题以甘地与尼赫鲁关于非暴力的争论为学习情境,考查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通过本题,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甘地及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解。
逻辑思维:
1.命题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24·浙江1月卷·T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狱中的尼赫鲁写道,抗议、祈求、武装起义这些方式在印度都行不通,“就在此时,甘地提出了不合作运动的指导思想。……非暴力抵抗尽管是非暴力的,但它……是一种发挥群众作用的有效方式,它似乎能展现印度人的特别才能。……这种不合作运动的指导思想加上甘地的卓越人格顺应了全国的诉求,使国家充满了希望”。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非暴力不合作是当时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唯一形式
B.甘地的人格是印度群众接受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方式的首要原因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时就明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主张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前景值得期待
√
D [根据材料可知,尼赫鲁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种发挥群众作用的有效方式,使国家充满了希望,使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前景值得期待,故选D项;“唯一形式”说法绝对,尼赫鲁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种发挥群众作用的“有效方式”,排除A项;甘地的人格有利于调动人民参加不合作运动,但不是首要原因,首要原因是印度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和对民族独立的渴望,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争取实现自治,而不是完全独立,排除C项。]
2.命题点: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3·湖北卷·T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 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
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 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国家对非洲的殖民方式由暴力强迫逐渐转变为通过报纸、无线电进行文化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部分地区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广泛觉醒,使得殖民国家不得不转变对非洲地区的态度,故选B项。]
一、依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情境
教材情境1 教材P99“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军作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
1.1882年,英国发动侵略埃及的战争,并占领了整个埃及,把埃及变成其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的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终于迫使英国让步。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独立后的埃及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从侧面反映出一战后( )
A.埃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英国承认埃及完全独立
C.世界殖民体系宣告瓦解 D.英国强国地位完全丧失
√
A [根据材料可知,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埃及的立宪政府,这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该运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但英国仍保留了大量特权,埃及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B项错误;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项错误;虽然一战对英国造成重创,但一战后英国仍是世界强国,D项错误。]
教材情境2 教材P101“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以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最为突出”。
2.墨西哥1938年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府没收本国和外国人拥有的大地产,分配给农民,同时设立国家农贷银行帮助农民,并鼓励和扶持农民组织合作农场。这反映了墨西哥( )
A.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影响
B.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C.摆脱了欧美资本的控制
D.实现了土地的国有化
√
B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1938年土地改革从外国人手中收回土地,这体现了墨西哥维护国家利益和新政府的民族性,土改中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致富,体现了新政府的民主性,B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知墨西哥土地改革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影响,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欧美资本并未完全退出墨西哥,排除C项;墨西哥1938年土地改革没有实行土地国有化,排除D项。]
二、运用教材边角知识创设情境
教材情境1 教材P98插图“阿姆利则惨案(绘画作品)”。
3.针对英印当局实行的包含“对煽动叛乱嫌疑犯可以不加审判即予监禁”等规定的《罗拉特法》,1919年3月,国大党发动“总罢业”。4月13日,约2万名群众在阿姆利则集会示威,遭英军开枪镇压,此即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
A.英国的统治遭到印度人民反抗
B.列强控制下的殖民地要求主权
C.甘地的救国策略已失去号召力
D.非暴力不合作下出现激进行为
√
C [由“总罢业”“集会示威”等信息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遭到抵抗,同时也说明在非暴力不合作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激进的爱国行为,因此A、D两项可以由材料得出,排除;当时正处在印度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时期,故B项也可由材料得出,排除;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仍然有强大的号召力,C项说法本身错误,故选C项。]
教材情境2 教材P100插图“桑地诺(1893—1934)(绘画作品)”。
4.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做、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 )
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
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
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相结合
√
C [根据材料“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人人有工做、有活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动员”,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课时数智作业(三十三)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建议用时:30分钟,总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山东齐鲁名校联盟模拟)一战后,被殖民地区一批受过教育的杰出人物拥护这样一种思想,即每个民族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国家。但是,这个时期民族主义运动只是在它们能够得到人民广泛支持的国家里才能对殖民者构成严重的挑战。这反映出( )
A.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了确认 B.帝国主义的削弱冲击了殖民体系
C.民族解放运动缺乏群众基础 D.一战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根据题干“每个民族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国家”及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在此基础之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出一战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2.(2024·河北保定模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印度的军费支出在英帝国内仅次于英国,高达2亿多英镑。1919年,英国不但拒不兑现战后让印度实行高度自治的承诺,反而颁布了镇压印度民族主义者的《罗拉特法》。英国的这些做法,客观上( )
A.促成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破坏了凡尔赛体系的稳定
C.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D.加速了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英国继续压榨印度,阻挠印度独立等,这些做法引发了印度人民的反抗,客观上加速了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故选D项;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与凡尔赛体系无关,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3.(2024·广东“六校”模拟)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
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根据材料可知,苏加诺强调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意在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故选B项;根据材料“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可知,其号召的对象主要是印尼民众,而非亚洲各国人民,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不涉及亚洲其他国家,排除C项;根据材料“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可知,苏加诺针对的是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北伐战争无关,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4.(2024·山东日照一模)自1854年印度创办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始,到一战前,棉纺织工厂数增至271家,纱锭和织机数分别达677.9万枚和10.42万台。但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甘地此举旨在( )
A.团结广大农民阶级 B.抵制外国资本控制
C.唤醒民众民族意识 D.振兴印度民族经济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根据材料“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一阶段,甘地号召印度人民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来与英印当局斗争,唤醒民众民族意识,争取民族独立,故选C项;甘地此举目的是唤醒整个印度的民族意识,不只是“农民阶级”,排除A项;“抵制外国资本控制”是“此举”带来的“影响”,并不是“主旨”,主旨是通过恢复民族纺织业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殖民者斗争,争取独立,排除B项;“振兴印度民族经济”也是“此举”能够带来的“影响”,而非“主旨”,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5.(2024·山东济宁三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尽管不认同英国诽谤其同胞的行为,但他制止了任何印度人对英国规则的言语攻击,甚至帮助英国招募士兵。其做法体现出( )
A.非暴力斗争方式的缺陷
B.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国大党与英国联系密切
D.甘地独特的斗争哲学理念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尽管不认同……但他制止了……士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是甘地政治哲学的核心,即便他不认同英国的某些行为,但他也不主张通过暴力来反抗,他相信通过和平的方式可以达成社会变革和正义,这种理念影响了印度独立运动和其他国家的民权运动,故选D项;甘地主张通过和平、非暴力的方式抵抗不公正和压迫,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反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且会存在内外分歧及矛盾,故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局限性,但材料仅涉及甘地面对英国的态度,而没有明确具体的不足,A项相对片面,排除;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通常是指在面对民族民主革命时的妥协和动摇,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展现了一种坚定的抵抗精神和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超越阶级利益的普遍价值和道德力量,排除B项;甘地的领导和影响力使得国大党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核心力量,旨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非辅助英国进行殖民,排除C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6.(2024·山西吕梁二模)印度甘地曾说道:“在欧洲,现在一个人使用蒸汽机可以耕耘一大片土地,积累无数的财富,这被当作是文明的标志……这样一种文明是反宗教的。在欧洲它使人们深陷其中,以至人们好像处在半疯癫状态。”“西方民族正在物质主义魔鬼的脚下呻吟。”由此推知,甘地( )
A.号召印度人民实现经济独立
B.意图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侵蚀
C.认识到了西方侵略者的本质
D.理性分析了拜金主义的危害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由“这样一种文明是反宗教的”“人们好像处在半疯癫状态”“西方民族正在物质主义魔鬼的脚下呻吟”可知,甘地对西方的工业文明持反对态度,认为西方工业革命使得人们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追求,这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意图抵制西方工业文明对印度的侵蚀,故选B项;单凭题干信息不能得出“号召印度人民实现经济独立”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未揭示西方侵略者的本质,所以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题干是在表达甘地对西方工业文明侵蚀印度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拜金主义的危害,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7.(2024·河南中原名校调研)1927年,埃及议员提出以埃及人取代英国人担任埃军总司令,英国于是派遣舰队到亚历山大和塞得港武力示威。1928年,英国政府不满埃及众议院审议集会法,使用武力进行威胁。这从侧面说明( )
A.殖民国家手段单一
B.有效占领限制英军活动范围
C.埃及民族意识加强
D.军事发展推动殖民帝国形成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根据材料“以埃及人取代英国人担任埃军总司令”“埃及众议院审议集会法”可知,英国针对埃及国家主权意识觉醒的局面,多次武力示威,这从侧面说明埃及民族意识加强,故选C项;手段单一与史实不符,近代殖民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手段呈现多样化,武力威慑只是列强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的辅助手段,排除A项;“派遣舰队到亚历山大和塞得港武力示威”说明有效占领并未限制英军活动范围,排除B项;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就已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故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8.(2024·安徽合肥二模)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期间,成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修改了关税保护法,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相类似的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食品等)。上述改革措施旨在( )
A.发展民族经济 B.加强国家干预
C.保护本国贸易 D.抵制列强侵略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根据材料“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相类似的商品”等信息可知,墨西哥政府采取措施打击外国资本并保护本国资本,目的在于减少外国资本的冲击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故选A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9.(2024·贵州贵阳模拟)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分别于1937年和1938年将外国垄断组织控制的铁路、石油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还取消了过去给予外国人的450多万公顷土地的租让合同。这一做法(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使得世界殖民体系动摇
C.属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
D.推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卡德纳斯改革的知识可知,卡德纳斯政府的国有化改革捍卫了墨西哥的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壮大了墨西哥的民族经济,故选A项;“使得世界殖民体系动摇”表述夸大化,卡德纳斯国有化改革只能说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墨西哥的统治,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革”概念不清,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C项;19世纪初,在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时,墨西哥的民族意识就已觉醒,排除D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0.(2024·江西南昌二模)1938年3月18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石油国有化改革的声明,从即日起墨西哥将十七家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其中包括皇家壳牌、新泽西美孚、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的墨西哥分公司。这一举措( )
A.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在拉美的瓦解
B.加快墨西哥民族独立的步伐
C.使墨西哥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D.推动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根据材料“从即日起墨西哥将十七家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可知,这一举措推动了外资企业国有化,打击了外国垄断资本对墨西哥经济的控制,推动了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美地区殖民体系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排除B项;墨西哥政府的这一举措打击了外国垄断资本对墨西哥经济的控制,但并没有使墨西哥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排除C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1.(2024·山东青岛三模)20世纪30年代,部分非洲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二战后,“黑人特色”运动进一步发展,许多诗人继续表达他们与非洲的联系,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这一运动( )
A.激发了非洲共同体意识
B.保持了非洲文化的多元性
C.瓦解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人特色”运动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即摆脱西方殖民侵略而争取民族独立,故选D项;根据题干可知,“黑人特色”运动激发了非洲人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共同体意识”,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黑人特色”运动要求摆脱西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并未涉及其“文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非洲大陆所掀起的民族独立风暴瓦解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排除C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2.(2024·江西新余一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部分拉美国家的民族领袖提出摆脱“门罗主义”、建立“大拉丁美洲民族”的倡议。桑地诺提出“只有拉丁美洲民族才能在中美地域开凿运河”和“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墨西哥领导者提出“国际经济关系多元化”;委内瑞拉领导者提出“石油出口地区多样化”等口号。这些倡议的提出说明( )
A.拉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B.唯有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
C.政治集团化发展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D.争取经济独立是民族解放的重要目标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根据材料“国际经济关系多元化”“石油出口地区多样化”可知,拉美国家在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纷纷提出了适合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反对国际垄断资本对自身的控制和渗透,说明当时的拉美国家非常重视经济独立,故选D项;材料中的口号代表了对未来民族经济发展的诉求,而不是已经实现,排除A项;拉美国家在19世纪初已经相继推翻西葡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排除B项;材料中不同国家提出的经济发展口号不同,说明拉美国家并未实现政治集团化发展,排除C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3.(2024·广东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随着拉美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到17世纪,拉美出现了“美洲人”这个新观念,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新的“美洲精神”。同时,欧洲启蒙思想和学说的传播也对拉美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起到促进作用。到19世纪初,拉美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材料二 一战期间和战后,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一方面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他顾,加之军事订货的增加,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比如,巴西在大战期间创立的新企业有5 900多家,1928年的工业生产总值相当于1914年的3倍。
——摘编自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
《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材料三 1927年5月12日,桑地诺发表宣言“我们甘愿做一个爱国者在战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隶那样活着”,并提出用革命武装把美国侵略者驱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确任务。经过6年战斗,美军被迫于1933年撤离。1934年2月21日,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指使下暗杀了桑地诺。1937年1月,索摩查任尼加拉瓜总统,从此建立了长达40余年的亲美家族的“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1956年索摩查被爱国者杀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初拉美能够产生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概括拉美国家一战后的显著变化。(8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桑地诺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4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随着拉美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可知,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根据材料一“欧洲启蒙思想和学说的传播也对拉美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可知,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拉美民族意识的形成;根据材料一“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起到促进作用”可知,拉美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战后,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可知,拉美国家一战后的显著变化是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提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第(2)问,根据材料三“经过6年战斗,美军被迫于1933年撤离”可知,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维护了民族独立;根据材料三“索摩查……建立了……‘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索摩查被爱国者杀死”可知,为尼加拉瓜最终摆脱“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推动和鼓舞了亚非拉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答案] (1)原因: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拉美民族意识的形成;拉美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
变化:拉美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提高)。(2分)
(2)影响: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维护了民族独立;为尼加拉瓜最终摆脱“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推动和鼓舞了亚非拉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