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微专题十三 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与分析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专|题|整|合
类型一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
1.激素分泌调节类型的模型构建及判断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
2.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基础模型
(1)神经调节:完全依赖反射弧完成,仅涉及“神经递质”这种信号分子。
机制: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举例: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
机制: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实例: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
(3)神经—体液调节:既有神经系统调节,又有相关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参与,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
①模型Ⅰ
机制:
举例: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②模型Ⅱ
机制:
举例:日照长短变化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增加,促使鸟类产卵。
类型二 激素作用于细胞的两种模式
1.信息分子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2.信息分子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
类型三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基本思路
2.实验设计
(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①饲喂法
②摘除法和注射法
(2)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多肽或蛋白质类,多肽、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口服。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单一变量。
(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归纳总结
对|点|落|实
1.甲状腺激素为碘化酪氨酸的衍化物,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正常人每日释放T4与T3量的比例为3∶1,T4通过脱碘形成T3。如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过程,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
B.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从而抑制TSH的释放
C.脱碘作用受阻时人体内T4与T3比例小于3∶1
D.饮食中长期缺碘时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
答案:D
解析:TRH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A错误;甲状腺分泌的T4通过脱碘作用形成T3,间接作用于垂体,从而抑制TSH的释放,B错误;正常人每日释放T4与T3量的比例为3∶1,脱碘作用受阻时T3含量减少,此时人体内T4与T3的比例大于3∶1,C错误;碘是人类必需的生命元素,T3、T4均含碘,长期缺碘不利于二者的合成,体内T3、T4含量减少会影响TSH和TRH的分泌,D正确。
2.(2025·广东湛江调研)如图为下丘脑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的部分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途径①中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a属于神经调节的范畴
B.若激素c是性激素,则其靶器官可以是下丘脑
C.途径③反映出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交流信息
D.激素d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可以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答案:C
解析:途径①中在神经元①和神经元②的作用下,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使其分泌激素a即胰岛素,属于神经调节的范畴,A正确;若激素c为性激素,则其分泌途径为下丘脑—垂体—性腺,由于其存在反馈调节,故其靶器官可以是下丘脑,B正确;途径③通过激素传递信息,反映出细胞之间以间接的方式交流信息,C错误;激素d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可能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强,D正确。
3.激素分泌的两种类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和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都属于远距分泌
B.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属于神经分泌
C. 远距分泌和神经分泌都能体现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特点
D. 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和靶器官,与特异性受体有关
答案:B
解析:胰岛B细胞和小肠黏膜细胞都不属于神经分泌细胞,因此其分泌活动都属于远距分泌,A正确;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属于神经分泌,B错误;据图可知,远距分泌和神经分泌都有经血液循环运输的过程,因此都能体现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特点,C正确;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和靶器官,与特异性受体的相互识别、结合有关,D正确。
4.(2022·全国乙卷)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或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 (2)大于 不相同 丙组注射的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乙组注射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甲状腺利用碘合成甲状腺激素,导致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
(2)由题干可知,甲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丙组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此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由于乙组注射甲状腺激素溶液,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较低;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能够促进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