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22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含答案解析)-《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数智作业22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含答案解析)-《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7 16:16:39

文档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二十二)
1.C [根据材料可得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秘鲁考古学家、埃及考古学家都发现了古代种植棉花的情景,这表明古代文明多源发展,故选C项;“物种出现全球交流”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2.B 3.A
4.A [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文字和商代甲骨文都属于象形文字,这体现了文明发展的统一性特征,但三个地方的文明本身又是各具特色的,这体现出文明的多样性,故选A项;文字形成和发展的早期,三个文明之间尚未有直接的交流,更谈不上比较频繁的交流,排除B项;三个地区的文字是各自独立发明的,不具有同宗同源的特点,排除C项;“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材料体现不出,排除D项。]
5.A [根据“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败其田,绝粒麦于垅上,生碱草替大麦”等可知,材料中的诅咒都提到了碱土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的土地存在碱化的情况,由此可知古巴比伦面临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故选A项;材料侧重的是对背约者的“诅咒”,可以看出古巴比伦具有一定的契约精神,但无法得知其形成了完备的契约体系,且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除B项;封建庄园经济是中古西欧经济模式,古巴比伦是奴隶制社会,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王“政教合一”的地位,排除D项。]
6.C 7.D 8.C
9.C [根据材料信息“马匹经过精心培育,车轮又大又稳,非常适合远途出行。这辆马车只配有两位人员——一名车夫,一名地位尊贵的乘客,并不见随行的护卫”可知,该战车模型反映出波斯帝国当时的国内秩序比较稳定,故C项正确;最先发明马拉战车的是赫梯人,排除A项;该战车是远途出行用的,并不是军事装备,排除B项;“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
10.A 11.C 12.C
13.示例一
帝国:罗马帝国。(1分)
论题:军事扩张使罗马帝国崛起,也为其终结埋下了伏笔。(2分)
论述:古代罗马凭借城邦公民组成的强大军队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到2世纪,帝国版图确定下来,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其“手中可供支配的资源”注定了其工商业的发达。但是长期的军事扩张使人民的负担加重,又面临严重的边境压力,内外矛盾使帝国陷入了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8分)
综上可知,军事扩张成就了帝国大业,但也加重了帝国负担,使帝国走向了衰亡。因此,军事因素能对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产生重大作用。(1分)
示例二
帝国:波斯帝国。(1分)
论题:波斯帝国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2分)
论述: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它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统治。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之后,亚历山大继承波斯的基本制度,实行行省制,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8分)
综上可知,“制度革新力和再生力”对维护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至关重要,可见行省制这一制度对维系庞大帝国的生命具有重大的作用。(1分)
1/2课时数智作业(二十二)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建议用时:30分钟,总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山东淄博二模)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 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
A.物种出现全球交流
B.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
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2.(2024·福建莆田二模)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国王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投降。国王再咨询人民大会后,接受其主张,决定抵抗。这表明当时(  )
A.两河流域民权意识觉醒
B.乌鲁克国仍有原始民主因素
C.早期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D.文学艺术作品神权色彩浓厚
3.(2024·山东济宁三模)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
A.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
B.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
D.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4.(2024·安徽蚌埠三模)下面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
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
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5.(2024·广东汕头调研)古巴比伦国王在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对背约者的诅咒是:“愿阿达德,天地之渠长,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绿色永绝!”另一王的石契碑的诅咒为:“愿阿达德败其田,绝粒麦于垅上,生碱草替大麦,取碱土代清泉!”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巴比伦(  )
A.面临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和契约体系
C.封建庄园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D.国王是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者
6.(2024·山东聊城二模)“从佃耕的农人那里收到的地租、牧群的头数、牲畜所需的饲料的量、下次播种所需的种子的量,以及关于灌溉设施和灌溉计划的一切复杂的细节,都得上账或记录。管理事项和账目,是用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当笔,刻写在泥板上;然后将泥板烘干,以便于保存。”这可以说明(  )
A.收取地租成为西亚普遍现象
B.象形文字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C.生产实际需要推动文字产生
D.经济发展促使埃及文明稳定
7.(2024·福建泉州三模)赫梯王国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国王、王后和王子等借节日活动之际“巡幸京畿”,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一做法(  )
A.健全了地方治理体系 B.创造了民族特色文化
C.拓展了王国疆域版图 D.营造了宗教文化认同
8.(2024·吉林东北师大附中三模)公元前2千纪后,古阿卡德语是阿卡德王国的通用语言,后在两河流域南部和北部演化出巴比伦语和亚述语两种方言,也曾被埃及王庭使用,作为整个中东地区的国际性通用语言。阿卡德语成为区域通用语言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贸易和人口迁徙
B.阿卡德王国的兴盛
C.军事扩张和文化交流
D.区域性市场的发展
9.(原创题)如图是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展出的波斯帝国奥克苏斯双轮战车模型,从造型上看,马匹经过精心培育,车轮又大又稳,非常适合远途出行。这辆马车只配有两位人员——一名车夫,一名地位尊贵的乘客,并不见随行的护卫。其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波斯帝国(  )
A.最先发明马拉战车 B.拥有强大军事实力
C.国内秩序比较稳定 D.交通网络十分发达
10.(2025·内蒙古适应性考试)屋大维宣称元首“权力来自元老院和人民授予”,却默认他赞助的诗人为其塑造神圣形象,其后的元首更是频繁地利用诗人和演说家鼓吹“君权神授”。民间神化现世元首的公共艺术、崇拜仪式也纷纷涌现。这反映了罗马(  )
A.共和传统的衰微 B.神权凌驾于王权
C.寡头政治的恢复 D.元老院权力加强
11.按照古希腊传统,马其顿人从不向凡人行叩拜礼,只向神匍匐礼拜。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拉拢波斯帝国遗臣  B.传播希腊先进文化
C.强化君主统治权威 D.传承东方政治体制
12.(2024·辽宁名校联盟模拟)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 000—3 000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青金石之路”,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
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
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
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3.(2024·福建三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通过与其他政治秩序的对照,我们可以勾画一幅更加精细的帝国图景。帝国至少需经历一个崛起和衰落的周期,而且还必须已开启下一个新的周期。因此,帝国存续时间较长这一标准体现在其制度革新力和再生力上。有了这两种能力,帝国的存在便不再取决于先父(们)的超凡领袖魅力。如果一个强国没有幅员辽阔的统治疆域,是不足以被称为帝国的。相比海洋帝国,疆域跨度的标准显然更适用于陆地帝国。对于海洋帝国的权力扩张而言,远比疆土的有形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手中可供支配的资源。与主权国家相比,在帝国权力扩张、成形过程中,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得更紧密。这其中,军事优势这一小因素也能对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产生大影响。
——摘编自[德]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这一主题,自选一个帝国,拟定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4/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