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把握观点句,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3.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深邃的思想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很少接触哲理性随笔,对于这类思维含量较高的文章,很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因此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理解文意被确立为本课题的学习重点。
本文思想深邃。教学过程中不能为完成任务而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读来初步感知,再进一步理解。讲解过程尽量举例阐释,使深邃的道理更让人易于接受。
本文哲学味道浓厚的句子很多,有很多解释在哲学上众说纷纭,在这一点上不苛求完全一致,而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解读的空间,并激发学生解读哲学文本的勇气。
3重点难点
思考帕斯卡尔在“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中所体现出的对思想与人生的认识。
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来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把各自思想相互交流,那么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些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因为它的精髓尽皆凝聚在一个令人难忘而又促人情思的生动比喻上——“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活动2【活动】(二)快速阅读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这哲理化的文字魅力,划出文章的核心观点句,并思考作者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句展开了哪些层次的论述。(出示PPT)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1.(第2-4段)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2.(第5-7段)思想有伟大与卑贱之分
3.(第8-14段)人是伟大和可悲的统一体
4.(第15-16段)人要尊重自己的价值,追随真理
活动3【活动】(三)研习课文重点
帕斯卡尔用“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这一标题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理解标题“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深刻含义。组织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线索来回答由标题衍生出的四个问题“芦苇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人是芦苇”“又为什么说人是能思想的芦苇”“思想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变化(结果)”。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本文的主题也更明朗了)
活动4【活动】(四)课文讨论
思想录是作者对人生和宗教的理性思考,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像这类有这类有哲理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接下来让我们默读课文,并从中划出你认为有哲理的句子。
教师提出要求:
1.自读课文,找出有哲理性的句子进行解读。小组讨论,挑选其中的句子进行理解,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
2.小组发言,如何理解。
(围绕本专题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鼓励自由提问,互相解答,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活动5【讲授】(五)总结
PPT投影:“人是能思想的芦苇”这一简练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正是这个表述令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语言形象,意蕴深邃!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以其特有的提示矛盾的方法,反复论述了人的永恒悖论:伟大与卑贱(见P137“资料卡片”)。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板书:阅读方法
抓住核心观点句,理清文章结构;知人论世;调动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去揣摩疑难语句。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
1.课堂积累,背诵精美句子。
大家对内涵的拓展让我感到这篇文章虽只有1000多字,但包罗大千世界,真是“一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背诵经典美文能给我们的文章增色,使我们的人生丰厚。
请同学们当堂背上两句,并简要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背诵这两个句子。
课件28张PPT。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法]帕斯卡尔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来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把各自思想相互交流,那么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些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因为它的精髓尽皆凝聚在一个令人难忘而又促人情思的生动比喻上:“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学习目标 1.通过把握观点句,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我们的归纳概括能力。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 试着与作者、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深邃的思想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一、把握观点,理清思路
文章的核心观点句是哪一句? 一、把握观点,理清思路
文章的核心观点句是哪一句?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把握观点,理清思路 文章围绕核心观点句分别作了哪些的论述?(提出了哪些观点)一、把握观点,理清思路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第1段)
1.(第2-4段)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思想让人知道生死、知道宇宙
思想让人有尊严、要努力提高自己
思想让人追求尊严、囊括宇宙
2.(第5-7段) 思想有伟大与卑贱之分
3.(第8-14段) 人是伟大和可悲的统一体
4.(第15-16段)人要尊重自己的价值,追随真理
热爱美好的天性,鄙视身上的卑贱
追求真理,克制欲念二、研习课文 帕斯卡尔用“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这一标题有什么好处?二、研习课文 帕斯卡尔用“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这一标题有什么好处? 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找出有哲理性的句子进行解读。小组讨论,挑选其中的句子进行理解,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2.小组发言,如何理解。
1.怎样理解“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生活中有无这样的例子?
这实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之间的矛盾
例如:家长逼孩子上补习班;陕西高三喊楼狂欢学生殴打巡查教师事件等.
2.“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或“伟大”和“卑贱”在何处)“伟大”指的是人超出动物性的纯粹精神、纯洁思想(或心灵), “缺点”指的是人动物性的一面。
3.怎样理解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人不能不追求真理却达不到至真的真理;人不能不追求善良却达不到至善的善良;人不能不追求幸福却达不到至美的幸福。动物无这种追求和愿望并非不幸,人有这种愿望和追求却又无能为力就非常的不幸,是极其可悲的。而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认为,人类最初是被创造得有似于上帝并且分享上帝的神性,而被非理性的欲念、情感诱惑蒙蔽了,就沦为禽兽。人如果满足于动物性的存在,任凭物欲、情欲、权欲等泛滥,就是自甘堕落。
人类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固然是可悲的,但人类能认识到可悲的原因又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有了思想就变得伟大了。4.“在已经证明了人的卑贱和伟大之后——现在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人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尊呢?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充分认识人的卑贱和伟大的对立性是人类尊重自己价值的前提。
如果使人过多地看到他和动物是怎样的等同而不指明他的伟大,那是危险的;如果使人过多地看到他的伟大而不指明他的卑鄙,那也是危险的;如果使人对这两者都加以忽视,那就更危险了。
一个人看不见人性所包含的相反性,就无法避免邪恶的两大根源:骄傲和怠惰。如果把天性看做是完美无缺的,恃才傲物,把自己等同于上帝和神,就会陷入脱离上帝的骄傲;如果把人性看成是无可救药的,就会把自己等同于魔鬼,自甘堕落,为卑劣的欲念所束缚而怠惰甚至自暴自弃。
只有竭力摆脱感性、欲念和世俗的生活经验,追随理性,探求真理,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尊重和实现!总 结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这一简练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正是这个表述令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语言形象,意蕴深邃!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以其特有的提示矛盾的方法,反复论述了人的永恒悖论:伟大与卑贱 (见P137“资料卡片”) 。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总 结阅读方法:
1.抓住核心观点句、理清文章结构;
2.知人论世;
3.调动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去揣摩疑难语句。
帕斯卡尔在学者以及后人心中的地位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维克多·吉罗
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谢瓦里埃拓展练习1:课堂积累,背诵精美句子
大家对内涵的拓展让我感到这篇文章虽只有1000多字,但包罗大千世界,真是“一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背诵经典美文能给我们的文章增色,使我们的人生丰厚。
请同学们也当堂背上两句, 并简要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背诵这两个句子。拓展练习2:
下面是从课文中选出的关键词,请从中选择两个仿照例句写一句带有警示意义的句子,来表达你对人生、对生活等的感悟。句子尽量做到整齐。
尊严 思想 死亡 伟大 卑贱 欲望
例句:
当生命的流星划过夜空,走向死亡时,使它发光的是它的思想。拓展练习3:推荐课后阅读卡斯帕尔的《思想录》和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摘抄你认为有哲理的语句,并说明原因。 帕斯卡尔生平简介(参见P136“资料卡片”)
3岁 丧母,体弱多病
12岁 始学几何
16岁 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
17岁 写成出色的数学论文 《圆锥曲线论》
23岁 因中风而瘫痪过一段日子
28岁 父亲去世,妹妹入修道院
31岁 遭遇车祸,奇迹般生还
32年 隐居修道院,着手写《思想录》
39岁 停止了呼吸,留下未完的《思想录》 帕斯卡尔 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谈谈你对全文或某一句话的理解。2、也可说说你不理解的语段或句子。
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因而,就正是思想才构成人的生存,没有思想我们便不可能设想人的生存。
——帕斯卡尔《思想录》
人显然为了思想而生的;这就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他全部的优异;并且他全部的义务就是要像他所应该地那样去思想。
——帕斯卡尔《思想录》 “强力和欲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
“世人都在想什么呢?只是想着跳舞、吹笛、唱歌、 作诗、赌赛等等,想着打仗,当国王,而从不想什么是国王,什么是做人.”
“人不能不追求真理却达不到至真的真理;人不能不追求善良却达不到至善的善良;人不能不追求幸福却达不到之美的幸福.人若无这种追求和愿望并非不幸(如动物),人若有这种欲望却又无能为力就非常的不幸了.”
——帕斯卡尔《思想录》 “他要求伟大,而又看不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而又看不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而又看不到自己充满着缺陷;他要求能成为别人爱慕与尊崇的对象,而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别人的憎恶与视。”
“毫无疑问,充满了缺点乃是一件坏事,但是充满了缺点而又不肯承认,则是一件更大的坏事。”
(帕斯卡尔《思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