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三十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建议用时:30分钟,总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重庆巴蜀模拟)下表是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对表格数据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国家 英国 俄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 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 (万平方米) 3 350 1 740 1 060 290 30 30
A.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C.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D.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已初步形成
2.(2024·河南中原名校调研)1914年,戏剧《蒂珀雷里的家》在英国上映,男主角地主丹尼斯爵士认为待在家里是一种背叛,“如果你说我们没有必要战斗,那么我告诉你,你是杀害你兄弟的凶手……”另一主角农民帕特里还向他们保证——战争是“一种伟大的生活”。这说明了( )
A.法西斯主义已经在英国蔚然成风
B.戏剧成为战争动员的一种手段
C.现代主义作品极大丰富民众生活
D.地主和农民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3.(2024·河北保定一模)1915年,德国通过丹麦国王派人去俄国探媾和意向,俄国对此表示欢迎。1916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主张用协商方式与德国媾和,法国前总理茹卡也提出与德国单独媾和的要求。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交战国面临长期阵地战的困境
B.战争结果符合人们预期
C.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必要性
D.德国的扩张行为招致不满
4.(2024·山东聊城一模)1914年时,飞机多用作侦察敌情,时速仅为80—115公里,4年后却升至180—220公里。在此期间,飞行高度也从200多米提升至8 000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扩大到400多公里;到1918年,机枪已是战斗机标配,机重也大大增加。这主要缘于当时( )
A.一战进程的推进 B.技术革命的进行
C.军备竞赛的加剧 D.飞机性能的提升
5.(2024·山西大同模拟)如图为一战时期俄国发行的名为《理想社会的秩序》的明信片,其左上方写道:“一切都被士兵的头盔压缩在一起,一个理想社会的秩序!按照普鲁士最新的方法,英雄只需要有一条鞭子。”该明信片( )
A.掩盖了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
B.引发民众对军国主义的反思
C.意在激起俄国民众参战热情
D.揭露了德国法西斯战争罪行
6.(2024·山东淄博一模)一战后期,英国虽然缺少吃的,人们每天要排队购买食物,并且政府宣传要求“少吃一点面包”,但是英国没有发生德国那样的食物短缺危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英国( )
A.社会保障更为健全 B.工业制造水平先进
C.海军实力占据优势 D.战争计划制定周密
7.(2024·山东青岛二模)1917年4月,美国政府成立了负责战时宣传的公共信息委员会,制定了《国防法》《海军法》《选征兵役法》和《战争风险法》,随后还成立了战时贸易委员会、铁路管理局、战时工业局、粮食管理局、燃料管理局等机构。这表明当时美国( )
A.确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力图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C.积极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D.建设一体化国民动员体系
8.(2024·河北邢台二模)一战爆发后,英国编辑了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学者和专业人员名单,隐瞒官方背景,定期向其提供英国的宣传资料,通过他们将材料发送到美国各界人士手中,给人的印象他们只不过是英国的正义支持者。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得国内战时动员的支持
B.拉拢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C.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
D.激起美国反对德国的情绪
9.(2024·广西南宁模拟)1920年6月,德国警察人数从8万人加到15万人,后来又通过立法,警察部队变成了变相的军队。同年7月,德国提出国内有爆发革命的危险,要求延期15个月执行《凡尔赛条约》中的军事条款。德国多余的军用物资也迟迟不按《凡尔赛条约》规定缴给协约国。这表明( )
A.欧洲法西斯势力暗流涌动
B.协约国并未真正削弱德国实力
C.凡尔赛体系严重限制德国
D.协约国对处理德国存在着分歧
10.(2024·广东佛山一模)1919年英法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决定由反俄的东欧国家组成封锁线,将俄国封锁起来。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确保欧洲大陆均势 B.扼杀俄国新生政权
C.瓜分俄国的殖民地 D.构建战后国际秩序
11.(2024·吉林长春一模)1924年,英美筹划成立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国际赔款委员会,制订“道威斯计划”,将原来作为战争罪责的赔款变成一纸商业合同,德国以各种理由仅支付110亿金马克的赔款,却从英美获得了200亿金马克的贷款和投资。这一计划( )
A.便于德国摆脱凡尔赛体系束缚
B.平复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C.体现了美英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D.加速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12.(2024·山东日照二模)下图为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1921年12月发表的漫画《华盛顿们(“我们用我们的小斧子砍的”)》。作者意在( )
画面中自左至右三个人物分别代表英国、日本和美国,他们携手砍倒了代表“海军军备”(NAVYCOMPETTTION)和“太平洋竞争”(PACIFIC RIVALRY)的树木
A.期冀大国真心缓和远东局势
B.表达对亚太国际秩序的不满
C.揭示新秩序不可能带来和平
D.讽喻列强间复杂的利益纷争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3.(2024·河北邯郸二模)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材料 从拿破仑战争到二战前,欧美和平主义思潮不断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表所述。
19世纪初 近代欧洲和平主义思潮开始兴起。英国一些宗教人士宣传反对一切战争和暴力,鼓吹和平主义,并得到英国自由贸易派的支持。后者认为在和平条件下,英国通过自由贸易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自己在工业上的优势,从而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随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美得到发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欧洲和平主义思潮大发展。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和平主义运动进入大发展时期。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成立了和平主义组织;跨国的和平主义组织也成立起来。1907年9月,第16届国际和平大会在慕尼黑召开
20世纪 20年代 和平主义在欧美各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反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和平运动兴起;国联进行裁军与反战活动,但成果相当有限
20世纪 30年代 和平思潮及其运动呈现绥靖化趋势,欧美的和平主义思潮和和平运动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甚至恐战的社会潮流,这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扩张行为
——摘编自刘炳香《历史的另一面:欧洲和平主义思潮(1889—1914年)》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数个时段,围绕“和平主义”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5/5课时数智作业(三十一)
1.A [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1913—1914年这一时期,就世界工业总产量而言,美国和德国分别成为世界第一、二大工业国,但就殖民地面积而言,英法俄面积最大,这说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与殖民范围是不相符合的,这种不平衡势必会导致列强间矛盾尖锐,这也是一战爆发的原因,故选A项。]
2.B [根据材料“1914年”“你是杀害你兄弟的凶手”“一种伟大的生活”可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戏剧《蒂珀雷里的家》借助男主角的话极力强调参与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鼓励大家参与战争,说明戏剧成为战争动员的一种手段,故选B项;法西斯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排除A项;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突出强调人内心的迷茫和彷徨,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项;地主和农民属于利益对立的两个阶级,二者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一致,排除D项。]
3.A [一战期间的1915—1916年,同盟国和协约国方面都产生了停战媾和的想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战争转入阵地战阶段,旷日持久、消耗巨大,且短期内胜负难分,参战国试图谋求早日结束战争,故选A项。]
4.A 5.C 6.C
7.D [根据材料“1917年4月,美国政府成立了……《战争风险法》”“随后还成立了……燃料管理局等机构”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此时正在积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机构的成立和法律的制定,正是为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动员,以支持战争的需要,说明美国建设一体化国民动员体系,故选D项。]
8.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隐瞒官方背景,向美国一批有影响力的人物递发宣传资料,隐蔽地向美国各界人士作宣传,结合一战的史实可知,英国想要以此改变美国中立的态度,拉拢其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故选B项;英国对美国展开宣传工作,与国内动员无关,排除A项;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象,意图是拉拢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德国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9.C [根据材料“警察人数从8万人加到15万人”“警察部队变成了变相的军队”“有爆发革命的危险,要求延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下仍然有军国主义倾向,但德国是以借口或者其他形式(警察部队)来发展军事势力,这说明德国受到凡尔赛体系限制其军备的严重制约,故选C项;法西斯势力在德国抬头是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排除A项;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裁减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等规定,削弱了德国实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德国拖延执行《凡尔赛条约》、变相发展军事力量,并没有涉及协约国对处理德国的分歧,排除D项。]
10.B 11.A 12.C
13.示例
论题: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2分)
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位于欧洲,它严重破坏了欧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欧美主要国家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人们对战争心有余悸并反思世界大战的危害,这推动了和平主义思潮的发展。一战后,欧洲各国需要稳定的和平环境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继召开,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在短期内稳定了国际秩序,推动了和平主义思潮盛行。1920年,世界性维和机构国际联盟成立;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8分)
总之,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发展为一种社会潮流,这是多种因素促进的结果,反映了当时欧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时代呼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限制与反对战争的国际法的发展。(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