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命题区间 高考题型 近年考频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动量定理 2023年新课标卷T19 2021年山东卷T16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4年江苏卷T14 2022年湖南卷T4
碰撞、爆炸与反冲问题 2024年湖北卷T10 2021年山东卷T11
命题分析 素养落实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属于力学的主干知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基本方法,高考中主要以两种命题形式出现:一是以动量定理为核心结合多运动过程的考查;二是以动量守恒定律为核心结合碰撞、反冲、爆炸等运动模型考查实际生活、科技问题。这几类题型,命题情境新、密切联系实际、综合性强,前后两个物理过程一般通过碰撞来过渡,这就决定了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1.掌握与动量相关的概念及规律 2.动量守恒的条件及动量守恒定律 3.灵活应用以上规律解决碰撞类问题
动量、动量定理
1.理解有关概念及公式
2.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2021·山东卷T16)海鸥捕到外壳坚硬的鸟蛤(贝类动物)后,有时会飞到空中将它丢下,利用地面的冲击打碎硬壳。一只海鸥叼着质量m=0.1 kg的鸟蛤,在H=20 m的高度、以v0=15 m/s的水平速度飞行时,松开嘴巴让鸟蛤落到水平地面上。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
(1)若鸟蛤与地面的碰撞时间Δt=0.005 s,弹起速度可忽略,求碰撞过程中鸟蛤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碰撞过程中不计重力)
(2)在海鸥飞行方向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一与地面平齐、长度L=6 m的岩石,以岩石左端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若海鸥水平飞行的高度仍为20 m,速度大小在15 m/s~17 m/s之间,为保证鸟蛤一定能落到岩石上,求释放鸟蛤位置的x坐标范围。
命题立意:利用动量定理求平均作用力
第一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求出鸟蛤落地速度大小
第二步:由动量定理求碰撞过程中鸟蛤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第三步:由平抛运动规律写出海鸥速度大小为15 m/s和17 m/s时的坐标
规范解答:(1)设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鸟蛤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竖直方向分速度大小为vy,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得H=gt2,vy=gt,v=,在碰撞过程中,以鸟蛤为研究对象,取速度v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Δt=0-mv,联立,代入数据得F=500 N。
(2)若释放鸟蛤的初速度为v1=15 m/s,设击中岩石左端时,释放点的x坐标为x1,击中右端时,释放点的x坐标为x2,得x1=v1t,x2=x1+L,联立,代入数据得x1=30 m,x2=36 m
若释放鸟蛤时的初速度为v2=17 m/s,设击中岩石左端时,释放点的x坐标为x1′,击中右端时,释放点的x坐标为x2′,得x1′=v2t,x2′=x1′+L,联立,代入数据得x1′=34 m,x2′=40 m
综上得x坐标区间为[34 m,36 m]或(34 m,36 m)。
[答案] (1)500 N (2)[34 m,36 m]或(34 m,36 m)
难点:动量定理中的方向问题
易错:误认为-FΔt=0-mv方程中v为竖直分速度而出错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
(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
(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时,要注意所选取的系统,注意区别系统内力与外力。
(2)动量守恒具有分量式:若系统所受合力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2022·湖南卷T4)1932年,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线轰击氢核,发现这种射线是由质量与质子大致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组成。如图所示,中子以速度v0分别碰撞静止的氢核和氮核,碰撞后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设碰撞为弹性正碰,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后氮核的动量比氢核的小
B.碰撞后氮核的动能比氢核的小
C.v2大于v1
D.v2大于v0
命题立意:利用弹性碰撞公式分析粒子碰撞问题
第一步:明确氢核、中子、氮核的质量关系
第二步: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规范解答:设中子的质量为m,氢核的质量为m,氮核的质量为14m,设中子和氢核碰撞后中子速度为v3,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1+mv3
=
联立解得v1=v0
设中子和氮核碰撞后中子速度为v4,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14mv2+mv4
=
联立解得v2=v0
可得v1=v0>v2
碰撞后氢核的动量为pH=mv1=mv0
氮核的动量为pN=14mv2=
可得pN>pH
碰撞后氢核的动能为EkH==
氮核的动能为EkN==
可得EkH>EkN,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难点: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列式和联立求解
易错:不知道弹性正碰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而造成错误
碰撞、爆炸与反冲问题
1.碰撞过程遵循的“三原则”
动量守恒 碰撞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可看作守恒,有m1v1+m2v2=m1v1′+m2v2′
动能不增加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大于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系统动能满足关系式:+m2v2′2
速度的合理性 按碰撞可分为追赶碰撞和相向碰撞,两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关系及方向特点应与实际相一致
2.合理选用三个定律
(1)如果物体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则一般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求解。
(2)如果物体间发生的不是弹性碰撞,则一般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进行求解。
(多选)(2021·山东卷T11)如图所示,载有物资的热气球静止于距水平地面H的高处,现将质量为m的物资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水平投出,落地时物资与热气球的距离为d。已知投出物资后热气球的总质量为M,所受浮力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投出物资后热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mg
C.d=
D.d=
命题立意:动量守恒与抛体运动的综合应用
第一步:水平投出物资瞬间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分析投出物资后分析物资和热气球的受力
第三步:由运动的分解分别求出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规范解答:热气球开始携带物资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0,初动量为0,水平投出重力为mg的物资瞬间,满足动量守恒定律Mv=mv0,则热气球和物资的动量等大反向,热气球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v,热气球所受合外力恒为mg,竖直向上,所以热气球做匀加速曲线运动,A错误,B正确;热气球和物资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热气球和物资所受合力大小均为mg,所以热气球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大小为a=g,设物资下落H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H=gt2,解得落地时间为t= ,热气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位移为HM=at2=·g·=H
物资和热气球在水平方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分别为xm=v0t=v0
xM=vt= v0·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落地时物资和热气球的距离为d==,C正确,D错误。故选BC。
[答案] BC
难点:水平投出物资后两者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的判断
易错:误以为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