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5: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Zn 65 Cu 64 Ag 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1.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硫与某些金属单质化合所得的产物可能是
A.Na2S B.AgS C.AlS D.CuS
2.“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单质  B.碳酸盐 C.二氧化碳  D.甲醛
3.下列关于NO和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2是红棕色气体,属于酸性氧化物 B.NO和NO2均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C.NO2可由N2和O2直接化合得到 D.NO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
A.浓硝酸中含有铁离子 B.浓硝酸见光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气体溶解在里面
C.浓硝酸与氧气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D.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NaCl得到钠单质 B.可通过铝热反应从铁的氧化物中冶炼铁
C.镁在CO2的气氛中热还原TiCl4制钛
D.火烧焦炭与孔雀石[Cu2(OH)2CO3]炼铜的方法中转移4 mol电子时,2 mol铜离子被还原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7.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Fe Cu、C Fe、Zn
电解质溶液 FeCl3 FeSO4 Fe(NO3)3 Fe2(SO4)3
8.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s)+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2ν(X)=ν(Y) B.2ν(X)=3ν(Z) C.3ν(W)=2ν(X) D.3ν(X)=2ν(Z)
9.正己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其某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 B.正己烷的二氯代物有12种
C.正己烷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正己烷中的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条直线
10.下列选项中,能用来鉴别己烷、己烯和乙醇的是
A.溴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金属钠 D.饱和Na2CO3溶液
11.少量SO2气体通入Ba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B.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C.白色沉淀为BaSO3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12.把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Y
33.6 L(在标准状况下)。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 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Y是SO2和H2的混合物 B.反应中共消耗锌78 g
C.气体Y中SO2和H2的体积之比为1:4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
13.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 mL NO(标准状况下),然后吸入5 mL水。若再吸入30 mL空气(标准状况,按O2占空气总体积计算),夹住弹簧夹,让内外大气压相同,观察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左移动
B.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
C.最终剩余气体体积约为30 mL
D.所得硝酸的浓度约为0.07 mol·L-1(假设所得硝酸的体积与吸入水的体积相同)
14.实验探究是化学发展的必要路径。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浓硫酸只表现脱水性
B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固体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C 将SO2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溶液变蓝 待测溶液中含有I-
15.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4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B.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
C.CH4→CH3COOH过程中,
有C—C的断裂和形成
D.①→②过程中,形成了C—C,
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
16.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
测定碳酸钙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甲。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在O~t1 s、t1~t2 s、t2~t3 s中,t1~t2 s生成的CO2气体最多
B.因反应放热,导致O~t1 s内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若用单位时间内CO2的体积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则t2~t3 s内的反应速率为 mL·s-1
D.将碳酸钙固体研成粉末,则曲线甲将变成曲线乙
17.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一种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
B.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
C.通入氯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l2+2I-2Cl-+I2
D.试剂X可选用无水乙醇
18.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是中药巴戟天和白花蛇舌草里面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
B.1 mol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和足量NaHCO3反应,
产生7 mol CO2
C.等物质的量的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消耗Na和溴水中
的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D.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6 分)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6 分)
19.(12分)前几年我国多地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这种天气的形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汽车尾气中常含有CO、NOx等气体,为减轻污染,一般汽车都加装了“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装置Ⅲ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通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该套装置的不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x,消除它们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的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纯碱液来吸收NOx,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2+NO+Na2CO3=2NaNO2+CO2。现有标准状况下a L NO2和b L NO的混合气体恰好能被100 mL Na2CO3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1。
20.(18分)近年来,我国化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该研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Ⅱ.CO2与H2反应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
(1)上述反应不符合原子经济性(指原子利用率为100%)的是反应____(填“Ⅰ”或“Ⅱ”)。
(2)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减小的措施是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下,再充入CO B.升高温度
C.恒温恒压下,向其中充入Ar D.恒温恒容下,向其中充入Ar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下列说法可以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的CH3OH B.3ν(CO2)=ν(H2)
C.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4)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发生反应CH4+2NO2N2+CO2+2H2O,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每次实验均加入CH4和NO2,使c(CH4)=1.0 mol·L-1、c(NO2)=2.0 mol·L-1,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c(CH4)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min 温度/℃ 10 20 30 40 50
1 800 0.80 0.67 0.57 0.50 0.50
2 800 0.60 0.50 0.50 0.50 0.50
①实验1中,在10~20 min内,ν(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min时ν(正)________ν(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0~20 min内,实验2比实验1反应速率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还原CO电化学法制备甲醇(CO+2H2CH3OH)的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入CO的一端是电池的___极(填“正”
或“负”),电池工作过程中H+通过质子膜向___(填“左”或
“右”)移动,通入CO的一端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银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工业催化等领域,废银催化剂中回收银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部分条件和试剂略)。
银的溶解
用稀溶出废银催化剂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相同时间内,用硝酸双氧水协同法溶,不仅可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还可提高银的浸出率。银的浸出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溶银过程中,双氧水可能参与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时硝酸双氧水协同法银浸出率下降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的还原
作还原剂,可将还原出来,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在 答题卷上对应横线位置填上数字及化学式,每空必填)
银的含量测定
已知:白色
取银锭样品用稀硝酸溶解,得到待测液。取待测液,滴加滴溶液,再用溶液沉淀,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溶液。
上述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锭中银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丙烯能发生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若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1000,则其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
0.1 mol G完全燃烧需要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的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有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G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D与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化学科(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B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C D C D D B
19.(12分)
(1)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2分) (2)出现红棕色气体(2分)
(3)无尾气处理装置(2分) (4)2xCO+2NOxN2+2xCO2(2分)
(5)a∶b≥1∶1(或a≥b)(2分) (2分)
20.(18分)
(1)Ⅱ(1分) (2)C(2分) (3)C(2分)
(4)①0.026 mol·L-1·min-1(2分)大于(2分)
②实验2使用了催化剂(2分)
(5)正(2分)左(2分)CO+4e-+4H+=CH3OH(3分)
21.(12分)(2分)
2H2O2+2NO=2H++2NO3-+2H2O或 (2分)
温度升至 时, 大量分解(或大量挥发),浓度降低(2分)
(2分)
指示 恰好沉淀完全(2分);(2分)

22.(14分)(2分);(2分)
17.92 L(2分)(2分);酯基(1分)
(2分)
(3分)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