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语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导语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17: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导语
1新设计
本课立足于常见议论文举例后的分析论证,教会学生说理深刻。
2教学目标
学会议论文说理深刻的三种方法: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事物发展的结果或影响;提出解决办法,追问怎么办。
3学情分析
4重点难点
议论文说理深刻的三种方法: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事物发展的结果或影响;提出解决办法,追问怎么办。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向“深刻”要分数——议论文说理深刻升格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用心,方能发现看不见的爱,看不见的理。今天,我们就针对大家作文中出现的说理不深刻的问题,教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方法,希望大家用心去思考,去体味,去感悟!
活动2【讲授】向“深刻”要分数——议论文说理深刻升格
一、【考题回顾】
有人说,我们往往看见现象,却看不见本质;看见成功,却看不见付出;看见物质,却看不见精神;看见结果,却看不见过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生活中“看不见”的感受与认识,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下面我就按照以前我们归纳的作文审题方法来讲解一下这个作文题。
二、【审题立意分析】
(1)、
字斟句酌审材料
(2)咬文嚼字审话题。
本次作文是由导语引出写作范围(“看不见”)的作文题类型。我们必须紧扣话题“看不见”来立意,将“看不见”代入到中心观点中去立意。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立意角度。
(1)看见现象,却看不见本质:提示我们看得见的表象不等于看不见的本质。或者要透过看得见的现象,发现看不见的本质。
(2)看见成功,却看不见付出;看见结果,却看不见过程:提示我们要善于发现看得见的成功背后看不见的因素。或者,看不见的是原因、前提、基础,看得见是结果。
(3)看见物质,却看不见精神:提示我们要注重看不见的精神、情感、文化的力量,不要只追求表面看得见的物质。
(4)………:提示我们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二元关系。
考生可以从看得见与看不见二者的关系立意,也可以单独写看不见。只要紧扣看不见来立意行文,就是切合题意的作文。
三、本班在分析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家请看下面这三篇样文,指出他们在针对事例,说理分析上存在的问题。
样文一、
①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充斥着每个角落的社会,看得见的是无尽的利益,看不见的是人性的道德。就如一起起“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事件,商家们只看得见个人利益,却看不见人民的安危。他们看不见道德,泯灭人性,最终事件曝光,这些企业只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走向倒闭。
②有些城市,为了所谓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倒那些陈旧但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建起了高楼大厦。只为了地方政绩以及顶上乌纱帽,地方官员看不见那些宝贵的历史文物的价值,看不见民族在文化上的重大损失,只看见那“钱”程似锦的“康庄大道”,最终,又有多少本来著名却没落的历史遗迹湮没于尘埃之中呢?
病因:罗列现象,缺少对事例的分析。
样文二:
21世纪的今天,是竞争,还是竞争!家长们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把孩子推向不同的课外辅导机构,同时不断进行“模范教育”。告诉孩子刘伟是如何用双脚练琴,告诉孩子诺贝尔是如何发明炸药……家长们看见别人光明的未来,却看不见生活的本质。平淡的生活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成功,为什么不被看见呢?我们大多数人是平凡人,很难做到诺贝尔那般炸死亲人还坚持实验。生活的本质,不也就是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吗?为何还要苦苦追求伟人的高度呢?学习他们很好,但我们平凡人的成功是那不被看见的平淡生活啊。
病因:分析偷换话题,论述的对象应为看不见平凡,论述的角度应该是分析家长们看不见平凡的原因,而考生将其偷换为平凡。——偷换概念,分析不扣题。
样文三:
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看不见经营成功需要的信誉与道德,制假售假,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学者看不见学术需要的严谨和主见,抄袭论文,既丢了自己的尊严也抹杀了学术的正气;为了GDP,地方政府看不见人民的幸福需求,最终也成不了让人们信服的成功政府。种种的看不见,导致了他们离追求的结果越来越远。其实,如果我们能看见追求结果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过程其实是成功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才能真正接近成功。
病因:分析流于形式,无病呻吟,分析不深刻。
四、《广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关于深刻的三原则: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五、对照例文,归纳议论深刻的具体办法,升格样文。
深刻文段展示:【1】短短几年,人们看着中国高铁从仅有上海20公里的示范线发展到延绵千里的武广线。百姓们被国家的繁华迷住了,官员被政绩迷住了。大家似乎看见了所谓的奇迹,似乎也看见了中国高铁更美好的未来。直至温州动车事故,那看不见的浮夸,急躁及其带来的隐患才被人们看见了。
美好的事物往往更吸引人的眼球,但这仅是外部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人们不愿意去看见那被美好表象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实质。普通百姓在事故发生前质疑高铁,但这无疑会让自己被看作是哗众取宠,精神有问题。官员质疑高铁,但这又显然背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惶恐与顾忌,就像面对皇帝新装的众生,也自然会让自己尽量看不见那并不美好的内涵与本质。
请你分析该片段是从哪一角度展开对事例的分析论证的?
明确:揭示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
强调——分析原因时,尽量把原因写具体,写透彻!
(一)、【步步激问,揭示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要在针对现象分析时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以达到深刻的效果。
1、教师板书:
客观原因:(往往是现象存在的社会背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等)原因:主观原因:(往往落实到人的思想、道德、思维能力及品质等)
除此之外,原因还包括表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过去的原因和现在的原因等。
2、例如:
为什么部分官员眼中只有GDP,而看不见百姓幸福感的缺失呢?
客观上:
政治因素——官员考核制度,GDP是考核的唯一指标,但庆幸的是现在不是了。
经济因素——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谓的城市发展就等于高楼林立,大厦叠起。
主观上:
思想因素——急功近利的思想或者说思维能力低下,不深刻。
道德因素——缺少官德。做不到“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能征一国。”
从这些方面的原因去思考,将造成现象或产生问题的原因写具体,写深刻,你的作文将高人一等。
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修改三篇样文中的一篇或一篇中的一个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典型事例,分析造成看不见的原因。你也可以就你的作文中的一个片段修改,时间3分钟。
3、学生作文点评:教师评、学生评
【插入】:这些人为什么会像小孩子那样,只看到看得见的,而看不到那些看不见的因素呢?原因很简单,看得见的因素,人人都看得见,比较容易被发现和认可。而看不见的因素,只能依靠人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才能被发现。可惜的是,许多人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
4、表扬以下学生的作文:
【深刻文段2】:刚毕业的大学生看见创业成功的老板,看不见他们经历过的无数次失败,便盲目跟随去创业;急于婚嫁的人们,只看见对方是不是有钱,却看不见他们是不是心地善良的好人;科研工作者,只看见论文是否被发表,成果是否被成功研究出来,却看不见科研注重的是一次又一次实践探索的过程。因为整个社会太浮躁,渴求一夜暴富,渴求一步登天,麻雀变凤凰,渴求名利双收。因此处于这个“快节奏社会”的我们,只学会了看表面那些浅显易懂的东西,却看不见内涵那些更深层次的本质。
【深刻文段3】看不见道德,我们会在人生的路口中迷失方向。看不见道德,我们会被各种私念蒙蔽了内心。当小悦悦倒在血泊中时,她脸上的痛苦映入行人的眼中。可是,18个路人对此却视而不见,匆匆走过。他们是看不见自己的道德,看不见自己的良心。
当害怕负责任,害怕惹上麻烦的念头占据他们内心时,他们与道德之间便筑起了高墙,于是他们可以对一条生命漠不关心,这不能不令人心寒。如果我们都看不见自己的道德,看不见良心,那我们还怎么看见关怀,怎么看见团结友爱的精神,怎么看见社会道德良知的未来?
昨天去超市买东西,耳畔又响起了熟悉而却又陌生的《江南style》,为什么说它陌生呢?因为这两天我在备这节深刻的作文课,我才发现,过去的33年我是多么的肤浅而庸俗。
我们看见了“《忐忑》、《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一首首神曲的走红,却看不见经典的,有品味的歌曲的传唱。这种看不见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贫困。简单的才爱,爱就要简单,对复杂性的事物失去耐心,一切都要精短化、碎片化,傻瓜化、娱乐化。所以在这个表面看似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在荷尔蒙过多却无处发泄的青春过剩年代,我们只能跳着骑马舞、戏谑着芙蓉姐姐、围观着已经被颠覆为“呕像”的偶像,沉溺于这个肤浅的愚乐时代。
六、对照例文,归纳议论深刻的具体办法,升格样文。
1、【深刻文段展示4】看见了一桌美味佳肴,不懂珍惜,反而哭天抢地埋怨父母不用心,不愿煮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孰不知,父母忙了一天已经头晕脑胀了,还要精心准备营养丰富之餐讨好孩子。看不见父母的爱,我们多了份埋怨。看见了撒落的米,不懂拾起,反而苦闷于这清淡无味之物为何是人们饭桌上的常客。孰不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见了穿着清一色的衣服,好像毫无作为的环卫工人,不懂尊重,还随手扔垃圾,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孰不知,他们是城市的天使。
看见了现象,却看不见本质。我们丢了父母的爱,变得傲慢;我们丢了节俭的美德,变得奢靡;我们丢了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质,变得高傲。看不见,因而背离了真善美,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慢慢的,我们便会发现真正的一面。
——《看不见,所以要深入了解》吴明英
请你分析该片段是从哪一角度展开对事例的分析论证的?
明确:事物发展的结果或影响。
强调——会怎样,写出其影响。
(二)多问几个"会怎样",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或影响。在预测分析时,要注意开阔思路。比如从时间考虑,可分析其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影响;从空间考虑,可分析其对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全球的影响;从对象考虑,可分析其对自己、他人、集体、民族的影响,等等。
【教师板书】
过去——现在——未来
结果或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全球
自己——他人——集体——民族等
一分为二,辩证谈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修改三篇样文中的一篇或一篇中的一个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典型事例,分析这种看不见造成的结果或影响。你也可以就你的作文中的一个片段修改,时间3分钟。
3、学生作文点评:教师评、学生评
4、【文化类现象的思考——选材很典型,有品位】
【深刻文段5】我们读书,常被书中那伤感的情节所感动,然而对于那些带有深厚文化气息的建筑的被拆除,怎么就能装作看不见,视而不见呢?不,我们不能容忍它们只可以成为记忆中的曾经。若是北京没有了长城,没有了四合院;若北方没有了窑洞,没有了土砖房;若西安没有了兵马俑;若岭南没有了骑楼。他们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吗?看不见,那些曾经的建筑,这是我们心口上永远的痛。(排比叙例,具体化)繁华或许是城市的一个代名词,但是城市的发展不应以文化的消亡为代价。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城市太拥挤,太浮躁,在那我找不到灵魂的栖息地,找不到思想的安宁处,找不到情感上的共鸣,找不到文化的痕迹。一座城市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只能在书本或照片中去寻找,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三)提出解决办法,追问怎么办。
而在现代,二十一世纪的伊拉克,我仿佛又看到了这种力量——那个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少年卡马尔·哈希姆。他行走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那片土地,有这么一句诗歌形容这个时代的中东,“山坡上的灵车来来往往,日以夜继。”没有少年的玩乐,没有吃得饱的热饭,只有硝烟与战火,泯灭不熄,多少人在贫民窟、难民营里祈祷,来生不要生在这里,可是卡马尔并没有,他拿着相机记录伊拉克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的门口阅读,太阳从棕榈树后徐徐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这算是一个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孩子愿意生活的时代,然而卡马尔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去记录那些爱与温暖,鼓励每一个伊拉克人勇敢地、努力地活下去,这是在最不合适的时期里最合适的救赎。
后记:的确,写作一方面是为了疗救社会,但它更深层的价值是给人希望,教人求真,向善,立美。托尔斯泰曾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如果只看到阴影而看不见光明,那么人生太过于狭隘,残缺。这个世界不缺少光明,也不需要我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只要你用一颗深刻的、真诚的心去体味,去感悟。下面,请陈鸿同学读一下她那篇有启发性观点的作文。
《2013,看不见的感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末日过去,大地回春。我于2013年送暖的东风中看见了改变,看见了进步,感动由心而生,看不见,却滋润心田。
2012年,悲观主义者或许真的从中看见了末日。房叔表叔甚嚣尘上,临时工,雷公成了代罪羔羊,小悦悦身负重伤行人冷漠,连国宝熊猫都替美国人去赚票房……腐败、贪污、不作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创新能力低……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眼眶,和谐社会似乎成了空话,幸福感指数令人汗颜。我们目光所及,无不是批判,无不是抱怨与不满,看见的,似乎昏暗一片不见天日。
然而是否人心真的如此不测,世风真的坏到了如此地步?愤怒的眼睛多只盯住了贪污者的行为何等令人发指,却忽视了我们能够义正辞义地对不公允的行为指责,何尝不是一种正能量呢?看见了表叔,又为何看不见舆论监督体系的健全呢?看见了《功夫熊猫》大卖,又为何将莫言入选诺贝尔奖避而不谈呢?
诚然,我们能看见许许多多的不足,但回想起过去看新闻总会因内容敏感而被中途插断插播公艺广告的日子,如此我们能发表自己的愤怨也实在是不小的进步。
踏进春天,能看见的似乎也多了许多令人欣然的色彩。从年会、年花被删减,到烟花爆竹减少燃放;从大提节俭风,到春晚反腐题材清廉、环保之风徐徐而至。听闻中央新闻中“光屁股”男孩走红网络,不禁深感亲切。接地气的新闻、接地气的访问,为官治国,也仅有接地气,“光屁股”,于人民坦诚相见才能长久,越“光”越是公开透明,越“光”越能体现其身为人民公仆的职责与本分。能看见的温暖还在上海的哄抢钱财事件中,一万八千块还多了四千元的捐款,体现的不仅是公众的同情心,更多的是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主义。令人感动的事件逐映入眼帘,友爱、反腐、清廉之花在我们不曾见的地方悄然开放,润物细无声的是看雨,亦是那些看不见的感动。
看见闯黄灯灯被入法严惩就急着怒骂,为何看不见入法后新年交通事故的减少量?只见国家太平安定,谁又曾了解海上礁石上二十余年不渝的守候?感动不是不存在,也许仅是未曾看见,也许只是未曾深究。
2013年,许多看得见的进步。许多看不见的感动,我深信新一年会更好,社会会更前进,感动也会被更加看得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