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区间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满分46分)
题型一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4分)(2020·山东卷T2 补偿题)氚核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假设含氚材料中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的个数为2.0×1016 个。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则在这段时间内电子形成的平均电流为( )
[A]5.0×10-6 A [B]1.0×10-7 A
[C]2.0×10-6 A [D]1.0×10-8 A
2.(6分)(多选)(2020·江苏卷T6 补偿题)某汽车的电源与启动电机、车灯连接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开关S闭合,电机工作,车灯突然变暗,此时( )
[A]车灯的电流变小 [B]路端电压变小
[C]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题型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1.(6分)(多选)(2023·湖南卷T9 子母题)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手摇交流发电机,如图所示。大轮与小轮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半径之比为4∶1,小轮与线圈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线圈是由漆包线绕制而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共n匝,总阻值为R。磁体间磁场可视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大轮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小轮及线圈绕转轴转动,转轴与磁场方向垂直。线圈通过导线、滑环和电刷连接一个阻值恒为R的灯泡。假设发电时灯泡能发光且工作电压在额定电压以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4nBL2ω
[B]灯泡两端电压有效值为3nBL2ω
[C]若用总长为原来两倍的相同漆包线重新绕制成边长仍为L的多匝正方形线圈,则灯泡两端电压有效值为
[D]大轮转动一周消耗的机械能为
2.(4分)(2024·河北卷T4)R1、R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三角形脉冲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有效值的倍),R2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2所示,则两电阻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为( )
[A]2∶3 [B]4∶3
[C]2∶ [D]5∶4
题型三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1.(6分)(多选)(2022·山东卷T4 子母题)如图所示的变压器,输入电压为220 V,可输出12 V、18 V、30 V电压,匝数为n1的原线圈中电压随时间变化为u=Umcos (100πt)。单匝线圈绕过铁芯连接交流电压表,电压表的示数为0.1 V。将阻值为12 Ω的电阻R接在BC两端时,功率为12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1为1 100匝,Um为220 V
[B]BC间线圈匝数为120匝,流过R的电流为1.4 A
[C]若将R接在AB两端,此时流经原线圈的电流为 A
[D]若将R接在AC两端,流过R的电流为2.5 A,周期为0.02 s
2.(6分)(多选)(2024·全国甲卷T19)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通过滑动触头T调节,副线圈回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定值电阻R0和R1、开关S。S处于闭合状态,在原线圈电压U0不变的情况下,为提高R1的热功率,可以( )
[A]保持T不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f 端滑动
[B]将T向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
[C]将T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f 端滑动
[D]将T向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e端滑动
3.(4分)(2022·湖南卷T6 姊妹题)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总匝数相同,滑动触头P1初始位置在副线圈正中间,输入端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源。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R,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9R,滑片P2初始位置在最右端。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U,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P1位置不变,P2向左缓慢滑动的过程中,I减小,U不变
[B]保持P1位置不变,P2向左缓慢滑动的过程中,R1消耗的功率增大
[C]保持P2位置不变,P1向下缓慢滑动的过程中,I减小,U增大
[D]保持P2位置不变,P1向下缓慢滑动的过程中,R1消耗的功率减小
4.(4分)(2022·广东卷T4 姊妹题)如图所示是简化的某种旋转磁极式发电机原理图。定子是仅匝数n不同的两线圈,n1>n2,二者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垂直,两线圈到其轴线交点O的距离相等,且均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转子是中心在O点的条形磁铁,绕O点在该平面内匀速转动时,两线圈输出正弦式交变电流。不计线圈电阻、自感及两线圈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相等
[B]两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频率相等
[C]两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同时达到最大值
[D]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5.(6分)(多选)(2021·山东卷T9 补偿题)输电能耗演示电路如图所示。左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输入电压为7.5 V的正弦交流电。连接两理想变压器的导线总电阻为r,负载R的阻值为10 Ω。开关S接1时,右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上的功率为10 W;接2时,匝数比为1∶2,R上的功率为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0 Ω [B]r=5 Ω
[C]P=45 W [D]P=22.5 W
4 / 4专题四 电路与电磁感应
高考真题衍生卷·命题区间10
题型一
1.B [由He可知,一个核发生一次β衰变产生一个电子,故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数为2.0×1016个,3.2×104 s内氚核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的电荷量为Q=n·e=2.0×1016×1.6×10-19 C= C,由I=得形成的平均电流为I=1.0×10-7 A,选项B正确。]
2.ABD [开关S闭合后外电路增加了一个并联支路,则通过电源的总电流增大,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再由I灯=可知通过车灯的电流减小,由P=IE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增大,故A、B、D正确,C错误。]
题型二
1.ACD [大轮和小轮通过皮带传动,线速度相等,小轮和线圈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ωr可知,大轮与小轮半径之比为4∶1,则小轮转动的角速度为4ω,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4ω,则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ax=nBS·4ω,又S=L2,联立可得Emax=4nBL2ω,则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2nBL2ω,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灯泡两端电压有效值为U==nBL2ω,A正确,B错误;若用总长为原来两倍的相同漆包线重新绕制成边长仍为L的多匝正方形线圈,则线圈的匝数变为原来的2倍,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ax=8nBL2ω,此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4·nBL2ω,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线圈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即为2R,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得灯泡两端电压有效值U′==,C正确;大轮转动一周消耗的机械能为W=·T=·=,D正确。故选ACD。]
2.B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结合题图1可得T=×,解得R1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1=,由题图2可知R2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2=,又R1=R2,由Q=可得Q1∶Q2==4∶3,故选B。]
题型三
1.CD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220 V,原线圈的交流电的电压与时间成余弦函数关系,故输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220 V,根据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单匝线圈的匝数比为=,解得原线圈n1为2 200匝,A错误;由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得UBC==12 V,故BC间的线圈匝数关系有==120,BC间的线圈匝数为120匝,流过R的电流为IBC===1 A,B错误;若将R接在AB端,由以上分析结合题意可知,当原线圈输入电压为220 V时,AB间的电压应该为18 V。由U1I1=得220·I1=,I1= A,C正确;若将R接在AC两端,由以上分析结合题意可知,当原线圈输入电压为220 V时,AC间的电压应该为30 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AC== A=2.5 A,交流电的周期为T===0.02 s,D正确。]
2.AC [保持T不动,根据理想变压器的性质可知副线圈中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f 端滑动时,R与R1串联后的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根据P=I2R1可知此时R1的热功率增大,故A正确;将T向b端移动,副线圈匝数减少,故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时,通过R1的电流减小,同理可知R1的热功率减小,故B错误;将T向a端移动,副线圈匝数增加,故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f 端滑动,R与R1串联后的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同理可知R1的热功率增大,故C正确;将T向b端移动,副线圈匝数减少,故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e端滑动,R与R1串联后的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同理可知R1的热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AC。]
3.B [由题意可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则副线圈的电流为2I,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U2=2IR1,则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U1=2U2=4IR1,设输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U0,则U0=4IR1+IR2,可得I=,保持P1位置不变,P2向左缓慢滑动的过程中,I不断变大,根据欧姆定律U1=4IR1,可知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变大,输入电压有效值不变,则R2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小,则电压表示数U变小,原线圈的电压电流都变大,则功率变大,根据原、副线圈的功率相等,可知R1消耗的功率增大,故B正确,A错误;设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同理可得U1=n2IR1,则U0=n2IR1+IR2,整理可得I=,保持P2位置不变,P1向下缓慢滑动的过程中,n不断变大,则I变小,对R2由欧姆定律可知U=IR2,可知U不断变小,根据原、副线圈的功率相等可知R1消耗的功率P1=IU1=·(U0-),整理可得P1=,可知n=3时,R1消耗的功率有最大值,可知R1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D错误。]
4.B [根据E=n可得两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但是匝数不等,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不相等,有效值也不相等,根据P=可知,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也不相等,选项A、D错误;因两线圈放在同一个旋转磁铁的旁边,则两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的频率相等,选项B正确;当磁铁的磁极到达一线圈附近时,一个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0,另一个线圈磁通量最小,感应电动势最大,可知两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值,选项C错误。故选B。]
5.BD [左侧变压器次级电压U2=3×7.5 V=22.5 V,当开关S接1时,电阻R上的电压,即右侧变压器的次级电压U4==10 V,电流I4==1 A,则右侧变压器初级电压U3=×10 V=20 V,电流I3=×1 A=0.5 A,则r==5 Ω;当开关S接2时,设输电电流为I,则右侧变压器的次级电流为0.5I,由右侧变压器两边电压关系可知=,解得I=3 A,则R上的功率P=(0.5I)2R=22.5 W,故选BD。]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