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类写作构思指导”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新闻、事件、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时评立意的构思方法,锻炼学生在时评写作中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时评写作的思维能力。提供范本,让学生总结方法,运用方法分析新闻、事件、现象,教师主要起点拨指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理性、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2学情分析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较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显然,培养学生理性观察、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明确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力的重要思维品质之一。时评是关注当下并及时对事件本质性问题发表客观辨证深刻的观点的议论文。提高学生的时评类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唤起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教班的学生是体艺生,语文基础较一般,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及鉴赏能力较弱。体艺生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写出较好时评,就非常需要一些有效的、能很好学习模仿的、操作性强的思维方法。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在作文教学中,有许多深邃的观念,但是绝大多数落空了,原因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缺乏可操作的方法使之落实。因此,对体艺生而言,无论是审题立意、构思,还是结构、论证分析等都需要有可操作的方法来落实。
3重点难点
学习时评类写作的构思方法,形成较有深度的看法,并准确、简练、生动表达个人看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时评类写作构思指导”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例文1、2、3,概括段意,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的?
【例文1】面对雾霾污染,最大的危险是麻木
①10月8日起,我国中东部被雾霾笼罩,从华北地区直至华南大部地区普遍出现雾霾,北京“跳级”发布今年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黄色预警,并很快升级为橙色预警。
②国庆节后第一天,浓重雾霾即汹汹来袭,很多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陷入重污染包围之中。各大实体店和网店口罩、净化器热销,微博、微信中各种有关雾霾的段子被广为转发,市民一边痛感雾霾无孔不入的存在,一边不忘拿“霾生活”揶揄调侃,以缓解重污染下的焦虑和压力。我们需要这种淡定、乐观的态度,但同时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切忌在对雾霾逐渐“习惯”之后,对空气重污染不以为然、麻木不仁。
③对于雾霾来袭和空气污染,如果我们从高度敏感、焦虑不安变得放松警惕、麻木怠惰,那将是比雾霾和空气污染更大更致命的危险。
④对雾霾和空气污染的麻木怠惰,首先可能缘于对空气污染形势的客观、清醒的认识。这或许体现了一种颇为无奈的悖论——人们一方面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空气污染的成因、现状、治理难度等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认识到了空气污染成因之复杂、积弊之深重、形势之严峻,有人产生了巨大的畏难情绪,认为中国现阶段治理空气污染注定将非常艰难,不但十年八年改善无望,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恐怕都难有明显进展——由畏难而失去信心和希望,失去参与治理空气污染的责任和动力,从而陷入无能为力的无奈和听天由命的麻木之中。
⑤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排污、燃煤、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建筑企业、汽车行业等是大气治污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和环保、住建、交通等职能部门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管主体。而公众也是大气污染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的监督,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都能形成巨大的压力。
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第一原动力”。如果没有公众坚持不懈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很可能消极懈怠,甚至恶意违法排污,监督主体很可能敷衍了事无所作为,甚至与违法排污者相互勾连沆瀣一气。当前,迫切需要每个市民都消除无奈和麻木,理直气壮地向大气污染治理责任主体要态度、要说法,同时向监管主体要承诺、要成绩。面对雾霾和空气污染,每个市民既是直接的承受者,也应当是有力的行动者和担当者,我们已经没有懈怠、苟且的条件,没有可供无奈、麻木的时间和空间!
【例文2】“安眠药拌饭”让养老业“难眠”
①沈阳吉祥敬老院一位86岁老人睡眠不好,于是工作人员给她吃了安眠药,还拌在饭里,导致老人走路摔倒,摔得挺严重。目前,老人出现呼吸衰竭,在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表示,老人服用的药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可能促发呼吸衰竭。
②敬老院老人遭遇“安眠药拌饭”,恐怕骇人听闻,叹为“听”止。老人权益被侵害的类似事件,有养老院的老人被火烧死,被看门人泄愤阉割,被管护人员捆绑,等等,看似是一个个老年人个体权益被损害,实际上则是作为服务行业的养老机构有待规范的现实,如同一粒负作用极大的药,让养老业“难眠”。
③在老年人被“安眠药拌饭”的整个事件中,始终处于强势的是敬老院,具体说是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眼中,来敬老院的,尽管交了钱,仍然是权益可以随时被任意处置的对象。作为送来养老的老年人,因为年龄和健康原因,肯定存在着病痛、精神迷乱、难于管理等问题,这也正是养老、敬老机构存在的必要。即便是权益受到了侵害,有的老人也很难自我保护,难于及时向家人反馈情况。当把爱闹腾的老人用安眠药来“制止”,显然有失服务者的养护责任,自砸生意的表现。
④为什么这种随意处置在一些养老、敬老机构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个是执业者“物以稀为贵”思想作祟,养老院并不愁前来养老的老年人,这种情况下,养老院有了先天的强势性。另一个是,养老等监管机构没有尽职尽责的对养老行业进行足够细致的监管。或者即便是监管机构想监管,但由于存在着服务标准欠缺,导致无标可依,进而导致了无标可罚的现实窘境。这些情况,正助推了养老服务人员可以随意处置老年人权益的发生。在老年人难以自我保护、子女又不能及时了解内情情况下,只能依靠敬老院工作人员用良心照看好老人了。但这种对养老院人员良心自觉的依赖,显然并不靠谱。
⑤“安眠药拌饭”,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个敬老院里,但一叶之秋的管窥作用令人警省。加快养老业的投入、加快培育养老服务人员,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在老龄社会问题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尤其显得迫切。
【例文3】“安眠药拌饭”为养老服务敲响警钟
①沈阳86岁老人10月9日入住当地的吉祥敬老院,11天后摔伤。敬老院方面承认,在老人摔伤前,因其“闹腾”给其喂了三片阿普唑仑,希望其睡眠,甚至拌进饭里让老人吃。据悉,阿普唑仑为处方药,一般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不适合正常的老年人服用。“安眠药拌饭”为养老机构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②“安眠药拌饭”,这个创意还真新鲜。听说过西红柿拌饭,听说过猪肉拌饭,唯独没有听说过这个。可悲的是,“安眠药拌饭”只是养老机构服务乱象的一个缩影。
③这家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发明“安眠药拌饭”?其实,还是源于自己没有一颗为老人服务的心。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时间会越来越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人。这是一种生理的自然现象,也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老人,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增加的就是责任心。遗憾的是,眼下的敬老机构里出现了很多让我们不齿的事情。无论是因为老人不吃饭扇了扇巴掌的工作人员,亦或是为了不让老人走动将老人关禁闭的所长,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佐证着养老机构的服务存在巨大问题。
④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发生在江苏的一起新闻。一位孝顺的女儿,为了不让“脾气古怪”的父亲在敬老院里遭受侮辱,自己创办了一家养老院,专门接待因脾气不好在其他敬老院里受到了打骂的老人。还有最近的另一则新闻,一位在外地务工的儿子,三周前给父母打电话没人接听,三周后回去一看,双亲已去世多日。因养老机构的服务乱象,逼出了“孝顺女儿的养老院”,这本身就是尴尬的事情。而试想,这位外地务工青年是不是也因害怕父母遭遇打骂而不敢让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呢?
⑤我们已迎来一个老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需要为老人做些事情。但是,当养老机构是如此这般低质量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是担心昂贵的费用,更是对老人安全的担心,更是对老人能不能安享晚年的担心。鉴于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乱象,建议对敬老院要提档升级。其一,要在审批环节提高门槛,确保机构的环境。其二,对于服务人员需要实施资格认证,确保他们的服务水平,确保他们有与老人沟通交流并且照顾老人的能力。其三,对养老机构人员进行心里测评,凡是存在脾气暴躁等心理情况的人员,要清理出养老机构。
⑥沉睡的养老服务其实也吃了“安眠药拌饭”,不然也就不会有了这些如同做梦一样的事件。“安眠药拌饭”,能否成为养老服务业的警钟,这考验的是政府的担当。毕竟关注如今的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
二、预习检查
让学生结合例文及预习情况进行思考,然后主动表达自己见解。
[说明]: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个基础平台,通过课前预习,为上课打好思维的定向基础。
三、自主探究:
探讨、总结时评类写作构思的角度有哪些?
1、引材料、提观点
2、论危害或意义:正面意义、反面危害
3、析原因内在:从个人自身上找
外在:从外部因素上找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
挖根源:从规章制度、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等角度找
4、提办法
5、联类似
6、作结论:作呼告
设计成表格形式,更具操作性:
[说明]:新课标突出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自主体验探究,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究,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探究。
四、口头训练:
柯震东以出演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男主角而被人们所关注,后又因参演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系列而迅速走红,是个性格开朗、形象健康、前途无量的新生代演员,然而8月14日柯震东却因涉毒,被北京警方查获。(《8月素材精编》P3)
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
引材料、提观点:柯震东因涉毒,被警方查获。
论意义或危害(正面意义、反面危害):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具有示范效应,明星吸毒可能会引诱很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尝试毒品,效仿病态和畸形的人生价值观,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析原因(内在从个人自身上找;外在从外部因素上找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挖根源如从规章制度、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等角度找):
1、为自己吸毒行为辩解,会拿工作劳累、缺乏创作灵感为由,这纯粹是找借口。
2、一夜成名,忘乎所以,被众星捧月惯了,放纵自己。
交友不慎,没有一个能管理好他们的人、团队、公司。
3、娱乐圈不良风气,“时尚”。
4、惩处力度远远不够,付出代价不高,甚至很多涉毒名人被放后,其工作不仅没受任何影响,反而收到更多的关注,事业的发展更加得比以前好。
提办法:加大对公众人物吸毒行为的查处,严厉惩罚,经纪机构、团体、社会要封杀此类明星,净化队伍。
联类似:仅在今年,就已相继曝出歌手李代沫、编剧宁财神、导演张元、演员张默、高虎等吸毒;演员黄海波、导演王全安嫖娼事件等。
作结论(作呼告):白岩松认为,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今年很多演艺圈的人,都是在给反毒当形象代言人,只不过当形象代言人不仅不拿钱,而且是以自己进看守所和监狱作为代价,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
[说明]: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环节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五、实战演练
从9月1日起,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新政”,尽管这项改革3月在7个院校进行过试点,但全校铺开后不到一周,就遭到学生强烈反对。原本期望新政实施后会带来的整洁环境并没有出现,反而把学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学生反对理由很多,“学校没有考虑学生意愿”;“大三大四有些学生要准备考研,没有时间”;“既然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学生打扫卫生”;“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厕所的”;“辞退原来保洁员,学校有没有给予一定补偿,学校省下的钱到哪儿”;“自主保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把行政楼和教学楼保洁员也撤掉,由校领导和校长自行保洁”,等。(《9月素材精编》P2)
同学们学以致用,动脑想、动笔写。
引材料、提观点: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新政”不到一周,就遭学生强烈反对。
论意义或危害(正面意义、反面危害):“学生自主保洁”本是善意举措,既可勤工俭学,又能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让学生通过劳动懂得艰辛、分享、协作,使人格更健全、素质修养更为完善。
析原因(内在从个人自身上找;外在从外部因素上找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挖根源如从规章制度、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等角度找):
1、娇生惯养,怕苦怕脏,生活自理能力差。
2、家长溺爱,加上现代社会发达的物质条件,让很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都难得去动手干活。
3、学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缺乏沟通,方法粗糙。
4、教育理念偏差,一切以学习为导向,学校、家庭、社会不良导向,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导致学生对参与体力劳动产生反感。
提办法:校方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调动双方的智慧与积极性;在要求学生接受新政策之前,校领导和老师可先做表率;教育理念改变,“从娃娃抓起”。
联类似:很多进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父母保护过度,甚至不会自己洗衣服。辽宁一位新生,因为不愿洗袜子,竟然随身带了上百双袜子,打算穿脏了就直接扔掉。重庆交通大学一学生把脏衣服邮寄回家让妈妈洗,邮寄费已超千元。
作结论(作呼告):期待校方与学生能积极解决此事,更希望这项改革能被推而广之。习近平在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而“传道”就是传播道理,特别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说明]:这一环节,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在口头训练的基础上,再通过动脑想、动笔写来加深对时评类写作构思角度的把握,并唤起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六、布置课后测评练习。
课件16张PPT。时评类写作构思指导预习检查 认真阅读例文1、2、3,概括段意,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的?时评类写作构思角度1、引材料、提观点
2、论危害或意义
3、析原因
4、提办法
5、联类似
6、作结论(正面意义、反面危害)内在:从个人自身上找
外在:从外部因素上找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
挖根源:从规章制度、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等角度找(作呼告)评对错 柯震东以出演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男主角而被人们所关注,后又因参演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系列而迅速走红,是个性格开朗、形象健康、前途无量的新生代演员, 然而8月14日柯震东却因涉毒,被北京警方查获。 (《8月素材精编》P3)口头训练:柯震东因涉毒,被警方查获。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具有示范效应,明星吸毒可能会引诱很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尝试毒品,效仿病态和畸形的人生价值观,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一夜成名,忘乎所以,被众星捧月惯了,放纵自己。 为自己吸毒行为辩解,会拿工作劳累、缺乏创作灵感为由,这纯粹是找借口。交友不慎,没有一个能管理好他们的人、团队、公司。娱乐圈不良风气 ,“时尚”。惩处力度远远不够,付出代价不高,甚至很多涉毒名人被放后,其工作不仅没受任何影响,反而收到更多的关注,事业的发展更加得比以前好。加大对公众人物吸毒行为的查处,严厉惩罚,经纪机构、团体、社会要封杀此类明星,净化队伍 。仅在今年,就已相继曝出歌手李代沫、编剧宁财神、导演张元、演员张默、高虎等吸毒;演员黄海波、导演王全安嫖娼事件等。白岩松认为,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今年很多演艺圈的人,都是在给反毒当形象代言人,只不过当形象代言人不仅不拿钱,而且是以自己进看守所和监狱作为代价,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 从9月1日起,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新政”,尽管这项改革3月在7个院校进行过试点,但全校铺开后不到一周,就遭到学生强烈反对。原本期望新政实施后会带来的整洁环境并没有出现,反而把学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学生反对理由很多,“学校没有考虑学生意愿”;“大三大四有些学生要准备考研,没有时间”;“既然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学生打扫卫生”;“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厕所的”;“辞退原来保洁员,学校有没有给予一定补偿,学校省下的钱到哪儿”;“自主保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把行政楼和教学楼保洁员也撤掉,由校领导和校长自行保洁”,等。 (《9月素材精编》P2)实战演练: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新政”不到一周,就遭学生强烈反对。
“学生自主保洁”本是善意举措,既可勤工俭学,又能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让学生通过劳动懂得艰辛、分享、协作,使人格更健全、素质修养更为完善。娇生惯养,怕苦怕脏,生活自理能力差 。家长溺爱,加上现代社会发达的物质条件,让很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都难得去动手干活。学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 缺乏沟通,方法粗糙。教育理念偏差,一切以学习为导向,学校、家庭、社会不良导向,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导致学生对参与体力劳动产生反感。校方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调动双方的智慧与积极性;在要求学生接受新政策之前,校领导和老师可先做表率;教育理念改变,“从娃娃抓起” 。很多进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父母保护过度,甚至不会自己洗衣服。辽宁一位新生,因为不愿洗袜子,竟然随身带了上百双袜子,打算穿脏了就直接扔掉。重庆交通大学一学生把脏衣服邮寄回家让妈妈洗,邮寄费已超过千元。 期待校方与学生能积极解决此事,更希望这项改革能被推而广之。
习近平在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而“传道”就是传播道理,特别是做人做事的道理。1、今年“十一”长假,依然有游客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被曝光,最典型的是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的5万个陶瓷小人,几乎全部被游人拔走。此事一经曝光,又引起了舆论的声讨。课后测评练习:2、佛山两天连发两起初中生失联事件。9日凌晨,失联女生被找回,失联是因上学迟到怕责怪。一初三男生9日上学途中失联,50小时后自行骑车回家,失联是因与家人争执升学问题,学习压力大。课后测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