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活动①审视自己写作的脚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活动①审视自己写作的脚印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17: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活动①审视自己写作的脚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议论文并列式布局谋篇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了解并列式布局谋篇的方法,提高并列式布局谋篇的能力。
3.情感目标:立体、辨证地看待“抢”,给不理智的“抢”开出一剂良方。
2学情分析
1.课前读书。科代表组织同学读印发的例文。
2.课前复习。复习议论文并列式基本知识,比如拟题、拟写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的表述等。
3重点难点
1.掌握议论文并列式布局谋篇的基本知识。
2.了解并列式布局谋篇的方法,提高并列式布局谋篇的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学习过程
1.自主观察
①考点解析。
给材料限话题作文的特点。
②技巧指导。
给材料限话题作文如何审题?
如何把话题转化为观点?
分论点如何表述?
【思路点拨】
1.关于“抢”。
从材料和工具书的意义来讲,主要指“抢夺、争夺”(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争夺过来),“抢先、先行一步,积极主动去争”,如抢时间,抢机会,抢着干活;抢救、抢险等等。
从人生意义的角度理解,抢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个人(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是一种时代焦虑。“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抢”的态度和精神也是时代的召唤。“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几个关键句。
①“的确,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不少人”可以理解为利己不损人的。如抢购让利商品,获得实惠;提前排队抢得小孩入学学位;涨价前抢先购买多套商品房,转手谋得利益;提前得知信息,抢得入职机遇;抢注“名人故里”商标,谋得商机……
②“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不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一些人”是指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如,不良文人在抢,学术造假,抢名抢利;许多奸商在抢,伪劣产品,害人夺命(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牛肉膏、瘦肉精、等等);昏官在抢,沽名钓誉,见利忘义;贪官在抢,罔顾民生,惟利是图……崇尚抢的世界”具体表现在抢盐,抢醋,抢板蓝根,上车去抢位子;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做事情抢夺“第一”:办第一的奥运、亚运,建世界第一高塔、中国第一高楼、亚洲第一桥,各高中希望高考夺取深圳第一,广东第一……
3.切入角度。
①肯定积极意义的“抢”。工作学习,做善事抢先一步,为他人、为社会多作奉献。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抢在别人前头,抢在时间前头,才能先于别人见到曙光。抢是速度的迅捷,抢是能力的显现,抢是力量的表达。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抢赢得发展机遇,赢得成功。……
②否定消极意义的病态的抢。世界自有其规律,抢得来一时,抢不来一世。踏踏实实、本本分分才是正道。现代社会是有制度、有秩序的,抢不是现代文明中应有的素质。幸福是抢不来的,幸福是瓜熟蒂落,幸福是水到渠成。……
③从为什么
“抢”的角度。
【人的本性】A自然之理。抢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在生命孕育的最初,数以亿计的精子冲向卵子的时候,只有抢占了第一位的精子才有机会被赋予生命。B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在“抢”与“让”的交替中渡过。
【民族性格】A争强好胜。在乎社会比较,胜王败寇。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要当第一,要当人上人。B急躁,忙碌,赶时间。甘当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C不顾规则的陋习。D跟风起哄的文化陋习。热衷于听风便是雨,缺乏理性。
【个人心理】A自我实现需要。渴求众人瞩目、赞赏的焦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B盲目的羊群效应心理。C自私心理。D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E破窗效应。你抢我抢大家抢,丝毫不觉得羞愧。丧失道德地线。
【社会环境】A资源有限,而社会分配又不公,“抢”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特权。从“抢”中获得实惠。B政府职能缺失。民众对政府公信力信心不足,对社会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C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无助感。蒜涨,姜涨,绿豆涨,白醋涨,导致民众的恐慌。加上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控和不公平等经常性的情境,使中国人急不可耐,想通过“抢”时间,抢先机,抢机遇改变现状。D国民内心充满恐惧。……
【历史原因】中国长时间落后、挨打,好不容易赢得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机会,格外珍惜,“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
④从怎样看待的角度切入。
A.根据材料顺向思维(否定,关注“抢”消极的一面,如盲目的“抢”,损人利己的“枪”,不讲规则的“抢“等等)。
“抢”是对自然运行方式的曲解,是对人自由本性的违背,抢不如不抢。“不抢”,不是不敢抢,不是不能抢,而是不愿抢。“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最长。”
不抢,既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看破得失的淡泊,看穿名利的坚定,看清事态的精明。它既是兢兢业业,也是踏踏实实,更是潇潇洒洒。
不抢,是一种气度。不抢,是一种胸怀。不抢,是一种境界。人生是一次旅行,路途即便坎坷曲折,有了不抢的心态和品格,就能充实、踏实、厚实地圆满进行这唯一的一次旅行。
有了不抢的人生境界,人生旅途更惬意。不抢,成就生命的厚重和充实,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从容走过历史的烟云,穿过功名利禄的牵绊,从容人生!
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一个人能独立存在。如果一味去“抢”,一味自我私欲膨胀,最终必然走向毁灭。
B.根据材料逆向思维(肯定,关注“抢”积极的一面,如抢先一步,抢争先手等)
生活需要积极意义的抢,抢占时间,谋得发展;抢占先机,赢得机遇;抢夺名次,力争上游。
有了“抢”的意识,才有目标,才有压力,才有精神,才不敢安于现状而停滞不前。国家、民族、集体、个人都需要强有力的“抢”。
有“抢”的行为,抢占机遇,先人一步,才能超越自己,让自己穿越平庸。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抢,就会没有饭吃;不抢,就会低人一等;不抢,就会被历史淘汰……在这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要学会在“抢”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在抢中积淀文化,实现自我,升华人生。抢,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生必喝的“功夫茶”。
“抢”,不是抢夺别人的东西来满足一己之私利,而是通过与别人的公平竞争,彰显自己人生的价值。
C.辩证思维
“抢”是一种进取精神,“不抢”是一种豁达胸襟。
“抢”让人欢喜,让人忧,“抢”给人类带来痛苦,带来悲惨,带来困惑,也带来竞抢,带来进步,带来兴奋……“抢”无法回避,“抢”既让人感到窘迫、窒息,又激励人抢先恐后,不断奋斗。
抢,不一定是勇敢,那也可能是一种莽撞;不抢,并非代表懦弱、胆怯。相反地,不抢,是一种策略,只有真正的勇者才敢于放弃。不抢,也是一种智慧,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蜗角虚名。不抢,更是一种风度,无论官场、商场,或是情场,它都是人性豁达的体现。
D.比较分析(关注与“抢”相对的概念:让,淡泊名利等)
抢”与“让”是太极图中那两条首尾相接的鱼。
“抢”与“让”相共生,有“抢”必有“让”,有“让”必有“抢”。人生在世,不可没有“抢”,不“抢”个人没有进步与发展,社会也没有进步与发展。如果人类没有“抢”,也许到现在我们还住在山顶洞里茹毛饮血,披着兽皮刀耕火种。人生在世,又不可没有“让”,不“让”便没有共生与和谐。没有群体的共生与和谐,个人的生存同样会遭遇问题。如果人类没有“让”,也许我们早就把自己的同胞连骨头带肉都吃光了,也许人类早就变成只能在化石中才能见到的物种了。
“抢”与“让”还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抢”必然以另一方的“让”为前提。单位空缺了一个领导岗位,许多人都去抢,但最终只有一个人上任,就这个人而言,他“抢”上了,而另外一些人则必须把这个位置“让”给他,虽然这种“让”不是主动的、自愿的。再比如,股票市场上,人们都在“抢”,但从总体说,人们“抢”到的与“让”出的总是一样多:有多少人挣钱,就有多少人赔钱,赚钱的挣多少,赔钱的必然赔多少。
“抢”与“让”共同推动着世界,建设着世界。但“抢”与“让”的作用不同。“抢”的结果是发展与进步。“让”的结果是秩序与道德。
“抢”是发动机,“让”是方向盘和刹车器。没有“抢”车辆不能跑,没有“让”,则会发生事故甚至车毁人亡。
⑤从怎样做的角度切入
【别人怎么做】
古人:庄子等哲人。
外国人:梭罗等名人,地震中的日本人等。
当代人:淡薄名利的钱钟书。别人抢名抢利,辞掉“国学泰斗”“道德楷模”等桂冠的季羡林等等。只争朝夕,抢分多秒研制两弹一星的元勋。
【我们该怎么做】
营造一种文明的社会风气。让出的是一个暂时的座位,收获的是一车人的尊重,一整天的小开心,一份好习惯的积淀。
从容一点,理性一点。
竞争的手段必须合法合理。参与者享受竞争的过程而非被竞争伤害。
用法律来规范,用道德来监督,驱除“抢”文化的劣根性,让庸俗变得高雅,让野蛮变得文明。
利益面前,荣誉面前,先人后己,是一种让;重担在前,责任当前,主动去“抢”。
“抢”,凭实力说话,靠自信保驾,用毅力坚持,借智慧闯关,向运气问路。
要懂得哪些该抢,哪些不该抢。
一味地抢,欲速则不达。“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克尔凯郭尔语)。
2.自主探究
①学生阅读手中作文。把本班和2班同学的作文随机分给每个同学,同时把印发的例文发给学生,学生先看完手上的3篇作文,然后在看完其他组员手上的作文。要求对自己手上的3篇作文作认真细致的批注、点评,对其他组员手上的作文作适当评注。
②自主归纳写作规律。把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方面和主要启示择要写在草稿纸上。
【拟题及立意角度】
1.否定“抢”。抢走的,是风度;一“抢”当先;不抢又何妨;无与之抢,善莫大焉;春来春去不相关(禅道);抢了也白抢;为“抢”消得人憔悴;静立于抢中;少一点浮躁,多一抹清欢;请放慢你的脚步;被抢走的国民素养;总有一些抢不到;莫争抢,请守望;走在快车道上的中国(是谁按下中国的快进键);愿天下无抢。
2.肯定“抢”。该抢时就抢;抢不到就会挨打(挨饿受冻);抢,——无奈的选择;抢之有道;寡民必争;给我一个不抢的理由;抢的智慧;抢亦有道
3.辩证思考。抢来与抢走;三思而后抢;也论“抢来主义”;抢不过你我就躲;抢得到与抢不到;中国之抢与不抢;谁抢走了我的奶酪?;抢之国;不抢之抢;“抢”字背后;“抢”的天平上;抢的手掌伸向哪;“抢”得什么;敢“抢”敢“拼”;有所抢,有所不抢;抢的三种境界。
3.自主合作
①分组交流讨论。互相交流阅读感悟,小组成员共同推荐一篇范文和病文,共同分析总结其成败得失。
②展示交流。教师挑选2-3个小组介绍本组发现的范文和病文。
4.自主发展
①自主修改印发的例文。
②组内交流。
5.自主评价
限时训练:在10钟之内写好一个并列式的提纲,写完即收。
活动2【练习】学习研究
1.基础作业。整理课内学案中的问题。
2.能力作业。修改原作,课外完成二度作文。
活动3【活动】学习反思
①本次训练存在的问题?
②你学到了哪些技巧?
③你的困惑与建议?
同课章节目录